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玻璃企業四大壁壘

2020-12-03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資金、技術、環保障礙重重,新進入者威脅不大

理論上,可能改變當前雙寡頭格局的企業包括兩類,一是浮法平板玻璃巨頭的切入,二是存量中小企業的追趕。我們認為這兩類(新)進入者的威脅都不大。

技術&資金:浮法產線難切換,中小廠商無力追趕

浮法玻璃巨頭進入的壁壘主要集中在技術層面。光伏玻璃和傳統浮法玻璃產線無法輕易轉換,導致其他玻璃企業難以快速切入光伏玻璃行業:

首先生產工藝差異明顯。浮法玻璃是用漂浮法生產,原理為將熔化的玻璃液連續流入比重大於玻璃液的液體(一般為錫液)表面,在重力和表面張力的作用下,玻璃液鋪開攤平和硬化,整個過程在保護氣的錫槽中完成;之後將玻璃引入過渡輥臺,進行退火和裁切,得到浮法玻璃產品。光伏玻璃採用壓延法生產,將熔化的玻璃液澆築到壓延成型臺上,用刻有花紋的軋輥進行碾壓,再進行退火和裁切,應用於光伏組件。從生產流程可以看出,兩者的工藝上和產線結構差異較大,其他玻璃產線改造成本高,進度慢,轉換壁壘明顯。

其次是原料差異,主要是石英砂的要求不同。由於光伏玻璃對透光率有要求,而石英砂中的鐵離子容易染色,因此光伏玻璃的含鐵量需要在 150ppm 以下,因此必須使用低鐵石英砂;而傳統浮法玻璃的原料採用海沙、石英砂巖粉等,鐵含量較高,因此在原料供應鏈及其品質穩定性篩選上,光伏玻璃廠商的要求更高。

最後性能要求差異。組件產品常年暴露在室外環境下,性能的特殊要求更多。根據國家對超白壓花玻璃的標準(GV/T 30984.1-2015),一方面是透光率,要求 3.2mm 非鍍膜光伏玻璃光伏透射比大於 91.5%,鍍膜後大於 93%;另一方面是抗衝擊能力,需要通過抗物理、熱、壓強、摩擦、惡劣氣候等十餘種衝擊能力的測試,因此原片生產的質量控制和後續的鋼化步驟都是必不可少的。

總的來說,傳統玻璃廠商難以快速進入光伏玻璃行業。因此,儘管光伏玻璃本身屬於玻璃的一種,價格受到原材料和燃料周期性波動影響;但由於光伏玻璃的特殊工藝和性能要求,相比其他玻璃又有更強的獨立性。

中小廠商的壁壘則面臨資金和技術的雙重壓力。當前價格下,新建產線的窯爐日熔量需要達到 1000 噸才能具備較好的盈利能力,其單線投資達 8~10 億元,多數中小企業無力負擔。技術層面,大窯爐的工藝管控更高,目前技術僅掌握在兩大龍頭手裡,並且各家技術又各有特色,中小企業即使能解決資金問題,技術的限制也會推高其成本。因此,中小廠商在當前格局下很難邁出擴產第一步。

環保政策壁壘:環保許可趨嚴,產能置換加蓋天花板

光伏玻璃產線需持證排汙。光伏玻璃生產過程中會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廢氣,以及各類使用後的廢水和廢渣等汙染物,因此各條產線建設時都需要配套對應的環保設備,並需要通過政府的環評檢查。2017 年 7 月,環保部發布《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分類管理名錄(2017 年版)》,要求對重點汙染行業進行排汙許可證管理,其中玻璃製造行業位列其中,要求平板玻璃於 2017 年開始實施持證排汙。

排汙要求將進一步提升,對新進入者構成一定壁壘。根據環保部《關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執行大氣汙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公告(徵求意見稿)》及「2+26」城市平板玻璃特別排放限值會議,自 2018年 6 月 1 日起,「2+26」城市平板玻璃行業將執行新的大氣汙染物特別排放限值要求。相比於以前的標準,新標準對於廢氣排放限值進一步加強,從供給端來看,高門檻的環保限制對老產線提出了更高的環保設備和方案要求,一些不合格的老產線或將提前退出。

排汙許可的發放流程嚴格且複雜,對供給端有所壓制。首先一條玻璃產線的選址需要考慮當地是否有排放指標,並獲得當地政府的指標許可;然後再做安評、能評、環評等一系列評測,通過後可以申請排汙等各種許可證,即使是有經驗的廠商也需要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若是新進入者則時間更長,這對供給端有所壓制。

