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的藥物治療及預防研究進展

2020-12-05 醫脈通

作者:周淼,李祥,楊旭東,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天津康復療養中心


帶狀皰疹(Herpes zoster,HZ)是由水痘-帶狀皰 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皰疹性皮膚病。HZ 急性期 積極治療後仍有約 5%~30%的患者會發生帶狀皰 疹後遺神經痛(PHN)。PHN 是指皮疹癒合後持續 1 個月及以上的疼痛[1],是 HZ 最常見的併發症。這種 併發症在 60 歲以上的老年患者中更為常見,尤其 是伴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機體免疫力低下時,脊 神經感覺支易發生嚴重變性甚至損毀,導致感受疼 痛的閾值降低,機體痛覺超敏,發生 PHN 的比例也 會明顯增高。 PHN 的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及微創介入治 療(神經阻滯、神經毀損、脈衝射頻及臭氧療法)。藥 物治療是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方法,目前推薦一線治 療 PHN 的藥物有鈣離子通道調節劑(如普瑞巴林, 加巴噴丁)、三環類抗抑鬱藥以及 5%利多卡因貼 片。其他治療用藥包括阿片類鎮痛藥、曲馬多、局部 辣椒素、A 型肉毒毒素等。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新興 藥物正在進行臨床試驗。本文將對目前 PHN 的治 療及預防藥物進行綜述。


1 一線治療用藥


1.1鈣離子通道調節劑 鈣離子通道調節劑是美 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的 PHN 的一線 治療藥物,代表藥物有加巴噴丁和普瑞巴林[2]。二者 可與電壓門控鈣離子通道(VGCC)的 α2δ 亞基結合, 減少興奮性神經遞質的過度釋放。


1.1.1加巴噴丁 加巴噴丁結合到 VGCC 的 α2δ 位點,調節鈣的流入從而減少興奮性神經遞質的釋 放,相應地增加了對神經元 γ-氨基丁酸(GABA)的 刺激和穀氨酸釋放的抑制。2002 年 FDA 批准加巴 噴丁用於皰疹或神經痛的治療。加巴噴丁治療 PHN 安全有效,但是起效較慢,達到藥物有效濃度所 需劑量較大,所以對於難治性 PHN 常不主張大劑 量單獨用加巴噴丁治療。有學者認為口服加巴噴丁 1 200~3 600 mg/d 作為維持量治療中重度 PHN 持續 4~12 周[3]。加巴噴丁呈非線性藥物代謝動力學特點, 其生物利用度與其劑量成反比。有研究表明超過 通信作者:楊旭東,E-mail:ltong1999@163.com 1 800 mg 的劑量對緩解疼痛沒有顯著的益處,只會增加頭暈、嗜睡等不良反應的發生[4]。加巴噴丁治療 PHN 雖然有效,但是也有一些局限性。由於加巴噴 丁半衰期短(5~7 h),需給藥 3 次/d,導致患者依從 性較低。加巴噴丁有戒斷反應,症狀包括煩躁,發 汗,噁心,嘔吐,震顫,心動過速,高血壓,失眠和癲 癇等,一般發生在停用藥物後 12 h~7 d 內[5]。


1.1.2普瑞巴林 普瑞巴林是第二代鈣離子通道 調節劑,與 α2δ 亞基的親和力更強。2005 年 FDA 批 準普瑞巴林用於糖尿病性外周神經痛及 PHN,也是 FDA 批准的首個可同時用於 2 種神經痛治療的藥 物。普瑞巴林作用機制與加巴噴丁相似,但安全性 和有效性優於加巴噴丁。這是因為普瑞巴林有更好 的生物利用度及更快速達到血藥濃度。普瑞巴林 在口服藥物 1~1.5 h 後血漿藥物濃度達到峰值,24~ 48 h 血藥濃度達到穩態,因此普瑞巴林的用藥劑量 比加巴噴丁更低。普瑞巴林和加巴噴丁最常出現的 不良反應是嗜睡、頭暈、口渴、外周水腫等。但是這 些不良反應會隨著治療的進行自行緩解,所以不必 終止治療。所有用藥應遵循夜間起始、逐漸加量和 緩慢減量的原則。


