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科普:輻射現象及應用

2020-12-05 貴州都市報

生活中處處有放射性,人類無時不在受到輻射的照射,我們吃的食物、喝的水、住的房屋、用的物品、周圍的天空大地、山川草木乃至人體本身都含有一定的放射性。

除天然放射性外,人工放射性也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人們受到的放射性照射大約有82%來自天然環境,大約有17%來自醫療照射,而來自其他活動大約只有1%。

天然電磁輻射源包括太陽熱輻射、地球的熱輻射、宇宙電磁場源、雷電等;人工電磁輻射源包括電視、廣播、射頻感應及介質加熱設備、射頻醫療設備、各種電加工設備、通信發射基站、雷達系統、衛星地球通信站、電力發電站、輸變電設備、高壓及超高壓輸電線網、地鐵列車、電氣火車以及各種家用電器等。

長期受輻射照射,會使人體產生不適,嚴重的可造成人體器官和系統的損傷,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各種腫瘤、眼底病變、生殖系統疾病、早衰等。因此,輻射工作場所需張貼電離輻射警示標識,其含義是使人們注意可能發生的危險。其背景為黃色,正三角形邊框及電離輻射標誌圖形均為黑色。

輻射事故分為以下幾個等級:

特大事故(Ⅰ級):Ⅰ類、II類放射源失控造成大範圍嚴重輻射汙染後果;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線裝置失控導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放射性物質洩漏,造成大範圍(江河流域、水源等)放射性汙染事故;國外太空飛行器在我國境內墜落造成環境放射性汙染事故。

重大事故(Ⅱ級):I類、Ⅱ類放射源丟失、被盜或者失控;放射性同位素、射線裝置失控導致2人以下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殘疾;放射性物質洩漏,造成局部環境輻射汙染後果。

較大事故(Ⅲ級):Ⅲ類放射源丟失、被盜;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線裝置失控導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殘疾;放射性物質洩漏,造成小範圍環境輻射汙染後果。

一般事故(Ⅳ級):IV、V 類放射源丟失、被盜;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線裝置失控導致人員受到超過年劑量限值的照射;鈾(釷)礦、伴生礦超標排放,造成環境放射性汙染事故。

