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大師系列--富勒

2021-01-21 iStructure

We are all astronauts.

Do not fight forces,use them.

Do the most with the least.

Think global, act local.

Architecture, out of laboratory.


 

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 富勒(1895-1983),美國富有遠見的發明家,同時也是一位沒有執照的建築師。他留傳在世的建築作品很少,但關於建築、人類、地球、宇宙的思想超越時代、影響深遠。他發明或著發展的Dymaxion思想、短線程穹頂、張拉整體概念、索穹頂至今仍是結構工程研究的前沿。


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富勒 (1895-1983)


富勒和他的發明


 

Dymaxion思想


富勒崇尚科學技術,他對自己的描述是:「一個徹底的,未來思想、科學設計的探險者。」 21歲時,富勒加入美國海軍、海軍士兵學校學習。對海洋、艦艇、技術的熱愛促成了他最主要的思想Dymaxion,「用少的材料創造最多」的終極理想(像在海洋中的艦艇一樣質輕、高效)。

Dymaxion是由Dynamic,Maximum,ion派生而來,意思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以最少的材料提供最大的創造力。


富勒讀了勒·柯布西耶的《邁向新建築》(Vers une architecture, 1923)後深受啟發,將Dymaxion思想與建築設計融合,畫出了一系列稚嫩的草圖。這種建築集燈塔、電力塔、飛艇塔和高桅帆船桅樓的特點於一身。


富勒設計的塔(1928年)   

Copyright: Kyle Vanhemert為富勒繪製的插畫


1929年,富勒設計了相對成熟的Dymaxion房屋模型。六邊形的樓板,通過張拉索懸掛在中央動力支承柱上。包圍房屋主體是張力更大的張拉索網格,網格表面覆蓋絕緣的雙層透明材料。浴室、廚房、通訊設備所需能量都將通過標準插口由中央動力柱接入。[拉力與壓力分離也是張拉整體結構思想的萌芽]

Dymaxion房屋模型,1929年

Dymaxion汽車,1934年

Copyright: Corbis


在1927年左右,富勒發明了以矢量平衡體為基礎的綜合能量幾何學(Energetic Synergetic Geometry)。他研究正八面體和正二十面體幾何,開發了一種對球面三角測量和投影製圖的新策略,也被人稱為Dymaxion地圖,方法是把球面地勢轉換成一系列平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幾何。


 富勒與Dymaxion地圖(1945年) 

 Copyright: Kyle Vanhemert為富勒繪製的插畫


「通過有效地控制了投影繪製時產生的扭曲,使地圖上陸地的大小能夠與現實保持較為準確的比例。因為這些幾何元素可以重新排列,我們也就能用無數種不同方式「剝開」地球。」 [Dymaxion地圖是短程線穹頂的萌芽]



富勒理論中最清楚易懂、受人歡迎的部分是在1969年出版的《地球號太空船操作手冊》(Operating Manual for Spaceship Earth)。書中富勒將地球比喻是一艘太空船行駛在宇宙中、資源有限,人類是地球太空船的太空人,必須停止過度使用資源,正確運行地球才能倖免於難。

無論當時還是現在,都有人說富勒是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理論方面的先驅者。富勒畢生都在討論人類的未來、地球環境與宇宙的秩序。他想「改變建築(architecture)的名稱,改稱為環境設計(environmentaldesigning),就是想以這種思想來定義環境與宇宙。」



 

 短線程穹頂


富勒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建築師,他將Dymaxion地圖想法和能量幾何學結合,發明了短程線穹頂。短程線(Geodesic Line)是連接曲面上兩點、線長度最短的線條。「可以將二十面體描繪成由31個大圓交錯排列形成的球面三角形網絡,而二十面體可以分解為八面體並進而分解為四面體。富勒由此找到了三角形與球體之間的聯繫,並意識到可以用這一方法做成一個半球形結構或圓屋頂,球體上的三角形表面是四面體露在外的一面,這些四面體均指向球心並且牢固不可分離。」