1.2三環類抗抑鬱藥(TCAs) 治療 PHN 的抗抑 鬱藥有 TCAs 和 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 製劑 (SNRIs)。選擇性 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 (SSRIs)如:舍曲林、帕羅西汀等,僅用於治療抑鬱 症,而對慢性疼痛無效。 TCAs 通過阻斷突觸前膜去甲腎上腺素和 5-羥 色胺的再攝取,阻斷電壓依賴鈉離子通道和腎上腺 素能受體,調節疼痛下行通路來發揮鎮痛作用。 TCAs 治療 PHN 最常用的藥物為阿米替林,其鎮痛 作用在服藥後 1~7 d 起效,而抗抑鬱作用通常需要 2 周。用 TCAs 治療 PHN 時患者耐受性差,由於其抗 膽鹼能作用較強,大部分患者對 TCAs 有輕微的不 良反應,如口乾、便秘、尿瀦留、視力模糊、體位性低 血壓、性功能障礙等。嚴重者會產生很強的心臟毒 性,有缺血性心臟病或心源性猝死風險。TCAs 在治 療 PHN 中的有效性已被證實,而 SNRIs 對 PHN 的 療效還有待進一步驗證。較常用的 SNRIs 如文拉法 辛、度洛西汀等。 目前,鈣離子通道調節劑和 TCAs 是 PHN 一線 的治療藥物,但是由於不良反應較多,患者耐受性 差,藥物起效較慢等一些原因,導致其效果並不十 分理想。


1.3局部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是一種局部麻醉 劑,通過阻滯電壓依賴鈉離子通道,降低初級傳入 神經疼痛感受器產生的異常衝動來發揮鎮痛作用。 5%利多卡因貼劑每日敷貼 12 h,敷貼後,約 3%的利 多卡因進入全身循環,在心臟、腎和肝功能正常的 人中低於毒性濃度。利多卡因貼劑易穿透皮膚,起 效快,作為一種外用藥物,全身不良反應少、易耐 受,是合併多種基礎疾病老年患者的最佳選擇。利 多卡因貼劑引起的不良反應為皮膚瘙癢、紅斑、皮 炎等。除了臨床一線治療用藥的 5%利多卡因貼劑 Lidoderm 外,ZTlido 是新一代 1.8%利多卡因貼片, 黏附性比 5%利多卡因貼劑更強,在適當的運動中 也能較好黏附[6],但在療效上並無優勢。 Tan 等[7]研究了靜脈滴注利多卡因治療 PHN 的 療效,證實利多卡因組的的疼痛評分和患者平均住 院天數較對照組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其他常用治療用藥


2.1 阿片類鎮痛藥 常用藥物為羥考酮、嗎啡、美 沙酮和芬太尼。阿片類藥物濫用和藥物依賴是人們 比較擔心的問題。長期使用阿片類藥物會出現便 秘、噁心、嘔吐、睏倦、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但在用 藥後 1~2 周內可能發生耐受,一般使用不超過 8 周。如出現成癮性,需逐步停藥。臨床上有時用其作 為輔助治療,在較低劑量時可立即達到緩解疼痛的 療效,而其他一線藥物需要逐漸增加至治療劑量。


2.2 曲馬多 曲馬多是作用於中樞 μ 受體的弱阿 片類藥物,其還可以抑制 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 的再攝取。因此,其既有阿片類藥物的特性,又有 TCAs 的特性。在較高劑量下,曲馬多會增加癲癇發 作的風險,因此,使用曲馬多治療有癲癇發作史的 患者時應謹慎。曲馬多的有效性較阿片類藥物差, 但耐受性較阿片類藥物好,不良反應與阿片類藥物 類似,如噁心、嗜睡、便秘、頭暈,也會發生藥物依 賴,停藥時需逐漸減量停藥。由於其還有 TCAs 的特 性,曲馬多對於有心臟問題的患者是更好的選擇。 曲馬多不能與 5-羥色胺能藥物同時使用,以避免 5-羥色胺症候群的發生。


