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狀元林麗淵:考英語睡著兩次,開考半小時後才答題,最後上北大

2020-12-06 奈落瑾夢

談高考色變,對於很多人都是如此。無論是已經歷過還是沒有經歷,無論考得成績理想或者失意,對高考的恐懼都深深地影響著很多人。因為高考對於每一位學子來說都至關重要,堪比鯉魚躍龍門,多少人又有多少個家庭都指望著高考改變命運。

而又因參加高考的人口眾多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但是有這麼一位她居然可以在令人膽戰心驚的高考考場上睡著兩次,就是在如此鬆散的狀態下還成功考進了北京大學。

童年的興趣愛好

這位「膽大妄為」的高考考生名叫林麗淵,是一個很可愛的女生。在高考考場上睡著,還取得非凡的成績,人們從這點看會以為她是一個戴著厚厚近視眼鏡的學呆子吧?其實不然,林麗淵從小和一般孩子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差別。

是一個性格外向開朗,有好奇心有規劃的孩子。她感興趣的事情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但是好在有家人支持,也算保護了孩子的自然天性。

林麗淵小時候在電視上看到拉手風琴的表演,她覺得把一個黑白相間的木匣子背在身上演奏出聲音太神奇了,便開始對風琴感興趣

林麗淵的媽媽得知後便給女兒報了手風琴的興趣班。她的媽媽沒有覺得學習書本之外的東西是無用的,為沒有逼迫孩子報她不喜歡的興趣班,而是根據女兒的興趣給予鼓勵,是很好的一種教育方式。在學習手風琴時她的老師認為她很有音樂天賦,又是小女孩就推薦她學習琵琶。

就這樣林麗淵又去學習了琵琶,算是在音樂方面掌握了些技能。她還有一個更令人費解的興趣,那就是爬樹。現在人都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城市,男孩子喜歡爬樹都會被認為是爬樹,更何況女孩呢?但林麗淵在課本中讀到有關鄉間田野爬樹的段落心生嚮往便模仿起來。

這有一點像《怦然心動》裡的可愛女主,熱愛自然的人多半是很美好的人。最值得提的是林麗淵的父母並沒有制止女兒這種與眾不同的愛好行為,這正是一種保護孩子自然天性的方式。

我們常常發現那些小小年紀就能流暢地背誦唐詩宋詞的「小天才」往往都逃不過傷仲永的結局,這正是由於父母對於孩子的成長幹涉太多,強迫他們長成自己滿意的樣子多半會適得其反。也許想要培養出林麗淵這樣的孩子,更應該尊重他們的自我天性。

成功的學習方式

每個人的學習方法,成功路線都不盡相同,很少能完全照搬他人。但是從他人身上得到啟發倒是很常有的事。林麗淵身上更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因為她在高考考場上的放鬆狀態實在不同尋常。她也大方分享她的高考經歷。

她首先是找到能激勵自己的榜樣和目標。經歷過高考和有了解高考殘酷性的人,都知道高考的競爭壓力不容小覷。即便是那些名列前茅有能力考入清北的人都會時常感到壓力巨大。

林麗淵也是同樣的,她並沒有什麼超於常人的非凡智商。也沒有成熟到可以面臨源源不斷的壓力而充耳不聞的良好心態。

所以她就給自己尋找榜樣,向他們看齊,在感到壓力的時候回顧他們的故事來勉勵自己。

她談到自己在高考大軍裡最為敬佩的人有三個,一是05年貴州省高考文科狀元董何,很小年紀就成功考入復旦大學;另一個是她的學長董春,還有一個是06年海南省文科狀元葉婧。

除了現實生活中的榜樣林麗淵還有一位神之嚮往的偶像,她就是居裡夫人。她無比欽佩居裡夫人作為女性處在科學界弱勢地位卻能衝破層層困難,在科學界屢屢取得成功。

而居裡夫人視榮譽為糞土的態度更令這個年輕小女孩欽佩,她在成績不理想的時候通常會捧著那本《居裡夫人傳》醉心品讀以來鼓勵自己再次重振旗鼓。可見,在努力的過程中找到一個有引領作用的燈塔是多麼重要。

