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大雨的時候鳥類都躲在哪裡?比如說麻雀,喜鵲等鳥類

2021-01-17 宇宙探索

(加微信:yzts111111,拉你進微信群,一起探索宇宙奧秘)

一個簡單粗暴的答案是:下雨的時候,鳥兒們愛躲哪兒躲哪兒,不躲也是常有的,這是真實的情況。

細講來,鳥類跟哺乳動物的感受不大一樣,因為它們長的是羽毛,而大部分哺乳動物長的就是「毛」,不管多厚,下雨的時候多半會被淋透,那種感覺很不舒服。而人類幾乎沒毛,被雨淋了,那是分分鐘的不舒服啊,所以躲雨的需求比大多數動物都迫切。但細說來,鳥類對於下雨的反應是因「鳥」而定的,當然也要看雨情而定,也就是說看品種,看雨有多大,下多久。

雨水對鳥類構成了兩個主要威脅:

這是最大的問題(因為大部分鳥類體型都不大,而哺乳動物一般體型也都還好)——鳥類主要利用羽毛腹面下籠絡起的微小的空氣囊來保持溫暖,如果這些空間充滿了水而不是空氣,那鳥兒就會很快喪失熱量而感到冷。誰會喜歡穿溼透了的羽絨服呢?

據觀察研究,暴露在雨中的美國紅隼會提高代謝率,可能就是為了彌補熱量的損失(Wilson等,2004)。

鳥類體型越小,被雨水打溼之後的問題就越大,因為較小的鳥類具有較高的表面積體積比,這意味著它們散發熱量的速度更快,並且總熱量儲備通常較小。

因此,小型鳥類可能比大型鳥類更傾向於躲雨,以免被打溼著涼。因此我們可能會看到反差強烈的一幕(由科學家描述的):

「較小的鳥兒在一場暴雨中四處尋找躲雨的地方,但卻看到一群土耳其禿鷹立在樹頂,翅膀張開,沐浴著雨水……」(Hume,1986)。

鳥類躲雨的地方包括:在灌木叢、蘆葦叢、屋簷下、巢穴中。但這不是長久之計,因為它們需要進食。

躲得過一時,躲不過一世。在熱帶地區長達一星期的傾盆大雨是完全有可能的,不是所有鳥兒都能等這麼長,尤其是沒有太多能量儲備的小型鳥類。肚子餓的時候,就不得不忍受被打溼的不適。

有研究者觀察到了鳥類在長期降雨期間的行為:開始下雨時鳥類可能會短暫消失,但是如果降雨持續,鳥類就會重新出現。他們不能停止覓食,特別是如果有幼雛需要餵養——生活不容易啊!

持續的降雨不是唯一的脅迫因素,降雨強度也會造成鳥類的行為差異。

小雨不足為懼,因為大多數鳥的羽毛都有一定的防水能力,在小雨中,您可能會看到鳥兒讓羽毛立起,就像在天乾物燥的寒冷季節,那樣可以擴大羽毛佔據的體積,提高羽毛的保暖作用。

而在大雨期間,鳥兒則需要採取不同的策略。蓬鬆的羽毛可以使鳥兒保持溫暖,但是如果雨水太大,水就會滲入蓬鬆的羽毛之間,使其身體更快地喪失熱量。因此,在大雨中,鳥類的行為會轉為收緊羽毛讓雨水順著羽毛滑行以降低其浸潤的程度。

研究者在其研究中描述了在大雨中鳥類典型的姿勢是:

「拉回頭部,鳥喙指向雨落的方向,身體挺直,羽毛保持水流通暢」。(Hume,1986)

拉回頭部這一動作實際上是一種保持體溫的姿勢,這也可以減少禽類受到雨淋的機會,並使雨滴更容易從羽毛上滑下來而不是進入到羽毛的纖維之中。在鳥兒無法找到躲雨之處的情況下,大多會採取這種姿勢。研究者觀察到雨中的水鳥擁擠在一起時也全都是採用這種姿勢(Hume,1986)。

我們再來看看不同鳥類品種的在雨中行為的差異:

鳴禽

下雨時,大多數鳴禽都會像在夜間休息時一樣,靜靜地停在樹枝上等待雨停,並打開前述「節能模式」,以儘可能保留熱量和能量,直到雨停。但是,如果雨下個不停,他們就不得不在雨中覓食了。雀科和其他食肉類鳥類往往可以用植物種子充飢,甚至可以在地面上雨水衝刷造成的堆積物當中尋找食物(下雨對於很多小生物來說也是一場滅頂之災)。