此外,近年來國家部門為水泥和平板玻璃兩個產能嚴重過剩行業設置了產能置換機制,明確規定「嚴禁備案和新建擴大產能的平板玻璃項目。確有必要新建的,必須實施減量或等量置換,制定產能置換方案」。該機制為光伏玻璃產能的短期擴張又設置了一層天花板。

客戶資源壁壘:配套認證綁定供應商,穩定供貨的龍頭更有優勢

光伏玻璃需搭載組件產品共同驗證,若更換需重新驗證。隨著 531 新政後海外市場發力,全球光伏市場裝機分布多元化的趨勢更加確定,預計 2019 年 GW 級的市場有 16 個。而一家公司的光伏組件想要進入海外某個國家的市場,就必須取得該國的認證,比如印度市場採用的是 BIS 認證,美國市場採用的是 UL 認證,歐洲市場的 CE, ROHS 認證等。作 為組件的關鍵原材料,光伏玻璃一旦更換,組件廠商需要向認證機構重新申請認證,且各國家均需要重新認證。

認證流程費時費力,組件廠商傾向於建立供應商目錄,客戶關係穩定。首先從認證流程來看,過程比較複雜,包括申請、報價、資料整理、審查、修改等流程;此外由於不同國家的標準不同,如果更換型號需要在十幾個甚至更多的國家進行驗證,單項認證時間超過 3 個月。此外,認證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尤其對一些出貨量較小的組件廠商。因此,組件廠商傾向於建立供應商名錄,在每種輔材中選取幾個固定的供應商供貨。供應商名錄的評審在半年到一年,雙方達成穩定關係,因此先進入的企業能夠獲得更穩定的客戶資源,而新進入廠商想要去撬動較難。此外,龍頭廠商供貨量大且穩定,客戶忠誠度高;小廠商供貨相對波動,只能成為龍頭供給不足時的補充。

信義光能、福萊特海外建廠進一步鞏固客戶關係,費用管控更有優勢。光伏玻璃產品較重,運輸費用對半徑敏感;以福萊特為例,當 2017 年部分客戶(如美國的 Sunpower)的交易方式由貿易商交易轉為直接交易時,單位銷量運輸費用顯著上升;當 2018 年這部份客戶(主要是北美地區)銷量減少時,單位運輸費又回歸正常;因此當運輸半徑過大時,運輸費用對於淨利率的影響比較明顯。由於美國等市場對中國出口的光伏產品存在關稅政策,因此一些組件廠商也積極在海外布局,繞開貿易保護。目前,在海外建設光伏玻璃配套產能的主要是信義和福萊特,其中信義在馬來西亞有多條投產和在建產線;福萊特則正在越南海防建設兩條 1000t/d 的產線。這部分產能配套產生的額外運輸費用最少,價格成本上更具優勢,客戶關係也綁定的更牢固。

替代品威脅:傳統市場無替代品,雙玻市場直面透明背板挑戰

光伏玻璃傳統的應用場景是作為組件的上蓋板,上蓋板要求同時具備高透光率和高強度,目前僅有超白鋼化玻璃能滿足要求,這塊市場地位極其穩固,技術上目前沒有任何替代品威脅。此外,如果採用玻璃+背板的傳統封裝結構,上蓋板玻璃需要一定厚度以確保組件封裝效果,因此,儘管組件廠玻璃薄片化的需求迫切,而且目前市場上 2.5mm 的鋼化玻璃有大量供應,但組件廠仍然選用3.2mm 的產品作為單玻組件蓋板。

隨著雙面組件的興起,光伏玻璃在背蓋板上面臨與有機透明背板的爭奪。與單玻+透明背板相比,雙玻結構的主要劣勢在於重量,目前常規單面組件重 18.5kg,常規雙玻組件重量在 26kg 左右,差距明顯;但這個問題並非無解,若採用 2.0mm 玻璃,重量可以降至 21.8kg,尚德推出的 1.6mm 超薄組件的質量能夠實現和常規單面組件相同的效果。

雙玻組件的優勢在於可靠性更好。雙玻無邊框結構儘管也出現了爆裂事故,但加上邊框之後問題隨之解決;而近年來常規背板的老化事故時有爆出,透明背板是近幾年才推出的有機高分子材料,其長期的耐候性存疑。因此,目前雙玻結構在競爭中略佔上風,即使透明背板在接下來份額提升,也不會對光伏玻璃的整體需求造成太大衝。