2.3 局部辣椒素 辣椒素是從植物中提取的一種 可用於止痛的成分,是辣椒素Ⅰ型受體(TRPV-1) 的選擇性激動劑。辣椒素與 TRPV-1 受體結合後會 產生燒灼感,通過可逆性地降低神經纖維的敏感性 來發揮鎮痛作用[8]。外用辣椒素後局部有短暫的熱痛過敏和燒灼感,隨後熱痛閾值恢復正常。 目前市場上已有含低濃度辣椒素的非處方藥 (OTC)產品用於治療 PHN,比如 0.025%、0.075%、 0.04%的辣椒素製劑,每日需多次給藥。NGX-4010 是高濃度的 8%辣椒素貼片,只需 1 次敷貼 30~90 min 可緩解神經性疼痛。Qutenza 是 2009 年首個經 FDA 批准的含有高濃度合成純辣椒素的處方藥。一項 Meta 分析結果表明 2 種濃度的辣椒素均能減輕患 者的疼痛[9]。另一項研究結果表明,NGX-4010 單次 貼敷 60 min 治療 PHN,在疼痛緩解程度和患者生活 質量改善方面均優於低濃度(0.04%)辣椒素製劑,療 效可維持 12 周[10]。停用 NGX-4010 後如果疼痛持續 或復發,90 d 後可以重複治療。 在應用辣椒素貼片前,通常用局部止痛藥對皮 膚進行預處理,以克服在最初使用辣椒素貼片時的 灼燒感。貼敷辣椒素貼片一般不會產生中樞神經系 統等全身性不良反應,所以辣椒素製劑與其他常規 治療方案(如抗驚厥藥、抗抑鬱藥)相比更容易讓患 者接受。但是在開始應用辣椒素製劑時有可能會導 致血壓升高,因此患者在使用後至少 1 h 內應監測 血壓。辣椒素貼片是治療 PHN 的二線或三線用藥, 患者應用一線治療藥物失敗後方可使用[11]。


2.4 A 型肉毒毒素(BTX-A) 肉毒素是由厭氧的 肉毒梭菌在生長繁殖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種外毒素, 由 3 個不同的功能區組成,即 N 末端催化域區、內 部轉移域區和 C 末端受體結合域區。按其抗原性的 不同可分為 A、B、C、D、E、F、G 7 個型。BTX-A 毒力 最強、穩定,易於生產、提純和精製,且最早應用於 試驗研究及臨床。BTX-A 能選擇性作用於神經肌肉 接點突觸前膜,抑制乙醯膽鹼的釋放,鬆弛肌肉。因 此臨床上常用於治療肌肉痙攣性疾病。除此之外, BTX-A 還能抑制其他神經遞質的釋放,比如穀氨 酸、P 物質和降鈣素基因相關肽,從而緩解神經性疼 痛症狀。 一項隨機對照試驗觀察了病程 4~48 周的 PHN 患者進行皮下注射 BTX-A 的療效。13 例治療組患 者給予皮下注射 BTX-A,20 例對照組患者口服加 巴噴丁膠囊 0.3 g/次,3 次/d,測定視覺模擬評分法 (VAS)進行疼痛評分。發現治療 2、4、8、12 和 16 周 後,與對照組相比,BTX-A 組 VAS 評分顯著下降[12], 說明 BTX-A 可能是治療 PHN 緩解難治性神經疼 痛的一種選擇。但是此研究的病例數較少,而且缺 少更多的藥物進行對照。另一項對 62 例 PHN 患者 進行 90 d 的隨機對照試驗結果表明,皮下注射 BTX-A 聯合口服加巴噴丁膠囊綜合治療比單純口 服巴噴丁膠囊更顯著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睡眠 質量,治療後 7 d 療效明顯,且減少了加巴噴丁的用 量及不良反應[13]。另有一項包括了 60 例 PHN 患者 隨機對照試驗結果顯示,在加巴噴丁、利多卡因乳 膏、阿米替林的基礎治療上,另外給予皮下注射 100 U BTX-A 使疼痛獲得了顯著改善[14]。BTX-A 與複方 倍他米松序貫治療 PHN 起效快、維持時間久:複方 倍他米松可迅速控制疼痛症狀,半衰期 10 d,作用 維持 3~4 周,在複方倍他米松注射 10 d 後疼痛明顯 緩解再進行 BTX-A 注射維持長期療效,最長可維 持 6 個月。序貫治療可減少激素的注射次數和不良 反應[15]。 臨床上 BTX-A 用於治療 PHN 的常用劑量不 超過 100 U,而 BTX-A 中毒劑 量是其常用劑量的 30~120 倍。大量臨床研究均未發現 BTX-A 治療引 起全身性或嚴重的不良反應,只有少部分患者出現 較輕微、短暫的不良反應,表現為眼瞼下垂、復視、 注射部位無力、眉毛下垂、注射部位疼痛及注射部 位瘀斑。


