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數字解讀勝利日大閱兵

2020-12-06 新華網客戶端

  為確保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的順利進行,現場磨合紀念大會各項組織工作,自8月22日夜間至23日上午,在天安門地區及長安街沿線進行了紀念大會專項演練。

  那麼,將於9月3日舉行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將怎樣實施,盛典將怎樣呈現?新華社記者用9組權威數字獨家解讀。

  數字一:1.2萬名官兵,數百臺裝備

  全軍1.2萬名官兵、數百臺裝備正式參閱,組成11個徒步方隊、27個地面裝備方隊和10個空中梯隊。其中,英模部隊方隊是世界閱兵史上人數最多的徒步方隊,飛機的機型數量和參閱規模創下歷史之最,由近百架直升機編組的陸軍航空兵直升機梯隊為世界閱兵式上罕見的大機群編隊。

  記者點評:紀念70年前的偉大勝利,需要鮮花與歌聲,更需要莊嚴與神聖。閱兵,就是在最隆重的時間和地點,以最大的規模和最恢弘的氣勢展示國家的莊嚴與神聖。「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我們自幼熟讀的唐詩宋詞,將在國之盛典上增加最新註腳。

  數字二:數十面抗戰時期功勳榮譽旗

  平型關大戰突擊連、夜襲陽明堡戰鬥模範連……參閱部隊都是歷史悠久的英雄部隊。「白刃格鬥英雄連」「無堅不摧」……每個英模部隊方隊將高擎7面榮譽旗通過天安門,這些旗幟代表著人民軍隊無數在抗戰中立下戰功的部隊番號和榮譽稱號。

  記者點評: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榮譽是軍人的信仰。14年抗戰,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聯、華南遊擊隊頑強抗敵,戰功赫赫,英雄遍地。9月3日的天安門廣場將告訴世界:這支歷經戰火考驗的軍隊,仍然是一支黃繼光、董存瑞、邱少雲精神奔湧的有血性的軍隊,仍然是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軍隊。

  數字三:50多名將軍領隊

  閱兵首次安排包括中將、少將在內的50多名將軍領隊帶隊受閱。英模部隊方隊的領隊全部是現職軍職領導幹部,裝備方隊也全部由軍以上領導幹部擔任領隊。

  記者點評:戰場上,舊式軍隊的軍官喊「給我上」,新式人民軍隊的軍官喊「跟我上」;部隊裡,外軍指揮官叫「司令」,咱叫「司令員」——同戰鬥員、炊事員,都是部隊普通一員。將軍與士兵一同流汗訓練、一同鏗鏘受閱,彰顯的是高級指揮員當兵打仗、練兵打仗的責任擔當和我軍官兵一致的優良傳統。

  數字四:100餘名抗戰老兵,最大年齡102歲

  從大陸遴選的、目前健在的國共兩黨抗戰老兵100餘人應邀參閱,平均年齡90歲,其中年齡最大的老兵102歲。

  記者點評:「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中國共產黨領導開闢的敵後戰場和國民黨指揮的正面戰場協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略局面,共同書寫了感天動地的英雄史詩。老兵,老兵,你的記憶深處沉睡著多少山河破碎的苦難,你的皺紋之間鐫刻了多少血戰疆場的輝煌?

  數字五:10餘個國家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和積極響應,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10餘個國家將派出方隊或代表隊參加閱兵。

  記者點評:作為東方主戰場,中國抗擊日軍時間最長,牽制日軍陸軍兵力最多,消滅日軍數量最大,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也得到了反法西斯盟國和國際友人提供的寶貴人力物力支持。今天的世界並不太平,維護人類的正義與和平同樣需要國際社會的攜手努力。