正二十面和正十二面球體的設計專利 

Copyright: cinventors.about.com

上圖左下方的分別是正二十面(三角形)和正十二面(五邊形)構成球體的基本單元。他認為「自然界存在著能以最少結構提供最大強度的向量系統,如有機物或金屬中由四面體晶格,基本單元四角錐體與八面體聚合後便成為最經濟的覆蓋空間的結構」。


1949年,富勒將這一完美的幾何體應用於建築設計領域,製作了直徑4米的短程線穹頂,並成功進行了載荷試驗。新的穹頂結構形式十分輕便、牢固。之後在希爾頓飯店音樂廳(1959年,直徑44m鋁製凱澤kaiser穹頂)、聖路易斯的生物化學館(1960年)、北極圈雷達站穹頂相繼成功應用。


北極圈的雷達站穹頂

北極圈雷達站的建造過程

1967年蒙特婁國際博覽會上,富勒和Shoji Sadao設計了一座直徑為76m的3/4球形建築---美國館,外表面覆蓋著透明的亞克力板。這座展館成為美國先進科技的象徵,引得世人矚目。

富勒和蒙特婁世博會美國館(1967年)


球頂內部


1976年,球頂在改造過程中遭受火災,外裝飾被燒毀,外露的結構清晰。

Copyright: wikipedia.org

富勒設計建造了3座Fly's EyeDome(1965)

Copyright:waaaat.welovead.com

 

有趣的是,1985年H.W. Kroto和R.E.Smalley發現了繼金剛石和石墨之後碳元素的第三種晶體形態--碳原子簇結構分子C60,並猜想它具有類似球形的結構,便命名為「富勒烯」(Fullerenes)。後來證明,C60的分子結構的確為球形32面體,碳原子以20個六元環和12個五元環連接而成,具有極強的分子穩定性。

富勒烯

Copyright:wikipedia.org

 【注】實際上,富勒並不是第一個建造網格球頂的人——早在1923年,德國工程師Walther Bauersfeld就為蔡司公司在德國修建了一座同樣結構的天文館。

 


張拉整體結構

 

「Small islands of compression in a sea of tension」 (壓杆的孤島存在於拉杆的海洋之中)。富勒比喻宇宙中的天體就像是漂浮在張力的海洋之中、受壓的孤島,萬有引力是一個平衡的張力網,而各個星球是這個網中相互獨立的受壓體,大自然符合「間斷壓連續拉」的規律。富勒創造了一個新詞「tensegrity」(張拉整體)來描述這種平衡,由「tensional」和「integrity」兩個詞的縮寫組合而成。張拉整體結構是一種穩定的自平衡結構體系。


 張拉整體結構的最早的記錄可追溯到1921年,當時雕刻家K.詹森在莫斯科的建築模型展覽會上展出了一個平衡結構,它由三根杆和七根索組成,並由第八根非應力索控制。三桿八索的模型並不具有剛度,任一根索的收縮都會使模型產生機構性位移。這個模型與後來經典的三桿九索自平衡體已經非常接近。

 

K.詹森 三桿八索模型張拉整體


三桿九索的張拉整體結構


二十世紀50年代,K.斯內爾遜的極具藝術性的雕塑給了人們靈感。之後富勒、P.G.Emmerich、瓦爾耐O.Vilnay、莫特羅R.Motro、漢納A.Hanaor等基於數學和圖形理論研究,創造了多種張拉整體結構體系。

K.斯內爾遜設計建造的針塔needle tower,30米高


富勒  基於短程線穹頂構造的20面體張拉結構(Icosahedron)


遺憾的是,這些張拉整體結構或用於雕塑作品,或僅停留在模型層面,沒有在建築空間上應用的案例。

 


索穹頂


1960年富勒構想出超大尺度的保護罩覆蓋整體曼哈頓城區,是一種技術烏託邦式的假想,可能是未來建築結構的極限。

富勒的曼哈頓大穹頂概念(1960年)


1964年,富勒在張拉整體結構、短線程穹頂思想的基礎上發明了Aspension Dome。Aspension是根據ascending suspension structure(向上升的懸吊式穹頂)創造出的新詞。Aspension Dome是一種全新的結構形式,利用環向和徑向拉索將立柱層層向上抬起排列,形成穹頂形態。由此開啟了大跨空間結構的新篇章。