3 預防


3.1 疫苗 Zostavax 是一種減毒活疫苗,於 2006 年 獲得 FDA 批准,用於年齡在 60 歲以上人群預防 HZ 及其相關併發症。HZ 疫苗成功地降低了HZ 的發病 率以及 PHN 的發生風險。


3.2 抗病毒藥物 抗病毒藥物需要在 HZ 急性症 狀發作≤72 h 使用才能有效預防 PHN。臨床推薦在 出疹≤72 h 使用抗病毒藥物,可以加快皰疹癒合速 度以及降低皰疹癒合後 PHN 的發生率和持續時間。 有研究認為,抗病毒藥物並不適用於所有 PHN 患者 減輕疼痛,需檢測 VZV-DNA 或 VZV IgM/IgG。在 VZV 感染的相關疾病中對 VZV-DNA 進行檢測,可 作為判斷是否發生感染和病毒血症的依據,也可以 對神經損傷程度、病情發展及預後作出相應的判 斷。當 HZ 發生時,VZV 導致神經系統的損傷,部分 PHN 患者仍可檢出 VZV-DNA 的存在[16]。抗病毒藥 物治療可以減輕 VZV-DNA/IgM 檢測結果陽性的 PHN 患者的疼痛,但對於 VZV-DNA/IgM 陰性的 PHN 患者來說,抗病毒治療並沒有明顯的效果。


3.3 維生素 D 在皰疹發生 72 h 內給予抗病毒藥物可以減少 PHN 的發生率,但單純給予抗病毒治療 不能減少 HZ 患者急性疼痛。維生素 D 是血清中天 然的抗病毒介質,缺乏維生素 D 可能會影響抗病毒 治療的效果。抗病毒治療聯合補充維生素 D 的治療 方法適用於 VZV-DNA 或 VZV IgM 檢測呈陽性的 PHN 患者,特別是自身缺乏維生素 D 的患者[17]。維 生素 D 可能是治療 PHN 潛在的一種輔助用藥。


3.4 糖皮質激素 硬膜外腔糖皮質激素注射是將 局麻藥或/和糖皮質激素等注射入病灶等相應部位 的硬膜外腔,抑制局部炎性反應、阻斷惡性神經傳 導,從而緩解、消除疼痛。硬膜外注射糖皮質激素被 廣泛應用於神經根病及神經根性疼痛的治療,但是 硬膜外注射有一定的風險。糖皮質激素的硬膜外應 用屬於超說明書應用,可引起嚴重神經系統不良事 件[18],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缺乏大量臨床隨機對照 試驗支持。所以 Ni 等[19]認為,皮下注射皮質類固醇 和局麻藥是一種更安全的選擇。其將患有 HZ 且起 病在 7 d 之內的患者隨機均分為標準治療組和皮下 注射組。標準治療組常規口服抗病毒藥和止疼藥, 皮下注射組在此基礎上另外皮下注射 10 mg 曲安奈 德和 0.5%利多卡因,每周 1 次,持續 3 周。結果表明 抗病毒藥加皮質類固醇和局麻藥或較單用抗病毒 藥能更有效地預防 PHN 的發生。 糖皮質激素治療 PHN 有多種注射方式,不同注 射方式療效不同。通過對比複方倍他米松皮內注 射、肋間神經注射、椎旁註射 3 種給藥途徑,結果顯 示皮內注射途徑相對於另外兩種途徑療效顯著且 操作簡單,安全有效[20]。鞘內注射糖皮質激素可治療 難治性 PHN,但是不能用於累及三叉神經的 PHN。 鞘內注射糖皮質激素可能導致蛛網膜炎、無菌性腦 膜炎、頭痛和尿瀦留等不良反應。但是也有學者認 為糖皮質激素是抗病毒的一種輔助治療方式,能緩 解急性疼痛並促進快速康復,但是早期糖皮質激素 不能減少 PHN 的發生[21]。


