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被「叫停」8年了,你還在給娃做這項檢查?

2021-01-18 澎湃新聞

原創 茉莉醫生 醫學界兒科頻道

*本文所涉及專業部分,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非診斷治療需要,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都不得針對兒童開展微量元素檢測。」

生意人常說「女人和孩子的錢最容易賺」。而打開這篇文章的老母親們應該和我一樣,雖然不認同這句話,但讓老母親們在一件質地高檔的真絲裙和一節孩子校外補課費之間做選擇時,我們都會選擇後者吧!

生了寶寶後,「苦自己不能苦寶寶」是老母親的至理名言。周圍凡是打著和寶寶有關口號的一切吃穿住行的新鮮玩意兒,老母親們也都趨之若鶩。

這不,微量元素檢測也成為了熱門話題。不僅閨蜜為她的寶寶、老公的領導為他的二寶、母上大人為她老姐妹的孫女都來問我。

對了,也有家長在門診中問我此類問題。搞得我也疑問三連了……

好吧,雖中年油膩,但具有專業精神的茉莉醫生怎麼會放棄任何有關寶寶新鮮事物的刨根問底呢?

我隨手搜了某寶,發現竟然真有這類所謂檢測儀器,價格高低不等,如下圖:

圖片來源某寶

甚至我還發現了這種,握著或夾著就能檢測出結果的儀器。請問賣家,你這是要耍雙截棍嘛?

圖片來源某寶

還有這種,懸絲診脈?賣家,你這是鬧哪樣?

圖片來源某寶

好吧,言歸正傳,為何專業兒保的茉莉醫生要對這種「微量元素檢測」嗤之以鼻呢?

因為早在2013年衛生計生委就明確表示「不宜將微量元素檢測作為體檢等普查項目,尤其是對6個月以下的嬰兒。對違規開展兒童微量元素檢測的醫療機構,會依法依規來處理。」

所以,官方都已經不建議了,正規的公立醫院也是不會開展的,各位親就不要再來三連問了哈。

一、那麼,微量元素具體是啥?

微量元素只是微量營養素的一部分,微量營養素包括礦物質和各種維生素,而礦物質包括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或稱宏量元素),指的是佔體重0.01%以上的化學元素,如鎂、鈣、鈉、鉀、硫、磷。

微量元素,指的是佔體重0.01%以下且為人體所必需的一些化學元素,如鐵、鋅、銅、碘、硒、錳。

插播一句:

如果有人給您一張寶寶檢查單,寫著微量元素檢測之缺鈣、缺鐵、缺鋅等等,您大可直接給TA個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

因為鈣不是微量元素,是常量元素啊!當然,您還可以反手給他一個投訴信……

二、檢查出來了,也不代表一定缺!

我們接著聊以上衛生計生委的官方建議中另一段「按照規定,醫院根據兒童的臨床症狀,可以開展有針對性的微量元素檢測,但要規範取血技術操作和保存流程,使用的儀器設備應當取得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批准。」

還有一句沒截屏完整,就是「檢測結果不能作為臨床診斷的依據,只能是參考。」這幾句話怎麼理解呢?

1

檢測方法

取一段寶寶的頭髮作為檢測標本,雖然取樣方便,但頭髮受清潔程度、發質、個體生長發育程度和環境汙染等多種因素影響,甚至殘留的洗髮液都會干擾檢測結果。所以頭髮檢測方式得出的結果臨床價值非常有限,最多也就是能代表某宣和某寶的洗髮水的不同嘛

通過寶寶手指取血,在取血過程中會有組織液或外界的同種元素混入,造成結果偏低或樣本汙染,臨床價值也有限。

想要比較準確地反映血漿中各元素的含量,只有通過靜脈取血,這種檢測方式的採血過程中幹擾因素相對較少。

所以,要檢測各類元素,NO頭髮、NO手指、NO雙截棍、NO懸絲診脈,JUST靜脈採血,明白了沒?

