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潤48歲老來得子,去世後兒子子承父業:我也是學數學的人

2020-12-04 二狗子侃歷史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此句出自我國的數學家華羅庚之口。正如同華羅庚所提到的,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與數學息息相關,都能夠用數學的角度去解釋。在華羅庚的一生中,他培養出了一大批非常優秀卓越的數學家,其中便包括對哥德巴赫猜想之研究作出重大貢獻的陳景潤。

陳景潤的「1+2」證明的發表曾使他成為很多人的精神偶像。這一成就不單單是意味著榮譽,它更是一個一心痴迷於數學的人的驕傲,有著深層次的精神意義。不過,陳景潤對數學的痴迷並沒有影響到他唯一的兒子陳由偉的人生道路。這位生於濃厚數學氣息的家庭中的他有著別樣的人生狀態。

潤物細無聲的成長環境

陳由偉出生於一九八一年,算起年齡來,是陳景潤老來得子,當時的陳景潤已經48歲了。陳由偉的名字結合了陳景潤和他的妻子由昆共同的姓氏,可見陳景潤對這個家庭的喜愛。在陳由偉成長的過程中,陳景潤雖然與他的年紀相差很大,但是陳景潤並沒有讓兒子陳由偉感覺到巨大的鴻溝存在

根據陳由偉的回憶,他說陳景潤是非常善於和他「交朋友」的。正是因為二人能夠以一種平等的位置進行相處,使得陳由偉有著一個非常開心快樂的童年生活。

在陳由偉小的時候,他其實並沒有對數學產生多麼濃厚的興趣,反而是對家裡的一切物品都帶著滿滿的好奇心,如同一般的孩子一樣「淘氣」,經常喜歡拆家裡的東西,還喜歡在牆上進行亂塗亂畫的「行徑」。但是,陳由偉從來沒有因此而受到過父親的苛責,他從始至終從父親那裡得到最多的感受便是「包容」

陳由偉好奇家裡的物件,經常拆卸,陳景潤便溫潤慈愛的在一旁觀看。東西安不上了,陳景潤也會幫忙安裝回去,而不是選擇生氣。

後來,陳由偉進入到了小學階段,陳景潤便時常和他圍坐在一起聊天談話,給足了一個父親的陪伴。在這個過程中,陳由偉在家庭上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和引導。不過即使陳由偉從小便有家人的悉心陪伴,但他最開始卻沒有選擇「數學」這條道路。

對於此時的陳由偉而言,相比於數學,他更加偏愛音樂。當他將自己的愛好透露給父親陳景潤之後,得到的反饋是支持態度。就這樣,陳由偉在父親在世的年歲裡經受著潤物細無聲的關愛和引導,以至於他的青春叛逆都不曾出現。

鑽研數學的父親去了,喜歡音樂的兒子回頭繼承「父業」

陳由偉的少年是幸福的,但也是夾帶著悲傷的。一九九六年,陳景潤因病去世,享年62歲。而此時的陳由偉才十五歲,對於這個充滿溫馨的家庭而言註定是個莫大的打擊。不過,或許是受到陳景潤一直以來溫潤性格的影響,陳由偉和母親由昆是堅強的,雖然時有悲傷,但是兩個人都在以樂觀的態度生活下去。

到了零三年,陳由偉的學業非常的優秀,去了加拿大的多倫多商學院攻讀國際貿易的碩士學位。然而就在這一時期,陳由偉對自己未來的道路產生了迷茫,找不到清晰的頭緒,偶然間,他忽然發現或許自己可以「子承父業」去研究數學

就這樣,少時喜歡音樂報考中央音樂學院,後來進修商科碩士的陳由偉放下了之前的所有,向學校申請轉到了數學系。開始研究數學其實只是陳由偉從父親的餘溫精神上找到的一個慰藉,真正的愛上數學的過程還是因為他在不斷的學習中看到了數學的魅力。最終陳由偉的碩士生涯以數學結尾。

