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選擇死亡,100%的人選擇這種死法,四個字

2020-12-05 酒歌說文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即便是不可一世的皇帝,也躲不過一死。不管你願不願意,早晚都得一死。在這樣的前提下,如果可以選擇死法,100%的人都會選擇「壽終正寢」,離開人世。在中國,「壽終正寢」不是什麼恐懼的事情,相反是一種美好希望,是一件人生三大幸福之一(生得好,過得好,死得好)。形容人類頤養天年,在家中自然死亡,沒有經過任何疾病的折磨。劉熙《釋名·釋喪制》:「老死曰壽終。壽,久也;終,盡也。生已久遠,氣終盡也。」

人活到了生命盡頭,油盡燈枯即謂「壽終」。活得長壽是中國人的最高理想,民間俗語中有一句話叫作「五福臨門」,「五福」中竟然有兩福都跟壽命有關。所謂「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

「五福」第一福就是「壽」,古人常說人過七十古來稀,然而卻把高壽卻定在了「一百二十歲」,十分有趣。古人將壽命分為上、中、下三壽。《莊子·盜蹠》篇中說:「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孔穎達在為《左傳·僖公三十二年》所作的正義中說:「上壽百二十歲,中壽百,下壽八十。」

一百二十歲是人活得最長的年壽,因此就用這個最長的年壽來比喻「壽」。再活得更長可就過分了,三國時期嵇康在《養生論》開篇就寫道:「或雲上壽百二十,古今所同,過此以往,莫非妖妄者。」按照這個說法,活到六百歲的彭祖,陳摶完全算得上「妖怪」了。

五福第三福是「康寧」,就是「無疾病」;而第五福是「考終命」,古人認為:「各成其短長之命以自終,不橫夭。」按照其天然的壽命長短自然死亡,沒有發生意外早死,也是一種福氣。「五福」中的「壽」和「考終命」都跟壽命有關。高壽既是古人的追求,也是最大的福氣,所以按照古代的禮節,活到八十歲以上壽終正寢的,屬於「喜喪」。送禮不用白布,而是用紅色的輓聯和紅色的帳子,把喪事當作喜事辦,和逢年過節一樣。

說完了「壽終」,再說「正寢」。很多人以為是躺在床上安然睡去,其實大錯特錯。「正寢」是指一處具體的場所,還和古代帝王的宮寢制度有關。古代帝王的宮寢制度稱作「六寢」。據《周禮》記載,周代有「宮人」一職,職責是:「宮人掌王之六寢之修,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惡臭,共王之沐浴。凡寢中之事,掃除、執燭、共爐炭,凡勞事。」

「六寢」包括一座路寢和五座小寢。其中「路寢」又叫「正寢」,「路」不是指路邊,而是「大」的意思。凡是國君所居之處或使用的器物都用「路」來形容,比如「路車」即國君乘坐的大車,因此「路寢」又叫「大寢」,漢代開始稱為「正殿」,乃是天子或諸侯議事的地方。

這就是「正寢」一詞的由來,原指天子、諸侯治事的正廳,後來凡是房屋的正廳或正屋一概都泛稱「正寢」。與「正寢」對應的還有「小寢」,就是天子或諸侯的寢宮,是休息娛樂的地方。

根據《禮記》記載,在周朝時期,黎明的時候,群臣從王宮的正門入朝;日出之後,國君出來巡視一番,然後退到「路寢」聽政;再然後派人出去巡視一番,大夫退了之後,國君才能退到「小寢」暫時休息。

因此,「壽終正寢」是「壽終於正寢」的意思,指年老時在家中的正屋安然逝世。陸遊在《老學庵筆記》卷十中曾辨析過為何要「壽終於正寢」:「古所謂路寢,猶今言正廳也。故諸侯將薨,必遷於路寢,不死於婦人之手,非惟不瀆,亦以絕婦寺矯命之禍也。

