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新生態,網際網路巨頭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極具網際網路先發優勢的京東數科正在發力保險科技業務,京東數科已經走過了三個階段的歷程,進入了「數字科技」時代。數字科技時代,京東數科將如何行進?
2020年10月16日舉辦的「2020中國保險中介發展高峰論壇」上,京東數科保險業務部總經理丁鵬闡釋了京東數科圍繞產業數位化獨創的「科技+產業+生態」的「TIE」聯結服務模式,同時,講述了數字科技時代的保險科技服務模式。
TIE模式在具體的保險產業中如何解決科技創新?京東數科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正在發展保險科技業務的京東數科,在TIE維度之下,已經為保險公司提供包括產品創新、營銷獲客、保險風險管理、保障服務在內的全方位科技服務。目前已與100多家保險公司達成合作,為用戶提供壽險、財產險、養老險、健康險、運費險等多種類型的保險及服務。截至2020年6月,京東數科已累計為保險公司推薦了超過4500萬保險用戶。
以下為丁鵬在「2020中國保險中介發展高峰論壇」上的發言實錄:
大家好,我是京東數科的丁鵬,非常高興來參加2020中國保險中介發展高峰論壇,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數字科技的力量:打造保險「TIE」模式。
我的演講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京東數科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以及在具體的保險科技領域我們所做的一些創新與應用。
1
-Insurance Today-
京東數科發展歷程的三階段
從2013年開始,我們前後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即數字金融階段、金融科技階段與數字科技階段。我們定位為一家數字科技公司,致力於為金融機構、商戶與企業、政府及其他客戶三大類客戶提供全方位數位化解決方案。
針對我們的三大類客戶群體,截至2020年6月末,在金融機構服務領域,我們已為超600家包括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基金公司、信託公司、證券公司在內的各類金融機構提供了服務;在商戶與企業服務領域,已為超100萬家小微商戶、超20萬家中小企業、超700家大型商業中心等提供了服務;在政府及其他客戶服務領域,我們以智能城市作業系統為核心產品服務了超過40家城市公共服務機構,已建立龐大的線下物聯網營銷平臺,擁有自營和聯盟媒體點位數超過1500萬,覆蓋全國超過300座城市以及6億多人次。
2
-Insurance Today-
TIE:科技-產業-生態
以上是我們京東數科的簡要介紹,接下來我會著重講講我們的服務模式。
在模式上,我們打造了產業數位化「聯結(TIE)」模式,即以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為我們的客戶提供「科技(Technology)+產業(Industry)+生態(Ecosystem)」的全方位服務。
下面這張圖清晰地展示了我們TIE模式提供服務的整體情況。我們與京東集團各版塊之間建立了戰略協同與長期穩定互惠的合作關係,同時,我們利用在用戶、數據、技術和行業洞察等方面的積累,不斷拓展京東集團生態外的客戶,完善和拓展我們的場景;最終我們要實現的是以數位化驅動客戶價值新增長。
我們能夠為金融機構、商戶與企業、政府等三大類客戶群體提供貫穿業務數位化、應用技術數位化和基礎技術數位化的全方位數位化解決方案。
例如,在業務數位化層面,為客戶提供營銷獲客、產品設計與運營、資金流轉與融通等數位化服務;在應用技術數位化層面,協助客戶搭建風險決策、大數據以及運營中臺,幫助客戶提高風險管理能力、數據處理能力和智能化經營程度;在基礎技術數位化層面,為客戶提供基於IaaS、PaaS方式的IT底層架構支撐,幫助客戶實現全面數位化轉型的底層技術建設。
3
-Insurance Today-
保險科技創新
回到整個TIE模式在具體的保險產業中如何解決科技創新?先來看看整體的行業,整個保險行業在數字科技領域經歷了三個浪潮,在這個過程中並不是one by one,它中間有融合,有交叉,甚至現在依然有一些在網際網路領域。
最開始的移動互聯技術,到雲計算,到大數據,到人工智慧,到區塊鏈,到5G物聯網的時代,未來可能會有基因的技術等等情況。所有的技術底層回到上一頁來講,我們認為它是一個能力,是基礎技術數位化以及應用技術數位化,我們真正要做到的是把它們這樣的情況放在產業中去。