原標題:光伏玻璃企業四大壁壘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光伏玻璃「火了」!十大光伏玻璃企業一覽
    部分光伏玻璃相關公司一覽1、福萊特福萊特於1998年06月24日在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主要產品涉及太陽能光伏玻璃、優質浮法玻璃等四大領域,以及太陽能光伏電站建設等,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產業鏈。公司是一家集玻璃研發、製造、加工和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中大型企業。
  • 光伏玻璃企業與光伏組件企業供應保障對接會在北京召開
    原標題:光伏玻璃企業與光伏組件企業供應保障對接會在北京召開   為準確把握光伏
  • 2018年中國光伏玻璃行業發展概況、光伏玻璃價格走勢及龍頭企業...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一、中國光伏玻璃行業發展概況我國自2006年突破光伏玻璃生產技術門檻,國內光伏行業在不到十年內快速發展,經歷了從全部依賴進口,到如今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生產國,全球90%以上的晶矽組件採用中國生產的光伏玻璃。我國光伏玻璃在品質、成本上同外國企業相比已經具備明顯優勢。
  • 玻璃企業部分產能轉向光伏玻璃 浮法玻璃價格創新高
    財聯社(深圳,記者 丁蓉)訊,浮法玻璃持續漲價,根據隆眾資訊數據,華南市場浮法玻璃價格接近2500元/噸,其他地區均超過2200元/噸。這背後與當前光伏玻璃供不應求有相當大的關係,部分玻璃企業已將產能轉向光伏玻璃業務,令浮法玻璃供應吃緊。
  • 國內光伏玻璃企業產能一覽
    光伏玻璃作為光伏組件的上遊原料,其強度、透光率等直接決定了光伏組件的壽命和發電效率,是晶矽光伏組件生產的必備材料,因此光伏玻璃行業是光伏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與光伏行業的發展和變化息息相關。目前光伏玻璃行業的主要參與者有信義光能、福萊特、彩虹、金信太陽能、南玻、中建材等企業,其中信義光能和福萊特處於第一梯隊,彩虹、金信、南玻處於第二梯隊。
  • 國內光伏玻璃企業產能一覽及當前世界主流光伏玻璃製造商名單
    光伏玻璃作為光伏組件的上遊原料,其強度、透光率等直接決定了光伏組件的壽命和發電效率,是晶矽光伏組件生產的必備材料,因此光伏玻璃行業是光伏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與光伏行業的發展和變化息息相關。目前光伏玻璃行業的主要參與者有信義光能、福萊特、彩虹、金信太陽能、南玻、中建材等企業,其中信義光能和福萊特處於第一梯隊,彩虹、金信、南玻處於第二梯隊。
  • 福耀玻璃進軍光伏玻璃產業,為什麼其它企業都怕了?
    1月8日,福耀玻璃公告稱,公司擬新增發行H股不超過1.01億股,募資用途包括補充營運資金、研發項目投入、擴大光伏玻璃市場等。 福耀玻璃宣布進軍光伏玻璃產業的公告一出,光伏玻璃行業裡的企業的股價紛紛下跌,雖然福耀玻璃還沒生產一塊光伏玻璃,卻已經給光伏玻璃行業內的企業造成了巨大的震動。
  • 北極星編輯推薦(九):十大光伏玻璃企業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光伏玻璃是一種通過層壓入太陽電池,能夠利用太陽輻射發電,並具有相關電流引出裝置以及電纜的特種玻璃。它有著美觀、透光可控、節能發電且它不需燃料,不產生廢氣,無餘熱,無廢渣,無噪音汙染的優點,應用非常廣泛,如太陽能智能窗、太陽能涼亭、光伏玻璃建築頂棚以及光伏玻璃幕牆等等。
  • 供需格局改善,光伏玻璃龍頭企業表現強勁
    個股方面,光伏玻璃龍頭福萊特玻璃3月31日起至今的累計漲幅接近2.3倍,7月29日創出12.38港元股價歷史新高,較前一波歷史高點高出了60%多。同為光伏玻璃龍頭的信義光能3月底起的累計漲幅也有1.2倍,近期創出的8.88港元歷史新高同樣較前高點高出28%。
  • 光伏企業抱團「叫苦」後工信部牽頭閉門會,玻璃行業怎麼說?
    記者 | 高歌photo | 圖蟲創意進入三季度,光伏玻璃漲價、組件企業「叫苦」,引發行業及政策層面的關注。11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曾組織召開光伏玻璃企業與光伏組件企業供應保障對接座談會,以期準確把握光伏玻璃行業發展形勢,更好地保障光伏玻璃供應,平抑價格上漲勢頭。周志武代表中國建築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在會上進行發言。最終的調整結果仍需等待。據悉,工信部等相關領導在場聽取了相關意見,預計會在進一步研究之後,再出臺相應辦法。
  • 又一企業進軍光伏玻璃,投資近20億明年投產
    此前,安徽德力日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以現金出資500萬元,在蚌埠市高新技術開發區註冊成立蚌埠德力光能材料有限公司。OFweek太陽能光伏網在第一時間就進行過報導,並認為這是德力股份為進軍光伏玻璃專門成立的子公司,果然不到一個月時間,德力股份就宣布給德力光能增資9500萬元,此舉讓後者有了更加充裕的資金。
