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那點事|虎兕出於柙?「川普閱兵」挑戰美國軍政傳統

2020-11-23 澎湃新聞

美國時間2月6日星期二,總統川普授意國防部研究閱兵遊行的消息經《華盛頓郵報》報導頓時傳遍全美,五角大樓隨後則坦承已經擬定了若干備案供白宮參考。川普的這一「無事生非」之舉在政界和公眾中引起了軒然大波,更是掀起了關於什麼是美國閱兵傳統的激烈討論。歷史地看,美國在接連不斷的國內和國際政治鬥爭中正是通過不斷劃定「美國」與「非美國」的界限,持續塑造美國人的政治身份和傳統。以此而言,美國社會中的自由主義正是抓住時機,通過對川普閱兵的「非美國化」,來進一步清除美國國家中的保守主義因素。

當地時間2018年2月6日,美國媒體爆料,總統川普已指示五角大樓官員,準備籌劃一場盛大閱兵式,展示美國的武裝力量。該消息隨後得到白宮和五角大樓證實。視覺中國 資料圖

一、美國的反國家主義軍政傳統

作為誕生於新大陸的年輕國家,美國有著與傳統大國差異極大的軍政傳統。獨立戰爭的起因就是要反抗英國君主和國會對殖民地事務的集權和控制,其中對英國駐殖民地的職業軍隊的反感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獨立戰爭中無論局勢如何艱難,十三州殖民地都堅持要反其道而行之、依靠一支由各州民兵組成的「聯軍」而非常備軍來爭取獨立。在這支讓華盛頓「倍感頭疼」的大陸軍中,每位民兵的服役上限就是三個月,因此軍隊的總量始終在5000至20000之間大幅震蕩。更不用說,各州也從未按照華盛頓這位總司令的期望給予足夠的補給。然而,這支「不像軍隊」的軍隊最終仍然取得了獨立戰爭的勝利,同時也奠定了美國軍事傳統和軍政關係中的「反國家主義」。

總體上看,對這一傳統的堅持一直維持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此期間,無論是內戰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都沒能改變美國的一個基本信念,那就是「不應當在和平時期維持一支強大的常備軍隊」。因此,儘管二戰前的每次戰爭都會顯著改變美國的社會形態,但是美國依然保持了「民兵式」的軍隊動員模式:在戰爭中,美國的軍隊和相應的暴力控制機構通過「志願參與」迅速擴張;但是在戰爭結束後,臨時投身軍隊和政府的人們則紛紛「解甲歸田」,龐大的暴力機器在外部看來簡直是「土崩瓦解」。事實上,在二戰後,正是這一強韌的軍事傳統讓華盛頓的戰略家們頭疼不已。儘管正在面臨與蘇聯的「冷戰」,但是整個美國社會和國會山卻對維持一支「必要」的軍事力量興趣缺缺,這使得美國的陸、海常規軍事力量迅速縮水,在短短幾年之內就大大小於蘇聯。直到韓戰爆發,才使得建議維持一支龐大常備軍的NSC68號文件得以在戰略界達成共識。

雖然在1950年後的將近70年中,美國已經打破了不在和平時期維持龐大軍力的傳統,但是建國以來的軍政傳統仍然在強烈影響著華盛頓的戰略決策。在這一傳統看來,發動戰爭就是要取得勝利,勝利之後軍隊就應當「回家」,不僅持久戰不得人心,戰勝本身也意味著軍事和政治動員的休止符。正是因此,小布希在宣布伊拉克戰爭「任務完成」之後,就不得不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撤軍壓力」。畢竟,在美國社會看來,龐大的常備軍事力量本身就是對美國社會的自由的威脅。對於這一威脅,不僅要施以最嚴格的文官控制,而且在此之上還要儘可能減小其規模。

