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紀錄片《中國醫生》的播出,南京鼓樓醫院燒傷科的一位醫生在網絡上迅速走紅。不僅僅是因為他具有高顏值的外表,專注認真的態度,還因為他溫柔細心的語言:
「出汗了,給她擦擦汗」;
「小孩要生長發育,你現在也要生長發育」;
「那我走了啊,有什麼不舒服和你老公說,老公再和我講,好不好」。
你印象中是醫生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是《歡樂頌》裡的趙啟平,是《惡作劇之吻》的江直樹,是《小美好》裡的江辰,又或是《餘生,請多指教》的顧魏。徐曄醫生的爆紅讓一眾網友感慨:看見了你,從此所有的醫生類霸總文男主都有了清晰的面孔。
徐曄,《中國醫生》紀錄片南京市鼓樓醫院燒傷科醫生,豆瓣評分9.3的高分,除了它反映出來的真實性和拍攝內容剪輯之外,還有就是:徐醫生也太帥太溫柔了。
除了溫柔,徐醫生「一夜爆紅」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他是個真正的學霸:17歲考上大學,28歲已經拿到了中山大學博士學位,SCI論文發表5篇。5篇什麼概念呢?一般來講,讀2年的博士能專心致志做科研,一到兩年可以發表一篇SCI論文,發表5篇的基本上就算是博士群體中的精英了。更何況是徐曄醫生在28歲的年紀就進入了南京市鼓樓醫院,這個醫院可是在南京市排名前三的醫院,更是前途可期。
帥氣的外表會帶來過分的關注,徐曄醫生用實力證明「明明可以靠顏值偏要靠實力」。隨著徐曄醫生的迅速走紅,很多人都在網絡上議論紛紛「顏值還是實力都吊打小鮮肉」。徐曄醫生最打動網友們的並不是顏值,也不只是因為實力。燒傷科重症患者很多,徐醫生曾經親眼看見過已經開始好轉的病人因為無力支付高額醫藥費而選擇出院,也見過各種各樣的人間冷暖,他還多次出手幫助患者減輕醫藥費負擔,幫忙尋找各種渠道,以及院內申請。
沒有鮮花與掌聲,沒有聚光燈照耀的大舞臺,甚至還會有一部分患者不理解,有的只是高強度的工作和默默付出。徐醫生僅僅28歲就取得了如此高的成就,但是這絕對不是隨隨便便就達到的,除了日常接診本科室的患者,徐醫生還要接診緊急病號,值班,查房。用徐醫生的話來說「雖然辛苦,但是看到患者好轉,一切都值得」。
在紀錄片中,提到徐曄醫生的母校中山大學醫學院,他提起了有這樣一個牌匾,上邊寫著「救人救國救世,醫病醫人醫心」。雖然徐醫生年僅28歲,我們就已經感受到了他對母校校訓的深刻理解和切身踐行。
「但願世間人無病,寧可架上藥生塵」這是古代郎中對於行醫治病救人的理解,「你可以做到但是沒有給你機會和你拼盡全力不留遺憾,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感受。」這是徐曄醫生行醫治病的原則。面對徐醫生的「一夜爆紅」,很多網友都說「我怎麼沒遇見過這麼好的醫生啊」「想見徐醫生,但是燒傷科,對自己狠不下心」。這些看似玩笑的背後是光大患者以及網友們對醫患關係緩解的期待,隨著90後醫生逐步進入醫院就職,相信全國的醫患關係肯定會進一步緩解。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