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淺說(一):光究竟是什麼?

2021-01-15 量子認知

量子理論對許多人來說,感到十分的神秘與深奧。實際上,對於一般人來說,是可以有個基本的認知的。為方便一般只有初中或高中水平、以至小學水平的人,對量子有個初步而基礎的認知,這裡我們儘量用圖畫的簡單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說。由於篇幅所限,這一套量子圖文淺說系列計劃共分六篇短文,以便能對量子概念有一個初步然而比較完整的簡單介紹。

在開始之前,首先,你需要做的是有以下四點:一是把量子力學、量子理論呀這些刺耳的字眼先拋在一邊,不要奢想一下子就可以搞透它們;二是放鬆自己、放鬆再放鬆(不要也沒必要給自己附加任何壓力,又不用考試);三就當作是看圖畫聽故事,認知點新東西;四就是做好耐心看完這個圖文淺說系列六篇文章的思想準備,畢竟,這是一個100多年的跌宕起伏的量子科學史被濃縮的故事。

準備好了?現在我們可以開始了。我們就從光的故事講起。我們每個人整天都在跟光打交道,從自古以來就有的陽光、磷光、到火光、燭光、再到現代生活中的諸如X光、雷射、…… 等等。不知道你是否問過這個問題:光究竟是什麼?如果你沒問過或不了解這個問題,那麼你整天是見到了光,可是本質上又並沒有看到它。

幾千年來人們一直在探索光的本質。公元前376年我國墨子和他的弟子,實施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針孔成像實驗,提出端子概念,這是光的「粒子說」的雛形。公元前322年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認為,空間中所有點都充滿以太這種物質,光是流體型的以太擾動的結果,提出光的「波動說」的雛形。

一直到19世紀末,關於如何認知光,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粒子說法,一種是波動說法。有很多種不同的理論來解釋光線的運動,但是它們都歸結為這兩種基本類型的解釋——粒子說和波動說。

我們知道,粒子和波是兩個不同的事物。粒子是一粒一粒地離散的,你可以拋擲它,粒子可以跳躍。但是波是連續地傳播的,正如古言道:抽刀斷水水更流,不可能把水切成一段一段的,反會使事態更為嚴重。

有人認為用粒子來解釋光的世界很棒,有人認為用波來解釋光的世界很棒。如果你是在19世紀末,你會站在哪個陣營?是波還是粒?

看起來,光的世界都可以用這種或那種解釋來描述都可以,就好像用兩種不同的語言來描述同一個世界。波動說和粒子說,這兩種不同的語言,在19世紀以前的同一個光的世界裡和平相處、相安無事。

當人們用兩種不同的語言來描述同樣一個事物時,可以通過一個詞典的翻譯將這兩種語言有機地對應聯繫起來。可是,粒子就是粒子而不是波,波就是波而不是粒子,這兩者畢竟是完全不同的。那麼,有個什麼樣的「詞典翻譯」能夠將這兩者有機地對應聯繫起來呢?這個問題終究務必被面對、遲早需要被解決。

一個名叫普朗克的德國物理學家,在其黑體輻射研究中不經意地跟這個問題槓上了。黑體指能夠吸收外來的全部電磁輻射、不會有任何反射與透射的物體。黑體所輻射出來的光線則稱做黑體輻射。在黑體輻射中,隨著溫度不同,光的顏色各不相同。

在不同溫度情況下,黑體發射的電磁輻射率與其頻率相關。多年來科學家一直在尋求能夠與實驗結果相匹配的方程式。經歷了極大的努力,普朗克終於找到了這個完美的公式。可是,當他找到了這個方程,就連他也不知道它真正意味著什麼。當他制定方程式時,他並沒有考慮它的更深層意義。他直接關心的是匹配實驗結果。在這點上意義的細微差別並不重要。