他說,「現在的我和我爸爸一樣也是學數學的人了。」也許冥冥之中都有因緣際會,陳景潤當年也曾引導過兒子發展數學,如今只是時間稍稍錯後了一些罷。

再起轉折的人生路

到此,有很多人覺得陳由偉既然已經攻讀了數學,那麼之後他必定和父親陳景潤一樣一生為之奮鬥了。但是,人生就是這般精彩紛呈,當年陳由偉結束學業回國發展,出人意料的竟然沒有從事數學領域。反而是開設了一家醫藥公司,做起了生意。巧的是,陳由偉從事的醫藥行業也是他的母親由昆的本行。兜兜轉轉的選擇後,陳由偉才將自己的人生道路確定下來。

去年的時候,陳景潤的母校廈門大學校友會邀請陳由偉一起參加,在廈大的陳景潤的銅像面前,陳由偉一時感慨良多。看著父親低頭注視的姿態,他說他想起了自己的小時候,父親陳景潤也是這樣溫潤慈愛的看著自己的。陳由偉至今還是會想起父親和自己交流的種種畫面。

回首,今時今日追憶往昔

塵埃落定之後,陳由偉還曾回憶自己攻讀數學碩士時的情況。畢竟陳由偉是長大之後中途才轉業學習數學專業的,即使底子還不錯,但是對於他來說還是充滿著坎坷和困難的。不過陳由偉也會很輕鬆的調侃說自己在最開始的階段就是用刷題這個「最笨」的方法。

曾經的陳由偉會發現真的研究起數學的時候,其方式方法真的與商科專業相差巨大。不過他說他一定要堅持,因為是他自己做出的選擇。事實證明,他的堅持不懈使得他順利的完成了學業

總結

陳景潤與陳由偉是「父子」,是「朋友」。數學似乎是陳由偉和陳景潤父子之間的一條隱形的紐帶。他們之間的一切似乎都是「註定」的,即使面前的路途彎彎繞繞,甚至毫不相同,但是最終的結局還是回歸到了「數學」之上。讓人無比慶幸的是,上下兩代之間的精神傳遞從來都不是強求而來的。雖然陳由偉現在經營生意,但是對於「數學」的感悟,他同自己的父親應是相同的。

