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上午,廣西招生考試院舉行高考評卷開放日活動,邀請南寧市的部分考生、家長代表及媒體記者探訪高考評卷點。今年廣西首次引入智能評卷系統,能對抄襲範文的作文作出快速識別。
1 今年「刷臉」才能進入閱卷現場
在閱卷場所的大樓入口,設置了一排「人臉識別」驗證通道,所有進入的人員都要「刷臉」驗證身份才能通過。考生、家長依次通過身份驗證、人臉識別和嚴格的安檢,才進入到閱卷現場,在第一個環節就體會到高考閱卷的嚴肅性。
廣西招生考試院普通高校招生考試處副處長李萬春介紹,往年對評卷教師是採用身份卡進行識別,但個別老師有身份卡丟失的情況,無法人證合一。今年引入的人臉識別系統,平均每個人只需3~5秒即可入場,提高核驗速度的同時,更能確保評卷場所和評卷信息的安全。
據了解,今年全區約有36萬名考生參加高考,比去年增加3.5萬人,共產生143.8萬多張答題卡,比去年增加近14萬張。6月7日,考生們剛結束語文科目的考試,全區各地考生的答題卡就被陸續運往評卷點。12臺大型高速掃描閱讀機,每臺每小時掃描3000張左右,經過79名工作人員的努力,6月11日,所有答題卡的掃描工作順利完成。
2 老師吃透評分標準再上崗
掃描後,考生的選擇題答卷(2B鉛筆填塗部分)內容直接錄入資料庫,非選擇題答卷內容形成圖像後也被原原本本地存入主資料庫,評卷系統會對資料庫中的答題卡圖像進行加密和編號,然後由評卷系統根據評卷需要對圖像進行按題切割,隨機派發給不同的評卷教師評閱。
評卷教師在評閱時只能看到自己所評閱試題的答題內容,無法與考生對應,也無法獲知同一張答題卡上其他試題的答題內容等信息。
考生和家長最關心的是打分標準。在主觀題、作文等環節,會不會存在有的評卷老師「手鬆」,有的「手緊」?如何確保公平公正?
據介紹,評卷前會制定出一套非常詳細、操作性強的評分細則。評卷老師事先經過培訓,吃透評分細則後才能上崗。此外,為減少評卷誤差,廣西在高考評卷中一直堅持「雙評」,也就是說,對分值較高、比較複雜的試題實行雙評,語文作文、英語作文和分值超過10分的主觀題必須雙評。兩名評卷教師「背對背」評閱同一道題,如果二者的評分分差沒有超出設定的誤差值,則取二者的平均分作為該題得分;如果超出,評卷系統會自動把該試捲髮給第三名教師評閱,最後取雙評差值較小且在誤差值內的兩名評卷教師評分的平均分作為該題得分;如果三名教師的評分兩兩比較的分差均大於設定的雙評誤差值,則交由學科評卷組仲裁。
同時,各學科的試卷每天還會進行複查,複查量不少於當天評卷數量的30%。對於複查中發現的與原評卷教師不同意見的評閱意見,各學科評卷組組長將進行裁決。
3 作文要表達出真情實感
今年的高考作文題以漫畫形式呈現,成為熱點話題。考生小駱告訴記者,考完後跟同學交流,不少人覺得有些措手不及。以前大家寫議論文居多,這次是寫記敘文,很多人是第一次寫。他認為雖然形式有變,但是考驗的是真情實感,只要把自己最真摯的情感融入到作文裡,應該不用太擔心。
語文學科組組長吳天順介紹,無論是看圖作文還是材料作文,呈現的都是一種生活情境,在情境中立意,應該是不難的。今年的作文題講的是師生間的情感,最重要的是把真實情感通過幾百字表達出來,對考生的文筆、認識問題的深刻程度都有考查。因此,需要平時有大量的閱讀和寫作訓練作基礎,畢竟,背範文與真情實感的表達有很大區別,這是老師們今年語文閱卷過程中的最大感受,最終會提交質量報告,給出詳細建議。
4 首次啟用智能評卷系統
據介紹,為確保評分更準確,今年廣西首次啟用智能評卷系統。系統能對英語、語文、數學(文)、數學(理)、文綜/理綜全科目進行空白未作答題目檢測,並與人工評分和缺考考生數據進行比對,有效預防漏評和空白未作答題目誤判分的情況發生。
智能評卷系統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能針對英語作文題和語文作文題,快速識別出考生作文中是否抄襲試題內容或範文的情況,並自動將作文中涉嫌抄襲的答題卡列表交由專家組進行審核。
李萬春介紹,智能評卷不作為最終成績,只是考核評卷教師的一個手段。往年在其他使用該系統的地區曾經出現過高疑似度的抄襲內容,廣西目前尚未發現此類情況。
考生家長駱先生表示,親眼看到了閱卷過程,感覺很放心,尤其是看到針對高分值的題目設置了雙評甚至三評的措施,讓人感到高考評卷具有很高的嚴謹性和科學性。
據介紹,預計廣西高考評卷工作於6月22日左右完成,6月23日對考生開放高考成績查詢通道,並公布今年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屆時考生可查詢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