4 新興治療選擇


4.1 鈉離子通道 Nav1.7 抑制劑 TV-45070 是一 種電壓門控型鈉離子通道 Nav1.7 和其他鈉離子通 道的小分子抑制劑,這些鈉離子通道蛋白表達於感 受疼痛的外周神經系統。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 照、平行組、多中心、概念驗證Ⅱ期研究評估了含 TV-45070 外用乳膏治療 PHN 的療效和安全性。此 項研究在美國 48 個治療中心開展,入組了 300 例 PHN 患者,平均分為 3 組,3 組分別接受含 4% TV45070、8% TV-45070 或安慰劑的外用軟膏治療,給 藥 2 次/d。數據顯示,與安慰劑組相比,4%和 8%的 TV-45070 這 2 個治療組疼痛評分從基線至治療第 4 周的變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在該研究中未觀察 到任何安全性問題[22]。因此,TV-45070 在治療 PHN 方面的療效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4.2 電壓門控性鈣通道 α2δ 亞基配體 VGCC 是一 種多亞基複合物,可調控興奮-收縮耦連、遞質釋 放、神經分泌及細胞內代謝和基因表達。VGCC 是由 α1、β、α2δ 及 γ 4 個亞基構成的膜蛋白複合體。α2δ 亞基 VGCC 廣泛參與了痛覺傳導通路中的神經元 興奮性、動作電位放電形式以及神經傳遞的調控, 是新型鎮痛藥物開發的主要目標。加巴噴丁和普瑞 巴林就是作用於 α2δ 亞基 VGCC 靶標的鎮痛藥物, 與 α2δ 亞基有高親和力。Mirogabalin 是一種口服型 治療方案,可優先選擇性地結合鈣離子通道的 α2δ 亞基,使其相對於普瑞巴林有更優越的鎮痛作用和 更寬的中樞神經系統安全範圍。一項雙盲、安慰劑 對照、多中心Ⅲ期試驗在 765 例亞洲 PHN 患者中進 行,為期 14 周。Mirogabalin 分為 15,20 和 30 mg/kg 3 個給藥劑量組。與安慰劑組相比,Mirogabalin 可以 獲得主要研究終點(基線至第 14 周內的每周的平 均每日疼痛評分)的統計學意義的顯著降低,其中 給藥 30 mg/kg 劑量組療效最好。治療期間最常見的 不良反應為嗜睡、鼻咽炎、頭暈、體質量增加、水腫, 均為輕中度[23]。


4.3 雙環核苷類似物 FV-100 是雙環核苷類似物 CF-1743 的前體藥物。CF-1743 對 VZV 有很強的抑 製作用,而且特異性強。一項前瞻性、平行組、隨機、 雙盲多中心Ⅱ期臨床試驗中,對比了 FV-100 和伐 昔洛韋治療 HZ 及預防 PHN 的安全性、有效性。將 350 例年齡在 50 歲以上、出現 HZ 皮損病變後 72 h 內被診斷為 HZ 伴發疼痛的患者,分別給予 FV-100 (200 mg/次,1 次/d),FV-100(400 mg/次,1 次/d)和 伐昔洛韋膠囊(1 000 mg/次,3 次/d)治療 7 d。發現 在治療結束後的 90 d 之內,PHN 的發生率分別為 17.8%,12.4%和 20.2%。3 組之間不良反應事件的發 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24]。現有的抗病毒藥物只能 有限的減輕亞急性或慢性疼痛,但在預防 PHN 的發 生上還無法令人滿意。此研究表明了 FV-100 是一 種可能滿足這些臨床需求的抗病毒藥物,值得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PHN 治療藥物除一線常用藥物外, 還有局部辣椒素貼、BTX-A 等可以選擇,近年來的 新興治療藥物也在不斷研發中,為 PHN 治療和預防 提供了更好的方法。在治療 PHN 時,應用最大耐受 劑量的單一藥物不能有效鎮痛時,或由於單藥的不 良反應明顯限制了其大劑量的使用時,建議聯合 其他口服藥或外用藥,以減少單藥所需劑量較大時 出現的不良反應,同時提高鎮痛效果延長鎮痛藥物 的效應時間。全身和局部聯合是目前最普遍的治療 方案。除了這些常用的治療藥物外,臨床上還會合 用一些營養神經的輔助藥物,如牛痘疫苗接種家兔 皮膚炎性反應提取物、甲鈷胺等。在患有 HZ 後應用 儘早預防 PHN 同樣有重要意義,可以減少不必要的 治療。