當然,能在嚴峻的高考之下以輕鬆的姿態考取不凡的成績除了找到了嚮往的目標肯定還是離不開腳踏實地的努力。人們只看到她在高考英語考場上睡覺卻沒看到她有多少個日夜挑燈夜戰

林麗淵會在開學第一課就找到老師要到老師這學期的教學規劃,掌握這學期的整體大綱有條不紊的全面掌握學習。在每個夜晚清晨她都會勤勤懇懇的背書做題,就像《送東陽馬生序》裡提到的「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驚人的高考畫風

無數人回想自己的高考經歷很多都是用緊張、焦慮、惶恐來描述。但林麗淵卻在高考最後一門學科——英語的考試中睡著了而且還是睡著兩次。在播放英語聽力時她就趴在桌子上睡著了,監考老師很是震驚叫醒她,可是她之後又睡著了。

在考試開始半個小時之後林麗淵才醒來答題。這在別人眼裡通常都是以為她是徹底放棄了高考,大概就是來走走過場才如此放肆的。

考試結束林麗淵和同學聊到她在高考考場睡著的事情,同學們也都是取笑她,太過大膽了。可沒人知道即使睡了半個多小時的林麗淵起來答題還是輕鬆自如,最後她英語居然考了141分,總分考了672分。

這個成績成為了2007年廣西省的文科狀元,成功被北京大學錄取。但是林麗淵還時常說自己高考發揮失常。學霸的境界確實是常人難懂的。

從林麗淵的高考故事中可以看出,只要平時基礎打得好,再多的臨場意外都不是什麼問題。考生取得的高考成績非常不如人願基本是怪不到考場上的時常,而更多是自己平時水平就是如此。

