看過《流浪地球》的小夥伴都知道,片中吳京扮演的太空人駕駛飛船衝向木星,將木星點燃。那麼事實上,木星是否能被點燃呢?
答案是否定的。
流浪地球
木星在太陽系內的行星裡面,算得上是絕對的老大哥。它的質量為太陽的千分之一,是太陽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
科學研究證明,質量才是宇宙天體差異最重要的指標。行星可以有很大的體積,但是,行星的質量是有上限的。只要行星的質量達到木星的13倍左右內核溫度即可點燃氘元素!天文學家將超過13倍木星質量的行星定義為褐矮星,它不屬於行星也不屬於恆星。褐矮星是質量介於最小恆星與最大行星之間的天體。
褐矮星
褐矮星的質量,在13~75倍木星質量之間,屬於行星和恆星之間的過渡天體,也被稱作「失敗的恆星」。比如距離地球40光年的CFBDS0059,就是一顆15~30倍木星質量的褐矮星,表面溫度大約350℃,屬於Y型矮星。
如果褐矮星的質量高於75倍木星質量,褐矮星內部的溫度和壓力,將會徹底點燃氫元素的聚變反應,從而演化為真正的恆星。比如距離地球600光年的EBLM J0555-57Ab,就是目前發現質量最小的恆星,質量大約是木星的80倍,但是半徑只有木星的84%,表面溫度5500℃。
在一些存在褐矮星的星系中,褐矮星與太陽一樣位於星系的中心,周圍圍繞著數顆行星,比如科學家曾在飛魚座,發現了一顆距離太陽63 光年的褐矮星,這哥們就像一顆恆星一樣,位於所在星系的中央。
褐矮星特徵:
1-由於沒有核聚變,最多只能允許氘發生聚變反應。但是,氘的聚變不如氫那麼劇烈,所以褐矮星普遍都非常微弱,褐矮星的表面溫度不會超過3000K;
2-質量一般在13至75倍木星質量之間;
3-褐矮星是通過塵埃和氣體雲的坍塌而形成;
4-壽命短。氘的數量也沒有氫那麼多,因此,一顆褐矮星能夠燃燒1億年就已經到達極限。燃燒過後的褐矮星看起來就像大號的木星。
5-儘管叫做褐矮星,但他們並不是褐色的。真實顏色可能是洋紅色、或是橙色/紅色。褐矮星在可見光波段不是很明亮。
因此,我們的木星,恐怕是沒有機會成為一顆恆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