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2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馬子倩)剛剛過去的一周,全球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以周為單位刷新紀錄的趨勢,在約一個月後首次出現下降,不過仍連續處於周增確診超過60萬例的高位。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日前表示,過去4周全球報告的新冠肺炎病例數量比前6個月的病例總數還要多,歐洲和北美的醫院及重症監護病房趨於飽和或已達極限。截至北京時間11月22日9時,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過5727萬例,累計死亡超過136萬例。全球共有11個國家累計確診逾100萬例,61個國家累計確診超10萬例。
美國本土所有縣級行政區「淪陷」
隨著德克薩斯州洛文縣11月17日上報3例新增確診病例,美國本土所有縣級行政區已全部出現新冠疫情。「美國正處於非常危險的境地。」美國衛生部助理部長吉魯瓦爾18日表示,新冠感染者住院率和死亡人數平均每周增加25%,確診病例增速迅猛且至今沒有減緩的跡象,這「不是正確的方向」。
美國仍是全球累計確診、累計死亡、周增確診和周增死亡病例最多的國家,單周確診首次超過110萬例達117萬例,比排名2至5位的印度、法國、義大利和巴西單周確診總和還要多。美國累計確診病例數在本周超過1200萬例,死亡超過25萬例。20日,川普的長子小唐納·川普新冠檢測結果呈陽性。另據報導,載有300名船員的美國海軍麥可·墨菲號飛彈驅逐艦暴發大規模新冠疫情,疫情波及近四分之一的船員。
隨著多項疫情數據持續惡化,美國部分地區收緊防疫政策。華盛頓州自17日起開始實施為期4周的封州令;紐約市自19日起再次關閉學校,停止一切線下授課活動;加利福尼亞州從21日晚開始實施宵禁。美國疾控中心在20日更新的指南中表示,大多數新冠感染病例由無症狀感染者傳染,所以人們外出時一定要佩戴口罩。
加拿大疫情形勢趨於嚴峻,多倫多市被劃為防疫級別最高的「灰色地區」,從23日起將重新實施至少28天的封禁。加拿大公共安全部長布萊爾11月19日宣布,加拿大與美國之間自今年3月21日開始起實施的非必要跨境旅行限制措施,將延長到2020年12月21日。這是該限制措施第八次延長。
印度和巴西病例基數較大,新增確診病例仍較多。印度20日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累計確診病例突破900萬的國家,但病例增速較此前明顯放緩,過去兩周單日新增病例已降至5萬例以下。
累計確診病例數列全球第三的巴西近期疫情有所反彈,累計確診病例數在本周突破600萬例。截至20日,巴西至少已有6個州的首府城市新冠肺炎重症監護病房佔用率達到或超過80%。
平均每17秒就有一名歐洲人死於新冠
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主任漢斯·克盧格11月19日表示,歐洲已再次成為新冠疫情的「震中」,平均每17秒歐洲就有一人因感染新冠病毒病亡。他說,歐洲新冠感染病例佔全球病例的28%,歐洲病亡患者佔全球病亡總數的26%。「抗疫疲勞」是造成歐洲地區第二波新冠疫情的重要因素,但歐洲各國政府為遏制病毒傳播而採取的措施正在開始見效。
過去一周,德國、俄羅斯等國日增確診病例數持續刷新紀錄。法國疫情數據出現下降趨勢,20日日增確診約2.3萬例,遠遠少於11月6日的6萬例峰值。法國公共衛生署認為,法國已經度過新冠肺炎第二波疫情的高峰。義大利、比利時疫情形勢也出現緩和跡象。
丹麥首次出現變異新冠病毒「貂傳人」病例的事件仍在發酵。愛爾蘭農業部19日要求撲殺3個水貂養殖場的水貂,涉及撲殺水貂約12萬隻。丹麥方面同日表示,鑑於沒有發現9月15日之後的感染病例,「貂傳人」變異新冠病毒「非常可能」已經消失。波蘭水貂養殖場20日發現18例確診病例,但官方不認為這些是「貂傳人」病例。
日韓確診病例增速加快 第三波疫情可能到來
日本和韓國近期確診病例增速持續加快,均處於第三波疫情的「入口」,尤以首都圈疫情為甚。
日本日增確診病例數自11月18日起連創新高,並在21日首次超過2500例。日本累計確診已超過13萬例。此前日本政府為刺激消費而推出的旅遊和餐飲補貼措施,被部分民眾認為助長了疫情反彈,政府新冠病毒對策分科會(即新冠專家小組)有意提議調整相關政策。東京都19日將新冠疫情警戒級別提升至最高等級4級。
11月17日,韓國日增確診病例在時隔81天後首次突破300例,且在此後連續3天逐日攀升。防疫部門20日表示,韓國首都圈新冠疫情再次出現大規模流行趨勢,初步判斷韓國已出現第三波疫情到來的跡象。
非洲累計確診病例在本周突破200萬例,死亡接近5萬例。非洲從2月14日報告首例確診病例發展到100萬例用時近半年,從100萬例增至200萬例用時僅約3個半月。由於非洲醫療衛生條件不佳、檢測能力不足,實際感染人數可能超過報告數字。就確診病例數而言,南非、摩洛哥、埃及和衣索比亞是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非洲國家。
一項研究表明人感染新冠病毒後可以免疫數月
日本國會眾議院11月19日通過了《預防接種法》修正案,規定接種新冠疫苗為「國民義務」,政府將全額負擔接種費用。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21日重申,新冠疫苗是一種全球性公共福祉產品,必須確保每個人都有機會接種疫苗。
一項英國研究顯示,病人在感染新冠病毒後至少6個月內很可能不會再次感染。對此,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20日表示,這是一個好消息,他希望免疫保護時間能進一步延長。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則表示,人體感染新冠病毒後幾周內會產生抗體反應,現在發現這種抗體反應可以延續數月,還需進行跟蹤研究以確定抗體延續的時間。
世衛組織本周發布建議,不要將瑞德西韋用於治療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無論其病情嚴重程度如何。通過比較幾種藥物對新冠肺炎的治療效果,目前無任何證據證明瑞德西韋可以降低患者對呼吸設備的需求,或提升患者的生存率。
【責任編輯:高鑫誠,馬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