參考文獻略。


來源:周淼,李祥,楊旭東,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的藥物治療及預防研究進展[J],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誌,2020,19(5):489-493.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帶狀皰疹治療不及時 擔心遺留後遺神經痛
    帶狀皰疹為何會導致劇烈疼痛呢?帶狀皰疹其實是水痘的「兄弟」。都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生」。對此病毒沒有免疫的兒童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後,發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後無臨床表現,皰疹病毒隱藏在脊髓神經後根神經節的神經元內,當人體抵抗力低下或勞累、感染、感冒時,病毒病毒伺機大量生長繁殖,沿神經纖維侵犯、破壞神經和皮膚,導致皮膚和神經炎症,帶狀皰疹由此「誕生」,單側皮膚出現沿神經分布的紅斑、簇集性水泡,並伴有神經痛,是帶狀皰疹的典型症狀。
  • 帶狀皰疹快速治療方法 帶狀皰疹這樣治療
    另外,根據目前的對於帶狀皰疹後遺痛的治療中,比較的常見的一般是藥物的控制治療的,醫生會給患者一些止痛的藥物,主要有美施康定、羥基嗎啡酮、羥考酮等,患者可以適當服用。除了藥物的一些治療之外,比較的嚴重的帶狀皰疹後遺症的患者,一般來說是建議通過神經阻滯來治療患者的疼痛感的,但是這個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循序漸進的,不能夠過於著急。
  •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治療的新方法尤其適用於藥物療效較差的老年人!
    帶狀皰疹病毒具有嗜神經性,感染後可侵入感覺神經末梢,或侵犯後根神經節,因此除局部皮疹外,患者往往出現神經痛的臨床症狀。帶狀皰疹的神經痛為自發性、深在性疼痛,可表現為針刺樣、刀割樣、灼燒樣或者電擊樣的疼痛,其發生與年齡密切相關,年齡越大,發生率越高,且疼痛的程度亦往往隨著年齡增大而加劇。
  • 脈衝射頻技術治療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研究進展
    因此,本文就上述問題做一綜述,旨在報告脈衝射頻技術用於治療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研究現狀及新進展,同時為其臨床應用提供更好的理論依據。 1.PRF的作用機制 目前,對於PRF作用機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方面。
  • 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折磨97歲奶奶 神經阻滯+ 紅外偏振光治療助康復
    舒雅醫生仔細查體後,郭奶奶診斷為「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看著難受萬分的郭奶奶,舒雅醫生立即與團隊討論,制定針對於郭奶奶的疼痛治療方案。考慮到老人年齡偏大,基礎疾病比較多,同時患有高血壓與糖尿病,多種疾病的困擾之下,讓郭奶奶的疼痛更難以治療。
  • 科學認識讓人痛不欲生的帶狀皰疹
