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瑞雪兆豐年,詞裡無「雪」,充滿豐收太平的喜悅

2021-01-14 曉曉電影迷

下雨或下雪,古人認為這是天地交媾產生的祥和之氣,意味著天地和睦,會五穀豐登的。如果在特殊日子來一場雨雪,比如立春,那就是祥瑞了,不但預示著豐收,還預示著天下太平,因為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春天開始,萬物復甦。我找來找去,還真找到一首立春下雪的詩詞,不出所料,詩詞裡充滿喜悅。這首詞是南宋詞人陳三聘寫的,他是蘇州人,生活在南宋。因為沒有水旱災害,蘇杭向來被稱為「人間天堂」,「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成都被稱為「天府之國」是一樣的。在沒有水旱之憂的蘇州,立春日的一場雪,能讓陳三聘如此喜悅,可見老百姓對豐收和太平的憧憬。

朝來和氣滿西山,拄頰小欄杆。柳色野塘幽興,梅花紙帳輕寒。三杯淡酒,玉腴蔬嫩,青縷堆盤。細寫池塘詩夢,玉人剪作春幡。

「丙午立春大雪,是歲十二月九日丑時立春」,是這首詞的小序,看了這小序,我們知道這一天立春。「丑時立春」,是立春的精準時間,我們不用管它,知道這一天是立春就可以了。「朝來和氣滿西山」,「和氣」就是指雪,楊慎的《雪辭》中有「滿天和氣,太平有象」的句子,下雪是豐收、太平的預兆。這「和氣」兩個字,非常關鍵,可以看出陳三聘的著眼點,不是自己賞雪的快樂,而是瑞雪帶給老百姓豐收和太平的希望。「拄頰小欄杆」,是陳三聘在那美滋滋的想著豐收太平的喜悅了。

「柳色野塘幽興,梅花紙帳輕寒」,陳三聘是蘇州人,這景色也是江南的,一年四季都是青翠翠的,不同於北方。他看著柳色在瑞雪中更加青翠,梅花在輕寒中更加抖擻,起了去野塘賞雪探幽的興致。回來後,喜悅不減,「三杯淡酒,玉腴蔬嫩,青縷堆盤」,要喝一杯的。「玉腴」是指魚肉,「青縷」就是鮮嫩的菜蔬了。酒後乘興,要把池塘探幽寫成詩篇,眼前又出現了家家戶戶戴春幡去迎春的場面。「春幡」是立春是佩戴的一種飾品,家中老幼都出動,女孩子戴在頭髮上,也有人戴在衣服上,這是一種立春文化。

一場雪,下在特殊的日子裡,就有特殊的寓意。江南這四季如春的地方,在立春日,下了一場瑞雪,真是好兆頭,難怪陳三聘那麼喜悅。他的這首《朝中措》,讓我們知道曾經的那個立春,江南下了一場瑞雪,讓老百姓滿懷喜悅,憧憬著豐收和太平。這首詞裡,我們也可以看到陳三聘的胸懷,他是樸素善良的,為天下即將豐收、太平而喜悅,這也是所有老百姓的心聲。