  數字六:100%國產裝備,84%首次亮相

  陸軍、海軍、空軍、第二炮兵和武警部隊都將在閱兵中展示新型裝備。這些裝備100%國產,84%的裝備首次亮相。

  記者點評:全面抗戰爆發前的一份調查報告指出:「中國是一個落後的、基本仍使用中世紀技術的農業國,其工業發展的水平距離勝任一場現代化防禦戰爭的要求還相差很遠。」新中國成立後,在國防工業體系的支撐下,解放軍武器裝備不斷跨越發展。這次受閱的國產新型裝備參閱要素更加齊全,裝備類型更加多樣,兵種專業更加全面,充分展示了我軍武器裝備信息化建設的成果和我國武器裝備建設自主創新的能力,彰顯了中國軍隊保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和能力。

  數字七:千人奏樂,千人合唱

  陸海空聯合軍樂團由1000餘名演奏員組成,其中百餘名女演奏員首次亮相。除了專業文藝團體的業務骨幹,很多演奏員是來自基層部隊的業餘軍樂戰士,如小號演奏員丹巴拉姆是全軍唯一女子飛彈發射連的飛彈發射手。

  首次出現在閱兵場上的解放軍合唱團由1000餘名軍校大學生組成,他們將合唱《抗日軍政大學校歌》《大刀進行曲》《保衛黃河》等經典歌曲。

  記者點評: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半個多世紀前,中國人高唱著「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走向抗日戰場。當年擊節而吟的戰歌成為今日神聖莊嚴的國歌,閱兵場上不朽的旋律穿越時空,以另一種方式記錄著中華民族的昨天、今天與明天。

  數字八:站立2小時不動,裝備行進誤差不超過0.3秒,空中米秒不差

  經過兩個多月的訓練,目前,徒步方隊能做到站立2小時不動,正步行進200米、齊步行進1000米動作不變形;裝備方隊能實現等速行進正負誤差不超過0.3秒;空中梯隊能做到米秒不差。

  記者點評:隊列走得整齊劃一,就能打勝仗嗎?常有人提出這個問題。在閱兵村觀看嚴格到極致的訓練,我們似乎找到了答案: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而隊列所訓練的就是服從、就是紀律。有紀律的部隊一定有戰鬥力,只有服從命令的部隊才能在戰場上按照作戰意圖實現作戰目標。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閱兵場同樣檢驗戰鬥力。

  數字九:三次參加閱兵

  受閱部隊中有多人多次參加閱兵。

  三軍儀仗隊旗手張洪傑將第三次出現在走過天安門的軍旗組中:1999年、2009年國慶閱兵他都是護旗手。這次閱兵,他將親手擎起那面鮮紅的軍旗。

  1999年10月1日,丁輝駕駛的是86式步戰車。2009年閱兵,換成了當時最先進的99式主戰坦克。勝利日閱兵,他將再次作為坦克方隊的頭車駕駛員,以最新型坦克引領整個裝備方隊通過天安門。

  記者點評:張洪傑在回憶自己的參閱經歷時說,第一次太緊張,第二次遺憾受閱時間太短。這一次,他又將收穫什麼樣的感受?我們在訓練場上看到,官兵們的頭部微微上揚,表情更加放鬆。在9月3日的天安門廣場,請盡情享受抗戰偉大勝利的榮光吧,它屬於通過天安門的每一名官兵,屬於中國軍隊的每一名成員,更屬於全體中國人和全世界熱愛和平的人們。(來源:新華網 作者:白瑞雪 李宣良 王經國 王玉山)

