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一點糾紛,多一份寬容,別陷入海格力斯效應的輪迴才能利人利己

2020-12-05 財智麗的傳播者

著名的「海格力斯效應」來源於一個希臘神話故事:一天, 海格力斯大力士走在路上,看見一個像鼓起的袋子樣的東西,於是,他便踩了那東西一腳。誰知,那東西不但沒被海格力斯一腳踩破,反而膨脹起來,並翻倍地加大。海格力斯順手操起一根大木棒使勁砸那個怪東西,讓他想不到的是,那東西飛快地膨脹,在海格力斯眼前變成了一座大山。海格力斯奈何不了他,正在氣憤,一位智者走到海格力斯面前,對他說: 「朋友,離它遠點吧!它叫怨恨袋,你不惹它,它便會小如當初:你若侵犯它,它就會膨脹起來與你敵對到底。

海格力斯效應通常被理解為「以牙還牙」。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風順,生活當中,令人心碎、受傷害的事人人都會遇到,這些事情總會或多或少影響到你的情緒。但是你有權控制你的情緒,卻無權控制他人的不恭。遇到這些事時,有人用寬厚的心態去對待,就會感到幸福;有人用悽慘的心態去理解,就會感到痛苦;如果用怨恨的思想去認識,還有可能會生病。

競爭的時代,我們無法拒絕被傷害。有時,我們的努力與真誠換回的可能僅是一地破碎。 於是,對於傷害過我們的人,你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用甚至幾倍的傷害、伎倆重創他們。心理得以平衡之後,有一天你又被傷害。所謂「冤冤相報何時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忘記和善於忘記。少一點自己的私慾,多寬容別人一點,別人也會同樣很好地對待你,這樣,你才會有一份良好的人際關係。

生活中,難免會發生矛盾,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失誤與差錯。這時,如果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很容易引發家庭矛盾或同事間的爭鬥。不能原諒自己或他人所出現的失誤與差錯,就會給自己和他人增加心理上的壓力,以至影響到今後的正常生活與工作,因此,我們需要學會寬容。當你真正能夠原諒別人時,自己的內心也會豁然開朗。

人生在世,不過短短的數十載,何苦去與人結怨,弄得自己都不開心呢?原諒了別人,其實正是解脫了自己。正如佛家有偈語: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當你看開了世事的時候,就會感覺到沒有什麼人不可以理解,沒有什麼事情不可以諒解。疼痛之中,可以問一問自己:「 我憑什麼就不可以被傷害?」而後,寬容地活著。這是我們唯一能做的。 原諒別人,是對待自己最好的方式,因為釋放了自己,才能有健康自由的心態。

