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勞工組織:上半年三分之二國家月工資下降或增長放緩
中新社北京12月2日電 (劉亮)國際勞工組織2日晚發布的《2020-2021年全球工資報告》報告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在可獲得官方數據的國家中,三分之二國家的月工資有所下降或增長放緩。報告顯示,危機對勞動者的影響並不相同,女性所受影響大於男性。
-
數據顯示澳大利亞工資增長進入「撞牆期」幾乎停漲
《雪梨晨鋒報》12月5日報導稱,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sation)的數據,澳大利亞工資在2007至2013年期間的增幅比G20的任何其他國家都要大,因為澳大利亞的資源行業使這個國家免受全球金融危機的打擊。
-
...全球2.66億工人收入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當地時間12月2日,國際...
【國際勞工組織發布年度報告: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三分之二國家平均工資降低 全球2.66億工人收入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當地時間12月2日,國際勞工組織發布的《2020-21年全球工資報告》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三分之二的國家其平均工資水平面臨下行壓力;其他國家平均工資的增加主要是人為作用,反映出低薪工人大量失業。
-
斯裡蘭卡成衣業勞工團體強烈要求提高生活工資
斯裡蘭卡成衣業勞工運動聯盟(The Apparel Industry Labour Rights Movement, ALARM)日前提出一項有關斯國成衣工人的生活工資應該最少要有每月20,000斯裡蘭卡盧比(LKR)(180.98美元)的訴求。
-
美國的十字路口|諾獎得主:新政府會比過去4年更親勞工立場
回首這一年,在新冠疫情衝擊下,疫情阻斷了美國經濟持續擴張勢頭。疫情令美國就業市場急劇惡化。今年4月失業率一度攀升至14.7%,為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高值。儘管進入第三季度,在疫情稍有好轉、企業復工復產推動下,美國經濟實現歷史性增長,GDP按年率計算增長33.4%。但第四季度以來,隨著疫情出現反彈,近期公布的多項經濟數據並不樂觀。部分經濟學家日益擔心美國經濟將呈「K型」復甦。
-
疫情下處境艱難的尼泊爾勞工移民:回國前與回國後
面對這一問題的不僅僅是尼泊爾,伴隨著全球化,世界範圍內的人員流動日益頻繁,前往海外尋求工作機會成為很多發展中國家人民的重要收入來源,他們在疫情之前就是國際勞動力市場中的弱勢群體,而疫情則正在讓他們經歷更大的困難。對那些像尼泊爾這樣移民匯款佔國內收入重要組成部分的國家,在本次疫情之下將面臨巨大挑戰。
-
國際紡聯發布第三次全球新冠疫情對國際紡織的影響調查報告
在此環境下,國際紡聯在4月下旬開展了第三次新冠疫情影響調查,共有來自非洲、美洲、亞洲、歐洲(包括土耳其)地區的600家企業參與此次調查。近日,國際紡聯發布了第三次全球新冠疫情對國際紡織的影響調查報告。2020年的平均營業額將下降33%。
-
研究發現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7%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李雯)國際非政府組織「全球碳計劃」11日發布報告說,初步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範圍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7%。該組織認為,這主要是因為新冠疫情期間人們乘汽車和飛機旅行減少,在疫情結束後預計排放量會回升。這份報告由「全球碳計劃」主導,多國研究人員合作完成。報告已於11日發表在德國《地球系統科學數據》雜誌上。
-
疫情國際周報|日韓第三波疫情可能到來 平均每17秒就有一位歐洲人...