一言以蔽之,與其它國家的軍政傳統不同,美國社會尊敬、追捧的是在軍隊中服役的個人,不吝於讚頌其奉獻、勇氣和堅韌,但是對於軍隊及其特有的強調「服從、權威」的組織文化本身則是警惕有加。只有理解美國的這一特殊軍政傳統,才能明了川普的閱兵提議為何會引發如此的軒然大波。

二、「川普閱兵」師出無名

正是因為美國社會讚美和崇拜的是軍隊中作為個體的男男女女而不是軍隊這一龐大的暴力機器本身,美國的閱兵傳統中首先重視的是對具體的軍人個體的表彰和哀悼。其次,除去有軍人參與的地方性遊行閱兵不論,與其他國家的「紀念日閱兵」不同,美國國家層面的閱兵截止目前基本上只發生於「大戰」和「勝利」之後。因此,

雖然美國已經建國200多年,能夠數得上的國家層面的閱兵卻只有寥寥數次,分別是內戰後的1865年,一戰後的1919年,二戰後的1946年和海灣戰爭之後的1991年。其中,距離最近的一次也已經有了將近30年。

1865年5月,在林肯遇刺數周后,繼任總統的安德魯·詹森舉辦了勝利慶典,其中共有14萬5000名聯邦士兵參加了在華盛頓賓夕法尼亞大道上的閱兵遊行。1919年9月,美國陸軍上將、歐陸遠徵軍司令潘興率領數千名一戰士兵先後在紐約和華盛頓進行閱兵遊行。1946年1月,第82空降師的1萬3000多名士兵代表所有參與二戰的美國軍隊在紐約進行了閱兵遊行。1991年,老布希在海灣戰爭結束後舉辦了國家勝利慶典,共有8800名參與了沙漠風暴行動的士兵參加了閱兵遊行。

當然,美國參加過的戰爭遠不只上述4場。但是要麼由於戰爭本身並不足道(例如美西戰爭和菲律賓戰爭),或者由於未能取勝(例如朝鮮和越南戰爭)或者終結所有戰鬥行為(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並非所有的戰爭、甚至是戰勝都會舉辦閱兵慶典。例如小布希政府的伊拉克戰爭儘管實現了推翻薩達姆政權的目標,算得上是一種勝利,但是在決定是否因此舉辦閱兵慶典時,時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鄧普西上將認為在還有美國軍隊在阿富汗作戰的情況下並不適合舉辦類似活動。因此,只有密蘇裡州的聖路易斯市在2011年12月進行了一次小型閱兵遊行,慶祝參加伊拉克戰爭的士兵歸來。

因此,

美國舉辦國家閱兵遊行的要求可謂相當苛刻,必須是具有相當分量的、足以締造全面和平的戰爭勝利,不能一邊士兵還在打仗或者滯留海外,一邊卻在進行閱兵慶典。

另外,閱兵的主角必須是親身參與戰爭的士兵,在遊行後還會進行各類頒發勳章、悼念戰死者的活動。很難想像,美國會為一支沒有參加過戰爭的軍隊或者觀摩武器裝備舉辦閱兵慶典。事實上,與內戰、一戰和二戰相比,海外戰爭未免顯得有些微不足道,因此當時美國社會對於為此舉辦閱兵也頗有微詞。

除了勝利慶典之外,帶有閱兵遊行性質的活動還有冷戰時的三位總統的就職典禮。

他們分別是早期冷戰中的前三任美國總統:哈裡·杜魯門、德懷特·艾森豪和約翰·甘迺迪。不過與一般意義上的閱兵不同,他們只是在就職典禮中增加了軍事力量的展示。在艾森豪的就職典禮上,出現了不少陸軍的坦克,而在甘迺迪的就職典禮上則增添了一些飛彈。這與當時美蘇之間劍拔弩張的氣氛,以及美國社會擔憂自身常規軍事力量的不足會誘使蘇聯採取進攻性政策的心理有關。可謂是非常之時的非常之舉。不過總體來看,這些軍力展示還不足以稱之為閱兵。

