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今年的高考延後了一個月。往年,大家都喜歡說6月6日、6月7日、6月8日為高考時間,但其實真正高考的時間是6月7日和6月8日,6月6日是用於孩子熟悉考點路線的。
每年高考期間關於孩子準考證丟失、遲到、走錯考場等報導,總是層出不窮。今天貴州考生兩次走錯考場,也是讓無數網友為此心驚。
「你們是走錯了考場嗎?」「我們第一次來這裡,不認識路。的士司機送我們過來,他送錯了。」「是在都勻市中心嗎?」「新四中。師傅他剛開始帶我們去都勻的老四中,然後我們說錯了,他又帶我們去新四中。然後他帶我們到這,他說到了,我們不知道然後就以為是我們的考點,結果上去之後發現不是。」「現在離考試還有半個小時,應該來得及的,不用太著急。」
出粗車走錯路,致使兩名考生兩次走錯考場,還好交警五分鐘將他們火速送達,著實讓大夥為他們捏了一把汗。
高考,一個嚴肅的時刻,真的是「寒窗苦讀十二載,只爭朝夕」。對此,曦曦媽想藉此事忠告今後的所有考生:孩子,對自己負責就得對高考心懷敬畏!
(1)爸媽不要把高考當作孩子一個人的事兒。
關於貴州兩考生今天上午兩次走錯考場的事情,引發了網友們極其強烈的討論。有的網友提出:「值得同情嗎?」想一想也並不是無道理,昨天7月6日孩子都幹了什麼?完全紮根於臨時抱佛腳的複習嗎?還是完全鬆懈下來坐等高考?
朋友說:「2015年,我女兒高考早晨我開車送孩子去考點。她媽媽不放心,怕堵車騎電動車冒著小雨在後面跟著。還真堵車了,我們果斷讓孩子穿上雨衣,坐上電動車前往考場,一點沒耽擱,孩子後來順利考上了江蘇一所211大學。」
是呀,孩子考慮事情不全面,但作為父母我們得做好後勤保障工作。雖說孩子寒窗苦讀十二載很辛苦,但家長陪讀十二年又何嘗不艱辛?眼看大家都要熬出頭的日子,怎麼能夠在這種關鍵的節骨眼上出現走錯考場等錯誤呢?高考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兒,父母應該有意識陪孩子在考點附近住宿或者陪孩子提前踩點。
(2)不要低估考卷以外的細節準備。
7月5日,湖北襄陽一位粗心媽媽在自家門口,把孩子和同學等三人的高考準考證夾在書本內,當廢品賣給了一個路過收廢品的男子。後來被得知準考證所在的紙類廢品已經被粉碎,壓縮打包成了四個重達一噸的紙堆。還算幸運的是,發現及時,在高考前就已經幫孩子們補辦好了準考證。
與這位粗心媽媽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德州一中考點的一位張冰老師。他今日一早就在考場外等候自己的學生,因為擔心有學生忘記帶證件,所以他為全班49名同學都列印了準考證和健康承諾書,拿在手裡備用。
高考,被譽為人生第一大考,如果因為對各種細節準備的忽視,而錯過了考試,可謂是極其痛苦的一件事情。每個人的思維模式都有盲區,也許部分家長和孩子的盲區就在於低估了考卷之外的細節準備,轉而把心思放在複習之上。對比,曦曦媽希望不管是明天繼續參加高考的孩子,還是後續會參加中考等學生,都要把考卷之外的準備工作做好才行。
(3)高考規劃必須萬無一失,應急方案也要想好。
網友「時間煮雨慢慢品」說:「我一同班同學,從小學到高中一直名列前茅。高考那天上午的語文發揮得不錯,中午回賓館休息,因為爸爸也太累,大家都睡過了半個小時。錯過考試時間後,我那可憐的同學直接慪瘋了。」
勝利,總是屬於有準備的人。尤其是高考,寧願早一點到,多等一會兒,也不能掐著點趕考。記得2018年高考首日,深圳福田外國語高級中學門外,就有一男孩被堵在路上,錯過高考後,他和媽媽都崩潰大哭了。時間觀念,在平時很多家長和孩子或許覺得無足輕重,但是在高考這種關鍵時刻卻凸顯得極其明顯。
提前帶孩子踩點,儘量住近一點以防萬一;孩子的準考證、身份證、學習用具等備齊;注意飲食,合理安排休息時間;每堂考試都提前到達考點,時間安排上要儘量充裕,而不是踩著時間點到達;如果遇到證件丟失或者堵車等情況,要及時報警求助……
________
最近抖音很流行一句話「今年高考的孩子,大多生於非典,如今又考於肺炎」。2020年,註定不平凡的一年,願所有的孩子都能旗開得勝,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