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yzts111111,拉你進微信群,一起探索宇宙奧秘)
一個簡單粗暴的答案是:下雨的時候,鳥兒們愛躲哪兒躲哪兒,不躲也是常有的,這是真實的情況。
細講來,鳥類跟哺乳動物的感受不大一樣,因為它們長的是羽毛,而大部分哺乳動物長的就是「毛」,不管多厚,下雨的時候多半會被淋透,那種感覺很不舒服。而人類幾乎沒毛,被雨淋了,那是分分鐘的不舒服啊,所以躲雨的需求比大多數動物都迫切。但細說來,鳥類對於下雨的反應是因「鳥」而定的,當然也要看雨情而定,也就是說看品種,看雨有多大,下多久。
雨水對鳥類構成了兩個主要威脅:
這是最大的問題(因為大部分鳥類體型都不大,而哺乳動物一般體型也都還好)——鳥類主要利用羽毛腹面下籠絡起的微小的空氣囊來保持溫暖,如果這些空間充滿了水而不是空氣,那鳥兒就會很快喪失熱量而感到冷。誰會喜歡穿溼透了的羽絨服呢?
據觀察研究,暴露在雨中的美國紅隼會提高代謝率,可能就是為了彌補熱量的損失(Wilson等,2004)。鳥類體型越小,被雨水打溼之後的問題就越大,因為較小的鳥類具有較高的表面積體積比,這意味著它們散發熱量的速度更快,並且總熱量儲備通常較小。
因此,小型鳥類可能比大型鳥類更傾向於躲雨,以免被打溼著涼。因此我們可能會看到反差強烈的一幕(由科學家描述的):
「較小的鳥兒在一場暴雨中四處尋找躲雨的地方,但卻看到一群土耳其禿鷹立在樹頂,翅膀張開,沐浴著雨水……」(Hume,1986)。鳥類躲雨的地方包括:在灌木叢、蘆葦叢、屋簷下、巢穴中。但這不是長久之計,因為它們需要進食。
躲得過一時,躲不過一世。在熱帶地區長達一星期的傾盆大雨是完全有可能的,不是所有鳥兒都能等這麼長,尤其是沒有太多能量儲備的小型鳥類。肚子餓的時候,就不得不忍受被打溼的不適。
有研究者觀察到了鳥類在長期降雨期間的行為:開始下雨時鳥類可能會短暫消失,但是如果降雨持續,鳥類就會重新出現。他們不能停止覓食,特別是如果有幼雛需要餵養——生活不容易啊!
持續的降雨不是唯一的脅迫因素,降雨強度也會造成鳥類的行為差異。
小雨不足為懼,因為大多數鳥的羽毛都有一定的防水能力,在小雨中,您可能會看到鳥兒讓羽毛立起,就像在天乾物燥的寒冷季節,那樣可以擴大羽毛佔據的體積,提高羽毛的保暖作用。
而在大雨期間,鳥兒則需要採取不同的策略。蓬鬆的羽毛可以使鳥兒保持溫暖,但是如果雨水太大,水就會滲入蓬鬆的羽毛之間,使其身體更快地喪失熱量。因此,在大雨中,鳥類的行為會轉為收緊羽毛讓雨水順著羽毛滑行以降低其浸潤的程度。
研究者在其研究中描述了在大雨中鳥類典型的姿勢是:
「拉回頭部,鳥喙指向雨落的方向,身體挺直,羽毛保持水流通暢」。(Hume,1986)拉回頭部這一動作實際上是一種保持體溫的姿勢,這也可以減少禽類受到雨淋的機會,並使雨滴更容易從羽毛上滑下來而不是進入到羽毛的纖維之中。在鳥兒無法找到躲雨之處的情況下,大多會採取這種姿勢。研究者觀察到雨中的水鳥擁擠在一起時也全都是採用這種姿勢(Hume,1986)。
我們再來看看不同鳥類品種的在雨中行為的差異:
鳴禽下雨時,大多數鳴禽都會像在夜間休息時一樣,靜靜地停在樹枝上等待雨停,並打開前述「節能模式」,以儘可能保留熱量和能量,直到雨停。但是,如果雨下個不停,他們就不得不在雨中覓食了。雀科和其他食肉類鳥類往往可以用植物種子充飢,甚至可以在地面上雨水衝刷造成的堆積物當中尋找食物(下雨對於很多小生物來說也是一場滅頂之災)。
食蟲鳥類肯定是最受罪的,它們善於捕獵的身體相當精幹,沒有多餘的脂肪,因此沒有太多的卡路裡儲備,下雨的時候它們必須得躲雨。如果長期大雨,情況就更為窘迫。而它們的獵物——昆蟲則會變得不那麼活躍,更難捕捉。大風大雨之後,昆蟲和其他無脊椎動物很可能被從植物上衝刷下來,以至於這些曾經身手迅捷的捕蟲大師們,最後不得不變得跟植食性親戚們一樣「謙恭溫馴」地成群在地面上尋找昆蟲的屍體,這是長期大雨之後為了生存的權宜之計。
猛禽(食肉鳥類)猛禽也不喜歡雨水,而且它們更容易被淋溼。它們不得不更多地依靠自己的脂肪儲備來保持體溫。暴風雨過後,往往會看到鷹張開翅膀在天空翱翔,一方面是因為它們在下雨時消耗了更多的熱量,而且無法捕獵,飢餓驅使著它們在雨停之後儘快找到食物,而另一方面則是它們會利用雨後的「亂局」來撿點便宜。當然大多數猛禽體型都比較大,保持體溫以及能量儲備的情況都要好一些。
水鳥對於本來就親水的水鳥來說,下雨完全不是問題,躲都不會躲,當然狂風大雨還是要躲一下的,誰會在驚濤駭浪裡面出海呢?
這情況跟它們羽毛上豐富的疏水油脂有關,這讓它們的羽毛具有更好的防水特性,但是水鳥必須在乾燥的情況下給自己的羽毛塗油。
即便是大雨也不會影響水鳥的日常生活,它們甚至可以在雨中交配。而且往往下雨還是它們捕獵某些慌亂的小動物的好時機。
總結那麼鳥在雨中會去躲雨嗎?當然得看情況了。鳥類千萬種,下雨也有千萬種情況呢!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是現代物理學大廈的兩大基石,這裡向大家推薦兩本科普書籍:《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淺說》(彩圖珍藏版)和《從零開始讀懂量子力學》,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深入淺出地詮釋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前世今生,通俗易懂。需要的夥伴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