富勒設計的懸吊穹頂Aspension Dome,1964年


可惜富勒沒能親眼見到這個偉大發明成為現實建築的那一天。在他去世以後的1986年,蓋格爾(D.H.Geiger)在富勒創造的張拉整體穹頂的基礎上,發明了支承於周邊受壓環梁上的一種索杆預應力張拉整體穹頂體系,即索穹頂。索穹頂是Aspension Dome張拉整體結構的進化,但它還沒有嚴格實現結構自支承、自應力的原則。蓋格爾將索穹頂結構體系成功應用於漢城奧運會的體操館(D=119.8m)、擊劍館(D=89.9m)、美國的紅鳥體育館(橢圓91.4m×76.8m)和太陽海岸穹頂(D=210m)。


1992年M.萊維(Levy)設計了一種穩定性更好的三角形網格穹頂,作為亞特蘭大奧運會的主體育館---喬治亞穹頂(Georgia Dome)平面呈橢圓形(193m×240m),雙曲拋物面型張拉整體索穹頂的用鋼量僅30kg/㎡。


M.萊維(Levy)設計的喬治亞穹頂(1992年)



富勒的著作有:《Nine·Chains·to·the·Moon》、《思想與整合》(Ideas·and·Integrities)、《地球號太空船操作手冊》、《烏託邦或湮滅》、《直覺》、《巨人之現金搶劫》,以及與E·J·愛普爾懷特合著的《協同:幾何思維探索》等。


富勒不是一位傳統意見的建築師,他甚至沒有執照;也不是一位傳統意見的結構工程師,他的設計大多從幾何、圖解的角度出發。但他的思想、發明、設計,對現代、未來建築結構的發展影響極其深遠。


2004年發行的富勒紀念郵票,畫面上有很多他的發明和構想


 

 本文由iStructuer根據富勒生平資料編輯整理。

參考資料:

1.  全球前景:理察·巴克明斯特·富勒留下來的財富.

2.  Dymaxion_富勒生態設計思想的啟示, 倪麗君,呂愛民.

3.  www.wikipedia.org

4. 《Buckminster Fuller: Poet of Geometry》,KyleVanhemert.

5.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或網站。


轉載本文請註明出處  iStructure微信公眾號

開設iStructure公眾號的初衷是想分享結構工程領域的見聞、優秀的結構設計,以及一位普通結構工程師不太成熟的思考。



 

 