相關焦點

  • 俄羅斯紅場閱兵今天幾點開始 2020俄羅斯勝利日閱兵直播時間
    【直播預告 | 今天帶你直擊俄羅斯紅場閱兵】北京時間6月24日14點30分,@央視軍事聯合@微博軍事聚焦莫斯科紅場,全程直播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解放軍儀仗大隊將再次驚豔紅場,還有多位專家對閱兵進行深度解讀。敬請關注,我們不見不散!
  • 勝利日大閱兵觀後感:珍愛和平 致敬老兵 傳承精神
    原標題:勝利日大閱兵觀後感:珍愛和平 致敬老兵 傳承精神浙江在線杭州9月3日訊9月3日上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2015年9月3日是極不尋常的一天。這一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既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這是一個盛大的節日,是一個值得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人民興奮的節日。今天,嘹亮的《義勇軍進行曲》響徹了整個天安門廣場,鮮豔的五星紅旗像一束火焰在天幕上燃燒。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慶典,激起了我們的滾滾心潮!
  • 新華全媒直播勝利日大閱兵-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
    07:44 新華網現場報導:新華社近400名前方記者全方位報導9·3大閱兵 9·3大閱兵是新中國首次為抗戰勝利日舉行的盛大慶典,新華社作為國家通訊社,在現場100多個點位布局了近400名記者。
  • 二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 八大看點要知道!
    2015年9月3日,二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將在天安門舉行,這也是首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法定紀念日。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共進行過14次閱兵。1999與2009年的兩次大閱兵特別隆重,分別慶祝共和國成立50與60周年。   It is an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to hold a parade to mark the victory day.
  • 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空中梯隊彩排 詳解6大新面孔
    今年9月3日,萬眾期待的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將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盛大上演。7月2日,空中梯隊在北京東郊的通州進行了彩排。解放軍海陸空三軍航空兵總計189架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組成了建國以來最大的閱兵空中梯隊。這一規模,大大超過了2009年國慶60周年閱兵時151架的規模。
  • 石獅石湖村優秀青年周逸仁光榮參加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
    「咱石湖村周逸仁能從萬裡選一,光榮參加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不僅為他本人、家人及家族爭得榮譽,而且激勵著家鄉石湖村的青年們奮發向上。」6日中午,記者在蚶江鎮石湖南埕7號周逸仁的家裡採訪時,相繼前來其家道喜祝賀的村民群眾,紛紛為周逸仁家人感到自豪,並在周逸仁的媽媽面前豎起大拇指稱讚:「周逸仁,好樣的,他的出色表現為石湖青年樹立了榜樣!」
  • 中國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是為和平而閱
    【相關新聞】外媒聚焦中國抗戰大閱兵:史無前例邀請外國首腦   這幾天來,諸多外國媒體把目光聚焦在了今年將在北京舉行的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為曾經有過近現代苦痛回憶的中華民族的子孫,自然明白一支強大的軍隊對於和平的意義,毫無疑問,這次大閱兵也是為了和平而閱。  在中國人為將舉行的大閱兵「點讚」的同時,國外某些媒體和個人卻陰陽怪氣地說著酸溜溜的不負責任的話。甚至不乏有國家「做賊心虛」地認為中國人這是要展示肌肉,是對自己示威。說起來真是可笑,你要是沒做過對不起中國人民的事,沒有傷害中國利益的計劃,何必懼怕中國軍力的強大?
  • 9·3大閱兵,五大洲都來人了!
    >  如何看這個名單呢?此外有11國軍隊派方隊參加閱兵,6國派代表隊參加閱兵,必將讓這次閱兵成為近年來全球最熱鬧的軍事檢閱場面。  中國周邊國家總的來說抱以了積極參與態度。除了普京及中亞上合組織成員國領導人,東協元首和首腦來了5位,包括緬甸和越南領導人,其他東協國家除菲律賓外都派了特使或有方隊、代表隊參加閱兵。韓、蒙、巴領導人也來了,朝鮮派了崔龍海。
  • 疫情嚴重,俄13城拒絕與莫斯科同步舉辦勝利閱兵,克宮表示理解
    今年是俄羅斯戰勝德國法西斯、贏得第二次偉大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逢五逢十大慶,是俄羅斯的既定傳統。但是,受新冠疫情影響,慶祝活動一波三折。原定於5月9日舉行的盛大勝利閱兵式,也被迫延期至6月24日舉行。 即便如此,6月24日當天,俄羅斯恐怕也難再現舉國閱兵、歡慶勝利的熱鬧場景。截至6月15日,已經有13個俄羅斯地方城市決定,取消或者推遲6月24日的勝利日閱兵式。