2

即使查出來了,也不能確定寶寶是否真的缺某類元素。

因為各種元素在人體內不是均勻分布的,且大部分的元素在血液中含量很少。所以即使通過抽靜脈血檢測血液中各元素的含量,也不能用來確定寶寶是否真的缺某類元素。比如:

■ 人類身體中的鈣99%存在於骨骼和牙齒中,餘下的1%的鈣常以結合的或游離的離子狀態存在於軟組織、細胞外液和血液中,這就是醫學上所稱的「混溶鈣池」。其中血鈣在體內的含量還不足1%。

■ 體內的鐵分為儲存鐵和功能鐵。儲存鐵是以鐵蛋白和血鐵黃素兩種形式存在於肝臟、網狀內皮細胞和骨髓中。大多數功能鐵是以血紅素蛋白質的形式存在,如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

■ 鋅以酶的成分之一存在於人體內,主要分布在人體所有的組織、器官、體液及分泌物中。大約60%的鋅儲存在肌肉中,30%儲存在骨骼中(在骨骼中的鋅不易被動用),而血液中含量很少,不到總鋅量的0.5%。

■ 在人體內50%~70%的銅分布在肌肉和骨骼中,20%分布在肝中,只有5%~10%分布在血液中(血液中的銅主要分布在細胞和血漿之間)。

所以說,通過一點點的靜脈血化驗,得出一丟丟的數值,就拿來代表寶寶體內微量元素或常量元素的營養狀況,是不準確且臨床意義不大的喲!

可是老母親們還是擔心的呀!您聽茉莉醫生的,只要保證寶寶每天的正常飲食,完全可以滿足孩子發育的需要。

三、正常飲食的寶寶,不用太擔心!

老母親又要發問了,怎麼算是正常飲食呢?有沒有參照呢?

來了來了,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2018年修訂和發布了《中國婦幼人群平衡膳食寶塔/嬰兒母乳餵養指南關鍵推薦示意圖》,乾貨在此:

讓乾貨來得再猛烈些吧……

您看,這些都給寶寶吃上,就不用擔心缺這缺那的了,倒是您缺一件高檔重磅真絲裙

親,聽我一句勸,別再花錢給寶寶測微量元素啦,出門右轉商場裡,把那件您關注了很久的漂亮裙子買了,穿上在孩子他爸面前轉一圈,愛自己才能愛生活呀!您說是不是呢?

四、那什麼時候才是真的缺微量元素了?

當然,花開生兩面,凡事不絕對,臨床上也的確有相應微量元素缺乏導致的疾病,比如腸病性肢端皮炎。這是一種罕見遺傳性鋅缺乏症,臨床表現為「肢端皮炎、脫髮、腹瀉」三聯症,檢測的鋅含量非常低,補鋅的確可以作為治療手段。

但您也別擔心,臨床上診斷的微量元素缺乏疾病均需由臨床專科醫生在詳細病史評估及體格檢查的基礎上,根據需要分別選擇不同的檢測方法和實驗室指標進一步檢測才能確診的。所以說,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才是萬全之策!

好啦,囉嗦了半天,希望茉莉醫生所寫的文章對各位老母親有所啟發!

我呢,準備把題目再改改,比如「醫生不告訴你的10件事之一」或者「深夜回家他看到老婆幹了這件事……」發到家族群裡也讓家人也重視重視,就是不知道會不會被踢出群去……

啊哈哈,您說呢?

參考文獻:

1.兒童微量營養素缺乏防治建議中華兒科雜誌2010年7月第48卷第7期

2.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網站www.mcnutri.cn

本文首發:醫學界兒科頻道

本文作者:茉莉醫生

責任編輯:李小榮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3種早就被「叫停」的孕期檢查,做了就是浪費錢
    3種早就被「叫停」的孕期檢查,做了就是浪費錢  第一種:ABO溶血  當孕媽跟胎兒血型不合適時但是,這種症狀發生的機率極低,因此,並不是所有的孕媽都需要做這項檢查。  一般來說,醫生都會先進行詢問,如果有類似情況發生,才需要做這種檢查,如果沒有就做的話,那麼就是在浪費錢。
  • 「微量元素」這項檢查已被叫停6年,還有醫院在給孩子做!
    一般寶寶半歲左右的體檢時,都會有一項「微量元素」的檢查,通過採集寶寶手指末梢血,或採集寶寶頭髮來化驗。 而且現在很多醫生都會告訴家長,「寶寶缺乏微量元素會影響身體發育,檢查完孩子應該缺啥補啥
  • 這項兒科檢查不必再做了!微量元素檢查沒必要
    原標題:這項兒科檢查不必再做了!微量元素檢查沒必要   一說到是兒科檢查,許多爸媽都會帶孩子去檢查,可是最近這項關於小孩生長發育的微量元素檢查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   有些醫生會告訴家長,寶寶缺乏微量元素的話很容易影響健康發育,甚至還會患病的風險,因此,許多家長立馬會帶孩子去做這項檢查。
  • 除了骨密度和微量元素,這項檢查也被叫停了,預防其實很簡單
    三項檢查早就被喊停了,還有很多家長給寶寶做骨密度測試寶寶不長個?好像媽媽們的焦慮中,一切都跟微量元素能搭上線,其實,微量元素檢測已經被國家衛健委叫停了六年多了,文件明確地規定了,微量元素不宜作為體檢項目,尤其是對6個月以下的兒童。
  • 微量元素檢查早已被叫停,別再盲目給孩子做了,小心孩子營養失衡
    現在有了孩子之後,身體檢查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有的方面看到孩子身體發育不好了,可能就會認為是不是缺乏某種元素了,於是就帶著孩子去醫院做檢查。其實有的檢查的確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有的檢查可能就沒必要了,比如說微量元素檢查。其實這個檢查早在五年前國家就給叫停了。
  • 兒童有必要做微量元素檢查?5年前已被叫停,過分迷戀當心誤區
    嬰幼兒6個月後就開始做微量元素檢測。現在對嬰幼兒進行微量元素檢測時,關鍵是定期進行體檢時,一般是6個月後進行檢測非常重要,一年檢測一次。6個月內的嬰幼兒通常以母乳為主,母乳餵養的營養成分及各種微量元素完全可以滿足身體所需,無需檢測。
  • 兩部委叫停基因檢測 濟南6家醫院只有一家被叫停
    原標題:兩部委叫停基因檢測 濟南6家醫院只有一家被叫停  兩部委發文叫停基因檢測  無法做唐篩羊水穿刺風險大  吳女士懷孕4個月,近日抽血接受了唐氏症候群初篩
  • 基因測序首次獲準用於出生缺陷篩查 此前曾被叫停
    由於年齡超過35周歲,河南孕婦劉女士初檢顯示「高危」,當她準備通過產前基因檢測進一步檢查,卻被告知,由於這項技術被叫停,她只能冒著流產的風險,通過羊水穿刺進行篩查。  劉女士:因為基因檢測沒有了,唐氏篩查就不能做,出問題的話必須做羊水穿刺檢測,但是羊水穿刺風險太大了,我們很擔心。
  • 微量元素檢查不靠譜,還浪費錢?兒科醫生:遇上這種情況必須得做
    在網絡上搜索一下,發現這項檢查多與「不靠譜」、「浪費錢」、「國家叫停」等字眼聯繫在一起。伴隨著越來越多的反對之聲,幸孕姐看到某論壇上一位兒科醫生留言:別說微量元素檢查不靠譜,遇上這種情況必須得做。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看看。
  • 25歲前生娃能預防乳腺癌?超過年齡了怎麼辦
    趁自己年輕好給你們帶娃?生娃能包治百病,治痛經、治腰痛?更厲害的理由是,生娃可以預防乳腺癌!而且生得越早越好,年紀輕輕恢復快!你一定覺得這都是父母們為了催生在瞎扯吧?在這項研究中,也細分了生一個娃、兩個娃、多個娃的媽媽和不生娃女性之間,患乳腺癌的風險的比較,如下:
  • 闢謠:孩子出生後,真的不用做這項檢查?產科醫生:不做可能致聾
    今天,她來辦住院了,準備明天做剖宮產手術。剛想問她病史的,她卻不慌不忙的在手機上敲打出一段文字:「醫生,等孩子出生後,請幫他做耳聾基因檢測,謝謝!」二胎的她,依然很重視這項檢查,因為她不想讓孩子重蹈自己的「悲劇」。原來,她父母都是正常人,但才四歲的她,因為生病去診所打了一針抗生素後,從此,她的世界變安靜了,她變聾了。
  • 亞健康檢查、微量元素檢測……體檢時 這些項目慎做
    原標題:亞健康檢查、微量元素檢測……體檢時,這些項目慎做    「亞健康值達到110!說明你的身體非常疲憊!」
  • 生娃57天上雪場,我帶孩子全球滑雪8年的心得
    在尋找滑雪營的時候,被一位17年的「滑雪超級發燒友」米麥媽震撼到了——生完娃57天,就創下「背娃滑雪」的壯舉:第一個孩子,2歲開始滑雪:第二個孩子,10個月開始「泡」雪場:她家「雪二代」們,4-9歲每年打卡全球雪場,如今連「野雪」都敢滑,也收穫了特別多好處:感冒變少、膽量增加、皮實不嬌氣。
  • 煤礦治理對央企動刀中煤、國投下屬兩大礦被叫停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趙春燕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趙春燕 發自北京在煤炭行業迎來 「史上最嚴」安全大檢查的背景下,兩大央企——中煤能源 (601898,SH)和國投集團旗下兩大型煤礦,日前被國家安監總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叫停
  • 孕期做這項檢查前別看「必過攻略」,僥倖「通關」,坑的是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電視裡出現的一些案例,懷胎十月,生下一個有殘疾或者有嚴重先天疾病的孩子,全家人都陷入絕望。現在都提倡要「優生優育」,在準備要孩子之前會做孕前檢查,精心備孕,懷孕之後的各項產檢更是必不可少。懷上寶寶之後,每個孕媽最關心的莫過於腹中寶寶的健康狀況。
  • 多地叫停!加油站內的這項服務,很危險!雲南呢?
    防控疫情期間,如果你去加油站加油,可以選擇「不下車無接觸加油」。老司機們坐在車上掃個碼就能完成加油,方便快捷。但近日浙江海寧市人民檢察院組織的一項針對加油站「掃碼支付」安全性的聽證會,卻給這項廣受歡迎的便民服務的安全性打上了問號。
  • 怕生出畸形寶寶,這項檢查必須做
    十月菌用一組數據告訴你為什麼:因為我國是一個出生缺陷率高發的國家,每年約有80~120萬先天畸形的寶寶來到這個世上,佔我國新生寶寶總數的5%左右,也就是每100個新生寶寶中就約有5個寶寶患有先天畸形、平均每30秒就會有一個畸形寶寶含淚降生。
  • 孩子有必要做骨密度檢查嗎?聽聽兒科醫生怎麼說,答案很意外
    她就問我:「你去給孩子做骨密度檢查了嗎?這比測微量元素要準呢。」我姐姐知道,微量元素測量早已被叫停,所以又開始給孩子做骨密度檢查了。有關骨密度檢查,很多家長都想知道,到底有沒有必要給孩子做?這一點,我專門諮詢過一位專業的兒科醫生朋友,我們還是聽聽醫生怎麼說吧。
  • 住建部回應堅決叫停動物表演
    此外,繼2010年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動物園管理的意見》叫停城市動物園及公園停止動物表演之後,住建部還將修訂出臺一項條例,將動物園禁止動物表演的條款納入法規管理體系。中國動物園觀察小組是由大學生志願者組成的團隊,由中央社會主義學院莽萍教授在2003年發起,曾促成全國多家野生動物園於2005年聯合籤署不再用大型食草動物活體餵食猛獸承諾書。動物園動物的處境引起公眾的關注。2010年國家林業局下達《關於對野生動物觀賞展演單位野生動物馴養繁殖活動進行清理整頓和監督檢查的通知》,要求禁止虐待性動物表演。
  • 明明無效卻大行其道,應儘快叫停流產免疫療法
    引起習慣性流產的原因和影響因素非常複雜,根據丁香診所婦產科醫學總監田吉順在騰訊較真平臺發表的文章,即使做了各種各樣的檢查,最多也只有50%的習慣性流產可以找到原因。即使找到原因,也可能只是知道病因,但沒有好的治療方法。絕望恐慌之下,很多夫婦會嘗試各種各樣的治療方法。免疫療法就是其中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