相關焦點

  • 富勒 寂寞的預言者
    富勒(R. Buckminster Fuller)。他一生的目標是讓人類在宇宙中成功行走。他是一個傳奇。Dymaxion車起死回生1983年7月,87歲高齡的富勒去世。在他漫長的一生中,他論述了關於技術與人類生存的思想。他把這種思想稱為dymaxion,即「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以最少結構提供最大強度」。
  • 2017年黑金獎揭曉 富勒G90系列憑光磁微動獲獎
    今年,富勒G90系列滑鼠憑藉「光磁微動」技術榮獲黑金獎中的「遊戲硬體產品獎」。官方給出的獲獎評價是「富勒G90系列光磁微動遊戲滑鼠採用富勒獨家研發的「光磁微動」開關技術,高達8000萬次的壽命在行業中非常罕見,通過長時間使用後微動開關也能夠保持原有的手感並且有效的杜絕了滑鼠雙擊的現象。
  • 大師富勒的新展 探討一個想像力奇才對當代建築的影響
    出生於1895年的富勒,在1930-40年代提出了很多前衛的想法,因而被視為特立獨行甚至古怪的邊緣人,他也將自己描述為「一個完全的、未來思想、科學設計的探險者」。富勒留傳在世的建築作品很少,但他發明以及發展的Dymaxion思想、短線程穹頂、張拉整體概念、索穹頂,至今仍是結構工程研究的前沿。雖然這些並不總能為他帶來商業上的成功,但他的思考方式卻啟發了很多人。
  • 有關大師富勒的新展,探討一個想像力奇才對當代建築的影響
    出生於 1895 年的富勒,在 1930-40 年代提出了很多前衛的想法,因而被視為特立獨行甚至古怪的邊緣人,他也將自己描述為「一個完全的、未來思想、科學設計的探險者」。富勒留傳在世的建築作品很少,但他發明以及發展的 Dymaxion 思想、短線程穹頂、張拉整體概念、索穹頂,至今仍是結構工程研究的前沿。雖然這些並不總能為他帶來商業上的成功,但他的思考方式卻啟發了很多人。
  • 偉大的人類導師---富勒博士
    富勒非常相信技術,他說,通過技術人們能夠做他們需要做的一切。富勒於1983年在他87歲時去逝,在他漫長的一生中,他論述了關於技術與人類生存的思想。他稱這種思想為「dymaxion」(最大限度利用能源的,以最少結構提供最大強度的),這個詞來源於三個單詞:Dynamic,意思是動力,Maximum,意思是最多、最大,還有ion,是一個原子或是一個電極中一組原子。
  • 遊戲滑鼠龍爭虎鬥 富勒X300對決X200
    X300與X200無線遊戲滑鼠     富勒X300於2012年10月份上市,5個月後X200被推出,兩者的發售日期雖有接近半年的時間,但是卻是兩款在血緣上密不可分的「兄弟機型」,均屬於富勒旗下的雙翼遊神系列,而這個系列也是富勒進軍遊戲外設的第一梯隊,在富勒公司的市場戰略上有著非同小可的意義。
  • 富勒:一半天才,一半空想家(組圖)
    紐約的惠特尼美術館正在舉行名為「巴克明斯特·富勒:從宇宙開始」的展覽,展覽用大量的圖片和文獻資料,回顧了富勒的一生。美術館希望通過這個展覽,重新評估巴克明斯特·富勒這個「科學怪人」一生的成就,以及他對當今設計界的啟示。
  • 著名建築師富勒:發明特殊建築與世博會結緣
    世博軸的「陽光谷」巨大的漏鬥形結構既可以讓陽光透過,又可以把雨水導入地裡加以利用。這種結構的模型來自於著名建築師富勒創造的「網格球頂」。1967年,這種結構就是在加拿大蒙特婁世博會上大放異彩,名揚世界的。富勒是個傳奇人物,他不但和兩屆世博會有緣,更在建築、科學、藝術、哲學等方面產生了很大影響,更成為一個時代的偶像人物。不過,這個人曾經有過一段坎坷的生命史。
  • 富勒G90EVO滑鼠評測:爆款滑鼠再進化!遊戲性能更強
    富勒G90 EVO 外觀賞析  如果是以前已經有關注富勒G90系列滑鼠的朋友,對G90 EVO的包裝多少都會有一些熟悉的感覺這也是富勒在之前產品上的做派。  從外觀結構看,G90 EVO沿用了此前傾向右手的外觀設計,不僅符合消費者主流的操作習慣,也是G90系列滑鼠在市場上熱銷的原因。
  • 富勒FL8000遊戲鍵盤拆解
    相比高達上千元的日系靜電電容鍵盤,富勒FL8000靜電電容鍵盤內部結構有何不同?中關村在線將對富勒FL8000靜電電容鍵盤進行拆解,揭開國產靜電電容鍵盤內部的秘密。將鍵盤的上蓋與底殼分離後,我們就以初步窺視到富勒FL8000靜電電容鍵盤的內部結構大致可分為上蓋、底盤、以及兩者中間的電路板三部分,雖然說來簡單,但真正動手開始拆解,才發現其結構複雜程度,與上蓋底盤連接方式一樣,再次出乎意料。
