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控手」有望助癱瘓者

2020-11-25 網易財經

美國研究人員17日宣布,研製出一種可由大腦控制的機械手。

研究人員一直對人腦與機器的結合感興趣,藉助植入物獲取人腦關聯運動部分中的電子信號,轉錄為可以命令假肢移動的計算機編碼。

這一發表於醫學雜誌《柳葉刀》的最新研究通過把首先獲取的電子信號與第二個信號有機結合,大大改進計算機編碼的「準確性」。

研究小組成員、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大學教授安德魯·施瓦茨說,最大的挑戰一直是如何把人腦信號準確轉錄為計算機編碼。不少做到這一點的腦控假肢所用算法是一個複雜的「圖書館」,內容為人腦信號與計算機編碼的連接關係。

施瓦茨說,這一研究小組採用完全不同的方法,使用一個基於模型的計算法,精確模仿未受損人腦控制肢體移動的方式。

這一由神經學研究人員和生物工程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究小組將兩塊微電子極晶片植入一名52歲婦女的大腦運動皮層。這名婦女頸部以下癱瘓,無法移動手腳。

植入手術完成2周后,研究人員給她連接假肢,著手為期14周的訓練。培訓第二天,這名婦女能夠通過大腦移動假肢。

訓練目標包括獲得完成9項任務的技能,例如抓取和移動小的物體。這名婦女最終完成所有任務,操控準確率達91.6%,完成時間比訓練初期快30多秒。(新華社電)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癱瘓者站起的希望:腦控機器人
    在即將到來的巴西世界盃揭幕戰上,一個由意念操縱的機器人將做開球表演,腦控機器人將藉此機會向全世界展示。  據美國麻省理工《科技創業》雜誌周二報導,杜克大學神經科學教授米格爾·尼可萊裡斯(Miguel Nicolelis)稱,一位巴西癱瘓患者將用腦電控制一個機器人為巴西世界盃的揭幕戰開球,目前該研究正處在緊張的收官階段。  米格爾引領的這項計劃名為「再次行走」為實施該計劃,目前,巴西聯邦創新委員會已為米格爾撥款1500萬美元。
  • 國內首輛「腦控汽車」南開大學「開跑」
    人民網天津7月15日電(朱虹、喬仁銘攝影報導)不用手握方向盤,不用腳踩油門、剎車,只要用「腦」想一想,就能開汽車?沒錯!近期,南開大學計算機與控制工程學院段峰副教授的研究團隊成功研發 「腦控汽車」,該成果在國內首次實現人腦驅車及腦電信號與汽車系統的「連結」,這有望徹底改變「手」「腳」並用的駕車模式,讓肢體殘疾人士的「驅車夢想」不再遙遠。
  • 腦電波技術新突破 讀心術/腦控將成真
    據悉該研究將幫助有語言障礙的人能有一個更好的溝通方式,如癱瘓者、中風者以及自閉症等。未來還可以技術深挖以打造意念控制的無人機、輪椅、耳麥等,或者做出一個用腦電波監測控制機器人BB-8都是可以的,可以說未來技術成熟後,腦控黑科技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科學網—AI+腦控:萬物隨心所動
    所謂意念控物就是通過腦電檢測設備採集腦電波,然後用計算機對腦電波進行解讀,提取腦電波特徵形成控制信號,進而實現對物的控制,這些物既可以是設備、裝置,也可以是生物體。 近日,謝松雲團隊將腦控技術與人工智慧(AI)相結合,實現了對腦電波更精準的提取和控制,該技術有望應用於無人救援和無人駕駛中。
  • 南大團隊實現意念操控車輛 「腦控汽車」想著開
    汽車起停、進退,不用手握方向盤,不用腳踩油門、剎車,只要用「腦」想一想。昨天上午,這一幕發生在南開大學操場上,該校計算機與控制工程學院段峰副教授的研究團隊近期成功研發「腦控汽車」,在國內首次實現人腦驅車及腦電信號與汽車系統的「連結」,並有望在未來徹底改變「手」、「腳」並用的駕車模式。
  • 「腦控機械手」造福腦中風人群 蘇州創客大賽首場行業賽開賽
    經過四個小時的比賽,「腦控機械手在腦中風中的應用」項目獲得本場行業賽第一名。項目研究的是腦控想像動作及動作的源數據模型的研發。項目負責人吳華在路演中介紹:「腦控機械手是集合了腦電、合成和機械等技術,跨多學科的技術創新產品。腦控技術可以通過對腦電波的分析與解碼,使得腦中風人群可以實現吃飯、穿衣等一系列動作。」
  • AI+腦控:賦予無人駕駛「雙保險」—新聞—科學網
    腦控,即用腦電波來操縱機器設備,這一直是人類數百年來的夢想。就像電影《阿凡達》演繹的那樣雖然身有殘疾,卻能通過腦控讓另一個「自己」肆意地生活。 近日,《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西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的謝松雲教授研究團隊了解到,他們通過對「腦機融合」這一顛覆性技術的革新研發,有望實現無人駕駛的「雙保險」,使其上路將逐漸成為可行。
