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建蘭中學進行了特長生專業測試。老師們介紹這次測試時,特地提到一位男生,他考取了中央音樂學院的鋼琴九級證書,同時也有浙江省藝術特長水平等級證書(小提琴A級)。
建蘭中學負責音樂招生的金老師說,「我們通常說的考級都是指參加省音協的考級,最高十級。這位同學的中央音樂學院鋼琴九級,和小提琴A級,水平都很不錯,肯定達到了我們通常講的十級水平。」
這位學生叫邵潤澤,是杭州市聞濤小學六年級學生,今年13歲。
一般情況,學一種樂器就夠辛苦了,這位同學同時學得這麼好,是怎樣做到的?
媽媽的想法很單純:
花那麼多錢買鋼琴,總不能浪費吧?
昨天,我們在學校見到了邵潤澤和他媽媽。邵潤澤穿著條紋T恤、寬鬆的運動褲,看起來有些靦腆。他在音樂教室給我們演奏了一首鋼琴曲,大方而自信。
5歲時,媽媽給他報了一個電子琴班。一個月後,媽媽接到了老師的電話,說孩子的音樂天賦不錯,建議讓他學鋼琴。
媽媽花了14000元給邵潤澤買了一架鋼琴,潤澤開始了他的學琴生涯。
小傢伙一開始勁頭很足,有一次去老師家練琴,上樓梯時磕破了頭,也不肯回家休息,到樓下藥店塗了點酒精就跑去老師家了。但過了一段時間,熱情慢慢退下去了。
媽媽說,和同齡人相比,兒子的學琴過程還是比較順利的,但也有不聽話的時候。三年級之前孩子練琴的情緒會不穩定,有時也吵著不要練琴,這時候很考驗媽媽的耐心和毅力。為了讓孩子專心彈琴,她會給孩子伴舞。有時候孩子彈一曲,她就踮十分鐘腳尖,偶爾也會下腰。家裡的鋼琴旁養了兩隻烏龜,他彈琴時烏龜會爬來爬去,就跟他說,小烏龜都在幫你打節奏呢。
媽媽說:「孩子小,要用各種辦法哄他們,那幾年,我也動了不少腦子。我不能先放棄,我的想法很單純,花那麼多錢買鋼琴,總不能浪費吧?況且孩子還是喜歡音樂的,只是有時候厭倦了。」
爸爸想讓兒子放棄一種,兒子說不覺得累
上小學後,邵潤澤開始接觸小提琴。小學一至三年級,邵潤澤在福州上學,他所在的班級是小提琴特色班,整個班68位學生都練小提琴。但到三年級時,只剩下不到20位同學在堅持,邵潤澤一直沒有退出。那段時間同時學習兩種樂器,他每天放學回家要練一小時鋼琴、一小時小提琴。
這樣過了一學期,爸爸提出了反對意見:不能同時學習兩種樂器,這樣孩子太累了,也沒有時間運動。但媽媽覺得音樂是相通的,兩種樂器都學了這麼長時間,放棄很可惜。問兒子,兒子的回答是兩種樂器都不捨得丟,而且他不覺得累。最後,尊重了孩子的選擇。
邵潤澤爸爸是廈航的工作人員,經常出差,一個星期四五天在外面,但只要有時間就拉著孩子去打籃球。媽媽是蕭山機場的工作人員,平常都是她陪孩子。
四年級,全家從福州搬到杭州,邵潤澤進入聞濤小學。媽媽說,聞濤小學的合唱團很吸引她,學校課業負擔也不重,孩子有很大的自由空間。
邵潤澤加入了合唱團,在合唱團中彈鋼琴,每天放學後會彈一小時鋼琴,然後去打籃球。四年級開始,他跟著合唱團的黃老師學習樂理,鋼琴和小提琴的進步都很大。
除了鋼琴和小提琴,潤澤對其他樂器也感興趣,經常讓媽媽買別的樂器。有一次鬧著要買大提琴,媽媽不答應,他就把小提琴放地上當大提琴用,拉出來的曲子還像模像樣。
每晚做作業時間:半小時
成績保持在年級前五名
四年級假期,邵潤澤跟著父母回福州探親,去母校看了老師和同學。音樂老師一見他就問:「帶小提琴了嗎?跟我們參加比賽去!」邵潤澤乖乖地參加了比賽,結果獲得了福建省小提琴大賽一等獎。
五年級,邵潤澤考取了中央音樂學院的鋼琴九級證書和浙江省藝術特長水平等級證書(小提琴A級)。這一年,他還加入了杭州市少年交響樂團,擔任小提琴手,他幾乎是團裡最小的成員。
邵潤澤的生活很有規律,每晚回家花半個小時做完作業,然後練一個小時琴,看中央十套的《我愛發明》,再看四十分鐘課外書,九點準時睡覺。
他學習成績也很好,一直保持在年級前五名。潤澤媽媽說,潤澤從小注意力就很集中,學習習慣也不錯,很自覺,平時都是督促他練琴,學習方面基本不用管。可能是從小練琴,要記大量的樂譜,他的記憶力很好,對學習應該也有幫助。還有就是非常喜歡讀課外書,和練琴一樣,每天晚上他一定會看四十分鐘書。
邵潤澤的周末排得很滿:周六上午練鋼琴、下午跟著外教學英語,晚上做作業;周日上午練小提琴,下午到杭州市青少年宮的交響樂團訓練。
記者問邵潤澤:每天這樣練琴不累嗎?