相關焦點

  • 職場效應之:海格力斯效應、刺蝟法則、巴納姆效應
    海格力斯效應—— 一直抱怨自己的工作和領導,會讓你自己進入死胡同是什麼「海格力斯效應是一種人際互動,它是一種人與人之間或群體之間存在的冤冤相報、致使仇恨越來越深的社會心理效應。問題每個人在工作中都或多或少的遭受過委屈,但是一味地抱怨只會讓自己陷入海格力斯效應,終有一天它會把你的路堵死,你看什麼都會覺得是老闆同事針對你,這樣的心態無疑就陷入了無休止的煩惱之中,這樣,我們怎麼可能工作的順心?
  • 3招,教你避免「海格力斯效應」陷阱,過上幸福生活
    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他們陷入了「海格力斯效應」陷阱而不自知。在這一心理效應的作用下,他們越陷越深,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直到其中一方做出驚世駭俗,人神共憤的殺妻惡行,他們才從中解脫出來。然而,大錯已然鑄成,為時已晚。嚴格來說,他們夫妻二人都是「海格力斯效應」的受害者。
  • 是中了「海格力斯效應」,「以柔克剛」是上策
    孩子越管越叛逆,這是因為父母中了"海格力斯效應"。化解"海格力斯效應",父母不能"以硬碰硬",而是應該"以柔克剛"策略。"海格力斯效應"的由來在希臘神話故事中有一位人物叫海格力斯,他是一位大力士,有一天,他在一條崎嶇的道路上走著,突然,看見路中間有個鼓鼓的像袋子一樣的東西,而且看起來很醜;海格力斯嫌它礙眼就一腳踩了上去,沒想到的是這個東西不但沒有被踩破反而變得比之前更大了,這馬上激怒了海格力斯,他自認為是大力士怎麼會踩不破一個袋子呢
  • 孩子總和家長對著幹,是陷入「海格力斯效應」,退一步能海闊天空
    這就是著名的"海格力斯效應"。什麼是"海格力斯效應"?在希臘的神話故事中有一位人物的名字是海格力斯,他是一位大力士。有一天他在崎嶇的路上看見了路中間有一個很像袋子的東西,不過這個袋子看起來十分的醜陋。這一現象就是著名的"海格力斯"效應。簡單點來說海格力斯效應就是當你去報復一個人的時候,就會加深對方對你的仇恨。對方就會想要報復你,而你又去報復他,兩個人你來我往的形成了一個惡性的循環。孩子們之所以總是跟我們對著幹就是因為陷入了"海格力斯效應"。
  • 職場中,員工要學會避免與領導鬧彆扭,有效應對海格力斯效應
    這種狀況可以用心理學的概念解釋,即「海格力斯效應」。02:「海格力斯」效應的含義是什麼?「海格力斯」效應是指人與人之間的社會交往,它是個人和他人或者某個團體之間因為有仇恨而互相針對的情況,最後導致雙方的恨意加深。
  •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如何避免「海格力斯效應」家長要懂以柔克剛
    二、什麼是「海格力斯效應」,他給孩子帶來哪些危害?1、何為「海格力斯效應」關於海格力起源與一個神話故事,而「海格力斯效應」是心理學家把人們之間相互敵對的情緒,以及睚眥必報,你一言,我一語針鋒相對,兩者相互為難,相互排斥的一種形象的統稱,更是一種惡性循環的仇視心理和報復心理的表現。
  • 異性相處,不妨多一點「潤滑」,少一點「摩擦」
    世間沒有天生合適的兩個人,只有願意合適的兩顆心,只要兩人的目標一致,情意真摯,沒什麼事情是跨越不去的,不妨多一點潤滑,少一點摩擦,隱忍不是柔弱,而是念及初衷,謙讓不是無能,而是懂得。異性相處,最好的模式,已經不是天生的般配和契合,而是後天磨合後的適應與再適應。
  • 幾條引人深思的句子,一句比一句經典,讓你少走彎路
    愛,其實要的是寬容與責任。4、既然是歲月,就免不了炎涼榮枯;既然是人生,就免不了愛恨情仇。坦坦蕩蕩地走過,平平淡淡地結束,生命猶如花朵,燦爛地綻放,壯美地凋零,真實的人生面目,順其自然,雲淡風輕。5、人生最寶貴的不是時間和金錢,不是權力和地位,不是名譽和事業,而是親情和友情。
  • 了解海格力斯效應,父母要懂得改變
    現如今的確有一些父母做事是比較偏激的,這也就助長了孩子不願意聽話的一點。3. 覺得父母沒有道理當孩子擁有辨明是非的能力之後,他們就會各種思考父母的話,所以當他們覺得父母說的話沒有任何道理的時候就會選擇作罷。
  • 《墨菲定律》:看了這麼多書,人生過好了嗎?
    我們很多人想必都有過類似的經歷,上學的時候沒完成作業,希望老師別檢查自己,可最後偏偏被抽中了。這就是墨菲定律的一種體現,這就像是一種魔咒,讓我們心裡總是提心弔膽的,想要預防墨菲定律,只能避免僥倖心理,細心顧忌到事情方方面面的細節,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杜絕百密一疏。
  • 別把時間浪費在解釋上,比別人多一點努力,你就會多一份成績
    所以,你就埋頭幹吧,別把時間浪費在解釋上;比別人多一點努力,你就會多一份成績;比別人多一點志氣,你就會多一份出息;比別人多一點堅持,你就會奪取勝利;比別人多一點執著,你就會創造奇蹟。生活裡嚴峻的事實在太多了,人的心就變成了一塊鐵,這塊鐵如果就這麼硬著,磕在石頭上就破碎了,但坦然和幽默把這塊鐵化成了水,它變得柔軟了,也就不會破碎了。所有的種子,破土而出的時候,不會去想,遇到的是風雨還是陽光。
  • 多半是「海格力斯效應」在作祟,可用這3招化解
    也許家長沒有想到這個層面,這可能是海格力斯效應在作祟。海格力斯效應,具體指什麼?其實,就是一種彈簧式的反抗行為,從表現上看來,如果家長希望孩子去做這件事情,孩子就會反抗去做,就像彈簧一樣,你拉得越緊,自己就會越難受。
  • 孩子突然變得叛逆,家長警惕「海格力斯效應」,巧用3招輕鬆化解
    像這樣孩子突然變得叛逆的情況,多半是「海格力斯效應」在作祟。這幾類家長,往往會讓孩子出現海格力斯效應李玫瑾曾經講過,孩子的言行舉止是反映父母的一面鏡子,在孩子小的時候是一張白紙,無論父母想怎麼樣畫都可以。
  • 待人寬容,為人厚重,低調隨和,替人考慮,善待他人,善待自己
    待人寬容,為人厚重君子以厚德載物,端莊厚重,不輕佻;和人言語,不揭短。懂得為人考慮,知道與人為善,會收穫更多的支持和善意!做人,甭管你是多大人物,記得凡事留餘地。眼寬容景,心寬容事,心若放寬了,世界就大了!低調隨和,替人考慮利己,是小聰明,利人,是大智慧,利人做事,自己受益!人活著不容易,懂得為人考慮,不是畏懼,而是一種謙遜和體諒。
  • 新聞聯動引發效應 誠信寬容溫汕共振
    新聞聯動引發效應 誠信寬容溫汕共振 2014/02/18 12:35 來源:溫州晚報 瀏覽:1588
  • 適合發朋友圈很有態度的句子,多一點自知之明,少一點自作多情
    問題:怎樣才能每天免費收到這種文章 1 多一點自知之明,少一點自作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