相關焦點

  • 陳景潤48歲老來得子,62歲因病去世,如今唯一的兒子成就如何?
    陳景潤的「1+2」證明的發表曾使他成為很多人的精神偶像。這一成就不單單是意味著榮譽,它更是一個一心痴迷於數學的人的驕傲,有著深層次的精神意義。不過,陳景潤對數學的痴迷並沒有影響到他唯一的兒子陳由偉的人生道路。這位生於濃厚數學氣息的家庭中的他有著別樣的人生狀態。
  • 陳景潤48歲老來得子,62歲因病去世,如今唯一的兒子成就如何
    陳景潤的「1+2」證明的發表曾使他成為很多人的精神偶像。這一成就不單單是意味著榮譽,它更是一個一心痴迷於數學的人的驕傲,有著深層次的精神意義。不過,陳景潤對數學的痴迷並沒有影響到他唯一的兒子陳由偉的人生道路。這位生於濃厚數學氣息的家庭中的他有著別樣的人生狀態。
  • 數學家陳景潤:48歲老來得子,62歲患病離世,唯一兒子過得如何?
    遺憾的是,陳景潤在62歲時就因病去世,只留下妻兒在人間,對於陳景潤的孩子的成就人們十分好奇。出生於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的陳景潤,自小生活便十分艱辛,因為家中貧寒不得不屢次中斷自己的學業,但對知識有著強烈渴望的陳景潤從不放棄任何一次學習機會,這與陳景潤的父親平日教導是分不開的,他常常教導子女,人活在世一定要多讀讀聖賢書,不能做一個沒有文化修養的人。
  • 47歲的數學奇才陳景潤,竟娶了29歲女軍醫,兒子如今發展羨人
    如書法大家王羲之育有七子,個個都學習書法,而小兒子王獻之更是箇中翹楚。王羲之便讚揚他:「此兒後當復有大名。」其實子承父業,向來是我們約定俗成的老傳統,在各行各業,也常常將這樣的事傳為美談。陳景潤出色的數學成就,使得他被稱為當時中國公認最聰明的人。而作為一個天才,小時候的陳景潤自然也是不平凡的。陳景潤出生於1933年5月22日,福建福州人。他從小便學習勤苦,成績優異。
  • 天才數學家陳景潤,47歲娶29歲的女軍醫,老來得子的兒子近況如何
    陳景潤的研究被認為是哥德巴赫猜想的新一代裡程碑,他的理論變成了「陳氏定理」被載入數學研究史冊。因為陳景潤在數學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1980年陳景潤就被授予了中科院數理系院士的榮譽,當時陳景潤只有47歲。
  • 數學天才陳景潤:47歲娶29歲漂亮女軍醫,唯一的兒子現狀如何?
    當時院方沒有辦法,因為很明顯,陳景潤先生是個數學天才,適合研究數學,但卻無法從事教育。在不得已之下,遠方只能將陳景潤先生辭退。而被辭退的陳景潤先生也沒有為自己做過多的解釋,只是收拾了自己的東西默默的離開了北京四中。在被辭退之後,陳景潤先生為了生活,只能拿出自己的藏書到街上去擺攤,當時陳景潤沒有積蓄,但藏書卻非常多。
  • 中國數學天才陳景潤,47歲娶29歲嬌妻,唯一的兒子現狀如何?
    這個女醫生名叫由昆,在軍事醫院工作,所以也是一名軍醫。經過一番糾結之後,陳景潤勇敢表明自己的心意,由昆也被這個才華橫溢的數學天才所折服,兩人最終走到了一起。婚後兩人生育了一個孩子,那他們唯一的兒子現如今生活狀況如何呢?立志求學,從小天賦過人數學自古以來就是我們國家非常擅長的一個科目,在古代就有很多著名的數學家,例如祖衝之。
  • 老來得子的中國「數學怪才」陳景潤,是如何教育子女的
    半生坎坷陳景潤十七歲時,高中未畢業的他就考進了廈門大學數學系,畢業後的他幾經波折,開始時當中學老師,無奈他是個不善言辭的人,實在是不擅長當老師,最後被學校辭退,之後他為了支撐生計,只好擺小人書攤,他同時就坐在攤子前繼續沉迷自己的數學書籍。
  • 數學天才陳景潤,47歲娶29歲妻,生一子卻拒學數學,如今現狀怎樣
    但兒子想不想走父親的路,就屬於個人意願了。我國著名數學家陳景潤,47歲娶了29歲的由昆為妻,生下一子拒學數學,如今39歲的他怎樣了呢?說起陳景潤,他的貢獻可謂巨大。世界上有3大近代數學難題,其中之一叫做「哥德巴赫猜想」,這個猜想是1742年提出來的,幾百年來,世界各國的數學家都想證明它。但是,不少人窮盡畢生之力,也拿不出什麼重要成就。
  • 陳景潤唯一的兒子,15歲失去父親,長大後實現了父親的夢想
    數學對於有的人來說是怎麼努力都跨不過去的一道坎,可是對於有的人來說卻是如同母語一般自然,陳景潤就是後者。陳景潤可是數學界泰鬥一般的人物,很多人看到這裡可能會好奇,陳景潤的後代有沒有遺傳他如此優秀的數學天賦呢?陳景潤結婚時已經四十多歲,因此他只有一個兒子。陳景潤的兒子名叫陳由偉,出生於1981年,父親去世時他年僅15歲。
  • 陳景潤兒子也學數學,昨天回廈大被問:你爸輔導過你數學嗎?
    1996年,陳景潤在患帕金森氏綜合症10多年之後去世,終年63歲。9月26日,陳景潤被中宣部等不蠻授予「最美奮鬥者」稱號,全國278人獲此榮譽。好了,複習完陳景潤你們大概已經想起來他是誰了那麼,他兒子是做什麼的?
  • 中國數學王子陳景潤,盡一生證明了1+2,那他兒子的數學怎麼樣?
