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喚醒、自動發車、自動停站……江蘇首個全自動駕駛地鐵列車來了!

2020-11-25 新華報業網

  交匯點訊 4月8日,隨著蘇州軌道交通5號線的第一列車從南京運抵蘇州,交付滸墅關車輛段,江蘇首條全自動駕駛線的地鐵列車來了!

  一眼看去,5號線列車的車身上,清爽的白底勾勒著簡潔的玫紅線條,十分漂亮。車內座椅用金屬色和玫紅色相搭配。5號線計劃於2021年開通試運營,蘇州軌道交通集團為此採購了50列車,每列均採用6輛B型車編組,總長119.88米,車寬2.88米。

  自動喚醒、自動自檢、自動發車、自動洗車、自動正線運行、自動停站、自動開關車門、自動折返、自動休眠、部分故障下自動恢復……作為全自動駕駛線路,5號線列車與以往的地鐵列車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不同就在於車輛的自動化程度更高,原來需要司機操作的內容,這個車都可以自動完成。通過地面的運營控制中心,各種信號指令通過無線網傳給列車,實現全自動駕駛。為此,列車新增了被動障礙物檢測、司機眼等系統,另外,在整車的牽引、輔助、制動、空調等原有系統中,都做了相應的功能更新和提升。」來自南京浦鎮車輛廠的蘇州5號線列車設計經理葉佳告訴記者。

  地鐵列車實現無人駕駛的關鍵在於網絡和信號。國際標準按照軌道交通線路的自動化程度,定義了4層自動化等級(GOA),從低至高分為GOA1至GOA4。蘇州5號線列車採用GOA4等級標準設計,是自動化程度最高的。

  近年來,國內不少城市的軌道交通線路開始採用全自動駕駛技術,我省在建的另一條全自動駕駛地鐵線是南京的7號線。

  坐上了全自動駕駛列車,乘車人會有感覺嗎?葉佳說,除了可以直觀看到司機室裡沒人之外,乘客在車上是感覺不出來有人還是無人駕駛的。當然,無人駕駛列車運行更穩定,故障率更低,乘客乘坐這樣的軌道交通上班會更加準點。

  蘇州軌交5號線涉及的全自動駕駛科技有很多種,記者選擇其中5項為您作簡要介紹。

  1、司機眼系統

  顧名思義,這個系統可以替代司機的眼睛,實時監控障礙物信息。在列車停站時,通過司機眼系統的24個攝像頭,可以監測列車車門和屏蔽門之間的障礙物,如果在這個區域探測到有人或物品,列車會保持靜止不發車,保證旅客和列車的安全。這個系統在列車前端司機室上方也有高清和紅外兩個攝像頭,監測軌道上的異物。

  2、被動障礙物檢測系統

  在司機室所在車廂的轉向架前端,外觀像一根橫杆的就是它。被動障礙物檢測系統距離軌道很近,橫杆如果觸碰到小的障礙物,能直接把它推開,如果碰到較大的障礙物,則會帶動傳感器,連接到車輛的緊急制動迴路中,對車輛施加緊急制動,從而避免對車輛和乘客的安全影響。

  3、邏輯控制單元(LCU)

  列車採用了網絡化、智能化、高可靠性、長壽命的邏輯控制單元(LCU),代替傳統的繼電器有觸點硬接線控制系統,從而提高列車控制系統的可靠性,更好地保障地鐵列車的安全運行、免維護和高效檢修。

  4、司機室隔間移門

  司機室隔間採用的是移門,在全自動行駛時,移門處於常開狀態,司機室與列車車廂是相通的,移門被收在兩側電器櫃中。在需要有人駕駛時,可隨時將移門關閉,並從司機室內部鎖住,將車廂區域和司機室區域隔開,避免幹擾。

  5、自動喚醒

  通常地鐵列車在休眠後就與外網不再有通訊聯繫,全自動駕駛列車在車輛信號系統上增加了自動喚醒模塊,車輛休眠後仍與地面運營中心保持著通訊,根據運行圖的指令,在相應時間喚醒相應的車輛,投入發車運營。