全球共有11個國家累計確診逾100萬例,61個國家累計確診超10萬例。印度20日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累計確診病例突破900萬的國家,但病例增速較此前明顯放緩,過去兩周單日新增病例已降至5萬例以下。累計確診病例數列全球第三的巴西近期疫情有所反彈,累計確診病例數在本周突破600萬例。截至20日,巴西至少已有6個州的首府城市新冠肺炎重症監護病房佔用率達到或超過80%。
-
閻學通:新冠疫情不會對世界格局產生根本影響
疫情的大流行是否意味著非傳統安全已成為國家和國際社會的主要威脅?近日,著名國際問題專家、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閻學通教授接受人文清華獨家專訪,指出新冠疫情不會對世界格局產生根本影響。閻學通:新冠疫情會不會導致世界格局發生改變?
-
全國人大代表王天宇:新冠疫情的宏觀經濟衝擊與政策展望
一、新冠疫情對國內外宏觀經濟的衝擊按照世衛組織和醫學權威專家的評估,「全球感染高峰尚未到來」,新冠疫情控制最少也要持續半年,且極有可能延續到年底。疫情防控不僅直接影響居民家庭消費的需求端,也直接衝擊了企業生產運營的供給端。疫情造成全球供應鏈和人員來往中斷。
-
澳大利亞工資收入增長緩慢
經濟日報坎培拉電 (記者翁東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發布報告預測,未來幾年澳大利亞實際工資收入增長將非常緩慢,扣除通脹之後,從目前至2024年,澳收入平均增長率僅為0.3%,可支配收入增長則低於0.2%,遠遠低於1.8%的長期平均增長率。報告稱,澳大利亞只有實行重大經濟改革才能扭轉實際收入增長緩慢局面。
-
貝恩:新冠疫情對中國快速消費品市場產生巨大影響
報告指出,新冠疫情導致中國消費者行為發生巨大改變。尤其在年初幾個月,消費者更加謹慎,紛紛選擇囤積必需品和低價商品,並縮減不必要的支出,導致市場整體銷售額大幅下滑。儘管第二和第三季度有所恢復,但仍不足以完全抵消此前大幅下滑帶來的影響。
-
統計局解讀:2014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工資水平保持增長
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馮乃林解讀2014年平均工資數據2014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工資水平保持增長——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馮乃林解讀2014年平均工資數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4年平均工資主要數據顯示,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56339元,同比名義增長9.4%,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7.1%;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
-
世界氣象組織: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濃度超百萬分之410!逼近「安全...
11月23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最新版《溫室氣體公報》。公報顯示,全球二氧化碳濃度水平在2019年出現大幅增長,更加逼近科學界和國際社會所認定的「安全」紅線。公報同時指出,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導致全球工業放緩,但預計這樣的減排規模不會讓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出現大的變化。
-
疫情國際周報|一周新增4個「百萬級」疫情國家 北半球冬季臨近是...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當地時間10月23日指出,真正的冬天還沒有到來,但已有太多國家的病例數呈指數級增長,很多地區的醫院和重症監護室接近承載極限。他敦促有關國家立即採取綜合性措施,以減少本可避免的死亡,防止基本醫療體系崩潰並避免學校等再次關閉。 美國「第三波疫情」正在來襲,單周新增確診病例超過46萬,超過印度回升至全球最高。
-
法國國家統計局:法國第一季按國際勞工組織(ILO)標準計算的失業率...
法國國家統計局:法國第一季按國際勞工組織(ILO)標準計算的失業率持平於10.2%,第四季修正後為10.2%
-
航空產業失業風險擴大,疫情影響全球經濟被低估多少
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航空運輸行動組織」近日發表報告,到明年年初全球與航空業相關的8800萬個工作崗位將近4600萬個可能會因為疫情被削減。新冠肺炎疫情對勞動世界的影響進一步超之前的評估,勞動力市場很難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
越南暫停國際航班!
3.美國政府再次收緊籤證政策,嚴格限制海外勞工獲得籤證 當地時間10月6日,美國發布了針對H-1B工作籤證的臨時性最終規則(IFR),進一步收緊海外勞工籤證政策。美國官員稱,此舉目的在於保護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美國本土勞動者利益。預計約三分之一的H-1B籤證申請將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