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在於積累,聰明在於勤奮。」華羅庚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可以看出天才只是一個頭銜,這類人在背後的辛勤付出是我們想像不到的,凡事都是靠勤奮加努力再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
數學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學科,其中複雜的算法和巧妙的解題思路經常讓人摸不著頭腦。不過數學對於卻是一門非常重要的科目,它不僅僅只是一個簡單的教學科目它的點點滴滴都與我們日常生活掛鈎,因此有一部分人認為數學有著不可替代的魅力感對它很有興趣,陳景潤就是其中一員。
陳景潤是我國著名的天才數學家,他一生都致力於數學事業的研究,兢兢業業的致學精神讓人欽佩。不過在他身上不僅僅是數學這一個閃光點值得一談,他的愛情和子嗣都是有可圈可點之處。1933年五月陳景潤在福建省福州市出生,1996年過世終年63歲。
陳景潤從小家境就比較貧寒,父母除了養育哥哥讀書成長還要養兩個孩子,家庭實在是沒有能力承擔兩個孩子的讀書費用。但陳景潤很好學,家庭暫時沒有能力讓他上學的時候,他就讓在讀書的哥哥給自己講述學校課堂上的知識。
哥哥講到數學的時候,他尤其感興趣,常常在哥哥講完之後在地上用小棍子計算推敲。父母看到兒子這樣的勤奮努力,不忍心讓他失學,四處借錢總算是讓他如願以償地上學了。
陳景潤上課的時候從來不會開小差,總是會認真的聽老師講述知識點,課下他會繼續回憶複習課堂上所聽所學。陳景潤在數學課上的表現相較其他課程他會更加的積極,老師也發現這個孩子在數學方面有著特殊的靈感,於是總會對他格外留心培養,後來也證明他的確沒有讓老師失望。
老師在培養他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還會給他傳授中國的歷史,正是這樣苦心孤詣教導讓陳景潤學成以後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報效祖國,愛國的意識一直深深紮根在他的心中。
陳景潤從小就展現出過人的數學天賦,在別人還在眼巴巴的苦讀高中時,他就已經考入廈門大學數學系,一時間成為同學和老師眼中的天才存在。不過這只是輝煌數學生涯的一個開端,之後陳景潤還參加到1+2的證明中,這一次讓他將一直在研究的哥德巴赫猜想證明又近一步獲得不小的成就。這也是陳景潤先生閃耀於數學界的一個舞臺,這樣的機遇讓他成為影響中外兩國的著名數學家。
陳景潤一心沉迷於數學事業以至於他在男女之前方面「開竅」的比較晚,年過四十的時候才遇上一生的摯愛。父母看著兒子年歲漸長卻沒有一個人陪伴身邊,也是很著急。陳景潤暫時還顧不上父母焦急的期盼,數學就是他全部的生活。他在參加完一次全國科學大會以後身體吃不消病倒了,正是這一病給他病來一個老婆。
他住進了軍區醫院,住進醫院的時候碰上了一名女醫生,這名女醫生叫由昆,兩人浪漫的愛情故事由此拉開序幕。兩人一見如故,在陳景潤住院兩人相處時間漸長感情也日漸升溫。由昆性格很溫柔活潑五官很端正,工作時積極努力。這些陳景潤都看在眼裡喜在心裡,由昆也不由自主地愛上這個比他大了18歲的數學家。
當兩人在一起的時候,兩個人周圍的親朋好友都很驚奇,畢竟兩人的年齡差距很大,怕他們相處起來會有代溝。時間是證明一切的最好理由,兩人經過一年時間的相處發現三觀很契合,陳景潤產生與由昆結婚的想法。他小心翼翼的試探由昆關於結婚的心思,由昆同意了他的提議,他懸著的心終於放下。
兩人結婚以後日子很甜蜜,不久後由昆就產下一子叫陳由偉。孩子名字的由來就很有意思,陳景潤對妻子十分疼愛,一度提議讓孩子跟著她姓。二人在一番爭執之下,孩子還是跟隨陳景潤姓姓後面也加上由昆的姓,這樣兩個人的姓都一塊存在孩子名字中一舉兩得。偉字的由來是陳景潤對兒子的期盼,他希望兒子以後能為國家做出很偉大的貢獻。
不過陳景潤也沒有逼迫兒子從事自己喜好的數學研究,在兒子小的時候也沒有刻意的將兒子往數學上引導,他認為兒子的人生應該由他自己做主,不該是自己去替他做主。陳景潤在繁忙的研究工作中總是會抽出一點時間陪伴兒子,兒子小時候很頑皮,擁有很多玩具卻很多都被破壞掉。
由昆看到兒子的這種行為很生氣,認為兒子這是在糟蹋東西。陳景潤卻耐心的詢問兒子陳由偉原因,兒子說是因為好奇想看看玩具裡面的構造是什麼就拆開觀察。之後再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陳景潤就會充當和事佬,一邊寬慰妻子的心情,一面也替著兒子說話。
兒子有這種好奇心說明他還是很聰明,對外界的事物很敏感。陳由偉長大以後也沒有辜負父母對自己的期望,他在外留學之後,現如今正在創業,開辦了一家醫療公司。
努力總會得到回報,學習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持之以恆才能換來好的結果,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
參考資料:
《華羅庚語錄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