  交匯點記者 劉玉琴

  圖片來自蘇州軌道交通集團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試論:列車自動防護(ATP)系統的功能
    通過ATP子系統檢測列車位置並向列車傳送ATP信息(目標速度信息或目標距離信息),列車收到ATP信息,自動實現速度控制,確保列車在目標距離內不超過目標速度的前提下安全運行。例如站內有車時,車站的起點即是必須停車點,在停車點的前方通常還設置一段防護段,ATP系統通過計算得出的緊急制動曲線即以該防護區段入口點為基礎,保證列車不超越入口點。  有時也可在入口點處設置一個列車滑行速度值(如5km/h),一旦需要,列車可在此基礎上加速,或者停在危險點前方。
  • 卡斯柯助力香港首條全自動無人駕駛地鐵開通
    12月28日,搭載卡斯柯信號有限公司列車自動監控(ATS)系統的香港南島線地鐵開通載客試運營,該線路是香港第一條全自動無人駕駛地鐵,代表了香港當前最高信號技術水平,香港地鐵也由此實現了18個區的線路全覆蓋。卡斯柯作為Alstom的分包商,為香港南島線提供了整套無人駕駛列車自動監控系統,這是卡斯柯無人駕駛技術產品首度輸出成熟市場,也是國內自主化研發地鐵信號系統首次在發達地區得到運用。
  • 最高時速160 新一代全自動市域列車成都下線
    1月7日,在位於成都市新都區的中車成都公司,全國首列基於5G車車通信全自動駕駛的新一代市域A型列車正式下線,這代表著「四川造」軌道交通技術進入引領行業發展的新時代。 、中車成都公司聯合研發,是全國速度最快的市域A型列車,能夠同時滿足在城區短站之間的快啟、快停,和市郊長線大站間持續最高時速160公裡的運行需求,可實現市中心到市中心一站直達,零換乘。
  • 地鐵自動防護系統是的工作原理?
    列車控制系統 保證安全間隔    地鐵是通過什麼來保障運行安全的,我們試圖從技術角度為讀者理出一份通俗的解讀。    在輪軌交通中, 為保證列車運行安全, 須保證列車間以一定的安全間隔運行。據報導,新建的上海軌道交通線路(如6號線、7號線、8號線、9號線、10號線等)採用基於移動閉塞的CBTC信號系統,更加安全,提高運能,並且能使列車運營間隔縮短至90秒。    移動閉塞,是基於通信技術的列車控制(簡稱CBTC)ATC系統,是利用通信技術,實現「車地通信」,並實時地傳遞「列車定位」信息。    列車自動控制系統,簡稱為ATC。
  • 成都無人駕駛地鐵你敢嘗試嗎,快看科技的恐怖
    成都無人駕駛地鐵你敢嘗試嗎,快來看科技魅力。自2010年成都地鐵開通以來,幾乎每年都有新的線路開通或建設。目前成都有成都1號線、成都2號線、成都3號線、成都4號線、成都5號線、成都7號線、成都10號線、成都18號線,在建地鐵線路10條。今年年底,成都地鐵6號線1期、2期、3期、8號線1期、9號線1期、17號線1期、18號線三岔站(不含)至天府機場北站段將開通運營。
  • 香港開通完全無人駕駛地鐵的意義不在於「第一條」,而是「中國製造」
    比起備受爭議的無人駕駛四門轎車,無人駕駛地鐵的應用其實並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因此,這條12月28日將由無人駕駛地鐵擔綱重任的香港南港島線將就顯得不怎麼奇怪了。 但這是中國第一個正式運營的4級(Grades of Automation 4)全自動無人駕駛地鐵。全線共10列車(30輛),列車為3輛編組的不鏽鋼A型地鐵車,運營最高時速為80公裡/小時。
  • 成都5條地鐵全部以「最高標準」通過評審
