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用上單眼相機,有意無意間,關注起了鳥類,拍了一些野鳥,近日翻看鳥片,感覺拍了不少,有質量的鳥片卻不多,實難反映南澗境內豐富的野鳥種類和鳥類特有的精氣神,無論怎樣,對這幾年的野鳥拍攝,都該有個小結,以此構築我的拍鳥故事,觀鳥經歷,愛鳥心得,為以後的拍攝能有寸進做點總結回顧。
道法自然的老子,靜思好學,知識淵博,是我最敬重的人,老子的自然生態觀,是我遵崇恪守的哲學命題,而拍鳥,既是愛鳥護鳥,也是愛護我們生存的大自然,這便是我喜歡拍攝野鳥的初衷。
鳥拍得久了,漫步深山密林的時候,自然而然地會觀察飛鳥,聆聽鳥鳴,從鳥的飛行姿態和聲音,就能知道這裡有什麼鳥,就會追著鳥影,尋著聲音,慢慢逼近,用相機記錄飛鳥的生活。鳥片拍得多了,就會越來越熟悉鳥類的生活習性,對鳥產生親近之感。每當遇到受傷的或是死去的鳥,心裡都會非常難過。看到野鳥棲息地遭受破壞,就會義憤填膺,不厭其煩地告訴那裡的人,要愛護生態環境。
五年前第一次在鳳凰山拍鳥。那時對拍鳥一竅不通,看到「東方蜂鳥」的太陽鳥,愛其美豔,慕其自由翻飛,看著它不停地在眼前晃動,卻怎麼也拍不到。後來看到鳥友分享的圖片,才知道這般漂亮的鳥兒,就是久聞大名的太陽鳥。
南澗花多,太陽鳥也多。各種各樣的野花,能夠召喚太陽鳥前來吸食花蜜。太陽鳥喜歡成群結隊飛翔,像蜜蜂和蝴蝶一樣,喜歡在花間飛舞覓食,太陽鳥與鮮花同在,漂亮如花。
自第一次在鳳凰山見到太陽鳥,直到一兩年後,才在花開遍地的老家阿葩街,第一次拍到太陽鳥,雖然圖片很一般,但有了太陽鳥的拍攝記錄,自然很是高興了一陣子。
見過太陽鳥最多的地方是南澗無量山櫻花谷,每次去基本能見到。後來拍攝技術有了進步,每次去也都能拍到一些,每拍一次,都想追求最好的光影,最美的姿態,最適合的角度,而每次去,都留有遺憾,都沒有拍到最想要的太陽鳥,於是,總想去太陽鳥和野鳥較多的櫻花谷,總想在櫻花谷多呆幾天。
有位姓楊的觀鳥愛好者,每次到南澗,都會呆上十天半月,不是到鳳凰山,就會去櫻花谷,或是住到瀾滄江邊的落底河或落龍寨。他常常一個人前來,有時也帶著喜歡野鳥拍攝的夥伴,每當來到南澗,總能拍有所獲。他常對我說:南澗有同有水,野鳥很多,但就是遍大山的跑太費勁,如果能動員一些村民建鳥塘,我們拍起來就省事多了。我們不需要吃住行的條件有多麼好,關鍵是來了要有鳥拍,要有好的自然風光可以欣賞。
圖1.藍喉太陽鳥(雄)
2.藍喉太陽鳥(雌)
3.藍喉太陽鳥(雄)
4.與太陽鳥有點相似的赤紅山椒鳥(雄)
5.赤紅山椒鳥(雄)
6.赤紅山椒鳥(雌)
南澗的野鳥種類繁多,僅無量山就有鳥類446種,其中有國家珍稀瀕危保護鳥類37種,這些野鳥,不斷吸引著無數觀鳥拍鳥愛好者,他們從全國各地前往鳥類較多鳳凰山拍鳥觀鳥。鳳凰山屬於無量山系,這裡自古以來就是鳥類遷徙的主要通道,素有百鳥朝鳳、鳥道雄關的美譽。每年夏秋時節,雲霧繚繞的鳳凰山,會有大量鳥類從這裡遷徙到南方過冬。鳳凰山建有鳥類環站,環志站已經成為國內知名的鳥類研究和愛鳥護鳥的地方。
7.灰腹秀眼
8.灰腹秀眼
拍鳥是個技術活,它與拍攝器材、拍攝經驗有很大關係。目前,南澗喜歡鳥類的拍攝的人還不多,鳥片的質量也偏低,還需要國內外鳥類拍攝高手介入,才可望拍出像樣的鳥片,發現更多的新鳥種。
近兩年,南澗開始關注觀鳥旅遊,縣委政府已經將觀鳥園建設納入議事日程。隨著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推進,愛鳥護鳥活動的開展,觀鳥旅遊必將得到快速發展,未來的南澗,將成為鳥類拍攝的重要基地,成為觀鳥旅遊的好去處。
9.純色山鷦鶯
10.山鷦鶯
11.北紅尾鴝
12.鵲鴝
13.白斑黑石
14.藍磯鶇
15.斑文鳥
16.戴勝(施姑姑)
17.戴勝
18.紅嘴藍鵲(拖白領)
19.喜鵲
20.麻雀
21.麻雀
22.麻雀
23.紅臀鵯
24.中白鷺
25.牛背鷺和中白鷺
26.牛背鷺
27.牛背鷺
28.牛背鷺
29.白鶺鴒
30.黃腳鴴
31.水雉
32.黃頭鶺鴒
33.的鶺鴒
上述鳥類的拍攝時間、地點及鳥類名稱
羅新洪老師幫助鑑別(按美篇中的編號):24是中白鷺, 29和33是白鶺鴒,31是水雉,32是黃鶺鴒。
小紅橋溼地拍鳥活動
董家澤,60後,大理南澗人。上世紀80年代陸續開始拍攝,2014年後,因工作需要,拍片增多,2017年加入無量山觀鳥會,涉足鳥類拍攝,開始對鳥類及山水風光拍攝產生濃厚興趣。
提示:以上圖片由南澗鳥類攝影師董家澤供圖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