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鯨魚、海豚、海豹等海洋哺乳動物極度容易感染新冠 警惕汙水直接...
,面臨從人類廢水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導致Covid-19的SARS-CoV-2病毒已知能夠在物種間傳播,最初是通過蝙蝠傳染給人類,也可以傳染給水貂、狗和其它陸地動物。現在,加拿大達爾豪西大學的研究人員說,水生哺乳動物也容易感染這種病毒,甚至可能比人類更容易感染這種病毒。此前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在汙水中仍然具有傳染性,而最新研究的研究人員認為,進入海洋的未經處理的汙水可能會感染動物。
-
新冠病毒是否會引發動物界的物種滅絕?
美國獸醫協會網站上表示,幾乎沒有證據證明家養動物容易感染新冠病毒,而且美國農業部的資料庫報告稱,到目前為止,國家獸醫服務實驗室確診新冠肺炎呈陽性的動物不足40隻。(巴頓·貝拉維什通過電子郵件告訴我說,被感染的動物「不一定出現症狀……因此,我們無法確定美國有多少動物感染了新冠病毒。」)中國香港的兩隻狗是已知最早感染新冠病毒的犬類。已知第一例人類到貓傳播的病例於3月下旬發生於比利時。
-
溫哥華水族館再也見不到萌萌噠的海豚和白鯨了...
(Vancouver Aquarium)繼續引入及展示活生的鯨類動物,溫哥華水族館發表聲明深表失望,而公園局的總經理更稱,甚至會考慮將現存於館內三條同類動物移走。溫哥華水族館行政總裁兼主席奈廷格爾(John Nightingale)於聲明寫道:「禁止在溫哥華水族館展示各種鯨類動物,會對我們進行的研究有深遠影響,亦會摧毀我們的海洋哺乳類動物拯救中心。」
-
白鯨是海豚嗎?白鯨是唯一會說人話的海洋動物
白鯨和一般海豚的外形和體型大小相似,而且相當的聰明伶俐,白鯨是一種海豚嗎?嚴格意義上講,海豚也屬於鯨目齒鯨,但我們往往稱海豚科下的動物為海豚,而虎鯨名字卻帶「鯨」字,但虎鯨是海豚科最大的海豚,我們習慣上不稱作海豚為鯨魚,但稱海豚為一類小型鯨魚也沒錯。白鯨也是一種齒鯨,不屬於海豚科,屬於一角鯨科,和獨角鯨是一類。
-
研究顯示:40%易感染新冠病毒物種為瀕危動物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8月26日消息,科學家列出410種有可能感染新冠病毒的脊椎動物,他們想通過研究弄清楚,哪些群體最易受新冠病毒威脅,以及新冠病毒如何從動物傳染給人。研究詳情發布在《美國科學院院報》上。科學家發現,動物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的胺基酸序列與人的相似程度決定了感染風險。
-
為水族館工作10年後,兩頭白鯨「退休」了,它們似乎很開心
這些詞很少用來形容動物。今天我們卻要用「退休」和「回家養老」,來形容故事的主角兩頭白鯨。「小灰」和「小白」是它們的名字,曾經它們在上海長風海洋世界「努力」工作,贏得了遊客們的無數掌聲和歡呼,是那裡當之無愧的「臺柱子」。上海長風海洋世界是一家國內頂尖的水族館之一,它對於我們來說並不算陌生,2003年成立以來一直上海的旅遊勝地和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
河南首次引進白鯨和海豚
本報訊(記者 侯愛敏 實習生 王衛鋒)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昨日發布消息,前7個月,我省進境動物種類和數量呈多元化快速增長態勢,引進種類同比增長50%,批次同比增長40%。 其中包括從加拿大引進8600多隻種雞,從法國引進3045隻萊茵鵝,從荷蘭引進5隻斑馬,從俄羅斯引進兩隻白鯨,從日本引進4隻海豚,從智利引進29隻羊駝。從孟加拉進口活黃鱔1686噸、活螃蟹51噸。進境動物的種類也從原來單一的陸地動物向「海陸空」多元化發展,進境動物的用途從傳統的種用繁殖向滿足科普教育和觀賞娛樂需要發展,並首次引進了白鯨和海豚,開了我省進境水生野生動物的先河。
-
研究:猩猩等狹鼻小目靈長類哺乳動物傳播新冠病毒的風險極高
近日,美國的一項最新研究探究了人類之外的其他動物感染和傳播新冠病毒的風險。研究結果顯示,哺乳動物,尤其是靈長類感染並傳播新冠病毒的風險極高。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FOX)27日報導,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小組研究了400多種動物,包括252種哺乳動物、72種鳥類、65種魚類、4種兩棲類和17種爬行類,觀察各類物種血管緊張素轉換酶II(ACE2)受體結合能力,此前有多項研究認為ACE2是新冠病毒的細胞表面受體。
-
研究:猩猩等狹鼻小目靈長類哺乳動物傳播新冠病毒的風險極高
近日,美國的一項最新研究探究了人類之外的其他動物感染和傳播新冠病毒的風險。研究結果顯示,哺乳動物,尤其是靈長類感染並傳播新冠病毒的風險極高。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FOX)27日報導,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小組研究了400多種動物,包括252種哺乳動物、72種鳥類、65種魚類、4種兩棲類和17種爬行類,觀察各類物種血管緊張素轉換酶II(ACE2)受體結合能力,此前有多項研究認為ACE2是新冠病毒的細胞表面受體。
-
俄累計感染新冠病毒人數達到4731人 已就疫苗展開動物實驗
(抗擊新冠肺炎)俄累計感染新冠病毒人數達到4731人 已就疫苗展開動物實驗中新網莫斯科4月4日電 (記者 王修君)4日俄羅斯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消息稱,在過去一晝夜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增加了582例,總感染人數達到了4731人,累計死亡43人。
-
世界上存在著的11個巨大而神奇的水族館
該水族館位於珀斯,特別關注其他水族館所沒有的區域性海洋物種。沉船海岸的主要水族館長40米,展示了大約4000種海洋物種,包括月亮水母、黑鰭鯊、小丑魚、獅子魚等海洋生物。它於1998年開放,以擁有大量海洋動物為特色,像其他水族館一樣,那裡擁有的動物包括企鵝、海鳥、海獺、鯊魚、鰩魚、海馬、甲殼類動物、海珊瑚、水母、兩棲動物、軟體動物等等。裡斯本海洋館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容納翻車魚的水族館之一,這其實很了不起,因為對於它們的護理是獨特而又苛刻的。
-
水族館放出企鵝充當觀光客,與白鯨初見面!
