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國家會對外來人口進行一系列的管制,因此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走出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且就算是沒有管制也會因為交通運輸問題而放棄遠行。不過在現代社會中,出行對於人們來說已經不再是困擾,我們擁有了各式各樣的交通工具,甚至還有電子地圖,因此根本不用害怕會迷路。或許很多人會說了,我出門從來都不會提前去問我應該怎麼走,因為擁有電子地圖指路,只需要跟著電子地圖的指令,就能夠找到目的地。而我們之所以能夠擁有現在這樣方便的生活,都是因為世界建立起了全球衛星定位導航系統。
在我國的北鬥衛星系統成功建立之前,世界上只有美國的GPS能夠實現全球定位的商業應用,而現在我們國家的北鬥衛星定位系統橫空出世,在精度上已經能和美國的GPS差不多了,應用的領域也非常的廣泛。但是很多人就會問了,為什麼美國的GPS衛星定位系統只需要24顆衛星就能夠運行了,而我們國家卻要55顆衛星才能實現全球定位呢?今天算是明白了。
說衛星數量之前我們要了解一些衛星運行的基本條件,每一個長期運行的衛星都擁有自己固定的軌道,否則很有可能會發生碰撞,導致衛星損毀。
對於宇宙區域國際上有共同的認知,那就是這些地方都是無主之地,誰先到就是誰的,因此如果在此之前,已經有衛星佔據了這個軌道,那麼後續就不能再有衛星去這個軌道上面了,而美國的衛星定位系統建設的時間非常早,那個時候美國的24顆衛星幾乎是放在哪裡都可以。
對於衛星定位系統來說,如果能夠將衛星全部放在近地軌道的話,就可以利用少量的衛星形成全球定位系統,畢竟這些衛星無論是接受信號還是發射信號都非常的便利。但是如果要放在更遠的軌道上的話,肯定就需要更多的衛星來維持定位精度了。
其實在我們國家的計劃之中,僅僅只需要35顆衛星就能夠實現全球定位了,但是我們也知道衛星這種掛在天上的東西,如果出了問題的話是非常不好修理的,因此就需要準備幾個備用衛星,以便在其中一個出現問題之後,另外一個可以迅速補上空缺。
而且中美兩國的衛星定位系統也不盡相同,相比於美國來說,我們國家的布局更加先進,在擁有運動狀態衛星的同時還有靜態衛星,這樣一來可以充分的糾正可能出現的錯誤,並且在精度上也能夠做到更加的精準。
正因如此,中國的衛星才會有這麼多,主要還是為了提升定位系統的精度和抗幹擾能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是其中幾顆衛星出現了故障或者是損壞了,也能夠繼續進行工作。
雖然美國現在的市場佔有率更高,但是北鬥衛星所採用的技術更加先進,因此只要北鬥衛星定位系統一直保持著這樣的發展速度,在不久的將來北鬥衛星定位系統一定能夠超越美國的G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