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B1版)
在蘇州市虎丘溼地公園,中山杉是基調樹種。去年8月,記者在虎丘溼地公裡看到,池塘裡、水岸邊、低洼處,都有挺拔的中山杉,與柔軟的蘆葦互相呼應。在靖江市牧城溼地公園,記者走在明湖岸邊臨水的棧橋上,隨處可見中山杉泡在1米多深的湖水中,樹幹挺拔,枝葉繁茂,形成美麗的水景。
明湖是靖江市的應急水源,中山杉種在湖中或岸邊,既能構成水景,維護生態環境,還能涵養水源。
昆明生態研究所的實驗表明,中山杉對水體中全氮的去除率為13.6%,對鹼解磷的去除率為45.3%,相對於其他樹種,中山杉去氮磷汙染能力比較強。
近幾年,靖江國家中山杉良種基地一直與江蘇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南京林業大學合作,對中山杉在治理水汙染、土壤汙染、空氣汙染方面進行科學研究。
無錫市從2002年開始引進中山杉,時任市政設計院副總工程師周正明隨後幾年都在項目中設計、使用中山杉。因為周正明發現,太湖汛期時河道水位猛漲,在持續一周的高水位中,很多植物死掉了,泡在水中的中山杉卻安然無恙。此外,他還發現,中山杉綠期長達250天左右,樹冠稠密,耐瘠薄,沒有明顯的病蟲害。因此,他認為中山杉可以作為河道治理的先鋒樹種。
中山市2013年試驗性種植1000株中山杉後,發現性狀表現良好,以後陸續逐年增加種植數量,在民眾鎮、阜沙鎮、東鳳鎮、黃圃鎮、板芙鎮、西區等鎮、區的濱水、河道區域種植。截至2017年底,共種植約1.2萬株,不僅生長情況良好,秋天葉子變紅後,還能給中山增添嶺南水鄉的風韻。
青島環境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副院長李彩民現在將中山杉作為河道、溼地綠化杉類樹種的首選,因為中山杉在青島、臨沂多個項目中種植多年,表現優秀。據李彩民介紹,中山杉給他的最深印象是「潑辣」,樹幹挺拔,比水杉緩苗好,不僅極耐水溼,還耐旱。2015年青島一場大旱,很多大規格水杉旱死了,中山杉卻沒有乾死的。
有專家認為,經過多年種植實踐檢驗的中山杉,完全可以成為長江經濟帶區域水資源保護、水汙染防治、水環境改善、水生態修復的骨幹樹種。
木材材質優良經濟效益可期
中山杉不僅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也很值得期待。
中山杉木材材質優良,據南京林業大學教授朱一辛介紹,中山杉木材纖維特性好,含有特殊的芳香味,耐腐性好,有「永不腐朽木」之稱。此外,木材加工產品韌性強,彎曲性能好,不易翹裂,紋理美觀,著漆性能好。據測定,中山杉材積率高,材性、性狀均比落羽杉和水杉好,可用於實木材料、膠合板材、紙漿材等,具有很大的工業用材潛力。
在靖江中山杉良種基地的辦公區,有一棟木屋,從外到內包括地板全部用中山杉木材建成,不僅外觀漂亮,而且冬暖夏涼,舒適宜人。
任憑認為,中山杉生長速度很快,在保證消落區有效治理的前提下,適當撫育間伐,還能出產木材,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真正能實現習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三豐收。
湖北荊州因為近幾年成功種植中山杉,所以對於通道綠化和農田林網,已經準備用中山杉替代楊樹。中山杉幹直,樹冠小,種植時株行距小,落葉期才1個多月,生長量大,綜合對比下來,每畝的栽種量可以比楊樹大,因此單位面積產量要大,遮陰面積小的特點還能被老百姓接受。如果用中山杉發展木材加工產業,也會產生很高的經濟效益。
將中山杉用在農田林網中,逐漸改變長江流域平原綠化中楊樹一家獨大、樹種單調的局面,一直是靖江中山杉良種基地在做的工作。據基地總經理施建中介紹,中山杉已在安徽淮南、巢湖和湖北荊州等地進行批量種植,一些地方還將中山杉作為造林的「一號樹種」、更新升級的示範樹種。
過硬的表現讓中山杉一直供不應求。施建中告訴記者,基地將進一步加大中山杉的生產量,增加容器苗的生產和供應,並與科研單位共同研發新品種,讓中山杉在保護長江生態方面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