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科學院大學華大教育中心 小七仔
AV8D,大噶猴呀
泥萌的小七仔首次上線營業啦!
細細數來,我也算是細胞培養的老手了,培養過不同類型的細胞,也遇到過各式各樣古怪的細胞。然鵝,這還是頭一次正兒八經的線上營業。第一次寫帖,有點惶恐,畢竟我不是辣麼擅長文字。網上關於細胞培養的帖子也很多,在這裡我就拋磚引玉,下面幾點拙見,供大家掰扯掰扯。
細胞培養,首先得有一個細胞房,和其他試驗區分開的一個獨立區域(當然如果條件有限,也只能做到相對獨立,這時對個人的操作習慣要求就更高了)。基本配備包括:
01設備
潔淨臺(最好是生物安全櫃,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離心機,水浴鍋,二氧化碳培養箱,顯微鏡,移液器等
02物料
專用的實驗服,戴口罩,頭套,帽子,手套等
Tips:物料需要提前進行酒精消毒
在準備開始著手培養細胞時,建議先登錄ATCC官網查下細胞屬性或者找給你細胞的師兄師姐了解清楚:貼壁還是懸浮,最適培養基是什麼,推薦血清濃度,倍增時間等。
了解清楚之後,需要提前準備好細胞培養所需要的試劑耗材。所有的試劑除非是商品化無菌,其他的都需要高壓滅菌/過濾除菌(本人比較懶,大部分都是過濾除菌。為了安全起見,新配置的培養基我每次都會過濾的。)
如果細胞比較珍貴,剛開始培養,還沒有種子的時候建議用0.1um的濾器,可以去除支原體。不過,這真是一個費力活。等有存量之後,就可直接選擇0.2um過濾除菌。配製好的培養基建議根據細胞培養的規模來進行分裝,以免操作不當把整瓶培養基都汙染了。
凍存復甦的原則想必大家都知道,慢凍速溶嘛~
首先凍存,一般凍存液為10%DMSO,FBS的成分就跟據你富有程度或者細胞的嬌貴程度了,你要是不介意血清浪費,那就上90%的血清。不過大部分是40-50%的血清,剩下就是培養基來補了。
凍存密度,對於普通的細胞系,0.5-1x10^7/ml都可以。凍存液配製好先4度預冷,常溫情況下DMSO對細胞的毒害程度比低溫要大。凍存的細胞放在預冷的凍存盒(程序降溫盒,保證凍存溫度梯度下降),然後轉移到-80度(過夜),最後轉移到液氮罐長期保存。
對於復甦,溫度37度和42度都可以,曾經做過原代免疫細胞的溫度對比,影響不大。這裡有個小重點,離心後的細胞沉澱,先用手把沉澱拍散比直接用移液器吹打重懸會好很多。原因很簡單,剛復甦的細胞比較脆弱,直接吹打相當於你直接把抱在一起的細胞拆開,那難免會有傷亡惹。另外,對於剛復甦的細胞,不推薦加抗生素,因為細胞才剛從液氮裡面出來,細胞膜還比較脆弱,需要休息,可以過夜再加抗生素。
對於新手來說,快速掌握細胞培養的方法就是多觀察,當然不是每天看個幾遍,而是每天都要觀察。剛復甦的細胞,一般隔天處理。
對於貼壁細胞,如果復甦之後狀態不好,可以直接把培養基吸走再補新的,同時把那些不能貼壁的細胞去掉。但是,如果2兩天了,細胞一點都沒有貼壁,或者僅有一小部分貼壁,你需要取一些細胞出來做個臺盤藍染色,看細胞是否還活著。如果還活著你可以增加一點血清,再耐心的等待幾天。當然,如果這個細胞你多的是,那可以丟了重新復甦。
對於懸浮細胞,如果復甦後兩天了細胞狀態還很差,這時你可以考慮離心換新鮮培養基,同時去除一些死細胞,然後把細胞轉到更小一點的培養皿中,讓細胞之間多一點接觸。對於細懸浮細胞培養而言,細胞密度對細胞狀態影響很大,不能讓細胞覺得「孤獨」,也不能讓它覺得太擁擠。若是過兩天細胞還是不長,而這個細胞又比較重要,那麼只能再增加血清濃度試試(20%),或者換更好的血清,gibco的血清應該是目前血清中很好的了。
首先,細胞凍存要選擇狀態好的時候,比如剛開始傳代的幾次的細胞,傳3-5次一般,活率>90%,越往後培養,細胞的狀態會越差。
其次,儘量在培養的過程中不要讓細胞長過了。長過的意思就是貼壁的細胞在培養皿裡面都鋪滿了,細胞都被擠得變形了,培養基黃了,對懸浮細胞來說最明顯的就是培養基黃了。這些容易加速細胞的」老化「,而且細胞分泌的毒害物質會更多,會導致後續細胞狀態越來越差。
最後,當細胞狀態不好的時候,要多照顧一下它們。比如說發現很多細胞碎片,很多死細胞,可以通過低速離心去掉,同時給它們換個新的培養皿,增加一下細胞密度等等。你對它們多好,它們就表現得多好,對細胞需要像對孩子一樣。
細胞汙染這個事情,說實話每個養細胞的人都或多或少遇到過,支原體,黴菌,細菌。。。。。。細菌汙染,肉眼可見,培養基渾濁,顯微鏡下一看,會看到密密麻麻的生物小可愛。當然這已經是比較嚴重的,基本要放棄治療了。
01 黴菌,長條的,有細絲,如果細胞裡很多這種長長的細絲,那怕是藥丸,基本沒救了。
02 支原體也是雷區,因為觀察不到它的存在,但是你的細胞肉眼可見的不長個兒。我這顆老母親的心真是要涼涼了。用上3周的抗生素,漸漸長勢喜人。
在細胞汙染的初期,可以通過用培養基/PBS多次(3-5次)離心清洗,培養加抗生素挽救回來。那麼問題來了,如何避免汙染呢?配製好的培養基,試劑,0.22um過濾再使用,也不要多人共用。在操作的時候,要注意細節,記得:千萬不要把你的爪爪在任何開著蓋子的器皿上方經過,不然感染的嗶嗶der。為了避免犯規,要把打開的蓋子、試劑瓶、培養瓶果斷放在自己夠不著的地方。
個人衛生也是原罪啊,不要從公共實驗室搗鼓完大腸桿菌君,酵母君,就直接去照顧細胞君。畢竟我躺過槍,哭唧唧。建議進潔淨臺操作前,先用酒精把自己手肘以下和物料都噴一遍,,,噴香水的感jio
未完待續,請筒子們吃下這枚安利吧,萬望輕拍,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