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春夏間鳥類進入「繁殖模式」,屋簷下行道樹間都是它們的「產房」和「育兒所」
這個時節,許多市民會看到高高的樹上有鳥兒築的巢。鳥巢是「鳥兒的家」,或者是「鳥兒睡覺的地方」吧?但是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專家卻說「其實不然」,多數鳥兒不會在巢中睡覺,鳥巢只是鳥類的「產房」和「育兒所」。
春夏間,大多數鳥兒進入繁殖季節,留在上海繁殖的鳥兒很多。它們開始築巢,然後交配,在巢中產卵,孵化雛鳥,哺育雛鳥……育兒任務完成後,一家子再也不會返回巢穴,除非到下一個繁殖季節,親鳥再來利用它生育新一代。
人行道梧桐樹上,甚至居民陽臺花盆裡空調機架上,那都是什麼鳥兒築的巢?誰又最喜歡選址在倉庫、學校、廟宇這樣的古建築?
小麻雀在屋簷、牆洞「借穴築巢」
麻雀、翠鳥喜歡在洞穴中築巢。洞穴的好處是風雨無礙,保暖性好,除了蛇、鼠,其它鳥獸難以侵犯到它們。
一對麻雀在新住宅的空調預留孔裡築巢
麻雀的巢很常見。一般選擇人類的房屋處,如屋簷、牆洞裡,有時會佔領金腰燕的窩巢,也會築於村落及周邊的樹洞中。它們會在洞穴中鋪設雜草,棉絮,羽毛,形成一個「安穩而雜亂」的窩,如果洞口較大,它們會把洞口堵起,只留一個小孔進出。
無疑,傳統的磚瓦結構房屋,尤其是倉庫、學校和一些廟宇等古建築,是它們的最愛。在舊城改造的今天,它們會選擇城中新式住宅的排氣孔、空調孔和戶外廣告、交通標識牌的金屬管洞築巢,顯示出它們對環境超強的適應性。
專家介紹說,麻雀一般在3至8月裡繁殖2、3次,每次產卵4至8枚,一般5、6枚。它們是機會主義覓食者,食譜廣泛。蟲子、穀物、草籽、葉芽、花蜜……這些隨處可見的東西均可成為它們的食物。
一隻餵雛的成年麻雀,嘴裡銜著3條菜青蟲
城裡的麻雀較多靠撿拾地面的飯粒、饅頭、麵包、糕餅等食物殘屑果腹。但是它們在繁殖期間,會大量捕捉蟲子餵養雛鳥,對城鄉生態平衡起著重要作用。
茂密植物遮蓋的河岸是翠鳥最愛
翠鳥的巢也是洞穴巢,但它們的洞穴巢都是自己挖出來的。翠鳥挖的不是牆洞,也不是樹洞,而是泥洞,挖洞的工具是它們又長又尖銳的嘴。
普通翠鳥
翠鳥的巢比較難找,建在有茂密植物遮蓋的河岸上。雌雄翠鳥選定巢位後,便輪番用它們那如鶴嘴鋤般的長喙挖鑿、再用那有力的短腳爪把泥土扒出。期間還不時跳到河裡洗一洗,洗淨羽毛沾上的泥土,繼續挖。
翠鳥媽媽在洞中用小魚餵養寶寶,為了防止魚刺刺傷寶寶的喉嚨,都是把魚頭對準寶寶的喉嚨
大約要忙碌十來天,一個直徑7釐米、深50至90釐米的、向上斜伸的洞穴便大功告成。向上斜升可以防河水上漲淹沒、防雨水倒灌。洞穴挖好後,便將洞底擴擴大,再鋪些羽毛,產下4至7枚卵,便成了育兒「洞房」。
隨著雛鳥進食增加,親鳥會不斷吐出由魚骨魚鱗蝦殼之類組成的未消化「食丸」,這些腥臭的帶刺殘渣與糞便又成為窩內另類鋪墊。4周後,幼雛「暗無天日」的日子才告一段落。
2010年,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英國攝影師和翠鳥愛好者查理·詹姆斯將相機置放於洞穴內,成功抓拍到一組翠鳥巢穴育雛的罕見照片,為我們展示了翠鳥父母像人類一樣辛苦餵養孩子的溫馨情景。翠鳥媽媽在洞中用小魚餵養寶寶,為了防止魚刺刺傷寶寶的喉嚨,都是把魚頭對準寶寶的喉嚨。
人行道梧桐樹上是百舌鳥的地盤
春天裡,天沒亮就聽到烏鶇在窗外歌唱,古代人們叫他「百舌鳥」。烏鶇每年的4至7月開始繁殖,巢大都築於喬木主幹分支丫杈處、距地面約3米至5米處,巢由雌鳥建造,呈碗狀,以枝條、枯草、松針等,混入溼泥,粘結成深杯狀。
這是生活在普陀區某居民小區的烏鶇與它的5個寶寶
城市市區裡烏鶇的巢,往往築在離住家極近的樹上,包括人們不會注意的人行道梧桐樹上,甚至居民陽臺花盆裡空調機架上。烏鶇一年孵卵2至3窩,每窩產卵4至6枚,由雌鳥孵化,雄鳥負責在附近樹上警戒。
雛鳥出殼後有近2周時間呆在巢中,由鳥爸鳥媽共同餵養它們。幼鳥即使離巢後,仍需由父母餵食3周,才能獨立覓食生活。上海市區所見烏鶇餵雛的主食是蚯蚓,成年烏鶇具有極強的視覺與聽覺,是捕捉蚯蚓的專家。
「鳩佔鵲巢」只因喜鵲巢築得太好了
「小喜鵲,築新房;小蜜蜂,採蜜忙」,這是上海孩子熟悉的兒歌。喜鵲善於築巢,堪稱「鳥類建築大師」。喜鵲的巢,遠看就像一堆高80公分、直徑60公分的幹樹枝,但到巢旁仔細觀察,就會驚嘆其結構之完美:有「外牆」,有「內壁」,有邊門,有「屋頂」,下雨也不容易進水。
龐大、堅固、複雜、精美的喜鵲巢
喜鵲的巢常築在高大的樹木樹冠的頂端,幾十米外就能看見。每年寒冬11月,喜鵲便開始銜枝建巢。先在3根樹權的支點上堆積巢底,待鋪到相當面積時,便站在中央沿四周壘起圍牆,最後封蓋巢頂。
雌雄喜鵲都參加建巢,但雄鵲更要辛苦些。由於鵲巢所用的枝條粗壯,有的甚至是鐵絲,所以大多由雄鵲承擔運輸工作。喜鵲也常在輸電線塔上築巢,由於採用一些鐵絲搭建,易造成輸電短路,電力部門會定期檢查拆除,而喜鵲則會把廢巢材再拆移到新巢上使用。
巢築好後,雌喜鵲即開始產卵,每窩產卵5至8枚,最多達11枚。雌鳥負責孵卵,孵化期17天左右。夫妻共同餵雛,30天左右雛鳥即可離巢。
由於喜鵲巢建得堅固又實用,也引來一些不愛自己築巢的猛禽例如紅隼等的覬覦。若喜鵲不讓,一場奪巢大戰就會爆發。中國成語「鳩佔鵲巢」說的就是它倆的事。
若平時,體型稍大的喜鵲群起攻之即可趕走紅隼;但繁殖期的紅隼夫婦卻死皮賴臉,死纏爛打,多數時候喜鵲的巢窩還是被紅隼奪去。好在紅隼數量不多,喜鵲又是築巢高手,有的喜鵲還留有備用巢窩,不至於無家可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