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橫波生物傳感器的靈敏度分析

2021-01-15 電子產品世界

  1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79146.htm

  近年來在生物檢測研究方面,聲表面波傳感器因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性能穩定、價格便宜等優點受到廣泛關注。在傳感器中,已經報導過的用於生物化學檢測的壓電傳感器有石英晶體微天平、體剪切波、柔順板波、瑞利波、表面橫波、洛夫波傳感器。其中,石英晶體微天平和體剪切波型傳感器靈敏度不高,柔順板波型傳感器加工困難;瑞利波傳感器由於存在垂直於晶體表面的法向位移分量,導致聲波能量向鄰近的液體輻射,損耗大;只具有水平剪切位移分量的表面橫波和洛夫波常用於生物化學檢測,而表面橫波具有強聲波束縛能力優點,而強的聲波束縛能力意味著高的靈敏度。對於表面橫波傳感器,柵陣的金屬材料種類和厚度是決定器件靈敏度的重要因素。本文將推導這些因素對表面橫波傳感器靈敏度的影響,並進行相關分析。

  2 基本理論

  本文分析對象STW傳感器中柵陣部分對微小質量負載的敏感度,其傳感器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輸入輸出換能器(IDT)和中間的柵陣。本文分析基於AT切割石英材料基片,當兩換能器中間沒有柵陣束縛時,聲波的工作模式是SH型淺體聲波(sur-face skimming bulk waves,SSBW),若在聲波的傳播路徑上放置柵陣,淺體聲波由於被柵陣束縛而在晶體表面傳播,此時淺體聲波轉化為表面橫波。

  

 

  與淺體聲波一樣,表面橫波也是SH型聲表面波,只有平行於晶體表面單一的質點振動方向。因此可以假定表面橫波在晶體表面沿著Z方向傳播,質點在X方向振動。克裡斯託夫方程及晶體表面的邊界條件可表示為

  

 

  式中:c55,c56和c66表示基片材料的彈性剛度係數;ρ為基片材料的密度;Tiy和Tsiy(i=1,2,3)則分別表示柵陣和基片的應力;vx為質點振動速度。根據弗洛蓋定理(Floquet theorem),將方程的解vx表示為一系列空間諧波的疊加。在此只取0階和-1階,忽略其他階次。

  

 

  式中:an,αn,βn分別表示第n次諧波的振幅、衰減係數和傳播係數。將vx表達式(3)代入式(1)和(2),可求得表達式中的參數。計算出質點振動速度後,基於Auld微擾理論可以求解傳感器的靈敏度Sβ。對於只有X方向振動位移的表面橫波,靈敏度可表示為

  

 

  式中:ρ′,μ′,vn分別為柵陣材料密度、拉梅係數和聲波相速度;Pn為表面橫波的聲能量密度

  

 

  據式(4),將傳感器的設計參數代入可求得Sβ。由Sβ的表達式可知,Sβ是有關聲波工作頻率、基片材料參數和柵陣結構與材料的函數。通常STW傳感器的研製是基於給定的工作頻率和基片材料,此時柵陣的參數設計(柵陣材料、厚度)決定Sβ。

  3 計算實例

  根據式(2)推導,以AT切割石英基片的STW傳感器為例進行靈敏度分析。柵陣周期λ為20μm,金屬化比為0.5,根據式(1)~(4)進行計算。當金屬材料為鋁,相對膜厚分別取0.5%,1%,1.5%,2%時,傳感器靈敏度隨著頻率的變化結果如圖2所示。橫坐標是對阻帶中心頻率歸一化後的頻率,從圖中可以看出,在相同的工作頻率下,厚度增加,靈敏度也隨之升高。另外,當歸一化頻率接近1時,靈敏度迅速升高。這是由於當激發頻率接近阻帶邊緣時,柵陣對聲波的束縛能力增強,越來越多的聲波能量集中在晶體表面。如果阻帶邊緣的歸一化頻率點0.97為觀察點,對比計算不同柵陣材料金、銀和鋁的靈敏度。其計算結果如圖3所示,其傳感器靈敏度隨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厚度時,金柵陣的靈敏度大於銀的2倍,遠遠高於鋁。

  

 

  4 結論

  綜上分析,對於STW傳感器,柵陣厚度的增加有利於靈敏度的提高,柵陣厚度越大,靈敏度越高。但是在同一工作頻率下柵陣厚度的增加同時引起損耗的變化,在實際器件設計時,應當同時考慮這兩個因素,選擇一個最佳厚度。在柵陣厚度值確定時,IDT的激發頻率接近阻帶邊緣頻率時能獲得較大的靈敏度。對於柵陣材料的選擇,由以上的分析可知,金獲得靈敏度最大,大於銀的2倍,遠遠高於鋁。


