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三維導電網絡的高靈敏度柔性壓阻傳感器

2021-01-14 小材科研

由於在可穿戴電子器件軟機器人和健康監測系統等方面的潛在應用,柔性力學傳感器近年來引起了廣泛關注。在過去的幾年中,大量的壓阻式、壓電式和摩擦電式柔性力傳感器已經被報導。對於大多數壓阻傳感器,活性層由導電納米材料和柔性聚合物基質組成。目前,聚合物基材與導電納米材料結合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方法是將導電納米材料作為填料均勻地分散在聚合物基體中。在這種方法中,聚合物基材和導電納米材料的結合非常穩定,但由於填充的納米材料對聚合物基材的彈性和力學性能有不利影響,靈敏度有限。另一種方法是利用附著力將導電納米材料塗覆在聚合物基板表面。基於該方法的傳感器具有極高的靈敏度,因為聚合物基板的彈性和力學性能幾乎不受納米材料的影響,但導電納米材料在傳感器變形過程中很容易從聚合物基板表面脫落。因此,要實現高穩定性、高靈敏度的壓阻式傳感器,有必要開發一種將聚合物基材與導電納米材料結合的新方法。

在此,武漢大學劉鋒研究團提出了一種新的CNTs嵌入結構結構,將CNTs作為填料嵌入熱塑性彈性體(TPE)表面,在TPE表面形成CNTs/TPE複合導電層,這有利於保持TPE的彈性,保證表面CNTs/TPE複合導電層的高壓阻性和高穩定性。結合熔融沉積成型(FDM) 3D列印技術和改進的蘸塗法,團隊製作了一種新的CNTs嵌入式3D結構的柔性壓阻傳感器。與塗覆CNTs導電層的相同3D結構傳感器相比,嵌入CNTs導電層傳感器具有更好的機電性能。同時,由於埋入TPE基體表面的CNTs對傳感器的彈性複合材料的柔韌性影響不大,因此傳感器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耐久性。此外,還對傳感器在人體生理信號監測和識別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該項研究成果以「Highly Sensitive Flexible Piezoresistive Sensor with 3D Conductive Network」為題發表再國際著名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

本文提出了一種具有三維導電傳感單元的高靈敏度柔性壓阻傳感器。該三維導電傳感單元由熔融沉積成型(FDM) 3D列印法製備的三維網絡熱塑性彈性體(TPE)基板和嵌入在TPE基板表面的碳納米管(CNTs)導電層組成。有限元分析(FEA)表明,三維網絡結構具有優良的力學性能,與實驗結果基本一致。實驗表明,基於新型三維導電網絡的柔性壓阻傳感器在壓縮或拉伸狀態下表現出優異的綜合性能。壓縮時,施加壓力<200 Pa時,傳感器的靈敏度高達136.8 kPa-1,拉伸時測量因子(GF)可達6.85。同時,由於埋入TPE基體表面的CNTs對傳感器的彈性體複合材料的柔韌性影響不大,傳感器表現出了優異的穩定性和耐久性。最後,壓阻式傳感器用於檢測細微的肌肉運動(面部表情和咽喉吞咽)和身體運動,如手臂彎曲。

圖1所示-(a)柔性壓力傳感器的製造工藝。(b) 3D列印TPE光學圖像。(c) CNTs嵌入TPE的光學圖像。(d)從3M-600測試粘接帶剝離樣品

柔性壓力傳感器的製作過程如圖1a所示。在傳統浸塗工藝的基礎上增加了高溫加熱處理,得到了CNTs的嵌入結構。在高溫下,TPE表面熔化,在TPE表面大部分塗層的CNTs作為填料會嵌入TPE中,在TPE表面形成CNTs/TPE複合層。當熱處理溫度過低無法使TPE表面熔化時,CNTs很難嵌入到TPE表面。當溫度過高時,由於TPE過度熔化,TPE的三維形狀很容易破碎。對於實驗工作中使用的TPE,經實驗驗證,120℃是合適的熱處理溫度。圖1b、c分別顯示了沒有CNTs層和有CNTs層的網絡TPE基底(半徑9 mm)。帶有CNTs層的TPE基體呈黑色,表明CNTs覆蓋在TPE基體的整個表面。為了觀察CNTs與TPE基質之間的粘附性,剝離試驗在20±2℃、相對溼度65±2%的參照條件下進行。在剝離試驗前,將試樣以400 g的負載壓12 h。如圖1 d, 當樣品從3M-600測試粘接帶上剝離時,嵌入cnt樣品的碳納米管很少從TPE表面脫落,這表明CNTs和CNTs-嵌入結構的TPE樣本之間的黏附力比CNTs-塗層樣本的強,並且更少的碳納米管附著在嵌入碳納米管的樣品表面。同時,CNTs-嵌入結構樣品的剝離力小於CNTs塗層樣品。這可能是由於TPE包裹了更多的CNTs,導致膠帶與CNTs之間的接觸面積減少,而膠帶與TPE之間的接觸面積增加。由於膠帶與TPE之間的附著力小於膠帶與CNTs之間的附著力,所以膠帶更容易剝離嵌入CNTs的樣品。