    然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除了分娩的巨大痛苦,還有一種生命不能承受之痛隨時潛伏和發作,一旦發作同樣會讓人痛不欲生,那就是帶狀皰疹尤其是帶狀皰疹帶來的後遺神經痛。(5)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帶狀皰疹的神經痛大多在皮損完全消退後1個月內消失,少數患者神經痛可持續超過1個月以上,甚至多年,也有的患者發病期間沒有神經痛或者很輕微,但在皮疹痊癒後反而出現相應部位持久的神經痛,我們稱之為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
  • 皰疹神經痛三叉神經痛可別「拖」
    帶狀皰疹是在身體單側的皮膚上,呈帶狀發作的一種急性皮膚病,開始看著幾個小水泡,就是因為發作期的這幾個小水泡太小了,大多患者沒有經歷過這幾個小水泡造成的潰爛和破壞性,太沒在意或大意了,皰疹可能很簡單的方法治療消除了,更厲害的是這個病會有個後遺症的病非常的棘手,就是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
  • 帶狀皰疹怎麼治最好?
    一、得了帶狀皰疹怎麼辦?  早期足量地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從而有效抑制病毒複製,減少對於神經的損傷。  中醫治療方法除了中藥內外治法,還可通過針灸等方式起到阻截病勢、縮短病程的作用。尤其對於帶狀皰疹所導致的神經痛,通過針刺穴位,能有效緩解疼痛,並防止後遺神經痛的發生。
  • 帶狀皰疹的特殊臨床症狀表現
    帶狀皰疹症狀常見於侵犯肋間神經、頸部神經、三叉神經以及腰骶神經支配區,如顏面、頸、胸背、腰腹部,亦可侵犯眼、小兒白癜風,耳、口腔及陰部黏膜,神經痛為帶狀皰疹主要特徵之一,帶狀皰疹症狀可於發疹前或伴隨發疹出現。病程約需1-2周,帶狀皰疹症狀愈後可後遺暫時性色素沉著,不留疤痕,斑禿亦可因水皰破潰破形成糜爛或繼發感染。
  • 35歲男性肺癌手術後背部痛,以為復發,結果是帶狀皰疹
    不少人小時候得過水痘,水痘和帶狀皰疹是同一種病毒感染,部分孩子隱性感染而未發病,病毒可長期潛伏在脊髓後根神經節或者顱神經感覺神經節內。成人之後,當免疫功能減弱時,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可再度活動,生長繁殖,沿周圍神經波及皮膚,發生帶狀皰疹。中醫裡稱帶狀皰疹為「腰纏火龍」或「腰纏火丹」,俗稱「蜘蛛瘡」。
  • 藝高人膽大——脈衝射頻治好帶狀皰疹神經痛
    長江商報消息 「真是鑽心的疼,疼的沒法睡覺……」家住永清街的56歲鄒阿姨談起帶狀皰疹引起的後遺神經痛時,有些後怕。3個月前,鄒阿姨因帶狀皰疹前往外院治療,行常規抗病毒、營養神經、鎮痛治療後,雖得以緩解,但燒灼疼痛感依舊反覆難忍。上周四下午,鄒阿姨找武漢市第六醫院(江漢大學附屬醫院)疼痛科主任董航博士就診。
  • ...三叉神經痛可別「拖」——身上出現小水泡,警惕患了「帶狀皰疹」
    說到帶狀皰疹,可能有的人略有耳聞,其發病率可謂不低。帶狀皰疹是在身體單側的皮膚上,呈帶狀發作的一種急性皮膚病,開始看著幾個小水泡,就是因為發作期的這幾個小水泡太小了,大多患者沒有經歷過這幾個小水泡造成的潰爛和破壞性,太沒在意或大意了,皰疹可能很簡單的方法治療消除了,更厲害的是這個病會有個後遺症的病非常的棘手,就是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
  • 世界鎮痛日|帶狀皰疹不只是皮膚病,「痛不欲生」怎麼辦?
    治療及時的患者隨著皮膚皰疹的好轉疼痛也逐漸消失,但也有一部分患者由於治療不及時或者方法不當,疼痛不但沒有緩解,反而越來越劇烈,最終形成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給患者還帶極大痛苦,這是因為被病毒破壞的神經沒用得到及時有效的修復,神經破壞很難修復,治療難度就很大。因此早期的疼痛治療就顯得非常重要。
  • 為什麼會得帶狀皰疹?