由此可見,

川普策劃的這次閱兵按照美國的軍政傳統可謂地地道道的師出無名。

當前,首先美國軍隊並未取得足夠分量的勝利,如果硬是將消滅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作為慶祝理由,只能說是自降身份。其次,美國軍隊仍然在阿富汗作戰,而川普政府幾個月前才剛剛宣布在阿富汗增兵,這麼多人尚未回家又如何舉辦慶典。因此,在美國社會看來,此時舉辦閱兵是十足的「名不正、言不順」,絲毫不能體現美式閱兵「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和「歡迎孩子們回家」的寓意。

三、憂心忡忡的華盛頓

在二戰後專注於軍政關係研究的塞繆爾·亨廷頓認為美國的軍政文化過於貶抑軍隊的地位,推行的是自由主義和和平主義的反權威意識形態,而美國軍事部門在二戰後的威望和地位也在垂直下降,直到在越南戰爭中跌落谷底。這種對軍人的尊敬和對軍隊的貶抑正是美國社會的特徵。

亨廷頓認為這一文化最終會不利於美國的國家安全,因此一直呼籲要建立保守主義的新的軍政文化,重新尊重軍隊所代表的權威。但是,這一呼籲本身就體現了這一思路在美國應者寥寥。事實上,亨廷頓本人就一度因為提出上述觀點而被哈佛大學以「傾向威權主義」為由拒絕授予教授職位。因此不難想見,「川普閱兵」的消息一出,幾乎立即成為了華盛頓乃至全美的笑柄。即使是一些鐵桿的川普支持者,例如喬治亞州的共和黨參議員David Perdue都公開建議白宮「不要這麼幹」。批評者們則更是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批評。川普在共和黨內的老對頭、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林德希·格拉漢姆就明確表示只要閱兵遊行的意圖是表彰服役的士兵,他就不會反對遊行本身。但是「我們美國人」決不能接受「蘇聯式的硬體展覽」,「坦白來說這種舉措只會顯示軟弱」。

如果說上述來自共和黨的批評大體上還是「就事論事」,最多只是表示「這不太美國」,那麼來自民主黨和自由派的攻擊則更可謂是聯想多多。他們將閱兵事件與川普的國情諮文發布結合起來,指控川普的閱兵不是為了尊崇軍人,而是要尊崇武力和川普本人,最終是要通過將自身塑造為美國軍隊和國家的保護者來將反對派醜化為「叛國者」。這與川普聲稱的「不為總統國情諮文鼓掌就是叛國」在精神上是如出一轍。