普朗克找到的這個匹配實驗結果的公式,使他在物理學界聲名大震。如果不在意公式意義上的細微差別,那不是很好嗎?可是認真的普朗克還是不滿足,它需要搞明白為什麼是這樣。

夜復一夜,普朗克思慮良久,算來算去,最後他得出結論,光能以一個特定數h乘以波的頻率v的整數倍測量。這個特定數h後來即稱為普朗克常數。也就是說,光的能量是跳躍的,是不連續的數量。可是,如果是這樣,就會出現矛盾。 因為光當時普遍認為是波,所以它的能量應該是連續的。

在當時,光被認為是波而不是粒的觀點由于波的幹涉實驗結果佔上風,特別是麥克斯韋的經典電磁波方程猜測光是一種電磁波,以後赫茲的實驗發射並接收到麥克斯韋預言的電磁波,證實麥克斯韋的猜測正確無誤。

波的一個特徵是它們會擴展傳播。因此,如果有東西幹擾並留下兩條縫,則波會穿過這兩條縫,然後以混合模式再次聚集在一起。波是聚合體,是許多不同波的總和。當它們結合在一起時有一些增強,其它在組合時會互相抵消,會受到幹擾,所以得出結論:光 = 波。

對當時普朗克來說,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是粒還是波?如果是波,這實在是太奇怪了,又是什麼樣奇怪的波?如果是粒,除非可以實際顯示光像粒子一樣起作用的實驗。幸運的是,當時有了一個康普頓光電效應。這個效應反映出光不僅僅具有波動性。這一實驗說服了當時很多物理學家相信,光在某種情況下表現出粒子性,光束類似一串粒子流,而該粒子流的能量與光頻率成正比。

比方說,曬太陽皮膚被灼傷就是光子效應的一個例子。 陽光中包含的紫外線頻率很高,意味著能量高,所以易於受到曬傷。所以如果不想被曬傷,就要使用紫外線無法穿透的遮擋物,如太陽傘等保護自己。如果你被高能粒子擊中也會被灼傷。

如果光是粒子,又將會發生什麼?發生了什麼奇怪的事情。難以相信,光有時是粒子,有時候是一個波。這是一個很滑稽的概念。波和粒子是絕對不兼容的。無論它們是什麼樣的程度,都無法兼容在一起。

普朗克的能量量子化假說最初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在當時的物理學界看來,將能量與頻率聯繫起來是一件不可理解的事,連普朗克本人對量子化也深感懷疑,他仍然試圖尋找用經典手段解決問題的辦法。

普朗克假定光與物質之間只能以離散數量方式交換能量。他不清楚到底是光還是物質造成了這種離散方式。他稱呼這些離散能量為量子。普朗克萬萬沒有想到,由於他的這一傑出成就,不經意地開啟了量子論的新紀元。

接下來該如何解釋? 是否需要一種新的語言來描述量子?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量子淺說(二)——量子理論的萌芽。