嵌入CNTs的TPE的拉電性能測試結果如圖3c所示。當拉伸應變小於800%時,CNTs 嵌入結構的TPE保持壓阻特性。當拉伸應變超過800%時,嵌入CNTs的TPE的電阻突然發生變化。這是由於拉伸過程中一些TPE線斷裂,導致傳感單元的導電路徑明顯減少。但該傳感單元的拉伸能力遠遠超過人體皮膚(≈30%),穩定拉伸變形為800%,顯示了其在人造皮膚中的潛在應用。研究了三維網絡結構對傳感單元壓阻性能的影響,如圖3所示。無網絡結構的傳感單元的拉電性能基本呈線性變化,GF值約為1.12,遠低於有網絡結構的傳感單元的GF值。表明採用三維網絡結構有利於提高傳感器的靈敏度。

由於壓阻式傳感器在低壓範圍內的高靈敏度和良好的穩定性,研究了其在人體生理信號檢測中的應用。如圖5a,c所示,將厚度為2mm的傳感器安裝在手臂上,檢測肘部彎曲運動。從圖5b可以看出,傳感器對肘部運動的響應速度非常快,在測試過程中,隨著肘部彎曲角度的增大,傳感器的阻力顯著增大,顯示了其在人體運動檢測中的潛在應用。

圖5-柔性壓阻傳感器的應用。(a)彎頭90度彎曲。(b)檢測彎頭彎曲角度。(c)彎頭彎曲度為10度。(d)將傳感器連接到喉部以檢測發音。(e)對不同喉部振動的反應。(f)將傳感器貼附於面部,以檢測面部變形。(g)檢測不同的表達式。

綜上所述,論文提出了一種新型柔性壓阻傳感器,它由商用FDM 3D印表機列印的三維網絡TPE基板和嵌入在TPE基板表面的三維CNTs導電層組成。基於三維導電網絡的柔性壓阻傳感器無論在壓縮狀態還是拉伸狀態都具有優異的綜合性能。壓縮時,當施加壓力< 200pa時,傳感器的靈敏度高達136.8 kPa-1,拉伸時其測量因子(GF)可達6.85。同時,由於埋入TPE基板表面的CNTs對傳感器彈性複合材料的柔韌性影響不大,使得傳感器具有優異的穩定性和耐久性。此外,還研究了該傳感器在面部表情、吞咽喉部和彎曲手臂等方面的應用。這些結果表明,該傳感器在智能檢測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全文連結:

