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外星人和UFO的概念進入大眾的視野,一系列第三類接觸事件就層出不窮。其中有這麼一個人,不僅接觸到了外星人,而且還在外星人的陪同下,乘坐著宇宙飛船到了一個文明高度發達的星球做了一個為期10天的參觀,並在返回地球後寫了一本星際遊記。這個人就是米歇.戴斯瑪克特,而他寫的那本富有傳奇經歷的書叫做《海奧華預言》。
書中講述了他在旅途中以及在海奧華星球上的種種經歷,讓人不禁嘆為觀止,其中也針對人類的諸多不解之謎給出了答案。當然,正如米歇所說,這一切他不能給出證據,但他只是講述了事實,因為他沒有科幻小說作家的想像力。
今天,咱們就聊一聊書中提到的內容,大家可以當作科幻小說來閱讀,也可以當作新奇有趣的事兒來看待,說不定有些人也能從其中找到自己苦苦追尋的答案也說不定。
這本書的信息量非常大,所以咱們也只能摘取幾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分幾篇來聊。今天咱們要聊的話題,就是有關人類起源的。
按照米歇在書中的描述,地球上的第一波人類並非是土生土長的地球人,而是星際移民。這群人來自人馬座的一個叫做巴卡拉梯尼的星球。當時他們的星球上有兩個種族,黃種人和黑種人,他們在自己的星球上已經生活800萬年了。
他們在自己的星球上發生了無數次的衝突。由於長期的戰亂和自然災害使得他們的人口驟減。最後一場決定性的戰役是一場大規模的核戰爭。
當然,最終的結果也是可想而知的,沒有真正的勝利者,因為這一次戰爭徹底摧毀了他們的星球,整個星球被籠罩在了黑暗之中,氣溫也因此驟降到了零下四十度。隨之而來的除了嚴重的核輻射之外,還有嚴寒和饑荒。
戰爭結束後,這個星球上原本的的70億黑種人和40億黃種人只倖存下來了大概八十多萬人。但是一切還沒有完,正如咱們上面說的,嚴重的核輻射、嚴寒和饑荒才剛剛上演。
嚴重的核輻射自不必說,隨時都有人因核輻射而死,更要命的是,因為核輻射的原因,新生兒出生率驟減,而且其中還有各種各樣的怪胎。
沒有食物,臨近海邊的人還好,至少能從海裡找到一些食物果腹。不過,這些所謂的食物也已經被核輻射汙染了。所以,食用這些食物也等同於慢性自殺。而那些遠離海洋的倖存者則更糟心,完全沒有食物,於是他們開始自相殘殺,以同類的屍體為食。而倖存下來的一些昆蟲也在核輻射的作用下變得巨大無比,可以輕易結果人類的性命。在種種危機的合力之下,最終也僅僅有150個黑種人和85個黃種人倖存了下來。
在發生核戰爭之前,巴卡拉梯尼星球也曾經是一個科技異常發達的星球,人們就像現在地球上的人類一樣在工廠、寫字樓或者是政府部分工作,過著「幸福」的生活。甚至於當時的他們比現在的地球人更發達,因為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飛船,能夠進行星際旅行了。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文明竟然在這場核戰爭中毀滅了。咱們之前的文章中就曾經說過,高科技這事兒本身就是好壞參半的,被好人利用便能造福人類,被壞人利用便會毀滅文明。
巴卡拉梯尼星球的人們在享受著極大的物質財富的同時,也被權力、貪婪和狂妄自大佔據了靈魂,進而衝突不斷,最終運用他們引以為傲的高科技徹底毀滅了他們自己的文明。所以,巴卡拉梯尼星球的故事也足以讓人類引以為戒,和平從來都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這需要全人類為之努力。
言歸正傳,咱們接著說巴卡拉梯尼星球。後來,海奧華星球上的高級文明在核戰爭爆發後的150年後,介入了巴卡拉梯尼星球重建文明的事情,在物質上給予了他們幫助,隨即他們的人口也開始增加。當然,這些幫助過他們的海奧華人也成了巴卡拉梯尼人的「神」,宗教也應運而生。他們吸取了教訓,重建了家園,而且重振了文明。
但是他們最終還是得想辦法移民到其他同級的星球上去,因為他們發現自己的星球正在變冷,而且會在500年內徹底無法生存,所以他們必須移民到其他的星球。
經過一番調查和分析之後,他們選中了火星和地球,並派遣了移民飛船。不過到了火星之後,他們才發現火星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因為火星也正在迅速變冷,很可能在4500到5000年之後便不能生存。而且火星的動植物資源有限,根本不足以撐起大批移民。
所以,在135萬年前,他們正式登陸了地球。而登錄的地點就在現如今澳大利亞和緬甸所在的位置。黑種人登錄的是澳大利亞,而黃種人登錄的是緬甸。當然,黃種人就是現在的華人祖先,而黑種人自然也是現在地球上黑種人的祖先。
這就是地球上第一批人類的起源,只不過隨後他們在地球上的生活並非一帆風順,經歷了幾次文明的起伏和毀滅,最終才演化到今天。
好了,關於《海奧華預言》中提到的有關人類起源的話題,咱們就說到這兒吧,下篇文章咱們繼續聊《海奧華預言》中那些有意思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