如何放在產業中去?這就是目前我們在保險領域形成的一些數位化以及智能化的解決方案。我們的底層技術是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但是如何應用到保險中的客服、核保、核賠、智能營銷、風控理賠中去?今天有幸給大家介紹一下。
比如說智能客服,基於知識圖譜、NLP等技術實現智能客服7*24小時在線響應。
各位知道在網際網路公司,客戶的意見永遠是第一位要解決的,所以現在的智能客服也是我們這麼多年積攢的核心的、具有京東代表性的一個能力。
如果按照傳統人工模式去處理,遠遠解決不了這些訴求。按照NLP的處理之後,只有那些機器解決不了東西才會人工去介入,這樣用戶體驗會非常好。
當然,智能客服肯定需要大數據模型,我們一直認為,大數據時代的模型是建模。我也特別同意前面幾位夥伴的觀點,如果只是建模,只是科技能力,只是輸出個系統,這些可能不是產業數位化需要的。我們需要的是一個系統+技術+運營能力的完整輸出,甚至是共建。
在承保核保方面,我們也一直在思考未來保險公司需要怎麼創新?答案是通過數位化去創新。
這代表著,作為平臺型公司跟我們的產業進行融合,可以輸出真正千人千面一些創新型的保險產品。比如車險。
在整個健康險領域也一樣,今年「8·18」期間,我們跟國壽財合作推出了反向定製的產品超醫保,價格低、服務多,目前賠付率低於市場平均水平,就是因為我們有數位化的承保核賠能力。
在智能營銷方面,我們已建立龐大的線下物聯網營銷平臺,擁有自營和聯盟媒體點位數超過1500萬,覆蓋全國超過300座城市以及6億多人次。這些能力也能幫助我們的保險服務能力提升。未來我們可能更加千人千面,可能每個人買的產品定價完全不同,因為你需要精準的營銷和智能營銷。
我們知道,現在保險行業,不管是保險公司還是中介公司,都投入了大量的廣告營銷費用在網際網路領域。但是我們認為現在流量的使用和營銷,很多是粗放的,因為我們沒有數位化能力去精準地分析流量到底是真流量還是假流量,用戶到底是好用戶還是壞用戶,甚至還有假用戶。
保險業也深受其擾多年,無法利用自己本身行業能力去解決這個問題,需要靠連結、靠引入更多的平臺公司、數字科技公司的能力進行改造,這就是我們認為京東數科未來能夠給這個行業提供的產業數位化能力。
再來看看智能風控。我們的智能風控除了C端領域的積澱外,也有很多B端的風控積澱。我們可以把這種能力解耦出來。
我們在保險領域依然有很大的空間,未來特別希望跟各位不管是中介公司還是保險公司一起合作,真正去更好地服務用戶,比如圍繞用戶需求設計專屬產品,提升風控能力,提供千人千面的服務。
最後說一下智能理賠。我們最近在跟一些保險公司溝通,即便是一些巨頭保險公司,在理賠的投入人員是非常少的,無法投入更多。為什麼?我們的理賠很傳統。比如以前要麼是抽檢,要麼是通過一些顆粒度比較粗的辦法去解決原來的問題。但現在加上智能後,可以全量輸出,這樣能大大減少保險公司在理賠投入的人力,同時還能提升效率。
整體來看,通過大數據方式,在保險公司領域可以繼續降低前端的費率,後端可以降低理賠率,讓更多的用戶可以享受到更好的保障,最終是良幣驅逐劣幣,而不是讓原來的劣幣驅逐良幣,風險的費率越來越高,價格越來越高,最後越來越少的人認同保險。
這就是我們整個數位化在前端的風控,在承保領域,在核保領域,到後端的核賠領域、理賠領域、服務能力等等情況做的整個改造。時間關係,就不再展開。
4
-Insurance Today-
B2B2C的商業模式
接下來,我簡要講講我們的B2B2C模式以及我們的服務理念。
所謂的B2B2C模式主要是將我們與合作夥伴一起去更好的服務於客戶:第一個B,指京東數科自己,第二個B,目前主要指的是機構,最後的C指的是客戶,包括個人和企業。我們目前通過為機構提供包括交易系統、風險定價系統、用戶運營能力等方面服務,去幫助機構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也讓金融機構更好的服務於客戶。
京東數科在C端領域是願意做一個懂金融的朋友。在B端領域,不管是保險公司,還是中介公司,希望我們能夠成為你們的「首席增長官」,這個增長一方面來自我們的場景和客戶,我們願意跟你們共同服務好他們;其次,我們願意用我們的能力幫助你們服務好你們的客戶,去再獲增長,所以希望我們能夠成為合作夥伴,也特別希望你們能夠來到亦莊,到京東總部跟我們進行交流。
最後,我想說,以科技為美,為價值而生,我們的目標是推動保險行業的數位化進程,去幫助保險公司實現降本增效和業務增長,也為用戶提供更好的保險服務與體驗。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演講內容,謝謝大家!
End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今日保。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亦斐 HF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