所以,想在高考取得好成績還是想在以後的人生之路上有所斬獲都需要從平時的一點一滴做起。打好地基才能築起高樓大廈。

對天才的故事人們都熱衷於傾聽那部分輝煌的成就,卻很少有人願意系統的了解一下他們是怎麼取得那樣的成就的。大部分天資聰穎還能保持下去的人絕非只靠天賦,後期的努力與心酸更為重要。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廣西女孩林麗淵,高考語文忘寫名字,考英語睡覺,最後考了多少分
    一個人插上理想的翅膀,就可以翱翔在人生的藍天裡,伴著白雲,扶搖直上;而且,他會帶著理想一路向前,披荊斬棘。廣西女孩林麗淵也有一個理想,她從初中開始,立志考復旦大學。幾年來,她努力學習,到了高三,似乎感覺伸出雙手就可以碰觸到了自己的理想。但是在2007年的高考中,她接連發生意外,考語文時忘寫名字,考英語卻睡著了。
  • 「最淡定」高考狀元:考語文忘寫名,英語睡覺,卻以672分進北大
    可見高考對一個人的未來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但是,每年的高考考生都有發揮失常的情況,往往是因為過度緊張造成的,而大多數考生都會在考場上全神貫注,把握每一分每一秒,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可就是有這麼一位考生,他不但在考場上不緊張,還在考場上睡著了,可以說是高考考場上「最淡定」的考生。
  • 考英語睡大覺,考語文忘寫名,她卻成高考狀元被北大錄取
    而目前,決定人命運的第一關便是高考。雖然高考對人的影響不像之前那麼大,但仍是同學間拉開差距的最主要途徑。因此,考生們在考場上爭分奪秒是很正常的事。而在廣西2007年的高考中,有位學生卻睡起了大覺。但令人驚嘆的是,這位考生還成了廣西當年的高考狀元。事情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咱們接著往下看。
  • 高考「最神」狀元,語文忘寫名字,英語竟然睡著,還躺著進北大
    但對於那些學霸來說,高考就像平常的月考、模擬一樣,輕輕鬆鬆玩著就應付過去了,根本不費什麼力氣。 近日各地的高考狀元也誕生了,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而多年前有一位狀元,高考對她來說,就像遊戲一般,她被人們稱為「最神狀元」。
  • 廣西天才少女,考語文忘寫名字,考英語又睡著了,不料依舊成狀元
    林麗淵出生於廣西,是2007年的高考文科狀元,光聽這個「狀元」的頭銜,我們大概就能夠了解她在學習上到底有多強了。 但林麗淵並不是一開始就成為了「學神」的,相反,她在初三之前的成績都一直不怎麼好。林麗淵從小就活潑好動,也充滿了求知慾,但偏偏安不下心來學習。
  • 中國天才神童,考語文忘寫名字,考英語又睡著了,結果依舊是狀元
    曾經,在我國就出現過這樣一位特殊的高考神童,在這場至關重要的考試中,她不僅忘寫了語文答卷的名字,更在英語考試時睡了過去。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粗心大意的考生,最終卻拿下了當年高考的狀元。那麼,這位特殊的學霸究竟何許人也?她又有著怎樣特殊的成長經歷呢?
  • 史上最強錦鯉:語文忘寫名,英語打瞌睡,出成績卻是全省狀元!
    不過有一個女孩卻是一個意外,她不但在考語文的時候曾經忘寫名字,還在英語考試當中打瞌睡,可哪怕這樣她還是神奇地拿下了廣西的高考狀元,堪稱史上最強高考錦鯉!這個女孩子的名字叫做林麗淵,她憑什麼?有人覺得這個女孩子一定是個天才,她認為是高考題太簡單了,所以才會放心地呼呼大睡。其實事實並不是這樣,林麗淵也只是一個平凡的鄰家女孩,平時的成績在排榜當中屬中遊,不過卻有著非常多的藝術愛好。
  • 參加高考兩次,兩次都是省狀元,從香港大學到北大,現在她如何?
    參加高考兩次,兩次都是遼寧省的文科狀元,2013年第一次高考的她就考出了668(含加分10分)分的好成績,並被香港大學以全額獎學金錄取。為了追尋心中純粹的國學,她從香港大學退學回到母校復讀,2014年再次參加高考,以666分成功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從香港大學到北京大學,現在的她如何?
  • 中國最牛高考生,考語文忘寫名字,考英語在睡覺,結果考了個狀元
    而我們今天的主人公被稱之為「中國最牛高考生」,她在考試語文時忘記寫名字,英語更是在考場睡覺,如果平常考生這樣的行為早就已經和大學失之交臂。但是她卻不一樣,儘管如此還是一舉奪魁,拿下了狀元,進入了心儀的學府,究竟是何方神聖能有此偉大的事跡。她是2007年廣西高考文科狀元林麗媛,當她再次回憶起高考時的狀態可謂是驚心動魄。
  • 山東新高考揭開神秘面紗:英語聽力連續考兩次,師生應如何應對?
    我們參照12月1日模擬考兩次外語聽力考試的安排可知:外語聽力考試9點正式開考,8點45分遲到考生禁止入場。這一點完全執行的高考政策,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時間,不要遲到!9點至9點20分為第一次聽力考試時間。
