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流
1. 定義:電荷的定向移動稱為電流.
2. 兩個相同的驗電器A、B.其中A帶電而B不帶電.用金屬棒把A和B連接起來 我們可以發現驗電器B也帶上了電(金屬箔張開).
從上面的現象我們發現電荷是可以移動的.我們將電荷的定向移動稱為電流, 並且規定電流的方向為正電荷的移動方向.☆☆ 注意:一定要注意「定向」二字,只有定向的電荷運動才能形成電流.負電荷的移動也可以產生電流, 電流的方向與負電荷的移動方向相反.
導體和絕緣體
1. 導電性能的差異: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金屬、石墨、人體、大地、酸鹼鹽的水溶液等); 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絕緣體(橡膠、塑料、玻璃、陶瓷、空氣等
2. 物質結構差異:導體內有大量的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即自由電荷, 例如:在金屬中有大量能夠自由移動的自由電子; 在酸、鹼、鹽的水溶液中有能自由移動的正、負離子, 而在絕緣體中, 幾乎沒有能夠自由移動的電荷, 所以絕緣體不容易導電.
☆☆ 注意:
(1)導體和絕緣體都可以導電.
(2)導體和絕緣體沒有明顯的界限, 也就是說我們不能說導體導電能力大於多少的物體叫做導體, 也不能說導電能力低於多少的物體叫做絕緣體.
(3)導體和絕緣體可以相互轉化, 當條件改變時, 絕緣體可變為導體.例如當玻璃變成熾熱狀態時, 由絕緣體變為導體.在條件改變時, 導體也可以變為絕緣體, 例如:
酸、鹼、鹽的水溶液是導體, 當給水溶液通電後, 水溶液中的正、負離子向兩極移動, 並在兩極析出, 水溶液中的正、負離子逐漸減少, 水溶液會逐漸變為絕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