  • 「川普閱兵」挑戰美國軍政傳統
    美國時間2月6日星期二,總統川普授意國防部研究閱兵遊行的消息經《華盛頓郵報》報導頓時傳遍全美,五角大樓隨後則坦承已經擬定了若干備案供白宮參考。川普的這一「無事生非」之舉在政界和公眾中引起了軒然大波,更是掀起了關於什麼是美國閱兵傳統的激烈討論。
  • 國慶閱兵這10個細節,意義重大,催人淚下!
    國慶閱兵這10個細節,意義重大,催人淚下!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19年10月1日
  • 五大洲國家來華閱兵,傳遞了什麼信號
    原標題:五大洲國家來華閱兵,傳遞了什麼信號   新華網北京8月22日電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10多個國家派方隊或代表隊參加閱兵。這些外軍方隊和代表隊來自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等世界五大洲。
  • 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和雅庫茨克取消24日閱兵儀式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受疫情影響,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和雅庫茨克取消原定於6月24日舉行的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儀式。截至15日,車里雅賓斯克州累計確診4734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較前一日新增128例。薩哈共和國(首府雅庫茨克)累計確診3122例,較此前新增85例。兩個地區的地方政府均認為現階段疫情存在擴散風險,不適宜舉行大規模活動。在6月24日當天,將組織其他線上活動慶祝。
  • 俄將在28個城市舉行勝利日閱兵 多地取消遊行活動
    (抗擊新冠肺炎)俄將在28個城市舉行勝利日閱兵 多地取消遊行活動  中新社莫斯科6月16日電 (記者 王修君)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16日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俄羅斯將於6月24日在28個城市舉行慶祝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活動。
  •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觀後感英語必備詞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   閱兵 military parade   勝利日大閱兵 V-Day parade   抗日戰爭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   the military
  • 9·3閱兵十大看點
    昨日上午,北京天安門廣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4 此次閱兵系首次以紀念抗戰為主題   10時20分許,紅旗牌檢閱車駛出天安門,習近平站在檢閱車中央,向著受閱部隊駛去。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為主題舉行閱兵。
  • 法國總統馬克龍躊躇滿志閱兵,4300軍人場面壯觀,還有237匹駿馬
    今天是法國國慶日「巴士底日」,法國總統馬克龍現場檢閱了部隊,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內的多國領導人出席。當天,法國舉行了盛大的國慶閱兵儀式,總統馬克龍會在巴黎主持閱兵儀式。多個歐洲國家的部隊參與,德國、英國和西班牙的軍機更是飛越現場上空。
  • 走向共和:為什麼有人講甲午戰爭的失敗,源自於那次北洋大閱兵?
    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22期:1894年,一方面是應對日本人的虎視眈眈,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慶祝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壽,同時也為了表明忠心,李鴻章視察北洋水師,並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但在這次閱兵後不久,北洋水師就遭遇了滅頂之災,兩個月後,在甲午海戰中北洋艦隊對陣日本艦隊,並最終全軍覆沒。
  • 工程院院士:閱兵減排結束後 京津冀汙染物顯著上升
    2015年09月12日 07:37 來源:中國青年報 他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期間京津冀大氣環境質量評估,來談我國在大氣環境監測技術進展的應用,這一應用是基於京津冀地區立體監測網而得出的實驗數據。該網包括北京及周邊的13個站點的定位站觀測、現場實驗以及衛星觀測,來揭示汙染時空分布特徵、輸送通道和輸送量。  根據該評估結果,閱兵管控期間,減排效果明顯。
  • 朝鮮閱兵展示「脫胎換骨」:官兵身高有變化,眾多新武器亮相
    夜間舉行周年閱兵,這種複雜條件下的大閱兵,是對一個國家的組織能力、動員能力的全面考驗,也是對該國下至士兵,上至最高領導層精神狀態的全面檢驗。朝鮮在本次閱兵中組織得當,向全球觀眾貢獻了一場堪稱人類軍事美學巔峰的大閱兵,這本身就是一種對外的國力炫耀。 對於筆者來講,本次閱兵最大的震撼,無疑來源於朝鮮受閱官兵各個方面的脫胎換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