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孩子的離心力

2021-01-18 ADHD多動症日記

孩子的成長是大自然之力,沒有誰能阻擋,父母的控制力越強,孩子的離心力越強,中間的線繃得越緊,親子關係越緊張,當力量越來越強的時候,線可能會繃斷,親子關係破裂。


反之亦然。


親子關係就是如此。當父母給予孩子尊重、理解時,孩子回饋以自律、責任。當父母強調權威,打壓孩子時,孩子就會對抗、叛逆。


兜最近出現了兩次大發脾氣,都是撕心裂肺地大喊大叫,使勁摔東西,拼命地表達憤怒,進入瘋狂狀態,都是因為我打了他一下。他需要用二十幾分鐘甚至更長時間發洩這些憤怒。


平時鬧小脾氣,他把自己鎖在屋子裡,三五分鐘就自行排解了。只有一個摔門以示憤怒。


所以,孩子反應如何,取決於父母。



兩力對抗的過程就是父母逐漸妥協孩子逐漸成長的過程




孩子一歲半以前是天使期,就像可以隨意擺弄的玩偶,讓他幹什麼幹什麼,這段時間是親子關係最親密的時光。


一歲半以後,個體意識越來越強,通常到2歲出現第一個「小叛逆期」,跟他說什麼都是「不」,電梯按鈕一定要自己按,車門一定要自己開,父母代勞常常吃力不討好,這正是他走向成長的信號。


此時父母如果一味幹涉,孩子就會被評判為「不聽話」。最好的解決辦法是,給他選擇。兜兩歲時也是如此,叫躺下不躺,叫穿襪不穿。我換了一種對話方法,「你想現在穿還是過一會兒再穿?」「你想躺著還是坐著?」只要不涉及生命安全,他說怎樣就怎樣。


這種問話方式,尊重了孩子的選擇,叛逆就消失了。


兜3歲半以前都是天使寶寶。帶去親戚家,想拿人家什麼東西一定會問我「這個可以拿嗎」,徵得同意後再玩,如果不能玩,我跟他說明原因,他會乖乖放下。家裡擺放了他最愛吃的蛋糕,我跟他說這是要送給某某人的,他就不會吃,看都不看一眼。


照這個態勢發展下去,我兜應該是一個極其好養育的孩子。在這個階段,我為自己的育兒方式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


後來,爺爺奶奶來深圳幫忙照顧兜。一年半後的某天,我在監控裡看到他打爺爺,我還屢次收到老師的投訴,才意識到問題已經很嚴重了。


5歲後,兜出現多動症的一系列表現:不合群,自己一個人玩;不上課,只喜歡玩玩具;遇到管教就大鬧,甚至出現打老師;生氣時破壞公共物品;不顧老人,一個人在街上亂跑等等。


因為他的乖戾行為,我先請走了老人,再對他進行了針對性管教。這個時候,我發現孩子已經完全失控了。我越是管教,孩子越是反抗,最後出現倆人對打的情況,他打我一下,我回他一下,場面極其壯觀。他終究打不過我,打人行為收斂一些。然而,壓下這個那個又冒出來。


孩子越來越大了。小時候耍脾氣我可以一把拎起他,往我咯吱窩底下一夾就帶回家了,現在他躺在地上我拉都拉不起來了,他已經可以把我抱起來了。用不了幾年,他身高就會超過我,力量也會超過我。再起正面衝突,我可能成為倒黴的那個。


所以,管教方式必須得改。


本著一個宗旨,孩子的成長都是指向分離,只要是有利於他個體成長的,都可以撒開手由他決定。


我給自己制定了每日任務:


每天擁抱親親,說我愛你;

表揚他的良好行為;

孩子找我說話時用眼睛看著他;

每天做正念和靜坐訓練,提高自己抗壓能力;

每天讀書,不斷學習新知識;

他發脾氣我就走開;

他自己的事情交給他決定;

我犯錯了當天要跟孩子道歉;

對話多用商量的方式。


期待我的這些改變能讓孩子離心力小一點。



感謝兜兜,生命中有了他我才開始接觸到多動症(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研究他行為背後的生物機理、探究他的心理發展、學習與他和諧相處,他讓我成為一個更有耐心、愛心、觀察力、同理心的媽媽。感謝兜爸,一個超級包容、負責、有愛的爸爸,他是我們家庭的精神核心,他讓我們家庭之水快樂地流動起來。願每個多動症的孩子都有一個穩定、和諧、有愛的原生家庭,助力他們發揮自我優勢,成人成才。

