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的手機始終沒能用上太陽能?

2021-01-09 快科技

北京時間10月1日消息,據外媒報導,不可否認的是,現在的智慧型手機廠商都很努力,每次發布會它們都會給我們帶來些許驚喜,但這麼多年來,手機用的鋰電池還是那塊鋰電池,我們獲得的只是容量數字上的增長,用戶依然要一天一充,沒人能逃脫這個魔咒。

許多人憤憤不平,認為太陽能熱水器都普及多年了,而且太陽能屋頂也不是新鮮事,為什麼我們的手機還是沒能用上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呢?

其實廠商們一直在努力,包括蘋果和三星都在努力加快太陽能電池板小型化的工作,但為什麼這麼多年了,我們還沒見到任何技術突破的跡象呢?

扒一扒太陽能手機的歷史

太陽能手機的歷史很有趣,但由於突破甚少,看起來又很枯燥。

三星是首個將太陽能手機推向市場的廠商,當時才2009年。這款機型名為「Solar Guru」,主要銷往印度市場,為的是應對當時印度經常大面積停電的問題。不過,由於技術有限,這臺機器的太陽能充電效率慘不忍睹,充電1小時,通話10分鐘……

幾個月後,三星又推出了名為Blue Earth的機型,這次它們又打了環保的噱頭。該機在多個市場開賣,但很快便宣告失敗,因為太陽能充電實在是太不實用了。

2010年,運動品牌彪馬也趟了次渾水,它們聯合Sagem推出了彪馬手機(非智能機),該機主打運動性能,內置GPS計步器,同時還配備了一塊太陽能電池板。不過,結果證明那塊太陽能電池板只能裝裝樣子,想靠它充電簡直是白日做夢。

隨後,其他廠商也進行過類似嘗試,但即使是曾經的巨頭諾基亞也敗下陣來,太陽能提供的那點電量只能滿足手機在待機狀態的需要。

不過,諾基亞認為,手機背部面積太小是影響太陽能電池板效率的主要原因。但數年後即使手機都成長為大板磚,也沒見哪家廠商再次推出此類手機。

日本廠商京瓷對該技術倒是孜孜不倦,在過去兩年中,它們的太陽能手機頻頻亮相各大展會,充電效率也提高到了充電三分鐘,通話一分鐘。雖然成績看起來也不怎麼樣,但這已經是巨大的進步了。

值得一提的是,京瓷的技術無需手機背負沉重的太陽能電池板了,它們將其融合進了屏幕,因此不會影響手機造型,而且在使用時也能保持充電。至於該機何時上市,沒有人能說得清。

太陽能手機前景如何?

京瓷的太陽能手機能讓我們一窺該類型產品的未來,如果Sunpartner公司可以儘快造出透明的光伏材料,未來更多智慧型手機廠商也會加入這一陣營。

除了Sunpartner公司,其他公司也在積極探索類似材料,通過新型的隱形薄膜技術來克服太陽能電池板現有的缺陷。

眼下,為了吸引更多的光線,太陽能電池板看起來都是黑黑的。不過,Ubiquitous Energy公司要改變其面貌,通過加入可吸收紫外線與紅外線的有機材料,就可將電池板上那抹黑色去除。

可惜的是,這項技術現在的造電能力太弱,無法驅動手機。因此這也引出了一個問題:想要驅動手機,到底需要多少電能?

為此,筆者專門走訪了太陽能專家,得出了一個較為清晰的答案。「要充滿iPhone,需要12W的充電器連續工作兩小時。如果太陽能電池板效率為充電器的17%,那麼其功率就要達到70W,而能提供該功率的電池板大小為770mm x 676mm x 25mm。」所以說,現在的手機大小想用上太陽能還是有些不切實際。

此外,想要讓手機正常工作,你每天還要保證足夠的室外時間,雖然這可以鼓勵人們擁抱大自然,但對許多太陽公公很少出現的地區,還是有些不實用。而且,我們怎麼把手機放在口袋裡呢?難道一路上都端著走?

有針對性的發展

太陽能充電這個概念確實很好,但在新材料取得突破前,恐怕還是有些不切實際。

未來,太陽能手機要想真正取得發展,必須找準定位,在不斷降低成本的基礎上,選擇那些缺電但不缺太陽的地區進行推廣。

眼下,許多印度的信號塔都披上了太陽能電池板,用清潔能源來解決人們的電力需求,如果手機也能全面太陽能化,未來偏遠地區的用電就能完全得到保證,因此太陽能手機在此類地區的呼聲很高。