食蟲鳥類

食蟲鳥類肯定是最受罪的,它們善於捕獵的身體相當精幹,沒有多餘的脂肪,因此沒有太多的卡路裡儲備,下雨的時候它們必須得躲雨。如果長期大雨,情況就更為窘迫。而它們的獵物——昆蟲則會變得不那麼活躍,更難捕捉。大風大雨之後,昆蟲和其他無脊椎動物很可能被從植物上衝刷下來,以至於這些曾經身手迅捷的捕蟲大師們,最後不得不變得跟植食性親戚們一樣「謙恭溫馴」地成群在地面上尋找昆蟲的屍體,這是長期大雨之後為了生存的權宜之計。

猛禽(食肉鳥類)

猛禽也不喜歡雨水,而且它們更容易被淋溼。它們不得不更多地依靠自己的脂肪儲備來保持體溫。暴風雨過後,往往會看到鷹張開翅膀在天空翱翔,一方面是因為它們在下雨時消耗了更多的熱量,而且無法捕獵,飢餓驅使著它們在雨停之後儘快找到食物,而另一方面則是它們會利用雨後的「亂局」來撿點便宜。當然大多數猛禽體型都比較大,保持體溫以及能量儲備的情況都要好一些。

水鳥

對於本來就親水的水鳥來說,下雨完全不是問題,躲都不會躲,當然狂風大雨還是要躲一下的,誰會在驚濤駭浪裡面出海呢?

