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織物:基於導電織物的防水壓阻式柔性壓力傳感器

2020-10-08 柔性電子材料與器件


開發出高性能的柔性傳感器對於物聯網(IoT)基礎架構的各種應用具有重要意義。對於傳統的柔性壓阻傳感器,大多數工作都集中在改善傳感材料以增強接觸電阻的變化,從而提高靈敏度和工作範圍。但是,要同時獲得在高的壓力區域(> 100 kPa)內具有線性工作範圍並保持可靠靈敏度的柔性傳感器仍然具有挑戰性。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Hongcheng Xu , Libo Gao 和Weidong Wang 同香港城市大學Yang Lu 教授課題組在國際期刊Nano-Micro Letters ( IF 12.264 )上發表題為「Flexible Waterproof Piezoresistive Pressure Sensors with Wide Linear Working Range Based on Conductive Fabrics」的研究論文。


本文設計了一種雷射雕刻的鍍銀織物作為「軟」傳感器電極材料,以將柔性傳感器的線性工作範圍顯著提高到800 kPa的水平,靈敏度為6.4 kPa-1 ,同時,其響應時間僅為4毫秒以及長期的耐用性,這是以前很少報導的。

集成化的傳感器成功將脈搏等物理信號通過無線傳輸到可攜式智慧型手機,進一步證明了其作為柔性電子設備的應用潛力。

這項工作通過合理地構建電極,而不僅僅是專注於改善傳感材料的傳感性能,這種設計概念和傳感器構造有望為將來開發更高級的可穿戴電子設備鋪平道路。


柔性傳感器的示意圖。a、一個可穿戴式傳感器,能夠成功監控脈搏頻率,並通過藍牙將信號發送到智慧型手機。b、傳感器結構及其防水特性的示意圖。


柔性傳感器的結構特徵。傳感器單元在硬幣上的數字光學圖像。b、傳感器的詳細結構。c、 SEM圖像和PDMS MPF的相應大視圖。d、SEM圖像和G-nWF的相應大視圖。e、SEM圖像(有序圖案)。f、安裝在PI膠片上的超柔性SF的數字光學圖像。g、SF雷射雕刻的示意圖。插圖顯示了各種易於設計和製造的圖案,例如「竹」和「 XDU」。h、對G-nWF傳感材料和SF電極的拉伸測試,證明了其高靈活性。


柔性傳感器的性能。a、對於從0到1400 kPa的各種外加應力,相對電流隨時間變化。b、電流信號與相應的施加應力非常匹配。C、在50 kPa的壓力下進行7000 s的傳感器耐久性測試。D、傳感器與以前報告的傳感器的靈敏度和壓力範圍的比較。E、水滴時柔性傳感器的響應。f、水被疏水表面迅速去除。g、傳感器可以輕鬆檢測到水滴的反彈,並顯示了僅4 ms的快速響應時間。


傳感器工作機制的示意圖。A、傳感器工作機制。b、G-nWF和SF的電阻變化。c、用於GF的原位TEM微機械設備。D、TEM內部GF的原位微機械錶徵,證明其優越的機械性能。


柔性傳感器的脈搏率監測。A、柔性傳感器安裝在我們的身體上,可以監測脈搏率。b-c、傳感器在成功檢測脈搏率上的原理和實際應用。d-f、傳感器能夠識別不同的脈搏率。


用於醫療保健的傳感器的無線實時脈衝監控。A、可穿戴傳感器系統的設備配置。B、檢測脈搏波並將信號成功發送到智慧型手機的實際應用。C、商業運動手錶顯示了由我們的可穿戴傳感器收集的相似日期值。D、輕柔觸摸的實際應用。E、4××4傳感器陣列及其相應的高度靈活的電路圖。F、按下傳感器陣列測得的重量的幾何區域。


文獻連結:DOI: 10.1007/s40820-020-00498-y

版權聲明
圖片來自期刊官網,本微信轉載文章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如轉載稿、圖片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繫我們,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益。