https://dx.doi.org/10.1021/acsami.0c09552

相關焦點

  • 智能織物:基於導電織物的防水壓阻式柔性壓力傳感器
    開發出高性能的柔性傳感器對於物聯網(IoT)基礎架構的各種應用具有重要意義。對於傳統的柔性壓阻傳感器,大多數工作都集中在改善傳感材料以增強接觸電阻的變化,從而提高靈敏度和工作範圍。但是,要同時獲得在高的壓力區域(> 100 kPa)內具有線性工作範圍並保持可靠靈敏度的柔性傳感器仍然具有挑戰性。
  • 新加坡國立大學發明了高靈敏度、低磁滯的柔性電子皮膚傳感器貼片
    新加坡國立大學發明了高靈敏度、低磁滯的PDMS基柔性電子皮膚傳感器貼片【導讀】:通過使用一種在金屬塗層的彈性體微結構上生成獨特的三維納米尺度裂紋形態的方法,展示了一種由軟材料製成的近磁滯無壓阻傳感器系統。
  • 淺談柔性可穿戴電子傳感器的三大關鍵部分
    隨著資訊時代的應用需求越來越高,對被測量信息的範圍、 精度和穩定情況等各性能參數的期望值和理想化要求逐步提高。隨著柔性基質材料的發展,滿足上述各類趨勢特點的柔性傳感器在此基礎上應運而生 。 目前柔性傳感器領域最熱門就是柔性可穿戴電子傳感器。
  • 西安理工大學《CEJ》:高靈敏度包裝柔性電子傳感器二維納米材料
    基於二維導電材料的柔性電子傳感器在智能包裝中具備巨大的潛在應用價值。柔性電子傳感器可以對包裝品在運輸、生產過程中的微弱振動進行即時響應,從而反映出包裝品內外環境的微弱變化。在各種二維導電材料中,由導電聚合物(聚吡咯,聚苯胺和聚噻吩等)和金屬納米材料(金,銀,銅等)構成的複合材料被廣泛的用於製備柔性電子傳感器。
  • 西安理工大學《CEJ》:高靈敏度包裝柔性電子傳感器二維納米材料
    基於二維導電材料的柔性電子傳感器在智能包裝中具備巨大的潛在應用價值。柔性電子傳感器可以對包裝品在運輸、生產過程中的微弱振動進行即時響應,從而反映出包裝品內外環境的微弱變化。在各種二維導電材料中,由導電聚合物(聚吡咯,聚苯胺和聚噻吩等)和金屬納米材料(金,銀,銅等)構成的複合材料被廣泛的用於製備柔性電子傳感器。
  • 詳細講解柔性電子傳感器和構造
    很多柔性電子設備通過降低基底的厚度來獲得顯著的彎曲性;然而,這種方法局限於近乎平整的基底表面。相比之下,可拉伸的電子設備可以完全粘附在複雜和凹凸不平的表面上。目前,通常有兩種策略來實現可穿戴傳感器的拉伸性。第一種方法是在柔性基底上直接鍵合低楊氏模量的薄導電材料。第二種方法是使用本身可拉伸的導體組裝器件。通常是由導電物質混合到彈性基體中製備。
  • 壓阻碳納米管嵌入式納米纖維傳感紗,用於可穿戴紡織品傳感器
    本文要點:在製備方法上,首次採用簡易靜電紡絲技術,設計並製備了一種具有良好拉伸性能和機械穩定性的可拉伸壓阻碳納米管納米纖維傳感紗在材料和結構設計方面,通過將彈性壓阻型碳納米管(CNT)嵌入PU納米纖維包裹在可伸縮的纖維型芯電極上,成功地在纖維和紡織品基體上構建了精細的傳感微/納米結構和高效的導電網絡,實現了多模傳感能力。在傳感機理上,利用這種製備方法和先進的結構,製備的織物傳感器具有精細的層次結構,從一維宏觀紗線到亞微米彈性納米纖維,再到內部納米尺度的碳納米管滲流網絡。
  • 「Science Advances」柔性多功能觸覺傳感器
    該工作提出了一種類似三明治結構的柔性傳感器。該傳感器採用疏水的聚四氟乙烯薄膜作為介電層,利用兩片覆蓋銀納米線的銅片作為電極,通過類似海綿的聚二甲矽氧烷和石墨烯的導電複合材料作為壓力和溫度的響應組件。通過對導電複合材料中石墨烯的優化,傳感器的壓力靈敏度可以達到15.22 kPa-1,響應時間小於74毫秒,同時傳感器經過3000次循環測試後任可以穩定工作。在溫度刺激的情況下,傳感器通過熱電效應可以實現1 K的溫度傳感解析度。
  • 北京化工大學:基於3D石墨烯氣凝膠快速響應的壓阻傳感器
    Functional Materials》(IF= 16.836)上發表了題為「1D/2D Nanomaterials Synergistic, Compressible, and Response Rapidly 3D Graphene Aerogel for Piezoresistive Sensor」的研究論文,設計了一種新型的具有
  • JMCA:納米複合導電水凝膠基柔性應力應變傳感器研究進展
    與彈性體相比,水凝膠由於其仿生結構、匹配的機械性能和出色的生物相容性而在柔性電子產品中顯示出更大的潛力。在所有材料設計中,基於納米複合水凝膠的應變和壓力傳感器具有優異的機械強度、高電導率和出色的靈敏度,可以將外部刺激傳遞給電信號,因此受到了廣泛的研究。
  • 齊魯工業大學劉溫霞團隊開發超靈敏的寬壓力範圍的柔性壓力傳感器
    電子皮膚(e‐skin)基於柔性壓力傳感器具有靈敏度高、範圍足夠寬的傳感檢測正常觸摸和對象操作產生的壓力,因此在人工智慧等領域,人機互動,健康監測,柔軟的機器人等領域吸引極大的關注。較小尺寸的納米/微結構壓力傳感器在低壓範圍內具有較高的靈敏度,但穩定性較差,而較大尺寸的微結構壓力傳感器主要適用於高壓測量,但穩定性良好。如何在低壓和高壓範圍內設計和製造高靈敏度的柔性壓力傳感器,仍然是一個必須克服的巨大挑戰,以實現廣泛使用和大規模生產的壓力傳感器和電子皮膚。