相關焦點

  • 神奇的離心力
    簡單、有趣、適合操作的科學小實驗,能讓孩子在"玩科學、做科學、想科學、議科學、用科學"的過程中,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熱情,體會到動手的快樂,並在實驗中探索事物規律
  • 小貝講堂之離心常用術語 - 離心力和相對離心力
    而所謂的相對離心力即是離心力與重力之比,用以下公式 表示:        (2)RCF – 相對離心力; F離心力– 顆粒受到的離心力; F重力– 顆粒受到的重力; m – 顆粒的質量; ω – 角速度; g
  • 《離心力》需要的是向心力
    專輯:離心力藝人:楊乃文廠牌:亞神音樂時間:2016/11/16評分: 雖然不是一個唱作人,但楊乃文歷來有著鮮明的音樂個性,並通過唱腔的獨特、團隊的契合,以及一些難以名狀的氣質,塑造出一種硬流行、軟搖滾的獨立音樂風格。
  • 歌手2019 | 楊乃文《離心力》
    《離心力》一種虛擬的慣性力,是一種為了應證某些表述的強大力量。第一次知道《離心力》這首歌是在不要音樂,那時候聽這首歌的時候覺得更多是悲傷,但後來慢慢體會覺得這首歌也有美好的成分,我特別喜歡裡面一句歌詞「陪你到死去,多迷人」。天文學裡面,兩個天體互相以引力牽制彼此間的最短距離。但是再靠近,其中一個天體就會粉碎。楊乃文這首《離心力》就是這樣安靜卻蘊含巨大能量的歌。
  • 向心力與離心力 權成
    向心力和離心力也是同樣的道理,只有向心力物體就會被拉到軸心,只有離心力物體就會飛出圓周。所以兩種力互相作用,才維持了平衡,向心力是從力的作用效果來命名的,因為它產生指向圓心的加速度,所以稱它為向心力 ; 任何性質的力都可以作為向心力 。摔跤多以向心力為主。自己平衡穩定,讓對手不平衡。
  • 鞦韆與過山車中離心力的奧秘
    離心力是長期以來被人們誤解而產生的一種假想力,即慣性。因為無法找出施力物體,背離了牛頓第三定律。當物體做圓周運動時,類似於有一股力作用在離心方向,因此稱為離心力。當物體進行圓周運動,即並非直線運動,亦即物體於非牛頓環境下運動,物體所感受的力並非真實。
  • 本周推薦 楊乃文《離心力》
    《離心力》一種虛擬的慣性力,是一種為了應證某些表述的強大力量。透過楊乃文的聲線,慢慢擴散渲染的情感直達每個人心中。唯有絕望,才能領會遺憾的美。給予越多、也許只會被拋得越遠。孤寂靜謐的鍵盤音色緩慢流出,旋即深陷入淡然傷感囹圄之中。
  • 楊乃文《離心力》:只能靠聽說,各自@著
    於是,我點了楊乃文的這首「很楊乃文」的新歌《離心力》,送給小芬。▲ 亞神唱片把《離心力》的歌詞版MV做得相當用心。舞者,在空中飛揚的物件……都詮釋著何為「離心力」。教科書上說:離心力,是一種虛擬力,是一種慣性力,它使旋轉的物體遠離它的旋轉中心。為楊乃文寫下這首歌詞的葛大為說:《離心力》這首歌的畫面,來自於一個叫「洛希極限」的天文學名詞,意即天文學上兩個天體互相以引力牽制的最短距離——再靠近的話,其中一個天體就會粉碎。
  • 向心力和離心力的奧秘
    向心力和離心力的奧秘向心力 向心力是從力的效果來命名的,因為它產生指向圓心的加速度,故名。它不是具有確定性質的某種類型的力。相反,任何性質的力都可以作為向心力,這些力可以由彈力、重力、摩擦力等任何一種力而產生。
  • 成都心理諮詢中心:什麼孩子該看心理醫生,10種兒童常見心理問題
    以下10種孩子可能出現的行為就屬於心理問題,家長要注意咯:   爸爸媽媽們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聰明又健康,孩子的身體健康是家長們十分關心的,但家長們是否關心過孩子的心理健康?
  • 解讀離心力揮桿 改變垂直揮桿平面
    來源:share Golf最有力量以及最穩定的高爾夫[微博]揮桿是當一個人最大程度地利用他機體的能力去製造一種離心力的運動軌跡。離心力運動相對自然神經系統揮桿,明顯地減少了由於揮桿中細節的失誤造成的二次動作修正及補缺。會運用離心力揮桿的球手們通常在壓力下能發揮地更出色。什麼是離心力揮桿,為什麼要學習離心力揮桿,請看棕櫚泉國際高爾夫學院CEO丹尼從16個方面做出的解讀:  1.離心力揮桿動作:a。最穩定的 b. 最精確的c。最有力量的d。最可靠的,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高爾夫動作。