對於這次漫遊水族館之旅,更有一瞬間讓企鵝們驚慌失措,就是見到館內超大型的白鯨。據館內工作人員說企鵝大都在南半球活動,白鯨則都分布在北半球,因此這兩種動物在野外幾乎是一生都不可能有機會見面的。這一次碰面,不管是企鵝還是白鯨都對彼此充滿了好奇,它們都忍不住透過展示玻璃多望幾眼。這樣神奇有趣的舉動,引得網友們瘋狂轉發!
-
俄科學家認為,新冠病毒源於自然界
除了研究如何預防和治療新冠患者之外,研究中的很大一部分問題集中在新型冠狀病毒是如何產生的,它於何時何地首次出現,何時開始在人與人之間傳播,該病毒是否來自於蝙蝠,在傳染給人類之前有沒有中間宿主,有沒有的病毒進行人工幹預重組的可能,以及新冠病毒為何如此能夠快速地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等問題。至今,半年多的時間過去了,科學界對上述問題尚無共識。近期,俄羅斯科學家對其中一些問題的研究或許有重要意義。
-
俄科學家認為,新冠病毒源於自然界
除了研究如何預防和治療新冠患者之外,研究中的很大一部分問題集中在新型冠狀病毒是如何產生的,它於何時何地首次出現,何時開始在人與人之間傳播,該病毒是否來自於蝙蝠,在傳染給人類之前有沒有中間宿主,有沒有的病毒進行人工幹預重組的可能,以及新冠病毒為何如此能夠快速地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等問題。至今,半年多的時間過去了,科學界對上述問題尚無共識。近期,俄羅斯科學家對其中一些問題的研究或許有重要意義。
-
國慶節帶著孩子去三亞亞特蘭蒂斯水族館看白鯨,認識海洋世界
如果是成年人那麼可以考個潛水證,親自在大海裡面探索,如果是親子遊,特別是寶媽帶著孩子的,那麼就推薦你去三亞亞特蘭蒂斯水族館,因為這裡有海洋的一切,各種魚類,還有特別呆萌的白鯨。如果你還沒有去過亞特蘭蒂斯,那麼可以看看前段時間的熱門電影《海王》,海王小時候參觀水族館的場景就是亞特蘭蒂斯的水族館了。
-
研究發現:26種常與人接觸的動物有可能感染新冠病毒
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近日刊文稱,經證實,經常與人接觸的26種動物有可能感染新冠病毒。文章內容摘編如下:倫敦大學學院研究人員近日在英國《科學報告》期刊上發表一項研究稱,共有26種經常與人接觸的動物對新冠病毒易感。這項研究基於生物信息學模擬,旨在找出新冠病毒是否能感染共計215種動物。研究結論與實驗室觀察和患者報告相一致。
-
研究發現:常與人接觸的26種動物有可能感染新冠病毒
倫敦大學學院研究人員近日在英國《科學報告》期刊上發表一項研究稱,共有26種經常與人接觸的動物對新冠病毒易感。這項研究基於生物信息學模擬,旨在找出新冠病毒是否能感染共計215種動物。研究結論與實驗室觀察和患者報告相一致。
-
經國外科學家研究,18種靈長類野生動物感染新冠病毒的機率較大
而世界衛生組織之所以將新冠病毒命名為「COVID-19」,字母 CO 代表「 冠狀」(corona),字母 VI 代表「病毒」(virus),字母 D 代表「疾病」(disease),數字 19 代表該疾病發現時間是2019年。
-
專家解讀:汙染≠感染 新冠病毒不可能感染魚類等水生動物
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病毒病防控崗位專家、農業農村部水產養殖病害防治專家委員會淡水魚組組長、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水產病害防治重點研究領域首席科學家曾令兵表示,解讀漁業涉新冠病毒文獻務必要嚴謹。「汙染」與「感染」,一字之差,謬誤千裡;任何物品或食品都有可能通過各種途徑被病毒汙染,但這和病毒感染是兩碼事。新冠病毒可能汙染水產品,但不可能感染魚類等水生動物。
-
動物明星亮絕活 白鯨獻吻海豚水中太極
白鯨吞吐「幸運光環」。天津北方網訊:白鯨獻上「天使之吻」、海豚秀出「水中太極」、海象熱舞「太空漫步」……天津極地海洋館的動物明星們大亮絕活,它們表演了「空翻集體舞」、「水中華爾茲」等一系列新穎高難度的絕活兒,讓遊客們著實大飽眼福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