    成都地鐵2020年底即將開通的5線6項目全部以「最高標準」通過專家評審,正式進入開通倒計時。紅星新聞記者3日從成都軌道集團獲悉,11月25日至12月3日,來自上海市交通運輸行業協會軌道交通專業委員會近40位軌道交通專家,對成都地鐵8號線一期、9號線一期、6號線一二、三期工程進行了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經過為期9天的安全評估,三線均以最高標準通過。此前,17號線一期、18號線三岔站(不含)至天府機場北站段已通過專家評審。
  • 谷歌無人車「螢火蟲」退役,但自動駕駛快來了
    當然,Google專門打造這款無人駕駛汽車的目的並不在於改變車內環境,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通過從零設計和打造一款全自動駕駛車輛,我們能夠發現並且嘗試解決自動駕駛技術中的一些問題——比如如何布置傳感器、如何整合計算機、在全自動駕駛汽車中乘客還要控制什麼功能等等。
  • 山西首條地鐵集成「黑科技」:無人駕駛、刷臉乘車
    作為後來者,太原地鐵2號線集成了城軌雲平臺、全自動運行、人臉識別等諸多「黑科技」。 太原地鐵2號線概算總投資208.64億元。工程採用「A+B」PPP模式,即A部分為土建部分,以政府主導,採用自建模式;B部分為機電設備部分,採用政府與社會資本方合作模式。 26日上午,太原地鐵2號線沿途各站點入口處,大批市民自發聚集等待「嘗鮮」。12時,閘門緩緩升起,眾多市民魚貫而入。
  • 刷臉進站 智能客服 無人駕駛 津城地鐵科技十足
    智能無人客服中心:實現自動售檢票、充值,AI語音交互問答,遠程協助視頻客服中心。車站管理:一鍵自檢、開關站,針對車站大客流,隨時調整檢票閘機的通過性,保證站臺不會發生擁擠。 天津站站:一類車站,客流量大,同時也是樞紐車站。 文化中心站:二類車站,多條地鐵線路換乘站。
  • 中國中車:香港地鐵的「加速度」
    2008年3月,港鐵公司在全球範圍內邀請知名城軌車輛研製公司參與香港港島線地鐵車輛採購招標,長客股份公司成功勝出,這標誌著國產地鐵具備了與世界一流軌道客車製造商同臺競爭的實力,打破了香港地鐵車輛由外國企業壟斷的歷史。 此後,由於長客股份公司在一期項目中的優異表現,港鐵公司先後兩次共追加12列(96輛)地鐵列車。首列車於2011年12月初在西港島地鐵線正式上線運營。
  • 最全自動駕駛技術匯總 全面解析Waymo自動駕駛安全報告
    >五、結論自動駕駛車輛所需回答的四個問題:1.在遵守這類最佳實踐後,Waymo對自動駕駛車輛各個部件進行了大量測試,確保在整合到整套自動駕駛系統後,所有的子系統均能夠安全地運行。該方法還有助於驗證全自動駕駛車輛上路行駛時的安全性。同時,Waymo還可以了解系統部件、子系統或其他方面的任何變化或故障會對在整個自動駕駛系統中造成何種影響。
  • 信息技術: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動態|汽車|大數據|自動駕駛|智能網...
    同月,浙江省德清縣發布浙江省首個自動駕駛與智慧出行示範區建設實施方案,以及關於支持開展自動駕駛測試服務的意見。德清將從頂層設計、硬體基礎、應用落地、產業發展等方面謀篇布局,打造浙江首個全域城市級自動駕駛與智慧出行示範區。9月,上海與浙江、江蘇、安徽共同籤署了《長江三角洲區域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互認合作協議》,區域內的測試數據可以共享,測試結果也可以互認,讓華東地區的自動駕駛產業集群效應更加凸顯。
  • ...周自動駕駛周刊丨蔚來被傳將自研晶片;德國允許英特爾以80英裡...
