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銀河系的「大耳朵」:銀河系的大伴星系脫穎而出

2021-01-14 不愛的

我們的銀河系只是點綴宇宙的數十億個星系中的一個 - 宇宙中充滿了它們的普通螺旋。我們的空間角落的非特殊性,被稱為哥白尼原則,是現代宇宙學的基石。但這並不意味著銀河系在各個方面都必須完全平均。

在一個銀河系隨行人員中圍繞銀河系盤旋的20多個衛星星系中,有兩顆大型衛星被稱為大型和小型麥哲倫雲。從望遠鏡時代開始,觀星者和導航員就已經了解它們。然而今天的天體物理學家很難解釋他們是如何到達那裡的。星系形成和演化的計算機模擬往往不會產生類似於兩個麥哲倫雲的明亮衛星星系。所以研究人員不得不問:模擬是否存在缺陷 - 可能是因為它們解釋了神秘暗物質的最重要作用 - 或者說銀河系只是一個古怪的東西?

在新的超級計算機模擬和稱為斯隆數字巡天的宇宙測繪望遠鏡項目的幫助下,現在似乎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

斯隆調查說?古怪。

在對早期模型的最新確認中,最新一輪的超級計算機模擬再次表明,銀河系大小的星系應該很少聚集麥哲倫雲大小的衛星。數千個真實星系及其衛星的望遠鏡觀測證實了理論預測。

「銀河系真的很獨特,」目前位於瑞士蘇黎世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Michael Busha說。Busha是12月20日天體物理學雜誌的一項研究的主要作者,該研究將名為Bolshoi的新計算機模擬結果與斯隆實際的星系觀測結果進行了比較。在模擬和觀察中,大多數銀河系星系都沒有像麥哲倫星雲一樣強大的伴星。少數星系有一顆這樣的衛星,只有極少數 - 大約5%到10% - 與銀河系兩個大型衛星星系的數量相匹配。

「這有點奇怪,但它並不奇怪,」Busha談到我們的家庭銀河系,將Magellanic Clouds比作人臉上的超大尺寸。「我的一位同事稱他們為'銀河系的大耳朵',」他說。「你看起來像個普通人,你看起來並不奇怪,你恰好有大耳朵。」

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的宇宙學家詹姆斯布洛克說,銀河系看起來如何以及理論如何看起來之間的差異「多年來一直困擾著我們中的一些人」。「我不會說我正在失眠,但可能會折騰並轉向一些人。」 布洛克和他的合著者最近使用了一種名為Millennium-II的不同模擬,以及一組不同的斯隆星系得出了類似的結論。「我們的銀河系顯然有點不尋常 - 與理論預測的一樣不尋常,」他說。「這是個好消息。還有一些遺留下來的謎題,但至少這個謎題似乎得到了控制。」

可能無法控制的是理論與銀河系伴星系在較小尺寸範圍內的觀察之間存在非常不同的差異。在所謂的「 失蹤衛星問題 」中,星系模擬往往會產生比天文學家在銀河系郊區附近看到的更小,更微弱的衛星星系。有人提出了許多可能的解釋 - 也許天文學家還沒有找到所有銀河系的衛星,或者也許小型星系沒有像假設的那樣容易發展。

銀河系大型衛星的異常人口密切的小圈是否與失蹤的衛星問題有關仍有待觀察。「我們想知道的是:事實上我們擁有這兩顆明亮的衛星,那對衛星群的其他部分有什麼看法呢?對丟失的衛星問題有什麼看法呢?」 布沙說。「我們真的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然而,Busha的同事正在研究它。史丹福大學的路易斯·斯特裡加裡(Louis Strigari)和麗莎·韋克斯勒(Risa Wechsler)已經開始研究銀河系在類似小型衛星上如何與類似的星系疊加。他們通過斯隆數據進行挖掘,以確定銀河系類似物的主持伴星系比麥哲倫雲更暗,但比下一顆最明亮的銀河衛星,矮星系射手座和福納克斯更明亮。對這些中型衛星的模擬預測銀河系應該擁有比它更多的伴星。

Wechsler說:「天真的預測是,應該有許多系統比Fornax和更暗的系統比[小麥哲倫雲]更亮,我們沒有看到。」 「解決這個問題的另一個方法就是說銀河系在這方面也很少見,大多數星系都有這些額外的衛星。」

但這種解釋並不符合Strigari和Wechsler的初步分析。「在這裡,我們發現銀河系似乎與擁有典型數量的調光衛星星系一致,」Wechsler說,儘管她注意到誤差條仍然很大。「這可能告訴我們,麥哲倫雲是非典型的,而不是整個銀河系統。」

為什麼超級計算機模擬應該生成比現實星系附近更多的中型衛星,包括我們的星系,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但研究人員至少可以睡得更好,因為他們知道銀河系確實相當平凡,儘管有大耳朵。

