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考人員在西藏首次發現灰蝶科白灰蝶屬的蝶類

2020-12-04 中國生物技術網

在西藏察隅縣察瓦龍鄉採集、拍攝到的白灰蝶 。新華社發(達娃攝)

據新華社報導 近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學考察研究子課題其他主要傳粉昆蟲科考分隊」在西藏察隅縣察瓦龍鄉採集、拍攝到一種西藏沒有記錄的蝴蝶,經過國內著名蝶類專家賈鳳海鑑定為灰蝶科白灰蝶屬的蝶類,在此之前,西藏沒有該屬蝶類分布記錄。

「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學考察研究子課題其他主要傳粉昆蟲科考分隊」主要成員由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組成。科考分隊負責人副研究員達娃介紹,此次新發現增加了我國蝶類的地理分布。  

據研究文獻顯示,白灰蝶屬的蝶類零星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區域,分布狀態為不連續,且顯碎片狀。其生物學特性是蝶類中最為獨特的種類之一。

相關焦點

  • 發現白灰蝶!西藏分布蝶類達567種
    9月21日,記者聯繫到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學考察研究子課題其他主要傳粉昆蟲科考分隊隊長達娃,他告訴記者:「我們在林芝察隅縣察瓦龍鄉採集到了一種我區沒有記錄的蝴蝶。經過國內著名蝶類專家賈鳳海鑑定為灰蝶科白灰蝶屬的蝶類,在此之前,西藏沒有該屬蝶類分布記錄。」
  • 科技話題:「天問一號」探測器、離子治癌技術、白灰蝶、納米顆粒...
    從國家航天局獲悉,9月20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4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120N發動機的實際性能。肖國青作《重離子治療技術發展與應用》報告時稱,中國每年新增癌症患者400多萬,死亡200多萬,80%患者發現惡性腫瘤時已是晚期。——中國新聞網3西藏境內首次發現白灰蝶
  • 今日科技話題:「天問一號」探測器、離子治癌技術、白灰蝶、納米顆粒、「行星之王」、木星圖像
    探測器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從國家航天局獲悉,9月20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中國新聞網3西藏境內首次發現白灰蝶▲在西藏察隅縣察瓦龍鄉採集、拍攝到的白灰蝶(9月12日攝) 。
  • 西藏首次發現燕鳳蝶 燕鳳蝶長什麼樣子?
    西藏首次發現燕鳳蝶 燕鳳蝶長什麼樣子?】記者日前從西藏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獲悉,該研究所近日和西藏林芝市墨脫縣林業和草原局在墨脫縣境內調研時,首次發現燕鳳蝶屬昆蟲的分布,該發現為西藏蝴蝶大家庭再添「新成員」。
  • 蝶中小精靈 灰蝶
    最小的灰蝶翅展長度僅1.3釐米灰蝶是鱗翅目灰蝶科蝴蝶的通稱,為小型蝶類,兩個翅膀展開僅為1至3釐米,明顯小於常見蝴蝶種類。舉例而言,柑橘鳳蝶翅展可達8至11釐米,菜粉蝶也有4至5釐米,而藍灰蝶僅為1.8至2.2釐米。1983年6月,我國昆蟲學家馬恩沛,在雲南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勐養片區的原始森林裡採到一種小灰蝶,翅展長度僅1.3釐米,創造了最小紀錄。
  • 西藏首次發現燕鳳蝶 高原蝴蝶大家庭再添「新成員」
    中新社拉薩10月27日電 (記者 貢桑拉姆)記者日前從西藏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獲悉,該研究所近日和西藏林芝市墨脫縣林業和草原局在墨脫縣境內調研時,首次發現燕鳳蝶屬昆蟲的分布,該發現為西藏蝴蝶大家庭再添「新成員」。
  • 《戴雲山蝴蝶圖鑑》出版 戴雲山首現「國蝶」
    《戴雲山蝴蝶圖鑑》共收錄戴雲山自然保護區內的蝴蝶6科279種,其中鳳蝶科25種、弄蝶科64種、粉蝶科14種、蛺蝶科115種、蜆蝶科9種和灰蝶科52種。圖鑑詳細介紹了各種蝴蝶的數量、形態特徵、寄主植物、生活習性和區分方式,每種都有腹、背兩面圖片,大部分圖片都包括雌、雄兩性,具有極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 浙江省首次發現"國蝶"-金斑喙鳳蝶(圖)
    浙江省首次發現"國蝶"-金斑喙鳳蝶(圖)www.zjol.com.cn 2007年05月31日 09:56:33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 西藏首次發現有燕鳳蝶分布 通過其分布可判斷氣候、環境長期變化趨勢