這情況跟它們羽毛上豐富的疏水油脂有關,這讓它們的羽毛具有更好的防水特性,但是水鳥必須在乾燥的情況下給自己的羽毛塗油。

即便是大雨也不會影響水鳥的日常生活,它們甚至可以在雨中交配。而且往往下雨還是它們捕獵某些慌亂的小動物的好時機。

總結

那麼鳥在雨中會去躲雨嗎?當然得看情況了。鳥類千萬種,下雨也有千萬種情況呢!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是現代物理學大廈的兩大基石,這裡向大家推薦兩本科普書籍:《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淺說》(彩圖珍藏版)和《從零開始讀懂量子力學》,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深入淺出地詮釋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前世今生,通俗易懂。需要的夥伴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下大雨時鳥類都躲藏在哪裡?比如麻雀,喜鵲?看完後瞬間明白了!
    下雨天,喜鵲和麻雀會找到自己認為安全和喜歡的地方,有的還要去工作,去覓食,它們與人類的作息大同小異。鳥雀不知郊野好,穿花翻戀小庭中。鳥兒是聰明的,有時,還很浪漫了。 其實,喜鵲和麻雀是人類的朋友
  • 農村對這些鳥類的誤解,除了麻雀和喜鵲,最大受害者是「它」?
    農村對這些鳥類的誤解,除了麻雀和喜鵲,最大受害者是「它」?到了當今社會,想在城市近距離看到一隻鳥是真的很難很難的。但是農村就不一樣,那些保留的樹木和土壤,都是鳥類最愛的天堂。如果一個城裡人第一次去農村,那麼他就一定會對農村那些鳥類感興趣。
  • 麻雀、喜鵲也是保護動物?北京朝陽民警查獲上千隻野生鳥類!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曾幾何時麻雀是作為四害之一要被人人喊打的,而現如今,其實麻雀已經成為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要受到大家的保護。但是呢,油炸麻雀烤麻雀您聽沒聽說過呢?一些人為了飽口腹之慾,竟然把黑手伸向這些野生鳥類,麻雀、喜鵲和蠟嘴雀都是他們的目標。
  • 隨園鳥類圖鑑
    我以前住在六舍的時候,每年大概四月起,每天早上都是被我們人類的好盆友叫醒的。
  • 有的鳥類也能劈腿
    經過一段時間對鳥類的觀察,發現麻雀也能劈腿。當雄麻雀對雌麻雀失去了興趣的時候,雌麻雀就想另求新歡。經過仔細觀察,一但被雄麻雀發現,就能受到嚴厲的懲罰。麻雀是一種群居鳥類 他們 成群結隊的在一塊兒覓食。但回到巢穴以後。還是嚴格遵守了一夫一妻制。
  • 同是鴉科下的鳥類,人們為什麼喜歡喜鵲,討厭烏鴉?
    烏鴉和喜鵲都是鴉科下的鳥類,而且二者都是世界性分布的鳥類。但是,它們兩種鳥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卻趨於兩個極端-喜歡喜鵲,討厭烏鴉。那麼,是什麼導致了人們對這兩種鳥的不同看法呢?這兩種鳥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是益是害呢?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兩種鳥類。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許多人為什麼喜歡喜鵲,討厭烏鴉?我們先來看一下烏鴉。
  • 南京10年來燕子少了喜鵲多了 人類活動改變鳥類叫聲
    據了解,目前,南京上空可以觀賞到的野生鳥類約有300種,在這些鳥兒當中,燕子相比10年前有所減少,而喜鵲卻逐漸增多。南京有野生鳥類300多種昨天上午,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裡,來了一群孩子,他們好奇地抬頭打量著天空,用目光捕捉著一隻又一隻小鳥。他們都是來參加江蘇愛鳥周活動的。
  • 三男子非法獵捕野生黑水雞獲刑 抓喜鵲等常見鳥類也違法
    三男子非法獵捕野生黑水雞獲刑   注意了,抓野雞、喜鵲等常見鳥類也違法  長江日報訊(記者舒翔宇 通訊員呂繼強)平時農田裡常見的鳥,居然是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近日,長江日報記者從新洲區檢察院獲悉,3男子因抓捕64隻野生鳥類黑水雞,構成非法狩獵罪被判刑。  2018年11月24日下午,喻某、葉某路過武漢市新洲區某村時,發現附近魚塘內有很多野生鳥類,兩人商議晚上來此獵捕。當晚,喻某、葉某駕駛摩託車攜帶頭燈、下水衣、擴音器、抄網、箱籠等獵捕工具前往,途中遇到黃某,黃某得知喻某、葉某二人此行目的後,要求一同前往獵捕。
  • 南京專家談鳥類建巢本領
    談及為何7級大風吹不翻南京的鳥巢,周世鍔在研究中發現,很多鳥的巢都是圍著樹的枝丫層層相繞,所以特別穩固。鳥巢所用的材質也是包羅萬象,如乾草葉、絨草、草莖、軟樹枝、硬樹枝、破布片、羽毛等等,鳥兒們用靈巧的喙神奇地將這些材料組合在一起,便造出了「科技含量」極高的鳥巢。「別說7級風吹不翻鳥巢了,即使樹都被風吹倒了,上面的鳥巢都不會脫落。」周世鍔說。