他說,三年級以前會煩,三年級以後音樂就成了習慣,吃飯、寫作業都要開著音樂。媽媽的車上也有好幾張CD,只要他在車上一定會有音樂。媽媽說,有時候吃飯想和他聊天,但他說不要吵,他要聽交響樂裡有幾種樂器。邵潤澤喜歡古典音樂,自己會上網淘一些碟,爸爸媽媽也會買各種CD給他,現在家裡已經有上百張古典音樂CD。
媽媽說,這麼多年,我一直當兒子的觀眾
現在是苦盡甘來
媽媽說,這麼多年,她一直當兒子的觀眾。兒子彈琴時,她不會走動,不會看書,不會上網。不管他彈得怎麼樣,她都會安安靜靜地坐在潤澤身邊聽他演奏完。從他開始學琴起,晚飯後就再也沒有和孩子一起出去散步了。現在是苦盡甘來,她自己也慢慢把音樂當做一種享受。有時候做晚餐,潤澤會站在廚房裡拉小提琴,那實在是一種享受。
除了鋼琴和小提琴,邵潤澤對模型很著迷,去年還獲得了杭州市中小學生科技節二等獎。有一次學校的科技活動和合唱團時間衝突,他跑去參加科技活動,但合唱團不能沒有人彈鋼琴,老師讓兩位同學把他「綁」了回來。
今年,邵潤澤只參加了建蘭中學的特長生考試。他說,第一次去建蘭中學感覺就特別好,因為大廳裡放著一架三腳鋼琴。更重要的是,建蘭有一支很棒的樂團。
很多老師建議邵潤澤走專業路線,可以試試上海音樂學院。媽媽說,「我們知道在鋼琴後面加個『家』字有多難,還是希望他自由一些,把音樂當做享受。」
建蘭中學特長生測試
4月14日,建蘭中學舉行特長生專業測試。不到八點,學校門口就站滿了學生和家長,很多學生背著樂器、畫板。負責特長生測試的袁小航老師說,大約有350名學生參加了這次測試,最遠的學生從新疆趕來,也有來自河南開封的,總體水平都不錯。
袁小航老師說,今年是學校第一年大規模招收特長生。初選入圍的學生參加5月13日的杭州市民辦中學招生電腦派位,未錄取的學生參加當晚學校組織的測試,特長生按學校自主招生能力測試成績從高到低錄取。
據都市快報 姜曉蓉 記者 韓丹 攝
公益中學潘志平校長說,三類特長生學校都招,尤其是體育類,一直很重視。原來招的桌球、足球都不錯。前兩年,全省的桌球冠軍都在公益,後來被學軍中學和十四中錄取。今年第一次招收田徑特長學生,3人左右,名額算多的了,最近正在物色階段,要求學生獲得省市比賽一等獎。
杭州高級中學教務處陳利民主任說,學校體育特長教學和陳經綸體校合辦,羽毛球是特色,也是學校的品牌項目。其他學校沒有特招羽毛球的。今年杭高羽毛球招17人,男女生不限。要求國家二級運動員以上標準。高一女生王心緣羽毛球打得很好,已經錄取國家集訓隊,現正在參加集訓。
杭州第二中學樂團指導老師郗聖達說,學校不招鋼琴特長生,因為水平高的同學有很多。二中隨便一個年級,鋼琴達到10級的就超過10人。現在,學校管弦樂團缺大提琴和中提琴特長生,甚至一直都沒招到過中提琴特長生。如果想報考,最起碼要達到省少年宮的樂團要求,要參加省藝術特長測評,拿到A級。去年,學校有名鋼琴特長生,清華大學給了降60分錄取的加分優惠。
杭州第十四中學音樂教師張冠超說,康橋校區的音樂特色班,今年要招20個器樂特長生,包括西洋樂器和民族樂器。像鋼琴10級、小提琴A級這樣的同學,非常歡迎來報考。2010年,十四中室內樂團,參加全國中小學生藝術巡演,拿到全國一等獎。其中有位女生,因小提琴特長,獲得清華大學降60分錄取的加分優惠。
學軍中學陳萍書記說,學校的民樂團規模很大,今年招12名特長生,特別想招嗩吶、低音提琴和大提琴特長生。要求是市藝術團優秀團員,在各級各類藝術比賽中獲得二等獎以上。藝術特長考試拿到A級。去年,民樂團裡的男生方戈,因為二胡特長,直接保送清華大學。2010年,女生顏楨力,因為打擊樂特長,被中國人民大學錄取。民樂團的出路都不錯。
浙大附中辦公室主任屠曉丹說,學校招特長生體育類最多,一共14人,其中排球有8人,包括男女。排球是學校的特色項目,其他學校基本沒有這樣的招生力度。如果想報名,要求國際二級運動員標準和以上。
高二女生邵依雯,在廣州亞運會上,獲得女子400米自由式決賽冠軍,拿到金牌。在女子800米自由式快組決賽中,拿到銀牌。遊泳特長生今年也招,要求國際一級運動員標準。據都市快報 記者 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