相關焦點

  • 今天立春,天氣晴朗,為什麼老人說「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
    聽爺爺講今天立春日是晴天,「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我有點蒙圈,不問神仙就問爺爺吧:爺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爺爺說:「立春這天不下雨,預示著一年收成不錯,古代主要指小麥收成好,老百姓能吃上饅頭,餓不死人」。我若有所思,心不在焉「啊」了一聲。當然我也希望今年有個好收成,但我這個人喜歡鑽牛犄角,對爺爺的話半信半疑。
  • 瑞雪兆豐年!新年首場大範圍降雪將登場
    所謂「瑞雪兆豐年」,據中央氣象臺消息,1月4日至7日,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江漢、江淮及西南地區東部將出現一次大範圍較強雨雪天氣過程。其中,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北部將有雪或雨夾雪,陝西中南部、山西南部、黃淮北部有大到暴雪;黃淮南部、江漢、江淮北部及四川盆地東部等地有中到大雨。
  • 福山區迎來今冬裡的第一場雪
    舉報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董波 煙臺報導  紅梅報新春,瑞雪兆豐年
  • 稻花香裡說豐年
    明朝畫家文徵明繪《食盈豐收圖》。(資料圖片)又逢一年秋分,金色的稻穗向大地母親垂下了頭,粉紅的蘋果被西風親吻更顯嬌羞。丹桂飄香,蟹肥菊黃,這是一個豐收的時節。歲稔年豐,家國同慶,9月22日,我們將迎來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願得四方無旱潦盡教樂歲似東嘉「農,天下之大業也。」
  • 【豆知識】雪的日語名字知多少
    【豆知識】雪的日語名字知多少 2015年01月14日13:43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關於「雪」,中文裡有暴風雪、瑞雪、殘雪等說法,日語中也有許多關於雪的、優美的詞彙。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 2018年立春是幾月幾號幾點 2018打春是什麼意思和立春是同一天嗎
    導語:立春和打春是同一天嗎?立春實際上就是打春的意思,只是打春叫起來不是很好聽,人們多稱為立春。一般民間都叫「打春」,那麼「打春」到底是什麼意思?「打春」一詞是怎麼來的呢?是不是每年都要「打春」,如果每年都要「打春」,2018年幾點立春打春?我們一起來了解關於「打春」的相關知識。
  • 長江白鶴梁上有一個特殊風俗,揭開「石魚出水,以兆豐年」之謎
    俗話說「瑞雪兆豐年」,意思是說一場大雪可以預兆來年的好收成。在我國四川省地區很少有雪的出現,可是當地人卻流傳著一個特殊的諺語,叫做「石魚出水,以兆豐年」。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諺語的背後又隱藏著何種玄機?
  • 【南方人露腿、北方人暖房裡看雪飛!】不南不北的江浙滬凍成鬼
    都說瑞雪兆豐年,不過還是有人擔心菜價會漲、出行會擁堵、餐食會凍住!感謝許多網友發來的視頻,從很多角度發來的各種雪景!微信朋友圈曬雪大賽從此開始了。雖然,今天中午的一場雪,遠遠沒有達到「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程度,還有人說「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看來現代人都是俗人,都躲在房間裡吃喝玩樂呢,不敢外出,吃飯叫外賣,只有我們在家裡燒著番茄蛋湯、蛋炒番茄.
  • 俗語「十月小雪雪滿天,來年必定是豐年」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俗語「十月小雪雪滿天,來年必定是豐年」啥意思?下雪對農業好嗎?眼看著馬上要到小雪節氣了,天氣也要到下雪的時節了。一般來說,下雪從農曆十月份開始,也是小雪節氣一種常見的天氣情況。在農村,農村老人們喜歡用節氣來安排農事,一些會說的農民也喜歡坐在一起討論一些農村俗語,如今正是農曆十月,又恰逢快到小雪節氣了,農民們說出了一句俗語「十月小雪雪滿天,來年必定是豐年」。
  • 2020年的第一場雪很冷但是很美,你在的城市下雪了嗎?
    小時候的冬天,最喜歡的天氣就是下雪了,因為每次下雪都能和班裡的小夥伴在操場上打雪仗,團雪球,然後回到教室裡再偷偷塞到同桌的衣服裡,然後同桌就站起來使勁蹦躂,滿教室都是追逐打鬧的笑聲。2020年1月6日,北京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雪,身在北京的髮小欣喜若狂地給我發來雪景的照片,我在屏幕的這頭滿臉的羨慕,只不過遺憾的是再也不能在下雪的時候一起在自家院子裡玩耍了,我們都在一路成長,一路收穫又一路失去。
  • 南陽今冬的第三場雪,是幹的!雪花在天上輕飄曼舞,越來越大
    南陽今冬已洋洋灑灑下過兩次雪了,兩次雪都是靠打炮人工增雪請下來的,可是缺少足夠的冷雲,結果沒凝華成冰晶,卻凝結成小雨飄落下來,雨溼地皮,雨洗房樹,空氣清淨了許多。但是,人們心裡依舊對雪充滿幻想,希望瑞雪兆豐年!那麼,今天恰到時機,娃兒們放假了,春節臨近了,人們休閒了,欣賞這樣一幅鵝毛瑞雪風景,豈不美哉!
  • 今天臘月初三,「臘雪是寶,春雪是草」是啥意思?臘月下雪多嗎?
    寒冬臘月基本上是下大雪的季節,尤其我國北方地區寒冬臘月是雪堵門,而且非常的厚,氣溫非常的低,更使得雪化得非常的慢。寒冬臘月下雪是非常好的,至少對於農作物生長是非常有利的,減少了一些病蟲害的發生。農村俗話:「臘雪是寶,春雪是草。」這句農村俗語的字面意思非常好理解,那就是臘月也就是農曆的十二月下的雪是寶,立春以後下的雪,就像草一樣沒有多大的價值。
  • 農村俗語:「霜重見晴天,雪多兆豐年」,是這樣嗎?
    農村裡面有很多關於天氣以及人生活的俗語,這裡咱們挑取幾個,混雜一起大家一起學習下; 雪 1、「大雪晴天,立春雪多」,這句話說的是大雪節氣的時候如果是晴天的話,那麼等到立春的時候就會雪比較多,這樣其實是不好的;因為春天本來應該暖和了,此時還下雪就會非常冷,天氣就不符合規律自然莊稼就長不好,人也容易生病; 2、「霜重見晴天,雪多兆豐年」,這句話說的是霜如果比較大的時候,後邊一定是晴天,而大霧的話也是這樣的
  • 2020年雪終於來了,誰還記得2002年第一場雪?刀郎,是你過氣了嗎
    但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大雨,依然讓人格外期待和喜悅。盼了星星盼月亮,從春天盼到夏天,到秋天,直到冬天。雨水終於變成了一場繽紛的雪,有點著急的落下。農林2019年臘月十三,終於迎來了陽曆2020年的第一場雪。漫天飄舞的雪花,瞬間白了的屋頂和路面讓人心生莫名的喜悅。2002年的第一場雪,來的晚了一些。時隔19年,2020年的雪,依舊來的晚了些。
  • 2019農曆新年的第一場雪
    新華社發(杭興微 攝)火紅新年福氣滿一場飛雪報春來「瑞雪兆豐年」在這農曆新年伊始仿佛意外之喜雪花與我們驀地相逢2月7日,敦煌喜降瑞雪,遊客騎駱駝暢遊鳴沙山,觀賞大漠雪景。看那湖水在雪色中平靜無波2月8日,江蘇常州市民在雪地裡玩耍。新華社發(陳暐 攝)人情與世情世間的百樣滋味仿佛靜靜地融化在潔白的雪裡
  • 關於「立春」的詩詞無數,「吃什麼戴什麼做什麼」全在詞句中
    還有宋代張栻《立春偶成》「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艾性夫《檢歷即事》「歲裡春為花早計,蟄前雷是雪先聲」,「律回歲晚」「歲裡春」,都是年前立春。立春早,草木萌動早,春天也就早一些,詩人感覺仿佛賺到,喜孜孜的。如果趕在除夕或者春節,簡直就是「雙喜臨門」。秦觀《元日立春三絕其一》「此度春非草草回,美人休著剪刀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