相關焦點

  • 漏聲表面波生物傳感器檢測系統問世
    近日,記者從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野戰外科研究所獲悉,該院所檢驗科主任陳鳴教授帶領科研團隊通過8年攻關,成功構建了用於大分子檢測的漏聲表面波生物傳感器檢測系統
  • 【分析】基於表面等離子增強瑞利散射的超靈敏生物傳感方法的研究
    近日,中科院溫州生物材料與工程研究所、溫州醫科大學的王毅團隊聯合澳大利亞南澳大學,利用表面等離子增強瑞利散射(SPLS)技術,開發了一種超高靈敏度的生物傳感器。在免疫分析中,表面等離子體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作為免標記的光學檢測技術,可以實現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實時檢測,也是一種高效、多功能的生物傳感技術。但是SPR傳感器的不足之處在於靈敏度的限制。因此近年來,科研人員利用各種方法來提高SPR生物傳感器的靈敏度。
  • 納米科學:研究人員將生物傳感器的靈敏度提高了一百萬倍!
    納米科學:研究人員將生物傳感器的靈敏度提高了一百萬倍!稀溶液中的分子以布朗運動漂浮,不太可能落在傳感器表面,通過利用納米技術工具並將微流體通道與稱為超材料的工程材料相結合,科學家克服了極限,微流體通道限制分子漂浮的能力並將它們驅動到超材料表面上的傳感區域,超材料由總共16個納米結構的反射和導電金層和透明氧化鋁,電介質,每個10s原子厚度組成。
  • 如何利用機器學習提高光學傳感器靈敏度?
    打開APP 如何利用機器學習提高光學傳感器靈敏度? 胡薇 發表於 2018-10-15 16:17:48 納米結構的幾何形狀只要滿足特定條件,並匹配入射光的波長,就能夠大幅提高光學傳感器的靈敏度。
  • 超聲波傳感器簡介
    它有許多不同的結構,可分直探頭(縱波)、斜探頭(橫波)、表面波探頭(表面波)、蘭姆波探頭(蘭姆波)、雙探頭(一個探頭反射、一個探頭接收)等。超聲波傳感器的主要性能指標包括:工作頻率工作頻率就是壓電晶片的共振頻率。當加到它兩端的交流電壓的頻率和晶片的共振頻率相等時,輸出的能量最大,靈敏度也最高。
  • 具有三維導電網絡的高靈敏度柔性壓阻傳感器
    在這種方法中,聚合物基材和導電納米材料的結合非常穩定,但由於填充的納米材料對聚合物基材的彈性和力學性能有不利影響,靈敏度有限。另一種方法是利用附著力將導電納米材料塗覆在聚合物基板表面。基於該方法的傳感器具有極高的靈敏度,因為聚合物基板的彈性和力學性能幾乎不受納米材料的影響,但導電納米材料在傳感器變形過程中很容易從聚合物基板表面脫落。
  • DNA生物傳感器晶片實現高靈敏度實時檢測單核苷酸多態性
    晶片感測SNP的靈敏度至少是目前可用技術的1000倍。基於石墨烯的SNP檢測晶片將信號無線傳輸到智慧型手機《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於7月9日報導了研究團隊的成果,此項研究為價格更低、速度更快、便攜性更強的生物傳感器實現及早檢測出如癌症等疾病遺傳標記鋪平了道路。
  • 新型微環傳感器:開啟高靈敏度的光學傳感技術!
    導讀據美國密西根理工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與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以及中佛羅裡達大學的物理學家和工程師提出了一種高靈敏度的新型光學傳感器。研究人員們開發了各種技術,以克服這個困難並提升他們設備的靈敏度。其中一些依賴於複雜的量子光學概念和工具的技術是有用的,例如 LIGO 項目中的引力波感知。其餘的一些技術,基於在稱為「光學諧振器」的微型盒子中囚禁光線,成功檢測出微型粒子和相對較大的生物成分。
  • 超聲波傳感器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指標
    超聲波的傳播速度:超聲波通常有縱波、橫波及表面波,他們的傳播速度,取決於介質的彈性常數及介質密度。氣體和液體中只能傳播縱波,氣體中聲速為344m/s,液體中聲速為900-1900m/s。在固體中,縱波、橫波和表面波三者的聲速成一定關係。通常可認為橫波聲速為縱波聲速的一半,表面波聲速約為橫波聲速的90% 。超聲波在介質中傳播時,隨著傳播距離的增加,能量逐漸衰減。
  • 識別傳感器誤區:靈敏度並非越高越好
    靈敏度並非越高越好?  在我們的們印象中,高數值的靈敏度往往就意味著擁有更高的工作效果。因此,高靈敏度則成為了不少用戶在選購防盜產品的主要目標。不過,對於傳感器來說,這樣的參考指標還是否正確呢?  在我們通常的防盜應用中,大部分用戶都將靈敏度作為自己設備性能的一個重要的參考。
  • 生物傳感器的分類詳解
