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利用DNA摺疊出蒙娜麗莎

2020-09-05 科學書屋

美國科學家們用DNA摺紙術創造了達•芬奇著名畫作《 蒙娜麗莎》的世界最小複製版本。

  

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DNA摺紙術可以自組裝成大型可完全自定義的陣列,從而創造出可顯示任何圖像的「畫布」。


DNA雖是以生物遺傳信息編碼而聞名的,但它同時也是一個優秀的化學構建模塊。單鏈DNA分子是名為核苷酸(縮寫為A, T, C and G)的較小分子排列成的一個字符串或序列。


這幅世界上最小的《蒙娜麗莎》卻是全球迄今最大的DNA摺紙結構。單鏈DNA分子中的核苷酸可以與另一條單鏈中的核苷酸結合形成雙鏈DNA,但這些核苷酸只能以非常特定的方式結合:一個帶有T的A核苷酸或一個帶有G的C核苷酸.這些嚴格的基本配對「規則」使設計DNA摺紙成為可能。


一個大型的DNA畫布由多個更小的方形摺紙拼成。分子可以選擇性地附著到主鏈上,以組成可通過原子力顯微鏡看到的凸起圖案。


研究人員開發出可拍攝類似於《 蒙娜麗莎》等圖像的軟體,將其劃分為小塊並確定組成這些方塊所需的DNA序列。然後他們使這些部分自行組裝成可重新構建蒙娜麗莎的上層建築。


加州理工學院助理教授表示,「為了使其他對微米級平面DNA納米結構應用的研究人員能夠隨時了解我們的技術,我們開發了一款在線軟體工具,可將用戶所需的圖像轉換成DNA鏈和實驗室協議。