來源 貴州省環境宣傳教育中心

編輯 申凌

審校 楊天雪

籤發 趙宏斌

貴陽好多「綠房子」成網紅!有的遠看像座山,有的像巨型「綠瀑布」

貴州一計程車掉頭,外賣小哥被卷車底,監控拍下暖心一幕

貴州五位女孩跳Jazz齊舞,舞姿熱辣,顏值身材不輸女團

相關焦點

  • 5G比4G輻射更大?
    隨著5G時代的到來給大家的生活帶來了不少的便利但也有不少人有這樣的疑問:5G會不會比4G輻射更大呢?「輻射」在學術上是指物體以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周圍空間發射能量,而後不再返回場源的現象。輻射本質上是一種能量傳輸的形式。
  • 【動態】核與輻射安全中心成功舉辦科普中國「綠色核能——首屆核行業科技英語演講大賽」選拔賽
    為紀念核與輻射安全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成立30周年,同時為貫徹落實中國科協、國家能源局、國家原子能機構、國家核安全局舉辦的「科普中國——綠色核能主題科普活動
  • 環保科普|赤潮
    環保科普|赤潮 2018-12-03 10: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術科普-輻射製冷詳解:原理、材料、測量及其他
    以下文章來源於微納尺度傳熱 ,作者鮑華 微納尺度傳熱不定期推送微納尺度傳熱科學研究的最新進展,學習資料,相關應用。以及與之相關的會議,招聘等信息。輻射製冷是最近比較熱門的一個話題。
  • 環保科普 | 土壤汙染究竟有哪些危害?
    環保科普 | 土壤汙染究竟有哪些危害?>食物汙染不僅影響人體健康,嚴重的還會造成中毒現象。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原標題:《環保科普 | 土壤汙染究竟有哪些危害?》
  • 紅外輻射陶瓷-低碳節能材料都應用在什麼地方?
    01什麼是紅外輻射陶瓷紅外輻射陶瓷是紅外技術的發展和傳統陶瓷業相結合而產生的應用型功能材料。它主要運用無機化合物及微量金屬或特定的天然礦石分別以不同的比例混合,經過高溫燒結使其在一定的紅外波段範圍內具有較高的輻射率和輻射強度的陶瓷材料。
  • 【光電科技】5G比4G輻射更大?
    「輻射」在學術上是指物體以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周圍空間發射能量,而後不再返回場源的現象。輻射本質上是一種能量傳輸的形式。輻射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非電離輻射也經常被稱作電磁輻射。下面這張圖是輻射分類及用途描述。
  • 估估寶環保科普 | 海洋水溫升高!全球變暖正在影響著廣袤海洋
    估估寶環保科普 | 海洋水溫升高!估估寶環保科普 | 海洋水溫升高!估估寶環保科普 | 海洋水溫升高!估估寶環保科普 | 海洋水溫升高!估估寶環保科普 | 海洋水溫升高!
  • 防輻射知識科普:仙人掌防輻射嗎
    >防輻射知識科普:仙人掌防輻射嗎2017-05-17 17:15:25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很多人,特別是孕婦一聽到輻射,心裡就犯怵。為了防輻射,很多人也是使出渾身解數,穿上婧麒防輻射服,栽培專業的防輻射植物比如仙人掌,開窗通風降低輻射汙染等等,但是這些防輻射方法科學嗎?仙人掌防輻射嗎?今天我們就來聽聽防輻射專家為大家科普的相關防輻射知識。
  • 通訊基站輻射遠小於太陽光 核與輻射安全科普走進成都社區
    科普核與輻射安全知識  杜絕談「核」色變  活動現場布置了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核與輻射安全科普知識展示區,比如變電站、通信基站、X射線安檢機等日常接觸的會產生輻射的設施設備對人體有沒有損害;居民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哪些電磁輻射;核技術利用基本常識;展示了核與輻射監測儀器等等。
  • 【環保科普】溫室效應是什麼?
    太陽的短波輻射可以透過大氣射入地面,地面增暖後放出的長波輻射卻被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質吸收,使大氣變暖。來源:科普中國
  • 「霍金輻射」是正確的 科普:什麼是霍金輻射
    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科學家表示,我們現已證實了霍金的同名理論——「霍金輻射」。該理論假設黑洞從其表面釋放的輻射是由量子物理和重力等多種因素作用下形成的。為了驗證這一理論,以色列理工學院的科學家轉向聽起來非常瘋狂的科學實驗——在實驗室創造微型黑洞。
  • 這樣做,你的環保更有價值
    估估寶環保科普:如何保護臭氧層?這樣做,你的環保更有價值!估估寶環保科普:如何保護臭氧層?這樣做,你的環保更有價值!估估寶環保科普:如何保護臭氧層?這樣做,你的環保更有價值!估估寶環保科普:如何保護臭氧層?這樣做,你的環保更有價值!
  • 環保科普 | 大氣汙染分幾種,成因是什麼?
    環保科普 | 大氣汙染分幾種,成因是什麼?除了汙染產生的各種內部因素,氣象條件是制約大氣汙染物傳播的重要外部因素。汙染物在大氣中遷移、擴散、轉化取決於氣象背景。
  • 「節約·環保·文明」科普徵文評選結果揭曉
    新華網北京12月24日電 (記者吳晶晶)全國數十家新聞媒體共同參與的「節約環保文明」科普徵文評選結果24日揭曉,《談談環境經濟新政策》等9篇文章榮獲一等獎。  活動組委會副主任、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名譽理事長章道義介紹,這次以「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主題的科普徵文活動,自2007年6月啟動以來,投稿人數逾100萬,來稿內容涵蓋了對節能環保的思想認識、經驗體會、教訓反思、政策建議,以及有關節能、節水、節材、節約土地和礦產資源、保護環境、生態平衡、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等各方面。
  • 2014年4月7日,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同步輻射應用家冼鼎昌逝世
    2014年4月7日,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同步輻射應用家冼鼎昌逝世2017-04-07 00:54 來源: 科普中國-科技名家風採錄 冼鼎昌粒子世界的他,是中國同步輻射應用的創始人,領導建成我國第一個同步輻射實驗室;音樂世界的他,有著「本來應該成為音樂家的」天賦和熱愛。他是名符其實的行走在粒子和音符間的大師。冼鼎昌出生於廣州市的一個醫生世家,祖父是中醫,父母親都是西醫。冼鼎昌從記事起,印象裡父親總是在工作,不是在診所裡就是在外出診。雖然父母親沒有使他成為醫生,但是他們強烈的敬業精神和寬以待人的品質影響了他的一生。
  • 環保科普 |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怎麼劃定?
    環保科普 |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怎麼劃定?來源:環保科普365☆眾商眾議 合力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徐州市生態環境局走進政風行風熱線☆大力推動綠色發展,展開美麗徐州建設新實踐☆盤點2020生態環境法治領域大事件☆徐州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局掛牌成立
  • 科普之窗|電磁波輻射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
    美國天文學作家鮑勃·伯曼將電磁波的知識,寫成一篇篇富有知識性和趣味性的科學小品,併集結成《看不見的光》一書,為大家系統地科普了電磁波的發現史和在生活中的應用。光是一種電磁波,包括日常的可見光,還有絕大多數我們看不見的光,我們通過波長和頻率兩個概念認識和區分各種各樣的光。
  • 環保科普 | 80秒看懂什麼是煙氣
    環保科普 | 80秒看懂什麼是煙氣 2020-11-26 16: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環保科普】臭氧的形成、危害和防治,你該看看
    今天的「科普微講堂」小編跟大家回顧下大氣汙染物——臭氧的形成、危害和防治臭氧汙染帶有明顯的季節性特點對成都來說一般5—9月濃度比較高強烈的太陽輻射和較高的溫度有利於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發生大氣光化學反應從而生成地面臭氧和過氧乙醯硝酸酯等強氧化劑因此在夏季臭氧會隨著氣溫的上升而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