原來,古時諸侯死後,不能停屍於小寢,因為這是休息的地方,諸侯的妃嬪和近侍們都在此地,很容易藉此幹涉朝政或繼承人,因此一定要「遷於路寢」;議事的地方是士大夫們聚集之處,可以有效杜絕後宮之禍,此之謂「不死於婦人之手」。如今很多人不明白「正寢」一詞的本義,而是將它泛用,用來形容所有人的自然死亡,其實這是不對的。

原創不容易,更多資訊請關注「酒歌說文」,為您提供更多有趣的人文知識以及傳統文化。反正不要錢,多少學一點。

相關焦點

  • 人選擇不了死法,但可以選擇怎麼活
    人不過就是兩種死法,一種是溫水煮青蛙的慢慢死,一種是過把癮再死。大多數的人都很平凡,人生軌跡也基本相同,出生,上學,工作,結婚生子,消逝……還有一種人會跳離這種常規的軌跡,他們沒有上學或者沒有結婚,這並不是說他們本身的條件多差,而是他們痴迷於某一項事業或者意識已經跟同時代的人無法融合。所以很多偉大的科學家、藝術家、哲學家都會一生選擇孤獨。
  • 德軍15歲士兵被捕,美國士兵給他選擇死法,男孩高喊4字活下來
    導語:德軍15歲士兵被捕,美國士兵給他選擇死法,男孩高喊4字活下來持續不間斷的戰爭會導致兵力不斷的縮減,這時候必須大量補充兵源才行,否則前線一旦頂不住壓力,那麼離失敗也不遠了。事實上這些心智還沒有成熟的童子兵,戰鬥力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強,首次殺敵的時候展現出了該有的軟弱,有的心裡滿是恐懼,死亡的陰影籠罩著他們。曾經在西線戰場上,有名15歲的納粹童子兵落入美軍的手裡。經過詢問發現,他是一名後勤保障士兵,從來沒有拿過槍殺敵。但美軍自然是不相信的,因為他們已經見識到了納粹個別童子兵的殘忍,故而不會產生任何憐憫。
  • 如何死亡:西蒙的選擇,真人真事,一部震撼人心的安樂死紀錄片
    (這臺機器對於我這樣聰明絕頂學富五車的人來說慢死了,還弱爆了)作為長輩他不能和孩子正常溝通,讓他第一次感受到了絕望,他意識到很快將會徹底喪失語言能力,所以他需要把想說的話寫出來,找個他喜歡的聲音朗讀記錄下來,經過嚴苛的篩選,最終大叔選了一位雄厚有力,有男子氣概的聲音。
  • BBC安樂死紀錄片感染了全球:但死亡可以自己選擇嗎
    電視上所傳遞的死亡的概念通常是錯誤的:當生命需要喝彩慶祝時,我們卻很容易用過於莊嚴的態度來面對她;有時,你又得小心翼翼地避開她,結果最後就逐漸淡忘了死亡的重要性。然而,通過BBC播出的這部關於安樂死的紀錄片:《如何死亡:西蒙的選擇 》,導演羅文迪肯實現了近乎不可能的事:他儘可能避開了落入每一個俗套。
  • 100天後會死的鱷魚:感人四格漫畫大結局,同時宣布書籍與電影化
    人活在世上必定得面臨死亡的那天,但我們永遠無法預知死亡的到來,就像這隻鱷魚一樣只是平凡過著每一天,疏不知在牠的日常最底下「距離死亡還有X日」被作者擅自決定了死去的日子。今年突然在推特上爆紅的四格漫畫《100日後に死ぬワニ》(100天後會死的鱷魚)」,作者「きくちゆうき」(@yuukikikuchi)每天固定在晚間6點更新讓推民們跟著一起倒數鱷魚死亡那天,而鱷魚被判死刑的這天也剛好是瑪雅預言人類大滅亡的2020年3月20日,不過也沒想到跟隨鱷魚死亡而來的竟然是書籍化、電影化、周邊商品以及展覽這些把我們瞬間拉回現實的東西……鱷魚在推特的降臨從2019年12
