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扶蘇
在人類發明工業顏料之前,畫家們想要隨意發揮自己的想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起碼在中世紀時,有人會為了畫畫而傾家蕩產,這一點可以從研究那些世界名畫的過程中找到證據。
最昂貴的藍色,工業顏料難以調配出來
心理學研究表明,顏色會通過視覺對人類的心理產生作用,明亮的顏色能夠讓人心情愉快,仿佛看到了希望。而藍色往往會令人感到憂鬱,即便古往今來很多人對此趨之若鶩,也沒能改變科學家們對「憂鬱藍」的看法。
除了藍天、藍寶石之外,自然界還有很多種藍色,人類從中尋求美感,隨後將其應用到繪畫以及各種設計中,前些年大火的「蒂芙尼藍」就是如此。
實際上,最昂貴的並不是擁有「蒂芙尼藍」的奢侈品,而是天然的藍色顏料,尤其是矢車菊藍。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矢車菊擁有一種獨特的深沉的藍色,是很難藉助於工業顏料調配出來的天然顏色,物以稀為貴,矢車菊藍在繪畫藝術的發展過程中也不是所有人都用得起的。
據悉,矢車菊一詞原本出自日本,這種草本植物原本遍布歐洲溫帶地區,人們在農田附近都能夠找到它們的身影,它們的花瓣擁有明媚的藍色,呈現出一種獨特的生機,所以才會給藝術家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天然矢車菊藍,畫家弗美爾不惜欠債購買
在沒有調配出真正的矢車菊藍之前,畫家們往往會斥巨資購買青金石,將其與其他顏色搭配,才能勉強接近天然的矢車菊藍。
據悉,荷蘭著名畫家弗美爾曾經異常鍾愛矢車菊藍,不惜欠下債務調配顏料,並且創作出了《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這種不朽名作。
而人們往往沒有發覺,在畫作中大片渲染的明亮藍色,其實付出了高昂的代價。直到弗美爾去世,由於購買顏料而欠下的錢也沒有徹底償還,這又何嘗不是一個悲劇呢?
人們很難想像,這種毫不起眼的小花,在很多藝術家眼中異常珍貴。而由於除草劑的大規模使用,如今已經很難在野外看到成片開放的矢車菊了,只剩下人工培育的一小部分仍然在展現獨特的美。
矢車菊日益減少,這種獨特的顏色在消失
這與使用翠鳥羽毛製作點翠工藝品一樣,大自然創造出來的藝術遠遠不是人類能夠輕易模仿的,我們需要為此付出高昂的代價,如果人類沒有及時改變狀態,或許以後只能從那些昂貴的名畫中欣賞到來自矢車菊的獨特顏色。
藉助於人們積累的豐富經驗,矢車菊目前在園藝市場也變得十分搶手,尤其是它們擁有紫色、白色等品種後,人們有了很多機會見識這種文藝感十足的小花。
除此之外,相關研究人員還表示,在顏料匱乏的年代裡,人們為了追求自己內心獨特的美感也做出了很多嘗試,甚至還有利用木乃伊粉末製作顏料的事情發生,只不過人們如今很少再聽到類似的傳聞而已。
人類在追尋美的道路上付出了太多,而這一切,其實都源自於對大自然的崇拜,面對小而獨特的矢車菊是如此,看到羽毛翠亮的鳥兒也是如此。只不過大自然用事實告訴我們,生命所展示出的美感,不是任何作品可以輕易保留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