  • 孩子的心理守護神——觀看電影《當怪物來敲門》有感
    建議那些愛孩子,但不知怎樣守護孩子心理,怎樣驅逐孩子心理陰影,怎樣幫助引導他們心理成長的兒童家長,都來看看《當怪物來敲門》這部電影,我們一起學習提高自己,當孩子的心理守護神。怎樣當好孩子的心靈守護神呢?
  • 別讓錯誤的補償心理機制毀了你的孩子
    你正是通過加倍的疼愛孩子這種補償行為,來減少自己長期不看孩子產生的愧疚。所謂的補償心理,是指當由於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和阻礙使個人的目標無法實現時,人們設法以新的目標代替原有目標,以現在的成功體驗去彌補原有失敗的痛苦。 簡單地說,就是用成功代替失敗,讓自己情緒及認知合理化,以避免內心焦慮。
  • 大國之爭 —— 向心力與離心力(下)
    當向心力遠遠大於離心力的時候,整個國家上下同心,充滿蓬勃朝氣;相反,當一個國家內部割裂嚴重,各個族群、階層、人群形成彼此對立的一個個群體,這個時候,整個國家的離心力會越來越大。 如果說中央王朝有歷史周期律的話,其實可以理解為向心力和離心力的此消彼長。向心力>離心力,趨向於統一;離心力>向心力,趨向於分裂。
  • 「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護航行動」:義診送溫暖,呵護孩子心理健康
    一個孩子的心理健康一旦失守,就會造成整個家庭的坍塌;千萬個孩子的心理健康一旦告急,整個社會都將因此受到衝擊。  然而一些家長對待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缺乏認知,通常會把兒少心理障礙當成一種發育遲緩,認為自己的孩子只是比別人家的孩子發育緩慢些,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長期下去,耽誤了孩子的治療。
  • 孩子學習壓力大,產生心理問題怎麼辦?父母應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如此,現在的孩子內心也存在著巨大的壓力,對於學生們的心理健康問題,需要引起我們家長的廣泛重視。孩子為什麼會存在心理問題?對於有些孩子來講,日復一日的學習生活使他們產生了迷茫的心理,找不到自己人生的目標。
  • 北派紫微鬥數的向心力和離心力
    北派紫微鬥數的向心力和離心力  初級班五月打算大量講課,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合起來講課
  • 警惕臺灣"離心力"增強
    在經歷民進黨執政四年以來,臺灣主張統一的市場呈現萎縮,社會民眾對統一的立場發生改變,臺灣對中國大陸大離心力正在加大。如果說民進黨的上臺使臺灣政治社會的演變加快向不利於和平統一的方向發展的話,那麼,近幾年兩岸關係的發展則是有利於兩岸社會融合與政治整合的。
  • 讓很多人混淆的問題 什麼是離心力和向心力?
    離心力與向心力離心力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但它是我們想像的那樣嗎?當我們坐在行駛的汽車裡,汽車轉彎時我們能感受到它的存在;當我們坐在旋轉木馬上玩耍時,也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有一天,它甚至可能為宇宙飛船和空間站提供人造重力。
  • 缺乏界限感的父母,會破壞孩子的心理健康,可能給孩子一生的影響
    也有可能會使孩子形成不好的情緒,壓抑孩子的心理,導致孩子抑鬱、焦慮並且非常叛逆。問題孩子,大多都處在問題家庭,很多家長不願意承擔孩子出現的問題,總願意把孩子出現問題,歸因於外在學業的沉重或者老師的批評,當然也是有關係的,可是更多的是來自於家庭的問題。很多父母認為孩子是自己的私人產物,於是毫無節制地保護孩子,幹涉和侵犯孩子的隱私,這是一種心理疾病:「侵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