  • 武漢去年觀察到306種野生鳥類 喜鵲和我們天天見
    喜鵲 顏軍攝於沉湖溼地記者高萌 王亞欣 通訊員趙靜武漢人好福氣,喜鵲天天來報喜。4月1日至7日是「武漢愛鳥周」,武漢觀鳥會今天將正式發布的《2016年武漢野生鳥類觀察年報》(以下簡稱「年報」)說,全市去年共觀察到306種野生鳥類,其中最常見的是喜鵲。
  • 北方春季鳥類不完全圖鑑
    開始了->喜鵲和灰喜鵲:這兩位當然是我們生活中的常客,也因為太常見了反而沒有好好拍它們。從三月中旬開始喜鵲就準備繁育下一代了,這時候在公園裡的樹上經常能看見正在搭建愛巢的喜鵲夫婦,在樹下經過的時候要小心頭頂掉落的小樹枝哈哈。
  • 【漲姿勢】飛過北京的珍稀鳥類(組圖)
    小編梳理相關新聞後發現,鳥類的生活狀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京的環境變化。那麼,北京最常見的鳥類品種有哪幾類?又發現過哪些珍稀鳥兒?還不趕緊來跟小編漲姿勢。說到北京常見鳥,非喜鵲、麻雀、烏鴉莫屬。北京人稱麻雀為「家雀兒」(音「巧」)或「老家賊」,北新橋南有條石雀胡同,讀音也要讀成「石巧兒胡同」。北京人將烏鴉稱之為「老鴰」,過去也被視為不祥之物,喜鵲則相反,是吉利的象徵,「開門見喜」、「喜上眉稍」說的就是喜鵲。還有一些咱北京不太常見或者極為罕見的鳥,除了研究鳥類的專家,一般人即便見到恐怕也是「相逢對面不相識」。
  • 鳥的王國:慄斑腹鵐,俗名叫做紅肚麻雀,是一種珍稀的鳥類
    現在和大家一起認識一種新的鳥類,它的名字叫做慄斑腹鵐,它有一個非常有趣的俗稱叫做紅肚麻雀。這種鳥兒長得十分的貌美,冬天的它整個毛茸茸的十分像一個小小的玩具,體型十分的小巧與精緻。這種鳥是一種十分珍貴的物種,它在全球屬於易危的品種。今天小編就要跟大家一起認識一下這種十分珍貴的小麻雀。這種鳥兒它的外形十分有特點。
  • 這5種很常見的鳥類,原來都是國家級保護動物,你知道嗎?
    1、麻雀,麻雀是國家二類保護動物,在我國分布的種類有5種,最常見的是樹麻雀,其他的還有山麻雀、家麻雀。2、鸚鵡,我國原產的鸚鵡都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金剛鸚鵡雖然在我國不是保護動物,但是它受到國際保護。5、喜鵲,喜鵲是國家3級保護動物,食物以昆蟲為主,在中國是吉祥的象徵。這些鳥類其實都是國家級保護動物,你知道嗎?
  • 大連機場淨空鳥類標本室正式落成
    摘要:標本室共擺放了鳥類標本108個,昆蟲標本84個,植物標本48個。目前,威脅大連機場航班運行的常見鳥類為麻雀、喜鵲、紅隼、草地鷚、家燕以及夜鷹、紅尾伯勞、針尾沙錐、家鴿、縱紋腹小鴞五種危險鳥類。標本室劃分為教學培訓區和標本展示區,教學培訓區設有模擬飛行區環境的鳥類活動信息生態沙盤、教學多媒體、驅鳥設備模型等,直觀地展示和分析了在航班運行期間如何針對季節變換及鳥類生活習性進行布設使用驅鳥設備;標本展示區陳列了108個鳥類標本,84個昆蟲標本,48個植物標本。
  • 除了bird,鳥類你還會說幾種?(鳥類單詞彙總)
    除了bird這個單詞,你能用英語說出喜鵲?鴕鳥?老鷹?翠鳥?孔雀嗎?是否覺得頭皮麻了呢?
  • 常見鳥類的食物特點
    鳥類的飲食看似都差不多,實際上它們的飼料各有特色,在大家身邊可能有很多沒有注意到的鳥類,比如說人盡皆知並且幾乎每天都能見到的一種小型鳥類麻雀,還有傍山而居的一些飼養者則可以捕獲少量畫眉鳥飼養,林木頗多的地方往往生存著不少的八哥,當然,鴿子和虎皮鸚鵡這兩種寵物鳥也是極其常見的,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它們的飲食特點吧
  • 大理州南澗鳥類圖庫集錦,讓您認識更多南澗鳥類品種,方便您查找
    2014年用上單眼相機,有意無意間,關注起了鳥類,拍了一些野鳥,近日翻看鳥片,感覺拍了不少,有質量的鳥片卻不多,實難反映南澗境內豐富的野鳥種類和鳥類特有的精氣神,無論怎樣,對這幾年的野鳥拍攝,都該有個小結,以此構築我的拍鳥故事,觀鳥經歷,愛鳥心得,為以後的拍攝能有寸進做點總結回顧。
  • 喜鵲迎門是吉兆,為什麼現在反而看不到了?
    在我國眾所周知有很多的動物,而我們接下來所說的便是喜鵲,而喜鵲便是我國古代就有著非常好的寓意之說。而它也是一種非常兇猛的存在,而這個鳥類並沒有天敵就連食物鏈最頂端的老鷹都極少捕捉它們。但是為什麼數量越來越少呢?我們可以來往下看。
  • 春夏間鳥類進入「繁殖模式」,屋簷下行道樹間都是它們的「產房」和...
    原標題:春夏間鳥類進入「繁殖模式」,屋簷下行道樹間都是它們的「產房」和「育兒所」    這個時節,許多市民會看到高高的樹上有鳥兒築的巢  人行道梧桐樹上,甚至居民陽臺花盆裡空調機架上,那都是什麼鳥兒築的巢?誰又最喜歡選址在倉庫、學校、廟宇這樣的古建築?  小麻雀在屋簷、牆洞「借穴築巢」  麻雀、翠鳥喜歡在洞穴中築巢。洞穴的好處是風雨無礙,保暖性好,除了蛇、鼠,其它鳥獸難以侵犯到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