相關焦點

  • 量子淺說(二):量子理論的萌芽
    量子淺說(一):光究竟是什麼?文中,我們談到普朗克發現能量是一點一點地離散的,他把這個能量子叫做量子。愛因斯坦在論文中指出:「在我看來,如果假定光的能量在空間的分布是不連續的,就可以更好地理解黑體輻射、光致發光、紫外線產生陰極射線,以及其他有關光的產生和轉變的現象的各種觀測結果……這些能量子在運動中不再分散,只能整個地被吸收或產生。」
  • 量子淺說(四):新量子論——波動力學
    量子淺說(二):量子理論的萌芽文中,我們討論到在量子探索中開初建立起來的舊量子論需要更新升級換代。舊量子理論如何更新升級換代的呢?量子淺說(三):新量子論——矩陣力學一文裡我們簡單介紹了現代量子力學發展的第一個重要標誌——矩陣力學。
  • 量子淺說(三):新量子論——矩陣力學
    量子淺說(二):量子理論的萌芽文中,我們討論到在量子探索中開初建立起來的舊量子論需要更新升級換代,才能適應時代的呼喚。海森堡的觀點是,無論如何都看不到原子內部,不知道那裡發生了什麼。因此,關於原子及電子軌道的概念,就讓我們忘掉它們吧。問題是電子發出的光的光譜,只要能計算並表達它,不久都挺好了嗎。1925年,24歲的海森堡因為鼻炎在位於北海東部沒有花粉侵擾的黑爾戈蘭島度假,一直在思考與計算這個光譜問題。海森堡埋頭苦算。
  • 光究竟是什麼?
    通電的導線周圍會產生磁場,在這個磁場的作用下,鐵屑發生定向排列然而,光的確是一種非常難以理解的事物:如果你用一臺放大鏡將一束光不斷放大,你會看到什麼?當然光的運動速度是極快的,但究竟是什麼東西在運動?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會覺得難以回答。
  • 顯示小課堂:量子點的賣點究竟是什麼?
    在今年開年的CES大會上,顯示技術的三巨頭:OLED、量子點以及LED均有較大程度上的突破和創新。量子點雖說在展會上也有很亮點,但相比於聲勢浩蕩的OLED還是弱了不少。作為OLED未來主要的競爭對手,量子點的發力點或者說賣點究竟是什麼呢?
  • 天天科普 | 被熱議的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
    近年來「量子」一詞頻繁出現經常聽說量子科技又有新的進展然而很多人不免發出疑問究竟什麼是量子科技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改變>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曹則賢老師在2020年跨年科學演講《什麼是量子力學?》中提到:我們生活中的可以見到的感知到的事物,包括光和能量的最小單位都能稱之為量子。就像我們遠處看魚群是烏央烏央的一片黑,但是放大了看就是一隻一隻的魚,這就可以說是魚群的量子。
  • 光究竟是什麼
    如果沒有光,世界將是一片黑暗, 我們將看不到任何東西。 那麼,光究竟是什麼東西呢? 後來的量子物理認為光是能量的一種形式,它既是一種波,又是由一個個光子構成的。
  •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量子究竟是什麼?一文搞懂,拒絕被坑
    可當時古人也不知道微觀世界究竟是什麼樣子的,那麼也無法驗證這個觀點。 數學是物理研究的好幫手。在數學世界,一個數軸上可以填充無數個實數,一米長的線段,理論上可以分成無數個小線段。那現實的物理世界也是這樣的嗎?
  •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 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 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對此來自日內瓦大學的量子物理教授尼古拉斯表示:這再一次顯示了中國在投入量以及實現重大項目上的實力與雄心。從長期來看,它非常有可能取代我們如今的通訊技術。美國華爾街時報也在8月15日發表文章稱,《中國的最新躍進不僅是步子大-而是一項巨大的科技突破》。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
  • 量子十問之一:量子究竟是什麼?讀過你就不會相信「量子水」了
    量子十問之一:量子究竟是什麼?讀過你就不會相信「量子水」了2020/10/24 13:09:38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1900年,普朗克首次提出量子概念,用來解決困惑物理界的「紫外災難」問題。
  • 深度科普:量子力學中量子究竟是什麼?與分子原子根本不是一回事
    大家好,歡迎收看量子科普第96期,我是常常,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關於量子力學中提到的量子究竟指的是什麼?量子是研究微觀粒子世界的量子力學中十分重要的物理概念,可能說起量子,大家會常識性的認為:量子與分子、原子、中子、電子一樣,也是組成物質的基本粒子,但實際上量子與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完全就不是一個概念,下面就給大家深度科普一下:微觀世界中提到的量子究竟是什麼?