相關焦點

  • 在我們所處的宇宙中,有多少個星系比「銀河系」大?
    宇宙中的所有天體都在不停的運動之中,它們相互吸引、相互繞轉,組成了不同層次的「天體系統」,以我們地球為例,地球在宇宙中的運動是極其複雜的,絕不僅僅我們熟悉的自轉和公轉那麼簡單,因為包含地球的天體系統從低級到高級,分別是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總星系,以及宇宙,所以地球一方面在自轉和繞太陽公轉,同時我們也繞著銀河系的中心運動,也在伴隨著總星系的運動而運動。
  • 銀河系有多大?星系之間的「較量」,「它」比銀河系大幾百倍
    小時候,我們常常會在周圍的世界裡看到螞蟻的存在,那是我們會感嘆,這是多麼渺小的生物啊,在人類眼裡的一顆小草或許對它們而言就是一顆參天大樹,在人類眼中的一條小溪,或許在他們看來就是一條汪洋大江。可是我們長大後就會發現,人類對於整個了陸地而言同樣也是極其渺小的生物,但我們站在高處俯瞰腳下的人們的時候,人類對於世界而言何嘗不是螞蟻一樣的存在呢。
  • 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我們銀河系的家園
    地球是我們的家園,太陽系是地球的家園,銀河系是太陽系的家園。而太陽系也僅僅是銀河系中一個小小的星系而已,因為銀河系的直徑達到12萬光年,而太陽系的直徑只有微不足道的4光年。銀河系在宇宙中並不是孤立的,銀河系與其他星系組成了本星系群。 本星系群是指銀河系和相鄰仙女星系、麥哲倫星雲等50個星系組成的一個規模較小的集團,包括銀河系在內的一群星系。
  • 我們怎麼知道銀河系是一個漩渦星系?
    這張絢麗的星圖是歐洲天文觀測組織在2009年國際天文年展示內推出的歐洲南方天文臺千兆星系變焦項目中三張極高解析度圖像中的第一張。我們在地球上從側面看到的銀河系平面,在圖像上劃出了一條明亮的條紋。歐洲南方天文臺千兆星系變焦項目中使用的投影將觀察者置於銀河系的前方,銀河平面水平穿過圖像——仿佛就像我們從外面看銀河系一樣。從這個有利的位置,我們的漩渦星系的總體組成部分清晰可見,包括它的圓盤,帶有暗的和發光的星雲的大理石花紋,裡面有發光的年輕恆星,以及銀河系的中央凸起和它的衛星星系。
  • 小行星撞擊之類簡直弱爆了,銀河系與其它星系的大碰撞才有得看
    不過這不是我們這裡的主題。聽多了小行星撞擊之類的新聞,耳朵也起了耩子,還是來看看更為勁爆的事情吧,那就是星系之間的大碰撞。沒錯,不是行星之間的碰撞,也不是恆星之間的碰撞,而是星系與星系之間的大碰撞,而且這是一件會真實發生的事情,而主角就是我們的銀河系。
  • 比銀河系大3萬倍的星系,它是宇宙中最大的螺旋星系
    據說有人拍到了宇宙中最大的螺旋星系,這是個比銀河系大3萬倍的星系,這個星系位於鯨魚座,距離地球大概有4700萬光年。
  • 我們地球屬於銀河系,然而銀河系也只是眾多星系當中的一個
    除了單獨的恆星和稀薄的星際物質之外,大部分的星系都有數量龐大的多星系統、星團以及各種不同的星雲。我們居住的地球就在一個巨大的星系——銀河系之中。在銀河系之外的宇宙中,像銀河這樣的太空巨島還有上億個,它們統稱為河外星系。星系內部的恆星在運動,而星系本身也在自轉,整個星系也在空間運動。
  • 太陽系位於銀河系,銀河系位於超星系團,超星系團上一級是什麼?
    本星系群(左面紅色的是銀河系,右面大亮斑為仙女座星系。)大約一共有40個星系,除了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兩個大星系外,其餘的全是矮星系。銀河系所在的本星系群和室女星系團、后髮星系團以及一些較小的星系群和星系團構成本超室女座星系團。最大直徑為2億光年,有4.7萬個星系,總質量約為10^16個太陽質量。銀河系繞超星系團質量中心公轉周期為1000億年。
  • 仙女座星系可能從銀河系偷取我們的太陽系
    科學家表示,當銀河系與其鄰居仙女座在幾十億年內合併時,我們的太陽系可能會從郊區啟動到我們銀河系的內部。哈佛 - 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的TJ Cox和Avi Loeb的新計算表明,太陽及其行星將被排放到合併星系的外圍的可能性很小。
  • 仙女星系吞噬了一個星系,還在不斷靠近銀河系,我們要怎麼辦?
    我們地球所在太陽系,只是銀河係數千億恆星中一個普通的行星系,太陽系的直徑算上奧爾特雲,大約在2光年左右,但是整個銀河系的直徑卻達到了10萬光年。銀河系雖然看起來與世無爭,是一個在不斷旋轉的「芭蕾舞者」,但是其實銀河系也受到了制約,這個制約就是本星系團,銀河系的同伴仙女星系也在其中,而且銀河系正在遭受仙女星系的威脅。仙女星系不像它的名字那樣翩然出塵,它的「手段」可是讓科學家們都覺得非常厲害。其實銀河系曾經和仙女星系還有另一個星系,是快樂的「三姐弟」,但是有一天,仙女星系悄悄靠近了「二第」M32星系。