    本文來源:智車科技 / 導讀/智車科技第39周自動駕駛周刊。澳門首輛自動駕駛巴士亮相澳大澳門大學23日舉行「澳門自動駕駛巴士測試平臺」啟動儀式,標誌著澳門首輛自動駕駛巴士正式啟用。自動駕駛巴士將在澳大校內試行,期間收集行駛數據做分析研究,為將來在澳門公共道路上行駛做準備。自動駕駛巴士長6.6米,可搭載8名乘客,具備人工和智能駕駛兩種模式,可根據實際需求切換。在自動駕駛模式下,巴士可以檢測靜態、動態障礙物及交通標示如車輛、行人、斑馬線及交通燈號,可按實際情況減速或停車。巴士也具備自主變道、自動停靠巴士站等功能,車速不超過40千米每小時。
  • 設計| 地鐵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如何設計-自動報警,消防水泵-消防...
    這是由於地鐵內的環境不同於普通的地上民用建築,地上民用建築內空氣品質較好,基本上沒有劇烈震動,可以較好地通風;而地鐵內常年不見陽光,通風條件差,環境潮溼,灰塵多,各個系統的管線縱橫交錯,空間擁擠,當列車行駛時有較大的震動,由於各系統相互幹擾,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始終運行在較強的電磁幹擾環境下。因此地鐵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設備選型要求更高。
  • 自動駕駛的現狀、案例與趨勢
    國內的自動駕駛分級標準擇是在某些特定場景下,可以放開手、放開眼。L4~L5級別是自動駕駛的理想狀態。L4級別自動駕駛要求系統在某些環境和特定條件下,能夠完成駕駛任務並監控駕駛環境。L4的部署多數是基於城市的使用,可以是全自動的代客泊車,也可以是直接結合打車服務來做。這個階段下,在自動駕駛可以運行的範圍內,駕駛相關的所有任務和駕乘人無關,感知外界責任全在自動駕駛系統。
  • 成像雷達傳感器在自動駕駛汽車中的應用解析
    ,以及它們各自如何滿足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自動駕駛的感測需求仍然存在一些困惑。此外,LIDAR的成本還很高,可能導致其最初只能在相對高端的4級和5級自動駕駛車輛上使用。」 Matt:「這就是了!沒有一種傳感器可以使自動駕駛車輛真正可靠。我們必須將這三者結合使用,但這也意味著自動駕駛車輛的價格會非常貴。」 我:「你只說對了一部分。4級和5級自動駕駛車輛可能需要攝像頭、LIDAR和雷達這三種傳感器來提供高可靠性和全自動駕駛體驗。
  • 年內特斯拉自動駕駛上路,硬體能否達到成疑
    日前,和訊汽車從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社交媒體得知,特斯拉第5個測試版全自動駕駛將在未來數天內推出,包括根本性的改進、重要的漏洞修復等等。   其實早在1個月前,特斯拉就已經為部分海外車主推送了FSD BETA升級套件,這些車主們也開始體驗真正的特斯拉全自動駕駛功能。同時,馬斯克表示全自動駕駛今年底將廣泛發布。
  • 廣州駛入自動駕駛新賽道
    在城中村裡開車,寸步難行、時停時走,往往是司機們的噩夢。「在自動駕駛汽車眼中,城中村是一片充斥著海量的動態障礙物數據、沒有可識別的交通標誌、無法事先定義的極限挑戰場景。」文遠知行智慧出行事業部總經理李一凡指出,自動駕駛技術走向成熟應用,必須要經受城中村的考驗。
  • 全球首個自動駕駛安全規範出臺!你準備好放開方向盤了嗎?| 硬核時間
    不過我們可以在它到來之前做好迎接它的準備——比如說給自動駕駛定個規矩,讓它在可控的,安全範圍內運作。L5 級別的無差別自動駕駛實在過於遙遠,但這並不妨礙 L3/L4 級別的高級輔助駕駛正在向人類招手。北京時間今天,英特爾聯合戴姆勒、寶馬、奧迪、大眾、FCA 等一眾車企和大陸、Aptiv 這樣的Tier1 供應商,發布了世界上首個成文的 L3/L4 級別高級輔助駕駛安全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