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蝌蚪君的小夥伴跑來留言↓↓
蝌蚪君看到以後內心是崩潰的:原來,人類從未停止過吃胎盤啊……
變著法兒吃:蒸、煮、煎、製成膠囊、甚至還包成了餃子
圖自水印
我的天,真是太厲害了!當真是做飯呢
胎盤倒賣者正在出租房內將胎盤煮水,撈出漂浮的雜質
圖自新京報
透過烤箱玻璃,觀察烤箱中胎盤切片的狀態
圖自新京報
檢查胎盤切片是否已被徹底烘乾
圖自新京報
將烘乾的胎盤打成粉末後,裝入空膠囊內
圖自新京報
那麼,吃胎盤真的是進補仙方?還有多重功效
美容 補血 治燒傷 治燙傷
圖自水印
胎盤,是妊娠期間母體與胎兒間進行物質交換的器官,是胚胎與母體組織的結合體。
圖自水印
雖然胎兒在母體內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全部來自胎盤,但它只是母胎間物質交換的『中轉站』,本身並不能提供胎兒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
說起胎盤,就不得不提古時入藥的的紫河車。
紫河車性溫,味甘、鹹;歸肺、肝、腎經,具有益氣養血,補腎益精的作用;對「疲勞、消瘦、衰弱者」有奇效,「久服者,耳聰目明,鬚髮黑,延年益壽,有奪造化之功」。
——《本草綱目》
紫河車
圖自網絡
雖然紫河車的原材料確實是胎盤,但它是經過一定加工的中藥,並不是常規的補品。
所以不能把胎盤和紫河車劃等號。
製成紫河車盤需要將胎羊膜和臍帶去掉,反覆衝洗,去掉殘留的血液,用花椒和黃酒進行蒸,或者是放在開水中略煮一會,再曬乾或烘乾才。
在多重手續之下,它早就不是人們最初見到的胎盤了。
在新版《中國藥典》中,作為傳統中藥材的紫河車及以紫河車配方的中成藥,如生血丸、安坤贊育丸、補腎固齒丸等不再列入收載品種目錄。
紫河車從新版藥典中「出局」,主要出於倫理和安全兩個角度考慮。
從倫理學角度來講,紫河車是人胎盤,屬於人體器官,入藥不符合倫理學的要求。
從安全角度講,它是母子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器官,是一個營養和病毒同時存在的組織,如果母體有肝炎等病毒,可以通過胎盤傳給胎兒。
要知道,母體感染的肝炎、愛滋、梅毒等病毒會留存在胎盤中,來路不明的胎盤很可能成為危險的傳染源。食用後,不僅不治病反而得病。
衛生部禁止買賣胎盤的批文也頒布了12年了,但依然又很多人認為胎盤是大補品或者有神奇的療效。
圖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蝌蚪君還專門做了個小調查,諮詢辦公室的已婚已育女士,她們的回答基本都是「好像醫院處理了吧」。
或許,還不知道被誰吃了呢
做成膠囊的胎盤
圖自網絡
本文為「蝌蚪五線譜」旗下網際網路闢謠品牌「蝌蚪找真相」原創,版權歸蝌蚪五線譜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申請轉載授權或合作請發送郵件至editor@kedo.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