  • 死亡過程全被錄像?52歲選擇安樂死的她,看哭了無數人……
    死亡,是一個無法避免的話題,也是我們最終的歸宿。近年來,安樂死的話題不斷引發爭議。2018年,NHK跟拍了一位選擇安樂死的日本女性,記錄了她決定安樂死和遠赴瑞士接受死亡、與親人離別的全過程。通過鏡頭,看著她一步步走向死亡,與愛的人道別,與這個世界道別。整個過程,讓人揪心又悲痛。當生命成為酷刑和累贅,當活著失去尊嚴和意義,我們是否可以按下生命的停止鍵?
  • 死亡遊戲《1000種死法》變態死亡玩法盤點
    生命固有一死,或死得平淡無奇,或死得慘烈轟動。平淡的方式大同小異,慘烈的方式卻各種讓人膽顫心驚,《1000種死法》上演死亡全武行,各種千奇百怪的死亡方式聚集一堂,百般滋味請君自行體驗。
  • 《我的老闆每天死一次》漫改劇,論上司的100種死法
    如果大家喜歡我的文章,那就點擊藍字關注可有味了這是一部畫(喪)風(心)清(病)奇(狂)的漫改劇論上司的100種死法《我的老闆每天死一次》講述了一個毒舌嘴賤的老闆每天都因為員工們的怨恨而以各種方式死亡導致女主被困時間跳躍中而不得不嘔心瀝血將老闆教育成好人的故事
  • 直播公會的一百種死法……
    《公會的一百種死法》本文受到《西部的一百萬種死法》電影啟發,有感而發。電影講述了19世紀末生活在美國西部舊時代的人們是如何生存和生活的。雖說電影叫作「一百萬種死法」,但影片裡其實「只」死了15人,不過每一種死法,倒是讓人印象深刻就是了。
  • 這種死法有多痛苦了解過嗎?
    跳樓即求死。萬丈高樓平地起,有人卻將高樓當作生命的終點站。「跳樓」一詞經常出現在社會新聞裡,今天某某明星因抑鬱症跳樓,明天某某公司破產老闆選擇這種極端的方式結束人生。但是小圈今天要說的是儘管很多人選擇用這種方式得到所謂的「解脫」,但小圈今天要告訴大家的是:跳樓並不是什麼舒服的死法,無痛人流也許存在,但無痛自殺是堅決不存在的。跳樓過程全揭秘1、克服心理你真的決定要自尋短見嗎?
  • 直面死亡,只有安樂死可以解決一切嗎?
    選擇死亡對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傳統理解認為,醫學治療有時是無益的,也不可能出現會令患者滿意的治癒、改善或者恢復生活質量的情況。而現代醫療口號通常是「不惜一切代價讓病人活下去」,這種不惜任何代價試圖維持患者生命的情況在被越來越多的人質疑:患者在一場生與死的貓鼠遊戲中,把管子從他們的鼻孔或者靜脈中猛地插入或拔出,這樣並不仁慈,也無法證明進行的意義。
  • 從科學角度,哪些死法最特麼痛苦從科學角度,哪些死法最特麼痛苦
    合作QQ:740779030我們無法選擇如何死亡,但一定都希望沒有痛苦。想像過哪種死法最可怕麼。爆頭?高空摔落?朋友,從科學角度講,那些死法根本不算什麼。1、脫水而死(渴死)如果你還沒死,深海還可能給你冰火兩重天的獨特體驗,不是凍死就是燙死。隨後你變成了海底怪魚的美餐,這些魚連骨頭都能啃碎。
  • 開膛又破肚 盤點遊戲中十四種讓人難忘的死法(全文)
    如果你玩遊戲的時間跟我差不多長,或者比我更長,那無疑你已經見識過遊戲裡各種千奇百怪的死亡。這些死法紛繁複雜,從毫無預兆的突然掛掉,到各種分屍、踐踏、切割等各種意想不到的重口死法,無一不讓我們深感震驚。那麼,我們現在就來總結一下幾種奇形怪狀又讓人一見難忘的死法吧。
