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鮮亮外觀小販出損招 稀硫酸成荔枝「護顏水」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02日 23:02 來源:
來源:中新網
日前,家住吳中路的劉女士見附近菜場裡的荔枝比較新鮮,顆顆鮮紅飽滿,便買了三斤。沒想到回到家剛吃幾顆,就感覺喉嚨乾澀,禁不住乾咳起來。為安全起見,她用紙巾擦拭了一下荔枝的外殼,結果發現上面溼漉漉的不是水。
最近恰逢梅雨季節,如果沒有很好的保鮮條件,荔枝很快會腐壞,為了讓荔枝能保持新鮮,一些無良小販們竟用稀釋硫酸來保鮮。
-事件回放
輕輕一噴荔枝變鮮亮
劉女士特別喜歡吃新鮮荔枝,每年荔枝上市季節,她會從上市吃到落市。日前,她在小區附近的菜場裡看到一個攤位上賣的荔枝水靈靈的,而且顏色鮮紅。攤主稱自己的荔枝是當天空運到上海的,絕對新鮮,於是劉女士一下子買了三斤多。
回家後,也沒怎麼清洗,劉女士就吃開了,可沒吃幾個,就覺得喉嚨痒痒的,荔枝的味道似乎甜得有些奇特,自己還會有一陣猛咳。見有這樣的反應,劉女士沒敢再吃下去,便拿出紙巾將荔枝擦了一下,這才發現紙巾一碰到這鮮紅的水就會破洞。驚訝之下,劉女士帶著剩下的荔枝來到菜場。剛巧看到攤主正從櫃檯下面又搬出一箱荔枝,而這箱荔枝的顏色明顯比較暗淡。只見攤主將放在櫃檯上的一瓶噴灑劑噴在上面,沒一會兒,荔枝就鮮亮起來,有些青的地方也漸漸變紅。
劉女士上前質問攤主噴的是什麼水,攤主表示,這只是用來保鮮的。而劉女士也看到瓶子外貼有「荔枝保鮮劑」的字樣,不過聞上去感覺味道像是一種化學試劑。
-記者調查
加工過的「溼」荔枝價格低
清晨6點,銅川路水果市場內的荔枝攤位不算多,剛有幾輛貨車卸下數十箱貨。
一個上身赤裸的年輕男子正招呼著客人,見記者走近便主動搭訕:「荔枝要嗎?各個品種都有,價格實惠。」他指著身後的紙箱說,「這是廣東的『黑葉』,批發價2.8元,一盒(7.5公斤裝)只要40元。」
記者打開紙箱,發現箱子裡的荔枝外殼都已發黑,個頭也偏小,搖搖頭表示不滿意。男子於是拿出一隻可樂瓶,瓶蓋上戳了幾個小孔,用力一擠,荔枝頓時紅潤起來。「我這個荔枝好,沒經過處理,你拿回去噴點稀硫酸,馬上漂亮。
在整個水果市場裡,果販普遍反映今年荔枝進價較低,「黑葉」每公斤僅售1.4元,成色、口感略好的「白蠟」價格較「黑葉」偏高0.5元,而一向走「高端」路線的「妃子笑」也不過每公斤2.4元。不過,這個價格僅限於經過「加工」的「溼」荔枝,如果要買幹「荔枝」,價格翻一番。
噴稀硫酸既可增重又能美觀
「價格雖然高一些,但寧願買幹荔枝。」一個自稱做了多年水果生意的「老王」悄悄向記者傳授「秘訣」。「『溼』荔枝肯定浸過水,甚至浸過稀硫酸,顏色不錯,但口感不好。這些荔枝從廣東、廣西、福建、海南運過來,最起碼也要兩三天,這麼熱的天,要是不噴硫酸,顏色肯定是暗的。」
談話間,老王買進10箱「黑葉」,均是色澤黯淡,顆粒癟小。「要好看,回去浸在水裡,賣的時候再噴點稀硫酸。」老王表示,給顏色變暗的荔枝噴灑稀硫酸,是業內皆知的「秘密」,「既可增重,又能起到美觀的效果。」
在銅川路市場有固定攤位的柳阿姨在上海做水果生意已經十餘年,對於荔枝的「硫酸美容法」,她解釋:「這兩年上海天氣越來越熱,市民大多偏愛吃西瓜,荔枝剛上市時價格偏高,多吃荔枝又容易上火,所以銷量嚴重萎縮,為減少成本,很多果販不得不想方設法。」
柳阿姨承認自己以前挑著擔子做零售的時候,也往荔枝上噴過稀硫酸,「現在攤位固定,再這樣做,別人找過來就麻煩了。」
小販大熱天戴手套吆喝生意
一名操著廣東口音的婦女在銅川路水果市場門口擺了個攤頭,面前擺著兩箱荔枝,一箱全部浸在「水」裡,溼漉漉;一箱直接曬在太陽下,乾癟癟。浸在「水」裡的荔枝色澤鮮豔,個頭較大,輕輕一剝皮,有汁水噴出;那箱曬在太陽下的荔枝已渾身黑灰,顏色黯淡,個頭較小。
儘管天氣炎熱,這名婦女兩手卻戴著手套,看到客人走過,她便不斷吆喝,見有人表示出興趣,她會拿一兩個曬得黑灰的荔枝邀請品嘗。半個小時裡,她做了兩筆生意,以3元一斤的價格賣出約10斤「貴妃」荔枝。
她推薦客人吃黑灰的荔枝,但賣給客人鮮豔的荔枝。她解釋說:「顏色差的荔枝味道你都知道了,這些新鮮的怎麼會差呢?」
記者品嘗了一顆顏色鮮紅的荔枝,發現儘管外表誘人,但味道卻淡而發澀。「你這是什麼『水』?」記者問。
婦女戴著手套拎起箱子裡一包塑膠袋,裡面半是冰塊,半是液體:「保鮮的冰塊。」記者嘗試用手接塑膠袋,婦女胳膊一揮說:「要買就買,不買就算了,問那麼多幹嘛。」
-專家說法
會對消化道有影響
為了解這種「荔枝保鮮試劑」的成分,記者在這些浸荔枝的水中放入一張PH試紙,顏色顯示為酸性,且小於3。為此,記者諮詢了相關的果品專家。
責編: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