  • 仙女座大星系:距離地球最近的河外星系,被稱為銀河系的「鏡子」
    仙女座大星系我們地球所在的銀河系,就是屬於旋渦星系,那麼在宇宙中的其他旋渦星系就像是鏡子中的銀河系,他們具有很高的相似度,雖然我們看不清銀河系的全貌,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宇宙中的其他旋渦星系來了解銀河系,那麼,當然是研究距離地球最近的銀河系外旋渦星系最好了。
  • 銀河系歷史或將改變,人類發現「化石星系」,曾撞擊銀河系
    銀河系歷史或將改變,人類發現"化石星系",曾撞擊銀河系 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宇宙一直都處於一種神秘的狀態當中,當然,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很大程度地激發了我們人類的好奇心,從古至今,我們對於宇宙的研究和探索,一直都都沒有停下過,在我們國家古代,一直都有著一個特殊的機構
  • 我們的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可能已經相撞了
    我們一直認為,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的合併要再過40億年,但是最新的發現表明,仙女座星系周圍籠罩著一個巨大的星系氣體雲,這意味著它和銀河系可能已經發生了接觸。研究表明,這個巨大的雲主要由熾熱的離子化氣體構成,直徑至少有200萬光年。
  • 銀河系鄰居仙女星系有多大?恆星數量1萬億顆,至少4個銀河系大
    我們的眼睛根本無法分辨出它們的真實面貌。這些數不清的恆星在一起共同組成了一個龐大的宇宙島嶼,我們把它叫做銀河系。科學家通過觀測發現,銀河系大約由1000億到4000億顆恆星組成。它的直徑至少有10萬光年。我們就身處於銀河系之中,太陽只是銀河系中幾千億顆恆星中普普通通的一員。
  • 我們鄰近的星系正在大吃大喝,可怕的是,銀河系也在菜單上
    仙女座星系(M31)來了,它餓了。一個研究銀河系鄰近大星系的"宇宙考古學家"國際小組發現,仙女座星系(M31)曾經是一個吞噬星系的奇怪星系。研究發現,我們銀河系也在仙女座星系(M31)接下來在菜單上。「直角軌道之謎這有點神秘,儘管天文學家已經知道仙女座的恆星光環比銀河系大得多、更複雜的,這是它一直吞噬許多星系一個明顯跡象。「這很奇怪,說明仙女座系外的食物是由貫穿宇宙的物質組成的『宇宙網』提供的。」
  • 專家發現藏在銀河系深處的星系化石?或來自銀河系吞噬的河外星系
    科學家們相信,這個古老星系的殘骸大約佔了銀河系球狀星團的三分之一——這個區域由星雲、氣體和塵埃組成。星系化石通常位於銀河系的邊緣。然而,目前的這個星系化石是在宇宙深處發現的,這表明它可能是在宇宙誕生之初形成的天體,或者是銀河系吞噬自河外星系的天體。
  • 專家發現藏在銀河系深處的星系化石?或來自銀河系吞噬的河外星系
    科學家們相信,這個古老星系的殘骸大約佔了銀河系球狀星團的三分之一——這個區域由星雲、氣體和塵埃組成。星系化石通常位於銀河系的邊緣。然而,目前的這個星系化石是在宇宙深處發現的,這表明它可能是在宇宙誕生之初形成的天體,或者是銀河系吞噬自河外星系的天體。
  • 銀河系邊緣一個星系正在毀滅,未來或融入銀河系之中
    當然,受到引力的影響,星系和星系之間也會發生「碰撞事故」,比方說早在幾年前,就曾經有科學家提出預測,大約38億年之後,仙女座星系將與銀河系發生碰撞,如果那個時候人類還處於地球之上,屆時地球的夜空也會因此而發生大變樣。
  • 銀河系邊緣一個星系正在毀滅,未來或融入銀河系之中
    當然,受到引力的影響,星系和星系之間也會發生「碰撞事故」,比方說早在幾年前,就曾經有科學家提出預測,大約38億年之後,仙女座星系將與銀河系發生碰撞,如果那個時候人類還處於地球之上,屆時地球的夜空也會因此而發生大變樣。
  • 銀河系深處找到「化石星系」
    「化石星系」。這一發現可能會刷新我們對銀河系演化歷史的認知。    研究人員將這個「化石星系」命名為「赫拉克勒斯」,認為它可能在100億年前與還處於嬰兒期的銀河系發生了碰撞。    研究小組成員、利物浦約翰摩爾大學的裡卡多·斯基亞文解釋說:「要找到這樣一個化石星系,我們必須研究成千上萬顆恆星的詳細化學組成和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