  • 絕地求生裡的一千種死法 !第2種死法最撈B
    原標題:絕地求生裡的一千種死法 !第2種死法最撈B 《絕地求生》你吃到多少雞了? 第七名:大概就是傳說中的秒死了,佔比1% 玩家對於毒圈也是苦不堪言 玩家一:只能說這個圈,沒有載具是真的難玩,如果你第二個圈開始不在圈,沒有載具的話 ,那你就準備跑吧 一直跑,跑到下一個安全區又刷圈了,所以可以改名叫絕地賽跑了!玩家二:時間不夠了,剛打完架,還沒舔包就又刷毒,真的難受。玩家三:一分鐘就刷圈,再剛槍就不好跑毒了,先進圈中間佔好有利地形以逸待勞
  • 《死亡細胞》1細胞路線選擇指南
    在《死亡細胞》的1細胞難度下,遊戲的整體難度有了肉眼可見的提升,如果玩家可以選擇一條合適的路線,那麼通關難度是會降低不少的,也能提升一定的容錯率。來看看「偽磚的磚家」分享的《死亡細胞》1細胞路線選擇指南吧。
  • 《饑荒》的100種死法,第一種所有人都經歷過
    饑荒做為一個探索類的沙盒遊戲,遊戲的體驗各種各樣,不同的人生活的狀態也不一樣。既然是探索遊戲最免不了的肯定是死亡了,饑荒內死亡的姿勢各種各樣,小編這統計下死亡次數最多的幾種死法。饑荒要說最大的boss不是四季boss,也不是地穴裡的犀牛,蛙妃,暗影boss而是我們的查理姐姐。
  • 《手機的100種死法》,看了你會心碎嗎?
    最近,POPPY看到了一支腦洞廣告——《手機的100種死法》,裡面各種咔咔摔手機的姿勢看得人心疼又心碎......《手機的100種死法》我們幾乎一醒來就會捧在手裡的手機,真的非常脆弱。一個自由落體,隨著手機屏幕碎成渣渣的,還有我們的心。
  • 自然死亡,是我見過最離奇的死法!
    這大概是我見過最離奇的死法了!對一個普通人來說,一生會見證很多生命的誕生,也會親歷無數生命的離去,也免不了在最終,迎來自我生命的終結。「自然老死」,「無病無災」,從呱呱墜地,到安然閉目,生命簡單的很純粹,也不失為一種美好! 可是現代社會,哪裡還能見到什麼自然死亡,哪裡還能聽說什麼安然離世。有人經受疾病折磨,有人在車禍現場喪生,被活活氣死的竟也不在少數,死亡變成了聽眾耳邊習以為常的東西,沒有人再去想,生命在臨死的瞬間究竟發生了什麼?
  • 為何不能選擇安樂死
    有人主張,在犯罪構成要件中,為病人減輕痛苦,為社會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可以構成違法阻卻事由,使得本身客觀上符合故意殺人的行為,不為刑法所規制。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目前,違法阻卻事由呈現高度法定化的前提下,靠個人理性的推定是不能增加違法阻卻事由的範圍,這是推行安樂死所遇到最大的現實瓶頸。然而,在道義倫理上,安樂死卻是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 這種死法有多痛苦了解過嗎?
    我衝過去的時候,他還有意識,緊緊地攥住我的手,嘴裡湧著血沫子,說什麼已經無法得知了,很快手也撒開了,身體像個氣球一樣,出血的內臟將肚皮迅速吹了起來。意識無,脈搏無,心跳無,呼吸無,血壓測不出,瞳孔散大到邊界,宣告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