總而言之。無論左右,華盛頓政界對川普的這一動作可謂是憂心忡忡。往小處說,他們認為這不過是一位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總統虛驕自傲、「沐猴而冠」之舉,其危害不過是浪費公款、讓本屆美國政府和社會成為世界笑柄;但是往大處說,卻又有一種威權主義即將打破美國軍政傳統、「虎兕出於柙」的危機感,畢竟相比於進行一場「收益無限小」的閱兵遊行,其風險自然顯得格外重大。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川普此舉可能將會「弄巧成拙」,將為反對派提供一件名為「反對軍國主義」的最為稱手的政治動員武器,反而進一步削弱川普一直試圖為三軍最高統帥賦予的權威。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不盡造句和解釋_不盡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不盡有關的成語:1、虎兕出柙(hǔ sì chū xiá):兕:犀牛一類的野獸。柙:關獸的木籠。虎、兕從木籠中逃出。比喻惡人逃脫或作事不盡責,主管者應負責任。2、書不盡意(shū bù jìn yì):猶書不盡言。
  • 美國那點事丨「佔領國會山」中的政治暴力:美國會走向內戰嗎
    美國那點事丨「佔領國會山」中的政治暴力:美國會走向內戰嗎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趙明昊 2021-01-09 09:42 來源:澎湃新聞
  • 美國大選,選舉人團預計星期一認證拜登勝選 川普:這事沒完
    與此同時,現任總統川普繼續聲稱自己贏得了上個月舉行的那次總統大選。 川普在福克斯電視網星期天播出的節目中說:「沒有,選舉這件事並沒有完結。」此前,幾十項法律挑戰的裁定結果都推翻了總統說自己另一個四年任期被竊取的指稱。
  • 川普1:美國政府0
    鄧恩夫婦有次去巴爾家赴宴,對巴爾的印象就是傳統家族族長,只剩狗不服他管。巴爾於反戰運動高潮時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念書,他從那年代得到的教訓和很多宗教保守派一樣:六十年代對傳統價值和權威的挑戰使國家陷入長期的道德衰退。1992年,時任司法部長的巴爾在一個右翼天主教集會上把墮胎、吸毒、離婚、少年犯罪、性病和普遍的道德低下等等的高速增長都歸罪於「六十年代中期開始的長期放縱」。
  • 這4年,川普為美國做了什麼?
    川普說只要選舉人投票給拜登,他就會自動離開白宮,這是自大選以來川普第一次對敗選一事作出的表態。那麼,現在也是時候該對川普這四年以來做個總結了。在川普執政的四年裡,美國到底發生了什麼?首先,川普的經濟承諾並未達成。
  • 川普如果真的上位 對美國就是滅頂之災?
    竇文濤:太好了,所以我首先給您點黑材料,讓您看一看,讓您講的更有感受,你知道今天都報了美國將要向何處去,希拉蕊民調已經低於川普了,主要是我覺得川普氣焰非常有意思,你可以看一段。網絡視頻:希拉蕊:我期待11月8日獲得大選勝利,而後與美國民眾一道建設美好未來,謝謝。
  • 川普:在我任期內 美國經濟史上最強
    至少,美聯儲對美國經濟的評估比川普更接近現實,後者認為現在的美國經濟是「美國歷史上最強」,這種評估甚至沒有資格被稱為「真實的誇張」——這是川普在他與託尼·施瓦茨(Tony Schwarz)合著的《交易的藝術》(The Art Of The Deal)一書中創造的一個短語。
  • 二戰坦克M4參加美國國慶閱兵!總量達4萬輛僅次T34,反攻日軍利器
    參考消息7月4日引述美國媒體的報導稱,7月4日是美國的國慶日(又稱"獨立日"),華盛頓和白宮將會舉辦專門的獨立日慶祝活動,介時將會有一些重型坦克、裝甲車輛等參加活動,並且,美國海軍的"藍天使"飛行表演隊,也會駕駛F/A-18戰鬥機進行飛行表演以助興。
  • 《道德經》: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簡單做一下注解出生入死:兩層意思,①出,離開之意,類似的詞,比如,出發。出軌。出嫁。出生入死,意即, 離開生之地,就必然進入死地②人從生下來,註定一步步接近死亡,這是自然法則,誰也改變不了的。
  • 川普這次終於瞞不住了,「中國製造」突然在美國炸鍋,網友點讚
    這樣的照片不禁充滿諷刺意味,川普總是將甩鍋中國作為自己增加曝光率的手段,但另一方面卻連競選用品都是中國製造,這與他主推的「製造業回流美國」的計劃完全不符。 這張照片的發布者利明頓,出生於澳大利亞,是多國媒體撰稿的著名媒體人,其中還包括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 美國挽救美國?不該川普一人背鍋!
