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新中國培養了第一批石油地質專業人才的西北大學地質學系今年已經整整走過了70個春秋。近日,西北大學地質學系正在舉行包括「大陸地質及大陸構造國際研討會」在內的一系列學術活動,來慶祝自己的70歲生日。
創建於1939年的西北大學地質學系,是中國設立最早的綜合性大學地質學系之一。70年來,地質學係為國家培養了8000名本專科學生和1400名博士生、碩士生,他們當中許多人已成為著名學者和技術骨幹,不少人擔負了重要領導職務。特別是50年代初期,國家百廢待興之際,西北大學地質學系克服重重困難創辦了中國第一個石油地質專業,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急需的石油地質專業人才。據不完全統計,一段時期,全國14個大油田中,有13個油田的局長或總地質師均由西北大學地質學系的畢業生擔任。因此,西北大學地質學系被譽為「中華石油英才之母」、「石油戰線上的黃埔軍校」。
經過多年的艱苦創業,西北大學地質學系在構造地質、早期生命演化、前寒武紀地質、造山帶與盆地、新生代地質與環境、含油氣盆地地質、油層物理和油藏地質以及黃土研究等諸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優勢和特色。「九五」以來,地質學系先後承擔了國家「973」計劃、「863」計劃、「攀登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和重點項目、「九五」、「十五」科技攻關等國家級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5篇博士論文先後入選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地質學博士後流動站在2005年獲得「全國優秀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是全國唯一獲獎的地質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地質學專業作為首批建設的國家基礎學科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在教育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三次重大評估中,均被評為「優秀基地」。
巧合的是,西北大學地質學系張國偉院士今年也是70歲。張國偉院士從教48年以來,一直工作在地質科學教學科研的第一線。目前,張國偉院士正帶領由全國16個單位150多位科學研究者組成的研究群體,以國家重大需求和科學前沿發展為目標,承擔著中石化「中國南方中上揚子大陸構造與海相油氣前景」重大基礎研究項目,進行探索創新性研究,已取得初步重要成果。(崔延力)
《科學時報》 (2009-9-15 B2 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