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三聯生活周刊·松果生活聯合北京SKP-S共同舉辦了一系列名為「暢想火星移居計劃」的沙龍活動,一起探討未來人類移居火星的無限可能。
首場活動特別邀請NUDAKE中國CEO孟昭然、中國著名科學作家瘦駝、知名時尚博主FIL小白、《三聯生活周刊》主筆苗千,以及播客節目「日談公園」創始人李志明「李叔」,齊聚創意與靈感的先鋒之地SKP-S。一起
大開腦洞,聊了聊火星上的語言溝通方式、可能存在的外星生物、引領時尚風潮的穿搭,以及尚未解鎖的超級美食。
本期推送,松果君擷取現場部分精彩內容,以饗讀者。
Part 1
語言
苗千
劍橋大學物理學博士、《三聯生活周刊》主筆、已發表科普作品幾十萬字。
語言的變化最快,又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影響,所以無法預測。如果現在就把一批地球人運送到火星上,可以想像大家一開始都會說自己的母語,然後很快就會產生出一種混雜式的語言。這種語言還可能反過來影響地球文化。
但在火星上說話其實是聽不見的,這意味著每個人身上可能都會攜帶一個小儀器,以文字、遠程打電話、甚至電磁波的方式溝通。只有大家都停留在封閉的集體環境裡,才能恢復在地球正常的語言溝通方式。所以,火星上如果有下一代,他們的語言一定會極速退化。
大家都知道一個詞叫反向文化傳播,就是說一部分人類移民火星之後,交流方式會產生變異,同時這種交流方式也會反過來影響地球上的人。
人類探索火星,其實跟當年歐洲的大航海時代很像。坐一艘船出去,能活下來的機率不到一半。它與人類探索宇宙最根本的區別,就在於大航海時代伴隨著徵服和殺戮,但人類探索宇宙,目前並沒有殺戮的出現。
布滿隕石坑的火星地表(來源:ESA)
至於火星有沒有生命,我們還沒有辦法完全證實。目前來講,火星地面上是沒有任何生命可言的。所以即使到了火星,我們仍按照人類的方式在生活。佔領火星的人類,其實很像土著,甚至還有可能恢復人類當年部落生存的方式。
既然回歸部落,人與人之間就必須以合作為主,而不是依靠殺戮。所以我們可以暢想,在火星上生存的地球人,在經過幾代人的生存之後,他們的性格應該會比地球人更加文明。
Part 2
生存
瘦駝
中國最有影響力的科學作家之一,作品曾經被高考選做閱讀理解材料,是大陸最受歡迎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和科學綜藝節目《加油向未來》的科學顧問,微博十大科普大V,粉絲數量超過600萬。在科學、生態、航空航天和教育方面都是重要的意見領袖。
地球上最接近於火星生存狀態的地方,應該是在南極。尤其是南極的冬季,科考站完全與外界隔絕,一個人在封閉環境裡生活半年,非常接近於未來火星的生活。我們可以用南極的生活來探討火星上的生存。
數據上來說,火星溫度低,重力小,氣壓也幾近為0,跟地球上三萬米高空的地方差不多,看上去並不適合地球生命的生存。馬斯克和霍金說未來地球毀滅了,所以人類需要到火星上去。但實際上地球在有生命以來的所有歷程中,哪怕是經歷最慘滅絕事件的階段,都比現在的火星要舒適。
電影《火星救援》
但我們到底去火星幹什麼?我們要去火星,是因為我們能去那。人類一直在做這樣的事情,就像探險家說的「我為什麼要登珠峰,因為珠峰在那。」既然能力能夠達到,為什麼不去呢?這樣的驅動力,是人類之所以走到今天最重要的原因。因為我們就是會做一些不靠譜,沒什麼回報,甚至看上去很不要命的事情。
月球的生存環境其實比火星差得多,但為什麼我們去月球更容易呢?因為距離太近了,一趟往返七天。火星,一去一回至少一年。經濟效益來說,運一瓶水到國際空間站,售價大概得三到四萬。如果送去火星的話,那可能要百萬起了,是當之無愧的天價。去火星,光是運輸食物,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地球與火星的外觀和大小對比(來源:NASA)
有一次和科幻作家韓松老師聊,火星離地球太遠了,信號傳輸來回得40分鐘。線上開會肯定不行,在火星也炒不了地球的股市。你在火星下一個單,地球接受到信號就是已經是20分鐘以後的事了。