    這不是什麼電影和小說裡的場景,這一幕真實地發生在1月6日下午2點多的美國國會大廈。抗議者們,正是當天在國會廣場集會示威的川普的支持者。一名警察被來勢洶洶的人群逼入牆角,瑟瑟發抖。此時唯一敢與這些抗議者視線相對的,恐怕只有國會大廳裡那些目光清冷的雕塑和肖像。
  • 川普這下麻煩大了!緊要關頭又突接噩耗,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2020年美國大選已經進入到了最後的衝刺階段,總統寶座花落誰家仍然是個問號。然而就在這緊要關頭,川普又突接噩耗,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川普這下麻煩大了!
  • 遺產繼承疑雲、美國高考作弊:親侄女出書爆川普重磅黑歷史
    一、川普家族的恩怨情仇川普的父親叫弗雷德·川普,全名當然有點長,不累述,犀利呱姑且叫他為老川普。老川普是個體面人,雙親都是德國人。只是,在二戰後,老川普突然對自己的德國血統有了點膈應感,於是宣稱自己是一個瑞典人。
  • 美國首都大亂:彭斯「架空」川普直接調兵被疑動用敏感法律!
    紐約時報在美國東部時間1月6日下午3點48分發布的一篇報導稱:代理國防部長克里斯多福·C·米勒在1月6日下午表示他已經與副總統彭斯、議長南希·佩洛西、共和黨參議員米奇·麥康奈爾和查克·舒默,以及馬裡蘭州眾議員斯坦尼·H·霍耶就國會大廈的情況進行了交談。值得注意的是,紐約時報特別提到米勒的聲明中提到的人,不包括川普。
  • 朝鮮閱兵展示「脫胎換骨」:官兵身高有變化,眾多新武器亮相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世純】10月10日凌晨0點,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在首都平壤舉行盛大的夜間閱兵式,慶祝朝鮮勞動黨成立75周年。在這次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閱兵中,朝鮮人民軍身著全局換裝的禮服、作訓服和新模塊化單兵作戰裝具,以前所未有的新面貌接受了最高司令官金正恩的檢閱。
  • 川普連連收到噩耗之際,俄媒宣布:中國做到了美國沒能做到的事
    撰文丨南喬 編輯丨餘青宇 在經濟由於疫情普遍下降的大環境下,亞洲地區的國家完成了一件長談了八年之久的大事——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即RCEP,而此時正是美國大選,川普連連遭遇噩耗之際
  • 麥凱恩:就連去世都能影響美國競選,導致亞利桑那州「翻盤」根源
    美國總統大選可以說是這段時間在全球範圍內影響力最大也是關注度最廣的一件事,哪怕不關注政治的人或多或少也會聽聞一些相關的消息,我就是那個並不關注競選的人。 可能有人要說了,我既然不關注競選,為啥還要寫這篇文章?
  • 川普不願看到的事發生,美國水深火熱之際,中國又傳來一好消息
    同時,該美媒還抹黑暗示中國在未結束三期臨床試驗前就安排緊急接種的做法「非傳統」、「可能有問題」,是「為了爭奪第一名」而「挑戰極限」。此外,對於本次中國疫苗軍團集體「亮劍」,仍有外媒抱著酸葡萄心態 ,認為是在「炫耀」。同時,美國對中國在疫苗研發領域的進展感到焦慮 ,《紐約時報》甚至自欺欺人地將其定義為「間諜之間的較量」,抹黑中國試圖「竊取」美國的研究成果。
  • 專家:美國暴亂映射兩黨矛盾,川普仍試圖積累政治資本
    與此同時,由於川普一直拒絕承認大選結果,且反覆質疑大選合法性,間接導致了川普的主要支持者——美國白人草根和共和黨的民粹派採取了行動。從這個層面來說,川普是美國國會暴亂的「間接推手」。至於川普是否在為拜登「埋雷」這一問題,我個人認為關係不大。大選失敗後,川普逐漸變得「六神無主」,在這種情況下,他的一些行為就會「出錯」。
  • 專家:美國暴亂映射兩黨矛盾 川普仍試圖積累政治資本
    與此同時,由於川普一直拒絕承認大選結果,且反覆質疑大選合法性,間接導致了川普的主要支持者——美國白人草根和共和黨的民粹派採取了行動。從這個層面來說,川普是美國國會暴亂的「間接推手」。至於川普是否在為拜登「埋雷」這一問題,我個人認為關係不大。大選失敗後,川普逐漸變得「六神無主」,在這種情況下,他的一些行為就會「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