搭載太陽能電池板的彪馬手機

相關焦點

  • 地球為什麼是圓的?為什麼我們能站在地面上?原來和這個原因有關
    地球為什麼是圓的?為什麼我們能站在地面上?原來和這個原因有關我們人類生活在地球上,一般是很難感覺到自己生活在一個球體上的。這讓人感覺到很奇怪,因為我們知道球體是一個曲面,在曲面上是很難站住的。但是根據我們的研究,我們已經知道了,這是因為地球自轉和公轉導致的。地球在旋轉的時候,我們會被向心力作用,貼在地面上。那麼我們的地球為什麼是圓形的呢?而且在宇宙中還有這麼多的星球是圓形的,是怎麼形成的呢?地球為什麼是圓的?為什麼我們能站在地面上?
  • 房車上加裝的太陽能板,一天能產生幾度電?
    房車生活,用電始終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目前房車生活區用電,主要來源為車內蓄電池儲存的電能,通過逆變器來逆變成我們需要的電壓,用來手機充電或者使用微波爐電磁爐等房車上的電器,那麼蓄電池的電用完了怎麼給它補充呢?
  • 能製造先進的國產手機,為什麼卻做不好小小的MLCC電容?
    每部手機裡面都會用到大量的MLCC,一般的4G手機要使用將近400顆MLCC,就零件的數量而言,它可能是手機裡面消耗量最大的零件。說它很普通是沒錯,不過就是這枚小小的元件,國內能做到好的企業並不多,在這個行業裡面,做的最好的是日本企業,包括村田,京瓷和太陽誘電,全球市場份額超過44%。其次是韓國和中國臺灣企業,像三星電機,國巨等等。
  • 太陽是一個炙熱的火球,如果我們用十萬億桶水,能讓它熄滅嗎?
    太陽是一個炙熱的火球,如果我們用十萬億桶水,能讓它熄滅嗎?水可以澆滅火,這個生活中的常識被大家所熟知。所以任何地方著火或者引起火災的時候都會首先選擇用水去撲滅。水火而言可以說是大千世界裡面相剋的兩個元素。
  • 木星的成分和太陽相似,體型也不小,為什麼沒能成為恆星?
    但是我們知道,木星其實是相當巨大的。那麼問題來了,在宇宙當中,木星的主要成分和太陽一樣,都是氫和氦,可為什麼只有太陽被點亮了,而木星只能和地球一樣做一顆普通的行星?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可以從恆星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就以太陽為例,就如上文所說,太陽佔據了整個太陽系99.86%以上的質量,這樣的質量使得太陽的引力巨大,引力也會對太陽自身造成影響,它會向中間擠壓。在中國有一句老話:物極必反。在恆星這裡,其實就是引發了核聚變反應來抵抗自身的引力。
  • 室內也能用太陽能板來充電?這座建築果然不簡單!
    一項調查表明,長時間呆在大自然中,可以改善我們的創造性思維,提高人們的注意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加幸福感,這樣對員工的敬業度、留用率、工作效率都有顯著的提升。如果說帶上一臺戶外電源到「Spheres」這個雨林溫室工作區裡辦公,真的會有一種置身在戶外辦公的奇妙體驗,可能你會認為戶外電源只能給手機、藍牙耳機這種USB接口的電子設備充電使用,如果是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這類需要牆插接口的辦公設備來說戶外電源就沒轍了?
  • 為什麼新能源汽車不加裝太陽能板?
    將太陽能板安裝在新能源電動車上,的確是一種充分利用太陽能的好方法。但新能源開放這方面的專家們不可能對此置之不理。頂上安裝太陽能板肯定是弊大於利的。第一,電動車雖然比原來的燃料車更省油,但電動車需要頻繁充電,也就是說電動車仍然需要大量的能量才能產生動能。
  • 手機上被吹爆的搜狗輸入法智能助手,PC終於能用了
    小夥伴們大家好~有很長一段時間沒分享過好用的PC端效率工具類軟體了。這回推薦的依舊是搜狗輸入法家的智能助手。你沒聽錯,不過這次卻是「新酒裝舊瓶」。2020年的最後一天,搜狗PC輸入法官網進行了更新,其中最醒目的莫過於頁面頂部出現的「智能助手」上線信息。期待許久,深受大家歡迎的搜狗輸入法手機版「智能助手」終於能在PC端使用了!
  • 為什麼在汽車設計上,不在頂部設置太陽能板呢?
    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手機充電器,太陽能髮夾等。汽車,最近幾年是我國發展非常迅猛的工業。汽車需要石油,而石油是非再生資源。於是,大家有個想法,就是在汽車頂部設置太陽能板,為汽車提供電力,從而節約了能源,也減少了汙染,這不是非常可行的辦法嘛。
  • 光能屏幕:讓手機永遠無需充電
    當手機沒電之後,還可以暫時發送簡訊;當手機電池報廢之後,手機還可以暫時保存位置:這些技術其實已經出現。那麼,我們什麼時候能買到手機,它能永遠有電了呢?聽起來,只有科幻小說中才有這樣的手機。然而,這種理念已經出現在一項革命技術中,它叫Wysips,該技術能將人造光和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從而保持行動裝置一直有電。