    圖由區高原生物研究所提供   今年,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與林芝市墨脫縣林草局在墨脫縣境內調研時,首次發現我區有燕鳳蝶分布,該發現刷新了西藏蝴蝶大家庭的紀錄。   穿著「燕尾服」的紳士   10月28日上午,記者在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見到了剛從野外做調查回來的昆蟲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達娃,他笑著告訴記者:「這次出野外,我們在墨脫髮現了燕鳳蝶屬的蝴蝶。」   這是該研究所和林芝市墨脫縣林草局在墨脫縣境內調研時,首次發現燕鳳蝶屬昆蟲在我區有分布。
  • 雷公山保護區發現貴州省蝶類新記錄——孤斑帶蛺蝶
    5月15日,雷公山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保護區轄區內巡護時拍攝到一種褐色底白條斑紋的蝴蝶,經鑑定為孤斑帶蛺蝶。查閱李子忠教授《貴州省野生動物名錄》,孤斑帶蛺蝶是首次在貴州發現,為貴州省新紀錄。孤斑帶蛺蝶孤斑帶蛺蝶(Athyma zeroca),蛺蝶科帶蛺蝶屬的一種。孤斑帶蛺蝶雌雄異性,雄蝶帶狀白斑粗大,前翅亞頂角斑、中室眉紋及外線均模糊,赭灰色。
  • 懷化市再次發現「國蝶」寬尾鳳蝶
    我市再次發現寬尾鳳蝶● 是我國特有的瀕危蝶類資源,被譽為「國蝶」● 首次發現時間為1976 年意外發現的寬尾鳳蝶末齡幼蟲懷化新聞網訊 日前,我市有害生物專項調查組在靖州排牙山林場開展全國第三次林業有害生物普查時,在鵝掌楸樹林中意外的發現了一隻寬尾鳳蝶的末齡幼蟲,觸碰它時,它會模擬毒蛇吐出「丫狀舌頭」,模樣太萌了
  • 蟲·蛹·蝶
    一個多月後重返核心景區,科考蝴蝶分隊不僅期待與蝴蝶不期而遇的時刻,更希望發現新的蝴蝶奇觀。    9月25日上午,受颱風天兔影響,羅浮山核心景區遊客稀少。獅子峰腳下,早上九點的太陽溫度正是蝴蝶最中意的時刻。這時,我們見到了踩著節奏飛出的小嬈灰蝶。它和前一天偶遇的罕見齒翅嬈灰蝶稱得上是「近親」,同樣是深褐色翅底暗藏斑紋,翅面金屬紫色的位置也很相似。
  • 世界名蝶
    圖片來源:Pinterest與金斑喙鳳蝶同屬的金帶喙鳳蝶是印度國蝶,也是世界上非常珍稀的蝶類(之一)。二者極相似,但金帶喙鳳蝶的後翅上金黃色斑呈帶狀,故而得名。賽普勒斯閃蝶與海倫娜閃蝶有些相像,仔細觀賞就會發現不同之處。
  • 灰蝶科毛毛幼蟲被螞蟻保護著,成蝶後抖抖翅膀,螞蟻想留也留不住
    在動物世界中,蛾類和蝶類昆蟲的幼蟲都是毛毛蟲,而毛毛蟲由於爬行速度比較慢,蟲身又沒有外殼保護,容易被各種動物獵食,包括螞蟻。所以不同種類的毛毛蟲,進化出不同的技能,有些毛毛蟲身上有很多有毒的剛毛,有些會偽裝成毒蛇、樹枝等等,嚇退或躲避獵食者。
  • 好美的世界名蝶!
    與金斑喙鳳蝶同屬的金帶喙鳳蝶是印度國蝶,也是世界上非常珍稀的蝶類(之一)。 賽普勒斯閃蝶與海倫娜閃蝶有些相像,仔細觀賞就會發現不同之處。
  • 寧波首次發現「日本國蝶」——大紫蛺蝶
    因為眼下正是黃帥蛺蝶的發生季節,那天我已看到過好幾隻黃帥蛺蝶的雄蝶在活動,雌蝶始終未見。在我的印象中黃帥蛺蝶的雌蝶個體明顯較雄蝶大,心想這是個很好的標本。 當摸到這個蝴蝶的身體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分明是一枚日本國蝶——大紫蛺蝶的雄蝶。這個蝴蝶的品相非常完整,色彩鮮豔奪目,應該是剛羽化不久的個體。
  • 李傳隆:風塵撲蝶五十年
    李傳隆(1910~2005)上海松江人,昆蟲分類學家,著有《中國蝶類圖譜》。    中國曆朝蝶畫,以南宋李安忠的《晴春蝶戲圖》最為有名,後人多為畫中「蛺蝶翅翼」的絢爛之美所震撼。    直到有一天,一位叫李傳隆的老者舉著放大鏡,在這幅現存於北京故宮的古畫前端詳了3天。後來,他在其著作《中國蝶類圖譜》中寫下一段不同尋常的鑑賞:「此畫之蝴蝶,大小比例,色彩斑紋等皆酷似實物。雖時隔千年,仍能辨明為臨安(今杭州)附近之蝶種。
  • 金斑喙鳳蝶重現泰順烏巖嶺 有「國蝶」之譽
    昨天上午,保護區工作人員在野外巡護中發現金斑喙鳳蝶林建波 攝   溫州網訊 昨天上午,泰順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野外巡護中發現被譽為「國蝶」的金斑喙鳳蝶。
  • 懷化發現寬尾鳳蝶 被譽為「國蝶」
    6月17日,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排牙山林場發現的寬尾鳳蝶末齡幼蟲劉京陽 攝  湖南日報6月23日訊(記者 肖軍 黃巍 通訊員 劉京陽)「在鵝掌楸樹林的樹葉上,我們意外地發現了這隻寬尾鳳蝶的末齡幼蟲,觸碰它時,它會像毒蛇一樣吐出『丫狀舌頭』,模樣太萌了。」今天,懷化市有害生物專項調查工作人員拿著一張照片欣喜地告訴記者,這是他們近日在靖州排牙山林場開展全國第3次林業有害生物普查時拍攝的。
  • 懷化沅陵發現「國蝶」寬尾鳳蝶
    懷化新聞網訊 7 月 21 日,筆者從沅陵縣林業局獲悉,日前,市林業有害生物普查組一行在借母溪自然保護區考察時,發現了多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寬尾鳳蝶成蟲。這在沅陵縣尚屬首次發現。寬尾鳳蝶是一種我國特有的、瀕危的蝶類資源, 是冰河時期孑遺物種。其外觀特徵展翅寬 100-11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