  • 《深海淺說》:品深海之妙 賞科學之美
    《深海淺說》:汪品先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  中國科學院院士、海洋地質學家汪品先新近出版《深海淺說》。這本關於深海的科普書籍,滿足了讀者對於海洋知識尤其是深海知識的渴求。汪院士長期致力於推進我國深海科技的發展,有力推動了中國地球系統科學研究。同時,他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與人文情懷,在科研工作之餘,筆耕不輟,在社會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心中播下深海探索的種子。
  • 光究竟是什麼?關於光本質的百年探索史
    而麥克斯韋的工作則帶領我們完全超越了這一高度,證明了可見光只是更寬廣尺度上電磁波的一部分。這基本上可以說是最終解答了光的本質問題。通過狹縫之後,原本平行的光線變成類似水波的形態是粒子還是波?但在另一個方面,科學家們數百年來也一直致力於想要弄清楚,從最基礎的層面上,光究竟是以何種方式存在並傳播的?
  • 光究竟是什麼?波粒二象性真的難以理解
    光究竟是什麼?波粒二象性真的難以理解文/袁玉剛 圖/來自網際網路眾所周知,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也就是說,光既是粒子又是波。但在歷史上,光的粒子說和波動說曾經長期爭執不休。1637年,笛卡爾在他的《方法論》的附錄《折光學》中提出了兩個假說:一是光是類似於微粒的一種物質;二是光是一種以以太為媒質的壓力。這兩個假說實際上就是粒子說和波動說。
  • 量子是什麼、量子具有什麼特性、又有什麼作用?一文帶你搞懂
    最近量子這個詞非常火,像前些年的納米這個詞一樣,被廣泛應用在各類產品裡,像什麼「量子波動速讀」,這種方法是從日本漂洋過海來的,號稱孩子用此法可在5分鐘內看完一本10萬字的書籍,並能把內容完整複述,閉著眼也能和書發生感應。宣稱是利用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和量子糾纏原理。
  • 【物理大觀】光究竟是什麼?關於光本質的百年探索.
    通電的導線周圍會產生磁場,在這個磁場的作用下,鐵屑發生定向排列光是我們體驗這個世界的基礎。我們在黑暗中摸索,直到迎來黎明——而對於光本質的理解,我們也同樣經歷了同樣痛苦的過程。  事實上,研究人員現在傾向於認為,之所以牛頓將光線分成了7種不同的顏色,僅僅是因為「7」這個數字在西方文化中佔有特殊地位,如七聲音階,以及一周內的天數。而麥克斯韋的工作則帶領我們完全超越了這一高度,證明了可見光只是更寬廣尺度上電磁波的一部分。這基本上可以說是最終解答了光的本質問題。
  • 打破谷歌量子霸權!一文看懂什麼是量子力學
    3、什麼是量子計算機。我會努力讓大家即使沒有任何相關知識基礎,也能沒有障礙的看完這篇文章。(一)什麼是量子力學相對論和量子力學被譽為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支柱,基於量子力學的應用是非常多的。(1)什麼是量子很多人一聽量子,以為跟電子一樣存在一個實體的「量子」,這個理解是錯的。量子更多是一個概念。
  • 書單|量子科技火了,究竟什麼是量子?如何用量子理論重新定義世界?
    量子科技的基本原理也就是量子力學,從薛丁格的貓到去年風靡某教育機構的「量子波動速讀」,聽上去一套一套的,但是不理解真的很容易被人輕易收割一波智商稅。那什麼是量子?我們生活中的可以見到的、感知到的事物,包括光和能量的最小單位都能稱之為量子。簡單來說,就是我們遠處看魚群是烏央烏央的一大片,但放大了看就是一隻一隻的魚,這就可以說是魚群的量子。
  • 【每日科普】刷屏的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棋
    (原標題:【每日科普】刷屏的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棋)    2016年8月16號,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升空,「量子」這個神秘的概念,在公眾面前掀起面紗。
  • 《深海淺說》解開關於深海的疑問
    深海裡有什麼?當前開發深海的國際競爭,我們應當如何應對?近日,海洋地質學家、中科院院士、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汪品先新著《深海淺說》,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將為讀者解開關於深海的這一系列疑問。深海,是新世紀談論的新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