  • 地球為什麼能接收到太陽的熱量?
    如果確實需要,那麼,來自太陽的熱量如何穿過真空的太空到達地球的呢?答案很簡單:熱量是太陽釋放出的一種能量形式,通過輻射進行傳播,這就是為什麼地球能感受到太陽的熱量。在日常生活中,當感覺溫度很高時,我們就會說某物發出「熱量」,或者我們也會說空氣被全球變暖等效應「加熱」。然而,「熱量」的最基本定義是什麼呢?
  • 為什麼太陽也會死亡?太陽死後木星能接上班嗎?
    太陽是一顆黃矮星,這種恆星的壽命大概就100億年左右,這估計大家都知道了,但它為什麼會死,又是怎麼死的,太陽死後還有人來接班嗎?,現代天文理論認為太陽誕生於上一代超新星爆發後形成的星雲,在某次擾動形成的不穩定中開始了坍縮,在形成的吸積盤中心形成了太陽,為什麼超新星爆發後的星雲物質堆積就能形成太陽?
  • 太陽為什麼會死,太陽死後木星能接上班嗎?
    導語:太陽是一顆黃矮星,這種恆星的壽命大概就100億年左右,這估計大家都知道了,但它為什麼會死,又是怎麼死的,太陽死後還有人來接班嗎?這個理論儘管還非常初級,但不得不說這兩位大神的猜測是正確的,現代天文理論認為太陽誕生於上一代超新星爆發後形成的星雲,在某次擾動形成的不穩定中開始了坍縮,在形成的吸積盤中心形成了太陽,為什麼超新星爆發後的星雲物質堆積就能形成太陽?
  • 為什麼有時候我們在白天也能看到月亮?
    就像星星一樣,我們在白天一般也看不到月亮。然而有些時候,你確信自己在白天清楚地看到了月亮。這是為什麼呢?你肯定知道,月球本身並不會發光,而是靠反射太陽的光來照亮地球上的夜空。總有你不知道的事,月球實際上特別暗,因此當陽光照射到月球表面時,也只有大約3%的光會被反射。然而,這僅有的3%的反射光就已經足夠照亮我們的黑夜。這一切顯然表明,雖然月亮遠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它仍然比夜空中最亮的星星還要亮得多。因此,它可以出現在白天一片明亮的天空中,即使在正午時分也可以看到。
  • 為什麼有時候我們在白天也能看到月亮?
    但要是你遇到稍微有點書呆子氣的人,他們會進一步告訴你,由於白天地球的大氣層將陽光散射到我們的星球上,天空一片明亮,恆星的顏色實際上是被衝淡了。這是為什麼呢?你肯定知道,月球本身並不會發光,而是靠反射太陽的光來照亮地球上的夜空。總有你不知道的事,月球實際上特別暗,因此當陽光照射到月球表面時,也只有大約3%的光會被反射。然而,這僅有的3%的反射光就已經足夠照亮我們的黑夜。
  • 為什麼鳥一直撞上太陽能板?
    每年有幾十億隻鳥撞死在窗戶、通信塔、風力發電機等人造物體上。其中一個原因是鳥類不知道這些物體反射出來畫面是天空的鏡像,以為是暢通無阻的通道。另一個讓很多鳥不幸撞死的人造物體是太陽能板,在美國每年多達13.8萬隻鳥在上面撞死。
  • 晚上睡覺手機能不能放床頭?
    手機成為了人們緊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人打趣很多人對老婆都沒這麼親密,無時不刻都是在一起的!對手機越來越產生依賴性,於是很多擔心手機的輻射會不會對人體健康不利的新聞也不斷出現!更有甚者說手機輻射還會致癌?國際上,對電磁輻射有一個公認的劃分,即「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生活中我們最常見的是非電離輻射。
  • 如果我們能在地球上聽到太陽的聲音會是什麼樣子?
    天亮了,太陽帶來了第一縷陽光以及標誌著新的一天的到來。和平常一樣,在我們看來,太陽升起很安靜,周圍瀰漫著刺耳的喧鬧聲,溫暖的日光,鳥鳴的顫音,微風的輕拂,我們在享受太陽打給我們的安逸的同時,試想一下:如果我們能聽到太陽的聲音呢?
  • 為什麼手機能變薄?從手機屏結構解析
    為什麼手機能變薄? 手機顯示屏機構圖     從手機的屏幕結構上來看,我們大體上可以起拆分成3大部分,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全貼合屏幕主要是以原有觸控屏廠商為主導的OGS方案,以及由面板廠商主導的On Cell和In Cell技術方案。1.In-Cell    In-Cell是指將觸摸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的方法,即在顯示屏內部嵌入觸摸傳感器功能,這樣能使屏幕變得更加輕薄。
  • 手機啥時候能用上核電池啊?
    於是有一個關鍵的問題是,手機的功率大概是多少?以及一個可以提供手機功率的核電池會有多麻煩?——即使核電池由於封裝或者屏蔽其放射性,這依然是一個放射源。我們以水果6為例,其電池3.82V、1810mAh,假設使用24小時充一次電來算,大約是0.29W的平均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