這樣的物理距離,還會讓火星上的居民迅速走上進化的進程。因為火星的輻射比地球上強很多,又加上沒有磁場的保護,人只能生活在火星的地下。換個說法,人變異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在這點上,達爾文已經給了我們啟示,你只要不斷出現變異,不斷出現錯誤,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可能性和解決方式,只是我們目前沒辦法預料得到。
Part 3
時尚
FIL小白
國內最具影響力的知名時尚博主之一,憑藉其獨特的穿衣風格獲得行業內外的一致認可,也是國內最年輕的資深明星造型師,合作藝人包括宋茜、吳亦凡、李宇春、黃子韜、王俊凱、周震南、火箭少女等。
日本有一個漫畫叫《火星異種》,裡面講到人類為了到火星生存,先把蟑螂和藻類放到火星上做實驗。結果蟑螂發生變異,長到和人一樣大小,甚至還有了智慧,發展到後來就變成一場蟑螂和人類的對抗。
動漫《火星異種》
在一個未知的地方,衣服好不好看真的沒那麼重要,畢竟要是你穿得很誇張很醒目,很容易先掛了。最好的辦法,是讓衣服有保護色,起到掩護的作用。所以其實無論是暢想未來火星生活也好,未來地球人類社會也罷,我認為衣服最終都是趨於功能化的。
只有當衣服具備基礎的功能性,大家都穿的服裝都差不多的時候,人們才會追求不一樣的地方。奢侈品可能會去做一些高科技的衣服,各種大牌都會依據自己的風格推出火星定製版衣服,甚至未來SKP也可能有火星分店。
對我來說,特別具有火星感的時尚單品並不是銀色的鐳射材質服裝,反而可能會是有許多突起的緊身衣。它不像太空人那樣厚重,而是輕便和緊身的。有點像漫畫裡EVA的服裝,還可以通過亮光來進行交流。
Part 4
美食
孟昭然
NUDAKE 中國CEO
談火星上的美食,可以用甜品來舉例。幾百年前,甜品並不是一個日常的食物,但如今已經成為一個常態,以至於為了健康,大家都開始追求低糖和代糖。所以我猜想,也許進入火星之後,我們會發現一個比甜品更吸引人的食物,可能比肉還讓人覺得美味。
同樣,火星的環境也可能帶來不一樣的烹飪技法,比如白天火星溫度高,可能會做出一個地球很難達到溫度的食物。晚上溫度低,也可能做出地球上無法做出的冰淇淋。利用它惡劣的自然環境,反倒可以創造出地球上沒有辦法想像的東西。雖然從基礎來說,解決基本的生存飲食是最重要的,但或許之後我們也會開始追求火星上才能吃到的東西,就像地球上流行的美食一樣。
電影《火星救援》
但現實的限制是,地球的食材沒有辦法完全依靠運輸抵達火星,所以我們可能得在去之前就訓練自己的適應能力。另外還可以借用一些現代科技,AR或是腦波,讓你能夠感受到虛擬美食的快樂。那樣可能更靠譜,就像甜品會產生多巴胺讓你開心,讓你嘗點甜頭。
我相信未來的食物一定還會有其他的組成方式,越來越多的創造性。也許一百年後,我們的甜品就不是甜的了,而是我們無法解釋的味道,但它會讓你更快樂。
☕️
關於北京SKP RENDEZ-VOUS
SKP RENDEZ-VOUS,一處包含新概念書店、時尚創意西餐、生活好物、藝術展演與文化沙龍的跨界組合。
她的構想始於書店、但不止於書店。她以全球視角尋覓文化、藝術、設計、生活方式等領域的最新動態,為野心勃勃的生活家、知食分子與時尚人士提供永不過時的創意與靈感。
⏰ 營業時間:10:00-22:00
📍 店鋪地址:SKP-S店 朝陽區建國路86號 SKP-S 2F
☎️ 店鋪電話:010-87955088
禮物的秘密 \ 環球尋味年貨 \ 帽的禮讚 \ 霍金的秘密 \ 最後一個浪漫派-沈從文 \ 尋找夏朝 \ 三聯1000期主題沙龍 \ 挪威:幸福感從何而來 \ 真有天然之趣·齊白石 \ 沈從文的後半生 \ 揭秘印度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 環球尋味 \ 設計大師Alaïa \ 貝聿銘 \ 秦始皇 \ 張騫 \ 我愛我家 \ 畢卡索 \ 火星 \ 同伴關係
商業合作/投稿發送郵件
songguolife@lifeweek.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