  • 光伏玻璃價格及企業股票價格一覽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本周3.2mm鍍膜光伏玻璃均價為27.5元/m2,較上周均價上漲1.2元/m2,漲幅4.6%。自2018年底以來,因需求旺盛,光伏玻璃供應一直處於緊缺狀態,其價格也不斷上漲。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11月光伏玻璃銷售均價約為20元/平米;今年8月,這一數字已經刷新至26元/平米。短短9個月,光伏玻璃均價上漲幅度高達30%。
  • 「深度」光伏年度大戲:組件企業為何被不起眼的玻璃「絆倒」?
    「玻璃是光伏組件的重要封裝材料之一,其強度、透光率等直接決定了組件的壽命和發電效率,組件則為光伏產業的最終產品。眼下,光伏玻璃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價格漲幅和產能缺口,組件企業的利潤和出貨受到折損,行業能否完成全年裝機預期目標,也面臨大考。
  • 太陽能光伏玻璃的分類及應用
    會議由中國建築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主辦,信義光能控股有限公司和福萊特玻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辦。參加會議的有中國建築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會長張佰恆,副會長阮洪良、林金錫,信義光能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李友情等光伏玻璃企業負責人以及...
  • 曹德旺盯上光伏玻璃
    到現在,全球排行前五名的企業,全都是中國企業。曾經的歐洲、日本巨頭敗退中國市場,留下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和利潤空間。再加上國家政策層面的大力扶持,這個產業的發展正一路向好。這就是光伏玻璃產業——光伏發電組件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 「一片玻璃」掣肘萬億光伏產業
    11月3日,一份由隆基股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阿特斯、天合光能、東方日升6家光伏頭部企業聯袂發布的《關於促進光伏組件市場健康發展的聯合呼籲》(以下簡稱「《聯合呼籲》」)在業內外流傳。在這些企業看來,對於當前的困境,玻璃行業的產能瓶頸是組件供應「告急」的直接誘因。它們希望國家充分考慮目前行業面臨的緊迫局勢,放開對光伏玻璃產能擴張的限制。
  • 「獨家」光伏企業抱團「叫苦」後工信部牽頭閉門會,玻璃行業怎麼說?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高歌 進入三季度,光伏玻璃漲價、組件企業「叫苦」,引發行業及政策層面的關注。11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曾組織召開光伏玻璃企業與光伏組件企業供應保障對接座談會,以期準確把握光伏玻璃行業發展形勢,更好地保障光伏玻璃供應,平抑價格上漲勢頭。周志武代表中國建築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在會上進行發言。最終的調整結果仍需等待。
  • 金晶科技:超白玻璃領導者,光伏玻璃新貴
    其中光伏玻璃新貴金晶科技(600586.SH)大漲9.92%。  資料顯示,金晶科技(600586.SH)成立於1999年12月31日,於2002年登陸A股。作為一家老牌玻璃公司,公司主營產品包括玻璃與純鹼兩大類,其中玻璃類產品主要有玻璃原片、汽車玻璃及深加工產品、光伏玻璃產品,是國內超白浮法玻璃龍頭企業,目前玻璃產能排名全國前十;純鹼產銷量位於國內前列。
  • 光伏玻璃漲價 巨頭「抱團叫苦」
    福萊特作為國內玻璃行業的頭部企業,其主要產品涉及太陽能光伏玻璃、優質浮法玻璃、工程玻璃、家居玻璃四個領域,與太陽能光伏電站的建設和石英巖礦開採共同構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這些企業位列上述聯名倡議信中,無一例外。「聯名信也不是刻意的籌備,光伏企業在玻璃問題上的共同利益和困境都是一致的,光伏企業之間經常也相互溝通玻璃供應等事宜。但是玻璃漲價不是一朝一夕,小半年時間內漲幅巨大。很大程度上企業已經無法通過自身努力,相互幫助,互通信息調配玻璃供應,也是基於此,大家決定一起發聲。」
  • 光伏玻璃漲價,巨頭「抱團叫苦」
    一位來自某光伏頭部組件企業的相關負責人一方面表示理解,「玻璃廠商這兩年剛剛開始賺錢,組件廠商就開始叫苦了」,一方面也稱:「但玻璃價格確實是漲幅太大了。」上述負責人表示,相比漲價,光伏企業也在擔憂玻璃能否如期供應,有不少組件企業派人跑到玻璃廠去蹲點敦促。「就是出高價也怕不能全部買到,尤其是對二三線組件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