    生物傳感器是一種對生物物質敏感並將其濃度轉換為電信號進行檢測的儀器。是由固定化的生物敏感材料作識別元件(包括酶、抗體、抗原、微生物、細胞、組織、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質)、適當的理化換能器(如氧電極、光敏管、場效應管、壓電晶體等等)及信號放大裝置構成的分析工具或系統。生物傳感器具有接受器與轉換器的功能。
  • 超聲波中縱波、橫波、表面波、板波對比??
    1.按質點的振動方向分類根據波動傳播時介質質點(可以理解為介質中的分子)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不同,可將超聲波分為縱波、橫波、表面波
  • 傳感器解析度、靈敏度和精度三者的區別
    為適應這種情況,就需要傳感器。因此可以說,傳感器是人類五官的延長,又稱之為電五官。為適應這種情況,就需要傳感器。因此可以說,傳感器是人類五官的延長,又稱之為電五官。傳感器早已滲透到諸如工業生產、農業、宇宙開發、海洋探測、環境保護、資源調查、醫學診斷、生物工程、甚至文物保護等等極其廣泛的領域。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從茫茫的太空,到浩瀚的海洋,以至各種複雜的工程系統,幾乎每一個現代化項目,都離不開各種各樣的傳感器。
  • 納米纖維膜上氯黴素的比色生物傳感器的設計與製備
    Talanta: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納米纖維膜上氯黴素的比色生物傳感器的設計與製備DOI:10.1016/j.talanta.2020.121054酶聯免疫分析法(ELISA)對靶分子具有高度特異性和選擇性,並且便於現場檢測。
  • 生物傳感器及其應用
    此外,也有用生物傳感器測定色素和乳化劑的報導。  (3)農藥殘留量分析  近年來,人們對食品中的農藥殘留問題越來越重視,各國政府也不斷加強對食品中的農藥殘留的檢測工作。Albareda等用戊二醛交聯法將乙酞膽鹼醋酶固定在銅絲碳糊電極表面,製成一 種可檢測濃度為10-10 mol/L的對氧磷和10-11mol/L的克百威的生物傳感器,可用於直接檢測自來水和果汁樣品中兩種農藥的殘留。
  • GMR生物傳感器的原理及研究
    和生物技術相結合的新型傳感器——GMR生物傳感器該傳感器應用於生物檢測領域,是一種對磁標記的生物樣本進行檢測的傳感器,由免疫磁性微球(IMB)、高磁靈敏度的GMR傳感器以及相關讀出電路三部分構成。免疫磁性微球,或稱免疫磁標記,是表面結合有單克隆抗體的磁性微球,是近年來國內外研究比較熱門的一種新的免疫學技術它以免疫學為基礎,滲透到病理、生理、藥理、微生物、生化及分子遺傳學等各個領域,其應用口益廣泛,尤其在免疫學檢測、細胞分離、蛋白質純化等方面取得巨大的進展現在國外已經有多家公司專門生產磁標記產品,如比較著名的Dynal,Nanomag,Micromer公司等國內生產該方面產品的公司有寧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聲學所成功研製新型聲表面波電流傳感器
    經過近三年的科研攻關,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超聲技術中心王文課題組將快速響應的聲表面波技術與高磁敏磁致伸縮薄膜技術相結合,成功研製出高靈敏、快速響應和低遲滯誤差的新型電流傳感器。  王文課題組通過建立聲表面波磁致伸縮效應的電流感知理論,實現了對沉積圖形化磁致伸縮薄膜的新型聲表面波電流傳感器的物理結構優化,提取了獲得高磁敏、快速響應與低磁滯的拓撲結構參數;給出了傳感器微納製作工藝方法,研製出了原型器件,測試結果很好地驗證了分析理論,其靈敏度達到了22kHz/A,解析度可達0.1mA以下,並體現出良好的線性度。
  • 基於CPLD的壓電生物傳感器檢測電路設計
    介紹了一種基於複雜可編程邏輯器件(CPLD)的壓電生物傳感器檢測電路。該檢測電路以高性能CPLD(MAX7128)為核心,實現了對壓電生物傳感器10MHz高頻信號的測量與採集,以及所採集的頻率數據動態、實時顯示以及頻率數據串行通信等功能。
  • 淺析納米生物傳感器的未來發展
    隨著納米技術和生物傳感器交叉融合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型納米生物傳感器湧現出來,如量子點、DNA、寡核苷配體等納米生物傳感器。
  • 酶電極傳感器與無酶電極傳感器的定義及區別
    生物傳感器技術具有較高專一性和靈敏度,被廣泛運用於複雜體系的在線分析和檢測,在臨床診斷、分析化學、食品檢測、醫藥分析、化工等領域都具有良好發展前景。 生物傳感器技術是分析生物科學的一個分支,滲透於分析化學、生物學、生命科學、物理學等多個學科。而對於生物傳感器來說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分別為識別系統與信號轉換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