    當身軀遭到外傷,毀敗藥物或其它感人等涉及時,匿伏的病毒就初頭動作起來,導致一側後根神經結節出生出血性炎症,並有下行性神經炎而使四面發覺神經別離區的皮膚裸露水皰,與其患者違抗力低,水皰中的病毒含糊播散而導致廣泛的皰疹,這都是帶狀皰疹緣由。因素二:病毒感染。直接致病要素即是帶狀皰疹病毒的感染,病毒由鼻腔黏膜進入人體,侵略發覺神經系統的製作,它能沿著四面神經進入皮質,也能在神經製作內繁衍。
  • 杭州一大伯為治帶狀皰疹 請「大仙」在身上畫符
    近日,杭州蕭山人李大伯帶狀皰疹發作後,竟然請當地的一名「大仙」為其治病,不但沒治好,還差點因為耽誤病情而出大問題。反覆疼痛蕭山大伯請村裡「大仙」賜符治療帶狀皰疹昨天下午,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病房收治進來一名「奇特」的病人,他因帶狀皰疹發作,疼痛難忍入院治療。
  •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難以忍受怎麼辦?看看神經內科醫生如何有效止痛
    帶狀皰疹民間俗稱串腰龍,纏腰蛇,過腰蛇,火丹,在頸部叫鎖頸蛇,中醫叫生蛇。帶狀皰疹的病原體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病毒經上呼吸道或瞼結膜侵入人體引起全身感染,初次感染在幼兒表現為水痘,在成人可為隱性感染。
  • 為什麼會患上帶狀皰疹?帶狀皰疹有什麼危害?治療手段有哪些?
    4、神經痛帶狀皰疹在發作時,會導致神經疼痛,而且痛感較為強烈。即使帶狀皰疹消失,在後續的一個多月,患者可能還會遺留神經痛的現象。03帶狀皰疹如何治療呢?臨床常用的帶狀皰疹治療手段如下(一)藥物治療利巴韋林、阿昔洛韋、幹擾素及中西醫口服等,可不同程度地抑制病毒,促進患者康復,及時有效地使用足量藥物,有時可降低後遺症的發生率。也可以選擇注射藥物的方法,來達到神經節阻滯的效果,能有效地緩解急性帶狀皰疹的作用,效果也是比較讓人滿意的,在臨床上有著比較高的要求,所以說能夠有效地預防併發症的出現。
  • 帶狀皰疹都因為TA
    建議帶狀皰疹皮疹痊癒之後1個月仍然有神經痛的患者到正規醫院的神經內科就診。02帶狀皰疹發作的部位和症狀根據我隱藏的神經根部位不同,皰疹發作的部位也會相去甚遠。杜娟:帶狀皰疹的病程一般2~3周,免疫力強的人群可以自愈。但是,一旦病毒過強,治療不及時而導致了後遺神經痛,就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才能痊癒了。03如何預防、治療帶狀皰疹?我和你糾纏大半輩子,對於你的打擊究竟是一晃而過,還是拉鋸戰主要取決於你的年齡、免疫力和治療是否及時。
  • 這種疫苗價格不低,但能預防被稱為「腰纏龍」的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典型臨床表現包括發疹前有輕度乏力、低熱、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狀,患處皮膚自覺灼熱感或神經痛,觸之有明顯的痛覺敏感,也可無前驅症狀即發疹。有研究顯示,好發部位為肋間神經(佔53%)、頸神經(20%)、三叉神經(15%)及腰骶部神經(11%)。皮損沿某一周圍神經區域呈帶狀排列,多發生在身體的一側,一般不超過正中線。病程一般2~3周,老年人為3~4周[1]。2.
  • 阿姨熬夜追劇患帶狀皰疹 未及時治療拖成「不死癌症」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林琳 通訊員馬遙遙)最近《三十而已》熱播,除了不少年輕人被電視劇圈粉外,還有一些年紀大的老粉絲也在熬夜追劇,58歲的楊阿姨(化姓)就是如此,沒成想長期熬夜加上平時愛吃辛辣油炸食物得了帶狀皰疹。由於治療不及時,楊阿姨患上了帶狀皰疹愈後神經痛,被折磨得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