  • 揭秘富勒FL8000靜電容遊戲鍵盤工作原理
    在很多玩家潛意識中,價格不達到兩千左右水準即算不上靜電電容鍵盤(比如Realforce的TypeHeaven系列)。富勒FL8000靜電電容鍵盤價格為兩百元級,不足傳統靜電電容鍵盤1/10。質疑也隨之而來。難道說便宜就一定沒好貨?所謂的空氣靜電容是什麼?和傳統靜電容到底又有什麼不同?
  • 富勒
    富勒 Fühlen富勒,營銷總部為珠海市智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成立,專注電腦外設20年,從生產,研發,設計,生產經……
  • 左手遊戲 右手觸控 富勒開啟高端外設浪潮(一)
    4月19日,珠海度假村,富勒2013年全國經銷商大會落下帷幕,這次會議,同時也是富勒2013年春季新品發布會。在會場兩側,分別設置了一個區域,一邊是專業遊戲鍵鼠,另外一邊是觸控產品。率先大規模發布觸控系列的富勒,凸顯出自主研發的強大實力。
  • 獨創光磁微動 富勒G90遊戲滑鼠視頻評測
    富勒G90遊戲滑鼠圖文評測:http://mouse.zol.com.cn/627/6272422.html        [中關村在線鍵鼠頻道原創]今天我們這篇評測內容的對象並不是「羅技」G403滑鼠,而是和它長得極為相像的「富勒G90」;似乎很多網友們這幾天在各種渠道看到這款滑鼠的時候
  • 從未有過的遊戲體驗 富勒第九系G90滑鼠
    縱觀市場上的各類滑鼠,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各樣類型的滑鼠,每一款滑鼠都有它的不同之處,但歸根結底滑鼠的內部結構大致都是相同的,滑鼠要有不一樣的體驗,必須從結構開始發生改變。最近富勒就推出了搭載全新光磁微動技術的遊戲滑鼠G90,它又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體驗呢?
  • 名門大廠精良做工 富勒G900S鍵盤評測
    [中關村在線鍵鼠頻道原創]「富勒」前不久在北京召開了2017春季新品發布會,在此次的發布會中富勒也公布並上線了很多新品,而在鍵盤方面,富勒G900S鍵盤可謂是關注度最高的。原生德國Cherry MX軸體的配備也定義了這款鍵盤是面對中高端玩家所發售的,但和其他同品類產品相比,富勒G900S又有著更高的性價比,讓一些想體驗完好手感卻又囊中羞澀的玩家們降低了門檻。
  • 富勒春季發布會:現場報導及新產品分析
    北京時間4月18日下午1點半,外設廠商「富勒」於北京舉辦了2017春季新品發布會,發布了鍵盤、滑鼠等多款外設產品。[中關村在線鍵鼠頻道原創]富勒在線上產品主要針對個人用戶,在主流電商平臺銷售。此次出現發布會上的滑鼠有:G90、G90Pro、G91Pro、G93S,而最新發布的鍵盤有:G87、G900復刻版、G900S,本次發布的滑鼠全部採用富勒自主專利技術光磁微動。而鍵盤系列則全部採用德國原廠Cherry軸。無論是滑鼠還是鍵盤,都屬於第九系產品,代表著智迪科技最高工藝水準。
  • 富勒獨有無線鍵盤三合一指示燈A120G裝
    【IT168 資訊】作為性價比之王的富勒A120G節能無線鍵鼠套裝,延續了明星暢銷套裝U79的特點,時尚舒適耐用;並使用了富勒的G勢力綠色節能技術,同等電池條件下,長達12個月免換電池,延長了電池的使用時間,省電省心。
  • 性價比十足 富勒G90 Pro電競遊戲滑鼠體驗
    而珠海市智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Fuhlen(富勒)滑鼠,依靠著自主研發的「光磁微動」技術,在海外市場做的可算風生水起,市場佔有率甚至碾壓了很多國際大品牌。近日Fuhlen(富勒)又面向國內遊戲玩家推出了全新的9系列產品,主打「光磁微動」,國內玩家在體驗富勒新技術的同時,還可以享受到比海外市場更便宜的價格。今天筆者給大家展示的是富勒G90 PRO滑鼠。
  • 國內首款靜電電容鍵盤富勒FL8000曝光
    [中關村在線鍵鼠頻道原創]2014年5月26日,國內老牌外設廠商Fuhlen(富勒)將推出中國首家靜電容鍵盤。富勒FL8000靜電電容鍵盤    Fuhlen(富勒)首推的FL8000定位入門級市場, 傳統的靜電容產品定位都在1000以上,讓普通用戶遙不可及,富勒推出的這款產品將先普及靜電容,再慢慢的針對辦公,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