這個協議可以直接被液體處理機器人讀取,自動混合DNA鏈,毫不費力地組裝DNA納米結構。」他們還使用在線軟體工具和自動液體處理技術,用DNA鏈設計和組裝了其他幾種模式,包括實物大小的細菌肖像和細菌大小的公雞肖像。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建立一種新型的元DNA結構,開闢光電子以及合成生物學
    ASU和上海交通大學(SJTU)的一個由分子科學學院米爾頓格利克教授郝巖領導的科學家團隊眾所周知,沃森-克裡克鹼基配對的可預見性以及dna的結構特徵,使得dna可以作為一種通用的構件,來設計複雜的納米結構和設備。「DNA技術的一個裡程碑當然是dna摺紙的發明,其中一個長單鏈dna(Ssdna)在數百條短dna短纖鏈的幫助下被摺疊成指定的形狀,」嚴解釋道。
  • DNA的外表,納米技術的心——DNA摺疊技術
    科學家利用「單鏈摺紙」的新策略,即用一種細長的麵條狀的DNA或RNA,自發摺疊出最大最複雜的結構,而且沒有一個結。此外,形成這些結構的鏈,既可以在活細胞內部製造,也可以在試管中使用酶製造,從而使科學家能夠立刻將這些新設計和功能應用於納米醫學領域中,例如微小的納米機器人可以扮演醫生的角色,在細胞內運送藥物至損傷部位。「我認為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突破,也是合成生物學的一個很好的機會。」
  • 開發出單鏈DNA/RNA摺紙術
    形成這些結構的單鏈DNA或RNA能夠在活細胞中產生,或者在試管中利用酶製造出,從而允許科學家們有潛力即插即用納米藥物的新設計和功能,比如將細胞中的藥物運送到損傷部位的微型納米機器人。Yan說,「我們總是受到大自然設計的啟發來製造攜帶信息的分子,這些分子能夠自我摺疊成為我們想要的納米形狀。」
  • 蒙娜麗莎十大恐怖之處?帶你認識真正的蒙娜麗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蒙娜麗莎再次從羅浮宮被安全帶走,首先被帶到安博伊西城堡,然後是洛克-迪厄修道院和尚博城堡,最後被帶到蒙託班的英格爾博物館。據報導,2015年12月,法國科學家帕斯卡爾 庫特(Pascal Cotte)利用反射光技術在繪畫表面下方發現了隱藏的肖像。 肖像是一個側面看的模型的基礎圖像。
  • 科學家繪出最小《蒙娜麗莎》 大小僅為髮絲1/3
    科學家繪出最小《蒙娜麗莎》 大小僅為髮絲1/3   美國科學家藉助納米化學技術在世界最小的「畫布」上「繪」出萊奧納多•達•芬奇的名畫《蒙娜麗莎》,「畫布」寬度僅30微米,相當於一根頭髮絲的三分之一。
  • 科學家最新研究:時間可以被摺疊,利用這一點能夠實現時空穿越!
    科學家最新研究:時間可以被摺疊,利用這一點能夠實現時空穿越!這個說法讓很多人的人都感到非常不可思議的,因為在此之前空間只是一個飄渺的存在,科學家最新研究:時間可以被摺疊,利用這一點能夠實現時空穿越!而在提出這一個說法之後人們才明白,空間不僅是能夠被感知到,而且還可以被摺疊。
  • 科學家聲稱揭開蒙娜麗莎微笑之謎
    左圖是《蒙娜麗莎》,右圖是《美麗公主》,最新研究顯示,這兩幅作品中都存在神秘微笑,達-芬奇採用「暈塗法」畫法描繪的人物嘴部具有視錯覺效應。
  • 科學家用蒙娜麗莎的臉做實驗,來看看她在想什麼
    眾所周知,《蒙娜麗莎》是達文西的著名畫作之一,當初不少人為了一睹《蒙娜麗莎》的真容而紛紛飛往法國,就連現在都有不少人奔去羅浮宮,為的就是看一眼《蒙娜麗莎》。而且,每年到羅浮宮欣賞《蒙娜麗莎》作品的人數大約有600萬左右。
  • 蒙娜麗莎的微笑,讓人失望的景點
    被不斷複製的「神秘人物」法國「觀念藝術之父」馬塞爾·杜尚在1930年創製了《帶鬍鬚的蒙娜麗莎》,他只是按原樣複製了蒙娜麗莎,然後俏皮地用鉛筆為她增加了兩撇八字鬍及一小撮山羊鬍。結果這幅畫在2017年巴黎蘇富比拍賣會上拍出63.25萬歐元高價。
  • 蒙娜麗莎是中國人,還是外星人?
    圖片來源:東南快報中新網8月25日電 藝術巨匠達文西所作的「蒙娜麗莎」,其神秘微笑數百年以來令藝術家百思不得其解。外媒報導,科學家最新研究顯示,達文西筆下的神秘微笑並非唯一,這位藝術巨匠擅長一種特殊繪畫技法。該繪畫技法被稱為「暈塗法」,同時出現在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和《美麗公主》中。其實,關於西方名畫的研究從未停止,也不斷有關於這些作品的軼聞被曝出。以下,中新網為您梳理這些西方名畫的軼聞。
  • 達文西為何能畫出蒙娜麗莎的微笑?