  • IT大佬的高考:馬雲考北大 數學就1分
    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不少人稱高考是改變命運的時刻。但是,一次考試成敗並非是最終結局。縱然是今天在業內呼風喚雨的大佬,也有高考考砸的時刻。下面,我們就來分享一下IT業內一些大佬的高考,也祝願備考的同學放鬆心態,積極應對明天后兩場考試。
  • 黑龍江女孩,高考667分摘狀元上北大,語文考了135分很少嗎?
    在當年高考中,她考了667分的高分,其中語文135分、數學142分、英語139分、文綜251分,最終以總分第一名,摘得了2012年省高考文科狀元,並成功考上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當李佳楠得知自己分數最高,她高興得不敢相信,說:「真的是我嗎?我只是覺得自己很平凡。」
  • 北京2021年高考首次英語聽說機考今天開考 首增口語考試內容
    「這次英語聽說機考的整體難度不大,跟平時練習的難度差不多……」今天上午,北京市2021年高考第一次英語聽說機考舉行。與往年不同,今年的考試首次增加了「說」的部分。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部分考完的考生處了解到,本市2021年高考首次英語聽說機考總體難度不大。
  • 從衡中500多名到河北高考狀元,北大劉嘉森是如何逆襲成功的?
    眾所周知,在我國有四大「高考工廠」,同時也是我國最牛的四所中學,分別是位於河北的衡水中學、安徽的毛坦廠中學、湖北的黃岡中學以及河南的鄲城一高。而在高考,能夠在這些中學奪得狀元的學生自然不是普通人,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一個衡中狀元、北大才子逆襲的故事,他的名字叫劉嘉森。
  • 她是北京高考狀元,清華北大都來搶她,最終還是選擇去姚班
    2019年高考,黃子晴沒有辜負老師和家長的期望,最終以總分721分的優異成績,一舉奪得2019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狀元,其中黃子晴的語文考了128分、數學考了148分、英語考了141分、理綜考了294分。高考的成績剛出來,清華、北大都表示要來搶她,而且黃子晴很快就相繼接到清華、北大的來電,兩個學校都希望黃子晴能報考他們學校,並承諾只要黃子晴願意報考他們學校,專業隨便挑,除此之外,各大高校以及記者都不斷跟黃子晴聯繫,這樣的電話讓黃子晴應接不暇。
  • 一個北大高考狀元的抗抑鬱史
    來源 | 熱心市民樊阿姨作者 | 遊安寫在前面: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好奇過這個問題:那些清華北大隨便挑的高考狀元們,後來都過上了怎樣的生活?這些站在高考金字塔尖的人,幾十萬個學生裡只能出一個的人。——他們後來成功了嗎?——他們是否過上了想要的生活?
  • 她是高考文科狀元總分687,英語滿分,卻意外成為「百萬富翁」
    ,比如730分的廣西高考理科狀元楊晨煜,雲南高考理科狀元李豔紅737分(含加分10分)和四川高考理科狀元張家傑考出了718分的成績,而作為全國一卷中考分比較高的兩位狀元一位是來自山東的理科狀元張聖一考出了713分,還有一位是來自湖北的高考狀元常書傑考出了712分的成績。
  • 北京高考英語聽力二次機考開考 考前先對耳機、滑鼠消毒
    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程婷 圖  6月20日,北京2020年高考英語聽力二次機考如期舉行。  在北京豐臺區東鐵匠營第一中學東校區考點,當天上午共分四場考試。每場聽力考試20分鐘,按要求,考生需在考前40分鐘入場。第一場八點半開考,考生們七點半就進了考場。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當天考點周圍有來自公安等部門的工作人員值守。
  • 那個口出豪言「懶得考清華北大」的16歲廣東女孩,最後考多少分
    十二年的寒窗苦讀就是為了高考的兩天。畢竟,高考就像是龍門,決定我們日後的未來走向。有人甚至說,進入好大學就是成功人生的一半! 在諸多大學當中,毫無疑問北大和清華乃是中國大學當中的兩顆明珠。全國多少優秀學子為之發奮努力。如果有人不把北大清華當一回事,大概率會被人認為是在開玩笑。
  • 那個說「懶得考清華北大」16歲女孩,最後考了多少分?
    小時候,父母長輩總是愛逗家裡的小孩子,比如問一些你長大後想當什麼呀?大多數人都是從雄心壯志的心態過來的,往往都是聲如洪鐘回道:「我要當科學家,畫家,醫生!」而一問道考什麼學校,小小的腦袋裡還會裝著大大的疑問,自己究竟是考清華呢,還是北大呢?這個問題還真是讓人難以抉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