  • 研究稱可用大腦控制光標 腦控機械有望實現
    研究稱可用大腦控制光標 腦控機械有望實現 來源: 178新聞中心 發布時間:2010-12-16 14:16:14 轉到個人空間
  • 「腦控+AI」讓人用「本能」駕駛
    西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學院謝松雲教授實驗室致力研究的「腦控+AI」結合實驗,足以讓我們對未來自動駕駛的實現充滿信心。據介紹,「腦控」即用腦電波來操縱機器設備。這是人類數百年來的夢想——只需要念頭一動,機械或設備就已經按照你的想法運轉。就像電影《阿凡達》裡所演繹的那樣,雖然身有殘疾,卻能通過腦控讓另一個「自己」肆意生活。
  • 「腦控+AI」,讓人類用「本能」駕駛
    西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學院謝松雲教授實驗室致力研究的「腦控+AI」結合實驗,足以讓我們對未來自動駕駛的實現充滿信心。據介紹,「腦控」即用腦電波來操縱機器設備,這一直是人類數百年來的夢想——只需要念頭一動,機械或設備就已經按照你的想法運轉。
  • Nature子刊發布腦控假肢領域進展:「即插即用」的腦機接口
    首次發現先前被認為只與胳膊及手部關聯的大腦區域有著整個身體的信息。今年4月23日,Cell上發表文章,研究人員成功利用腦-機接口(BCI)系統幫一位脊髓嚴重損傷的受試者恢復了手部觸覺。這項技術在於捕捉人感知不到的觸覺刺激,把它加強至人能感知到的強度2020年9月7日發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論文中,加州大學舊金山威爾神經科學研究所(UCSF)的研究人員在腦控假肢取得了重要進展
  • 開車就別亂想了:日產 「腦控」駕車很科幻
    2018 CES上日產就帶來了最新的「腦控」駕駛,真的挺科幻的。,主要的前期應用重點還是醫學方面,幫助一些因為疾病或者意外失去行動能力的人士能夠恢復一定的運動能力,比如大名鼎鼎的霍金,以及一些脊髓受傷的癱瘓患者,都有望藉助腦電波控制,實現運動功能。
  • 解密「腦控信徒」
    如果你百度一下「腦控」兩個字,就會發現鋪天蓋地,關於遭受「大腦控制」迫害的相關消息。除了親身經歷,還有無數媒體報導、科學分析作為這一「罪行」佐證。有意思的是,無論是果殼、豆瓣還是知乎,每一條分析和批駁「腦控理論」內容下面,都一定會有相信腦控或者聲明自己是「腦控受害者」的言論出來反駁……近乎無一例外(幸好未見「腦控」支持者獲得高票贊同)。
  • 腦控患者,中國最神秘的精神病群體
    微博「腦控受害者」「腦控」等相關話題裡聚集著超過5000位飽受腦控折磨的受害者,每天都在進行賽博上訪。2003年一次網吧上網經歷,讓他變成腦控受害者。2016年中國新聞網報導鄭州某校老師跳樓自殺,死前與學院領導反映自己遭到了腦控,則是重度腦控受害者,嚴重到付出生命代價。
  • 腦控機器人來了 意念能幹什麼
    腦控機器人來了 意念能幹什麼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7.10.09 星期一 在今年的機器人大會上,有幾款腦控機器人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都有哪些神奇的技能吧。試驗者利用意念操控電腦打字。腦控打字機器人:只用看和想就能打字    在展會現場,清華大學腦機接口研究組研發的 「動態窗穩態視覺誘發電位腦機接口系統」引發了許多觀眾的興趣。在現場的實驗中,用戶只需將注意力集中於屏幕中的模擬鍵盤,系統就可以將其腦電信號翻譯成對應文字。
  • 腦語者:腦科學時代正在走來—新聞—科學網
    癱瘓者的福音 5年前,當自己的左腿在意念的控制下終於「踢」出去的時候,77歲的腦中風患者鄭桂榮驚喜地發現,自己「癱」了8個月的腿,竟然又「聽使喚」了:「心思一動,腿就可以開始抬起來了。」 在天津醫院康復科的治療室裡,47歲的患者王楊佩戴好腦-機接口設備後,根據電腦提示,進行手腕功能康復訓練。
  • 腦控傳訊傳音形成
    有很多腦控的朋友都在講腦控的傳音,我暗自調查了4年多,無論在那個地方或火車上都沒有甩掉腦控傳音,傳音是黑組織利用用腦電波傳訊經過聲控模防國家各領導人聲音,傳道你身邊人聽道,身邊人又小聲的傳給你讓你聽道,讓你胡思亂想。
  • 「搖籃」裡的腦控武器
    尤其是在兵器界,近年來不少軍事大國紛紛把目光投向這裡,企圖藉助不斷提升的腦科技和人工智慧技術,打造出類似電影《阿凡達》裡那樣的腦控武器。腦控武器以腦機接口技術為基礎,將腦電信號作為驅動信號,代替人的肢體操作,實現對武器的控制。「腦機融合」能帶來「人」「物」分離,並賦予武器裝備「隨心而動」的智能化特徵,使得「感知即決策、決策即打擊」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