  • 壓阻式傳感器的實例應用
    打開APP 壓阻式傳感器的實例應用 姚遠香 發表於 2019-08-20 14:20:04   利用半導體壓阻效應,可設計成多種類型的壓阻式傳感器。
  • 壓阻式傳感器有哪些
    打開APP 壓阻式傳感器有哪些 姚遠香 發表於 2019-08-20 14:27:08
  • 「熱門文章」可穿戴柔性壓力傳感器件的最新進展和前景報告
    這篇綜述中,將探討壓阻壓力傳感器領域的最新進展和成就,重點介紹壓阻壓力傳感器的基本原理和與器件相關的材料,包括活性材料、襯底材料和電極材料。 隨後的討論中展示了未來的挑戰和展望。討論了傳感器件在實際應用中的靈敏度和工作範圍優化的幾個關鍵課題。
  • 蘇州大學研發基於柔性多孔彈性介電材料的三維接觸力傳感器
    發展新一代的柔性電子器件對力學傳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僅可以檢測到傳感器表面的法向力/壓力,還需要同時感測切向載荷。許多研究已提出將具有各種多孔結構的彈性材料應用於柔性壓力傳感技術中,以提升器件性能。然而,在該領域中,空間任意方向力感測與多孔材料變形以及電學特性變化之間的基本相關性仍然未知,如何對複雜力-電耦合問題的精確高效解耦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 中科院研發出可實現壓力、溫度和材料識別的柔性多功能傳感器
    當下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可穿戴傳感器正在深刻的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在過去的十年中,仿照人類皮膚的觸覺功能,研究人員開發了多種柔性傳感器以及電子皮膚器件,其目標是獨立人體之外模擬人類皮膚的觸覺功能,並應用於智慧機器人、健康監測等領域。現有的柔性傳感器已經可以出色的實現壓力和溫度的感知,然而對於材料的識別仍面臨眾多問題。因此,發展多功能柔性傳感器,實現對接觸物體的材料識別成為當前的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 壓電式與壓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區別
    的頻響範圍較窄,在恆定方向加速度下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不輸出信號,通常其頻響範圍為2~270Hz;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誤差較小,通常約為壓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一半。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59821.htm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應用範圍不如壓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應用範圍廣。目前,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大多用於機器設備的振動測量上,通過振動反映出設備、機器是否正常運行,以檢測其故障,確保安全運行。上面介紹的加速度傳感器僅適用於直線運動,而旋轉運動不能採用上述傳感器。
  • 北化工:3D石墨烯氣凝膠,用於壓阻傳感器的1D / 2D納米材料
    本文要點:一種新型的納米纖維增強石墨烯氣凝膠成果簡介 基於石墨烯的氣凝膠作為壓阻傳感器具有高的孔隙率這種3D互連微孔aPANF / GA氣凝膠結合了43.50 kPa的出色壓應力和28.62 kPa -1的高壓阻靈敏度以及寬範圍(0–14 kPa)的線性靈敏度。當將aPANF / GA用作壓阻傳感器時,壓縮回彈性極佳,在3Pa下的響應時間很快,約為37 ms,並且在2600次循環後結構穩定性和感測耐久性都很好。
  • 中國科大成功研製二維柔性透明導電電極和三維彈性導體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俞書宏研究組圍繞如何高效宏量組裝納米導電基元,特別是銀納米線,開展了一系列探索研究,成功研製了基於納米線組裝體的二維柔性透明導電電極和三維彈性導體,為今後規模化製備柔性透明導電電極和彈性導體提供了新的製備技術。
  • 壓阻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電路
    打開APP 壓阻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電路 電工基礎 發表於 2020-03-15 15:15:00   壓阻式傳感器是利用晶體的壓阻效應製成的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