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來自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精尖產業領域;他們,用自己創新和創業的勇氣和能力,共同書寫了輝煌的創新事跡;他們,是北京市科委遴選出的科技領軍人才和科技新星代表。】
【楔子】
時代賦予每個人的使命是不同的,他始終堅信,他趕上了一個最好的時代,與此同時,他的身上也肩負了這個時代賦予他的沉重使命。為善除惡,唯光明故,多年來,他一直用牢記在心底的理想,抵禦功利與浮躁,用踏實的成果,服務國家和社會。
在新材料新能源領域,他堪稱常勝將軍,過五關斬六將。無論是在科技難題攻關還是科研成果轉化方面,他都力圖做到最好,背負著旁人看不見的壓力,全力以赴推動實現科研成果的產業化轉化,他就是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院長助理、北京大學分子工程蘇南研究院執行院長陳繼濤。
【新能源大事記】
在政府的政策鼓勵下,經過社會各階層的努力,中國連續多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國,及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這也直接導致了各種和新能源汽車相關的產業蓬勃發展。
作為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汽車的「心臟」,動力電池產業的發展條件得天獨厚,增速迅猛,而且隨著新型電極材料不斷走向應用,我國在鋰離子動力電池研發與產業化方面,也已經佔據國際前沿位置,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將使我國在新一輪汽車產業發展潮流中處於有利位置。
【與鋰離子電池的不解之緣】
陳繼濤與鋰離子電子相識甚早,早在1996年就開始進行鋰離子電池方面的研究,他先後開展了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以及固態電池和鈉離子電池等新體系研究,歷時之久,成果之豐,讓他對這個行業充滿了難以言狀的感情。
近年來,陳繼濤作為項目負責人已承擔並完成多項國家863計劃項目和省部級科技項目,包括863計劃重點項目—磷酸鐵鋰規模化生產技術研究。
這種新型高安全性、長壽命性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出現,使得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能和循環壽命大幅度提高,從而使得鋰離子電池在電動汽車中的應用成為可能。
陳繼濤還在Advanced Materials、Nano Letters等國際著名雜誌上發表SCI論文60餘篇,申請發明專利15項,已授權10項。
在開展應用基礎研究的同時,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陳繼濤積極踐行成果轉化,引領技術革新,他於1999年作為共同創始人發起創立北大先行科技產業有限公司,先後兼任技術總監和青海泰豐先行鋰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技術官等。
陳繼濤已有多項研究成果成功實現產業化,自主設計建成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大規模生產線,在中國率先實現了磷酸鐵鋰材料的大規模生產與銷售,積累了豐富的科技攻關和產學研轉化經驗。
目前,陳繼濤作為北京大學分子工程蘇南研究院執行院長正在積極探索機制體制創新,激發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研發成果的產業化轉化,同時作為新能源材料研發團隊負責人正在帶領團隊開展新能源新材料領域技術開發和產業化轉化。
【新能源汽車大勢】
縱觀世界大勢,無論是從環保還是科技的角度,新能源汽車都具備了其他傳統汽車所沒有的優勢,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其市場前景和社會意義巨大。
我國汽車產業規模和市場潛力巨大,發展新能源汽車具有獨特優勢。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國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產業蓬勃發展,但是與傳統的燃油車相比,目前的電池體系能量密度還無法達到與之相當的續航裡程,研究開發具有更高能量密度、更低成本和更高安全性能的新型電池已經成為能源和材料界共同的奮鬥目標。
從產業基礎和技術發展趨勢來看,短期內快速提高電池系統能量密度將面臨安全、壽命、成本等多方面的巨大挑戰。因此,「立足現在、面向未來」是實現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產業健康持續發展可行之路。一方面立足現有材料和電池技術及產業基礎,發揮工匠精神,把產品做精做優,根據不同應用場景需求選擇不同電池體系進行匹配;同時集中技術研究和產業化力量,面向未來應用需求,開展高安全、高能量密度新材料和新體系的研究和產業化技術開發。
【科技成果孵化和產業技術轉化】
「做有用的研究」一直是陳繼濤老師的科研信條,他在北京大學攻讀本科和碩博連讀期間就一直師從慈雲祥教授從事鋰離子電池關鍵材料研究和應用技術開發,並於1999年作為共同發起人孵化成立了北大先行科技產業有限公司,專門致力於實驗室研究成果的產業化轉化,成功實現了磷酸鐵鋰等多種電極材料的規模化生產與銷售,為我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提供了關鍵電池材料支撐。
磷酸鐵鋰具有非常優良的安全性能和循環壽命,其成功產業化為我國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動力電池支撐,對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在國家政策大力支持下,電動汽車已從示範運行逐步走向商業化推廣和普及階段,大量運行數據和經驗積累的及時總結與反饋為我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路線規劃和技術攻關課題部署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形成良好循環反饋機制,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近期,根據學校安排,陳繼濤正在建設北京大學分子工程蘇南研究院,專門進行科技成果的孵化和產業技術開發與轉化,服務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國家戰略需求。
【榮譽與獎項】
陳繼濤的主要研究方向為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的設計合成與應用研究,在從事鋰(鈉)離子電池及其關鍵材料的設計、製備與改性方面的基礎研究和應用轉化上建樹頗豐。
同時他還積極推進科研成果的產業化轉化,先後有多項成果實現了產業化,入選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北京市「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北京市「高創計劃」科技創新與科技創業領軍人才等人才計劃,並先後榮獲北京大學優秀畢業生、北京大學首屆產學研合作獎先進個人獎以及青海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獎勵。
【與科技領軍人才計劃的緣分】
談到科技領軍人才計劃,陳繼濤自認為受益良多,科研的道路是寂寞而艱辛的,尤其可怕的是它的不確定性,很多時候當你全心全意地投入了所有的精力和時間,以為必有收穫,結果卻往往差強人意,這時候,一點點鼓勵、安慰和勉勵都顯得彌足珍貴。
「北京現在的創新創業環境正在到達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非常適合我們這些科研人的創新創業,希望我們能不負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面向國家戰略性產業發展需求,像習總書記號召的那樣, 『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為國家和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陳繼濤如此說。
近年來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
1、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全固態鋰電池材料與電池研究,2016YFB0700604,2016-2019,課題負責人;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有機-無機複合固體電解質全固態鋰硫電池的構建及性能研究,21673008,2017-2020,課題負責人;
3、國家863計劃項目:寬溫度使用範圍及高倍率充放電特性的動力電池技術,2013AA110102,2013-2015,課題負責人;
4、國家863計劃重點項目:磷酸鐵鋰正極材料規模化生產和應用關鍵技術研究,2009AA035200,2010-2012,項目負責人;
5、國家863計劃課題: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高溫性能改善關鍵技術研究,2006AA03Z229,2006-2008,課題負責人
相關連結:
陳繼濤,男,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能源材料專家。1992年考入北京大學,1997年獲北京大學理學學士,2003年獲北京大學理學博士學位,2005年北京大學博士後出站後留校任教。曾先後兼任北大先行科技產業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青海泰豐先行鋰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和首席技術官。並先後掛職任北京市東城區科委副主任、北京大學科研部副部長。現任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院長助理、北京大學分子工程蘇南研究院執行院長,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固態鋰電池課題負責人,兼任北京北大明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江蘇集萃分子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
2013年入選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14年入選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北京市「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2016年入選北京「高創計劃」科技創新與科技創業領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