相關焦點

  • 具有三維導電網絡的高靈敏度柔性壓阻傳感器
    由於在可穿戴電子器件軟機器人和健康監測系統等方面的潛在應用,柔性力學傳感器近年來引起了廣泛關注。在過去的幾年中,大量的壓阻式、壓電式和摩擦電式柔性力傳感器已經被報導。對於大多數壓阻傳感器,活性層由導電納米材料和柔性聚合物基質組成。目前,聚合物基材與導電納米材料結合的方法有兩種。
  • 新型柔性導電織物:讓裁縫隨心所欲
    新型柔性導電織物:讓裁縫隨心所欲 發表時間:2014/9/9
  • 綜述: 基於纖維/織物的壓電和摩擦...
    導電紡織材料的主要製備方法主要分為:塗布、紡絲、電鍍和印刷。在導電材料和其他功能材料之間主要有四種類型的複合結構:內嵌式(I)、外包覆式(II)、均勻共混式(III)和螺旋包埋式(IV)。圖四、典型的基於單根纖維PENGs(a)第一種基於纖維的PENG是通過纏繞由ZnO NWs覆蓋的Kevlar纖維和進一步塗覆Au的纖維開發的;(b)通過在圓柱形碳纖維表面上覆蓋紋理化ZnO薄膜而設計的空氣/液體壓力和心跳驅動的柔性纖維基PENG;(c)由絕緣界面屏障的碳纖維和ZnO NWs組成纖維的PENG;
  • 綜述: 基於纖維/織物的壓電和摩擦納米發電機用於...
    導電紡織材料的主要製備方法主要分為:塗布、紡絲、電鍍和印刷。在導電材料和其他功能材料之間主要有四種類型的複合結構:內嵌式(I)、外包覆式(II)、均勻共混式(III)和螺旋包埋式(IV)。圖四、典型的基於單根纖維PENGs(a)第一種基於纖維的PENG是通過纏繞由ZnO NWs覆蓋的Kevlar纖維和進一步塗覆Au的纖維開發的;(b)通過在圓柱形碳纖維表面上覆蓋紋理化ZnO薄膜而設計的空氣/液體壓力和心跳驅動的柔性纖維基PENG;(c)由絕緣界面屏障的碳纖維和ZnO NWs組成纖維的PENG;
  • 壓阻碳納米管嵌入式納米纖維傳感紗,用於可穿戴紡織品傳感器
    ,可方便地織成不同功能的可穿戴織物,應用於可穿戴電子產品和智能紡織品。在材料和結構設計方面,通過將彈性壓阻型碳納米管(CNT)嵌入PU納米纖維包裹在可伸縮的纖維型芯電極上,成功地在纖維和紡織品基體上構建了精細的傳感微/納米結構和高效的導電網絡,實現了多模傳感能力。在傳感機理上,利用這種製備方法和先進的結構,製備的織物傳感器具有精細的層次結構,從一維宏觀紗線到亞微米彈性納米纖維,再到內部納米尺度的碳納米管滲流網絡。
  • 智能織物傳感器可幫助運動員和理療患者減少傷害並加速康復
    智能織物傳感器可幫助運動員和理療患者減少傷害並加速康復關鍵詞:智能織物,傳感器,可穿戴,理療康復監控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的一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低成本的運動感應織物,運動員和理療患者可以將其戴在手臂上,以優化性能,減少傷害並加速康復。
  • 「熱門文章」可穿戴柔性壓力傳感器件的最新進展和前景報告
    基於柔軟有機聚合物的柔性和可伸縮壓力傳感器的特點,為模擬人體皮膚的傳感和力學性能提供了一個新的潛在機遇。近年來,在追求人工電子皮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和成就。具有不同的結構和傳導機制的壓力傳感器已被開發出來:電容、電阻和壓電元器件等。
  • 未來智能穿戴:把計算機「織」進纖維裡 顛覆傳統織物概念
    11月中旬,刊發於《自然》雜誌官網的一篇文章顯示,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超靈敏、彈性極強、可嵌入到紡織品和柔性機器人系統中的應變傳感器,由其組裝的智能織物可在大部分情況下保持原狀。舉例來說,由這種智能織物製成的衣物,不僅可以讓人們把計算機「穿」在身上,而且在無數次清洗、拉扯後依舊能夠正常使用。
  • 聚吡咯塗層織物的研究進展
    聚吡咯塗層織物的研究進展 發表時間:2018/3/7 文 | 劉 皓 陳婷婷 趙利端 楊天雨 李曉志
  • 微流體靜電紡絲法製備硼-碳異質納米片纖維織物電極
    微流體靜電紡絲法製備硼-碳異質納米片纖維織物電極近年來,隨著科學的發展與技術的不斷變革,智能可穿戴設備成為研究熱點之一。為滿足可穿戴電子產品的供電需求,新能源存儲技術在高端智能化可穿戴設備行業的應用備受關注。
  • 中原工學院:碳納米管嵌入式納米纖維傳感紗,可穿戴紡織品傳感器
    在材料和結構設計方面,通過將彈性壓阻型碳納米管(CNT)嵌入PU納米纖維包裹在可伸縮的纖維型芯電極上,成功地在纖維和紡織品基體上構建了精細的傳感微/納米結構和高效的導電網絡,實現了多模傳感能力。在傳感機理上,利用這種製備方法和先進的結構,製備的織物傳感器具有精細的層次結構,從一維宏觀紗線到亞微米彈性納米纖維,再到內部納米尺度的碳納米管滲流網絡。