    ……,直到1966年,中國數學家陳景潤把證明推進到了「1+2」。這也意味著陳景潤先生就是最接近那顆數學王冠的人,最接近珠穆朗瑪峰頂峰的人。陳景潤獨子陳由偉陳景潤屬於老來得子,1978年,45歲的陳景潤因身體不適
  • 高一女孩自稱老子與父親對打,子承父業,基因來自遺傳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時,便讓我想起《富有的習慣》一書中,也對人類遺傳做了一些簡單的分析。人類受基因遺傳的因素很多,不僅僅是人類語言,我們的很多習慣、品行、健康狀況、智商,甚至是我們長大後的工作能力、溝通能力等等,都或多或少受到父母的一些遺傳。
  • 陳景潤:只有數學沒有愛情,45歲才情竇初開,婚後將老婆寵上天
    陳景潤出生於1933年,是福建福州人,是無黨派人士。1948年考入了福建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前身福州英華,兩年後就提前進入了廈門大學數理系學習。雖然後來經歷了因"口齒不清"被北京四中辭退回到廈門大學當資料員,但是後來陳景潤憑藉自己的數學天賦和刻苦鑽研得到了華羅庚的青睞,轉入了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開始了著名數學家的起步。
  • 我國數學天才陳景潤,47歲娶29歲漂亮女醫生,其獨子現狀如何?
    不過數學對於卻是一門非常重要的科目,它不僅僅只是一個簡單的教學科目它的點點滴滴都與我們日常生活掛鈎,因此有一部分人認為數學有著不可替代的魅力感對它很有興趣,陳景潤就是其中一員。陳景潤是我國著名的天才數學家,他一生都致力於數學事業的研究,兢兢業業的致學精神讓人欽佩。不過在他身上不僅僅是數學這一個閃光點值得一談,他的愛情和子嗣都是有可圈可點之處。
  • 47歲的數學天才陳景潤,迎娶29歲女軍醫,唯一的兒子後來怎麼樣?
    在中國有這樣一位數學家,他在數學方面的成就舉世矚目,被我們稱作「數學第一人」,他就是陳景潤。  少年聰慧  陳景潤在1933年5月22日出生在福建省閩侯縣,這是一個小村莊,陳景潤的父母都是農民,一輩子樸實無華,他們的心願是希望兒子多讀點書,以後找個穩定的工作,不再做莊稼,他們怎麼也不會想到兒子以後會有如此巨大的成就。
  • 陳景潤:去世時年僅63歲,他的後代如今生活怎樣?
    陳景潤:去世時年僅63歲,他的後代如今生活怎樣?還記得小時候剛剛進入幼兒園的自己嗎?當時老師就會問1+1等於幾,很多小朋友就會脫口而出等於2。而當老師問1+2等於幾的時候,小朋友們就開始數手指頭,然後堅定自己的答案等於3。
  • 中國數學天才陳景潤,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唯一的兒子如今怎樣?
    這些人對各個學科的學習,都有非常深入且獨到的見解,因此,他們能在文學領域,語言領域,科學領域等諸多領域各領風騷。然而,數學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很多孩子從小就以成為數學家為自己的夢想。要想實現這個夢想,需要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作為數學天才,陳景潤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
  • 由昆:陳景潤45歲時的初戀,被「威脅」結婚,下輩子還要嫁陳景潤
    1978年,由昆27歲,是一名被派到北京學習的年輕醫生。1978年,陳景潤45歲,是一個在中國,乃至全球數學界都響噹噹的名字。去美國講學前,他被安排到了北京的醫院做身體檢查。陳景潤年少成名,24歲時就受到華羅庚的賞識,進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工作。
  • 陳景潤: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被撞傷頭部,誘發帕金森,63歲去世
    陳景潤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是公認的天才,也是公認的「怪人」「痴人」,他被譽為「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當年在一間6平方米小屋裡,用了6麻袋草稿紙,他攻克了世界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震驚了全世界,離摘取「哥德巴赫猜想」這顆數論皇冠上的明珠僅有一步之遙。陳景潤在解析數論的研究領域取得多項重大成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華羅庚數學獎、何梁何利基金獎等多項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