    達文西的繪畫技巧簡直出神入化,當今世界上最著名的《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等絕世佳作,就是出自達文西之手。有人說,梵谷的作品價值是最高的,而達文西的作品則是無價的。達文西的名作《蒙娜麗莎》自問世以來,就備受世人矚目,是公認的全世界最傑出的美術作品。《蒙娜麗莎》高度的藝術成就,猶如地球的珠穆朗瑪峰,令後世的大師們難以逾越,只能摯誠地仰望。
  • DNA摺疊的藝術
    科學家以前認為肯定需要成千上萬甚至上百萬的環,但是最新的研究發現每個細胞中只有大概一萬個不重疊的環。每個環(灰色,右上圖)被小段的DNA(黑色)鉚定,方便被稱為轉錄因子(藍色,右中圖)的蛋白質結合。這些環進一步擠在一起並被七種化學標籤(紅色、橙色和綠色,右下圖)之一包裹,這些標籤會告訴細胞是否要將基因打開或關閉。
  • 畫中蒙娜麗莎為何一直微笑?把畫倒過來,你會發現事情真相!
    人類總是對神秘的事物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好奇心,曾經有一份關於達文西畫出了飛機圖紙,被曝光後刷新了所有人對達文西的認知,蒙娜麗莎的微笑目前僅存在羅浮宮,這幅畫作是一位法國的國王,從達文西手中弟子花費大價錢購買,每天都會有很多人來到博物館觀看蒙娜麗莎。
  • 蒙娜麗莎其實是男人?一起了解看看《蒙娜麗莎》背後的5個秘密
    那麼,關於蒙娜麗莎是否懷孕的結論來自於哪裡呢?2006年科學家們運用設備對畫作進行了紅外掃描,以闡述畫作的增強3D圖像,得出的結論是,在她的衣服下面可能確實有凹凸的腹部。儘管繪畫的顏色隨著時間的過去而變暗,但此時的科學掃描還突出了她頭上垂下的透明面紗。據說,在當時的義大利,孕婦都喜歡這樣的裝束。
  • 蒙娜麗莎的微笑,暗藏著一個「秘密」,不信在鏡中旋轉90度再看!
    蒙娜麗莎的微笑,暗藏著一個「秘密」,不信在鏡中旋轉90度再看!   提到歐洲人,肯定繞不開浪漫的話題,提到浪漫,又肯定繞不開義大利人。其實,早在西歐歷史上的中古時代,義大利就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藝術天才。文藝復興運動的發展,就像是催發了義大利的春天,而達文西就是其中一朵開得最耀眼的花。
  • 蒙娜麗莎為何一直在微笑?你把它倒過來看,就不會這麼認為了
    《蒙娜麗莎》是西方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達文西的著作,達文西不僅畫的畫神秘,連他自己本身也是一個神秘的人,他不僅是畫家,還是數學家、科學家,並且據說他曾經畫出了類似於飛機的圖紙。同時期的明朝,中國也有人製造了滑翔機。神秘總是互相有感應一般,不知道達文西這份飛機的圖紙是哪裡來的,但是他的這幅畫很明顯更加讓人沉迷。
  • 價值8.3億美元的《蒙娜麗莎》:詭異微笑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
    那一抹微笑的神秘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重新開始了對《蒙娜麗莎》的研究,根據科學家通過紅外線掃描處理之後,提出了這樣幾個疑問:1、《蒙娜麗莎》的真實身份。義大利語的"蒙娜"指的是對女士的尊稱,所以蒙娜指的並不是女主人的名字,而《蒙娜麗莎》的真正主人,很有可能是麗莎·格拉迪尼,她是達文西的鄰居,並且科學家還推測,她還很有可能是一名孕婦,因為畫中蒙娜麗莎穿著透明的紗巾,頸部繡著獨特的領結,這樣的打扮正是16世紀義大利孕婦的專屬著裝。
  • 《蒙娜麗莎》中究竟蘊含著怎樣的秘密?
    在世界上,有這樣的一副神秘的畫作,她詭異的微笑,困擾了人們長達了500年之久,由達.芬奇所作《蒙娜麗莎》,關於它的秘密,到現在科學家們至今沒有給一個準確的答案,有人說,這是一副藏寶圖,也有人說,這是一把地球的鑰匙。
  • 蒙娜麗莎的微笑之謎現已被揭開!真相甚是驚人!
    英媒稱,通過對這具遺骨的還原,或許能幫助人們揭開「蒙娜麗莎的微笑之謎」。    據英國《每日郵報》18日報導,義大利一支考古隊日前宣布,在佛羅倫斯的聖厄休拉修道院挖掘到「蒙娜麗莎」的遺骸,並向人們揭開「蒙娜麗莎」本人的身世。原來,為達·文西不朽畫作《蒙娜麗莎》擔當模特的這名女士叫麗莎·格拉迪尼,曾經是佛羅倫斯絲綢富商弗朗西斯科的妻子。據史料記載,這名女子在丈夫死後就做了修女,並在聖厄休拉修道院度過餘生。
  • 蒙娜麗莎的微笑之謎,千年難以釋懷的猜測:專家給出說法
    蒙娜麗莎的微笑一直是世人探究的一個神秘的謎團,它來源於義大利著名畫家達·文西創作的《蒙娜麗莎》肖像畫。它也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肖像畫傑作。在此畫中,蒙娜麗莎那嫵媚笑容具有一種如夢似幻的千古奇韻,因此被美術史家稱為「神秘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