  • 中原工學院:碳納米管嵌入式納米纖維傳感紗,可穿戴紡織品傳感器
    本文要點:在製備方法上,首次採用簡易靜電紡絲技術,設計並製備了一種具有良好拉伸性能和機械穩定性的可拉伸壓阻碳納米管納米纖維傳感紗,可方便地織成不同功能的可穿戴織物,應用於可穿戴電子產品和智能紡織品。在材料和結構設計方面,通過將彈性壓阻型碳納米管(CNT)嵌入PU納米纖維包裹在可伸縮的纖維型芯電極上,成功地在纖維和紡織品基體上構建了精細的傳感微/納米結構和高效的導電網絡,實現了多模傳感能力。在傳感機理上,利用這種製備方法和先進的結構,製備的織物傳感器具有精細的層次結構,從一維宏觀紗線到亞微米彈性納米纖維,再到內部納米尺度的碳納米管滲流網絡。
  • 壓阻式傳感器有哪些
    打開APP 壓阻式傳感器有哪些 姚遠香 發表於 2019-08-20 14:27:08
  • 東華大學合作研究:石墨烯讓織物能監測生理信號、收集能量
    導讀:本文使用還原氧化石墨烯裝飾的碳化纖維素織物(CCF@RGO)製成了堅固耐用的多功能設備,該設備在壓力傳感和能量收集方面表現出了卓越的性能。此外,這種導電織物還可用於單電極摩擦電納米發電機(TENG),以獲取生物力學能量。電子紡織品具有傳感、能量採集、無線傳輸等功能,近年來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 防水透溼織物的發展與現狀
    以後隨著高分子科學的發展,多種合成材料出現,作為塗層材料,作用於織物上,製成防水織物。  早期的塗層防水織物,有一定的防水效果,但不透溼,防水不透溼織物對服用者產生不舒適甚至低溫寒冷的後果[2]。  防水不透溼織物存在的這些問題,使人們尋求一種可呼吸(breathable)織物。
  • Matter:科學家開發嵌入織物電極和壓力傳感器的雙模態眼罩
    Matter:科學家開發嵌入織物電極和壓力傳感器的雙模態感知眼罩原型,以測量生物特徵使用熟悉的服裝或配飾對多個互補生理信號進行不顯眼的背景測量,可以深入了解健康和行為。作者展示了基於織物的電極和服裝設計方法如何協同工作,以提供一個不引人注目的平臺Chesma,以便在日常環境中縱向監測脈搏和眼參數。能夠在單個可穿戴設備中跟蹤脈搏和眼睛的運動,將使許多生物醫學生理信號的收集,通過基於紡織品的可穿戴電子設備,嵌入生物電勢電極和脈搏檢測器的不引人注目的眼鏡,以便分別在單個可重複使用的設備中分別長期進行眼參數和心律的情境測量。
  • 同呼吸,共命運,西人馬發布呼吸機用壓阻式壓力傳感器
    西人馬新型壓力傳感器,助力疫情防控作為國內領先的MEMS晶片及先進物聯感知系統服務商,西人馬自成立以來,一直立足於感知與人工智慧的核心技術,包括:先進材料技術、先進晶片技術、先進傳感器技術及人工智慧算法技術,並在這些領域通過持續、大幅度的投入,每年以幾百項專利的速度快速遞增。
  • 哈佛大學創造全新「智能織物」應變傳感器,兼具強度和靈敏度
    為了監測穿戴者的動作,智能織物通常會加入應變測量傳感器。而這樣的傳感器往往是不切實際的脆弱,但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卻創造了一種新的傳感器,它真的可以承受得住。原型設備的核心是一個導電碳纖維陣列,夾在兩片預應力的彈性聚合物之間。單根纖維以一種稱為蛇形蜿蜒的模式排列。
  • 複合織物的加工技術與應用,全在這裡了!
    發表時間:2017/8/17 複合織物是指把多層織物粘結在一起,或通過織物與高聚物或其他材料複合在一起,形成的兼有多種功能的複合體。近年來,複合織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防水透溼透氣、導電/抗靜電、電磁波防護、光催化、調溫性能以及以複合織物作為增強基的複合材料各項性能的研究。
  • 單晶SnSe熱電纖維:從一維功能纖維到多維智能織物
    有鑑於此,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魏磊教授團隊和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張挺研究員團隊聯合康奈爾大學田芝婷教授團隊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趙立東教授團隊報導了一種新型的基於纖維熱拉法和雷射重結晶效應的單晶SnSe熱電纖維製造技術,突破了高品質單晶柔性熱電纖維的製備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