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吡咯塗層織物的研究進展

2021-01-09 紡織導報
聚吡咯塗層織物的研究進展

發表時間:2018/3/7

文 | 劉 皓 陳婷婷 趙利端 楊天雨 李曉志

 

摘要:近年來,研究發現導電聚吡咯電學性能優異,結合到織物表面做為柔性基底材料,在智能可穿戴方向有很廣泛的應用前景。文章著重介紹聚吡咯塗層織物的原位聚合法、氣相沉積法和電化學法製備方法,總結了聚吡咯塗層織物在應變式織物傳感器、超級電容器、電磁屏蔽和生物抗菌性等方面的應用。


關鍵詞:聚吡咯;織物;傳感器;超級電容器;電磁屏蔽

中圖分類號:TS190.8     文獻標誌碼:A

 

...詳細內容請您登錄瀏覽。


免費獲得PDF文檔閱讀軟體

 

紡織導報網站版權及免責聲明

 

1、 凡本網註明「來源:紡織導報」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紡織導報》,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紡織導報」。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轉載自其他媒體的作品,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觀點,也無法保證其內容之準確性或可靠性。

3、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繫:010-85229678 電子郵箱:info@texleader.com.cn

相關焦點

  • 二聚吡咯吲哚生物鹼合成研究取得進展
    複雜天然產物(+)-WIN 64821 和(-)-ditryptophenaline 的高效全合成路線 3a,3a-二聚吡咯吲哚生物鹼是一類廣泛存在於植物、微生物中的次生代謝產物。二聚吡咯吲哚生物鹼獨特的化學結構和顯著的生物活性引起化學界的高度研究興趣,其合成的難點是立體選擇性地構建相鄰的季碳中心,因此高效構建 3a,3a-二聚吡咯吲哚骨架一直是合成化學家研究熱點。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夏成峰課題組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吲哚類生物鹼的全合成和相關方法學的研究與開發。
  • 複合織物的加工技術與應用,全在這裡了!
    發表時間:2017/8/17 複合織物是指把多層織物粘結在一起,或通過織物與高聚物或其他材料複合在一起,形成的兼有多種功能的複合體。近年來,複合織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防水透溼透氣、導電/抗靜電、電磁波防護、光催化、調溫性能以及以複合織物作為增強基的複合材料各項性能的研究。
  •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聚乙烯吡咯烷酮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聚乙烯吡咯烷酮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是聚乙烯吡咯烷酮領域最專業和最全面系統的深度市場研究報告。  聚乙烯吡咯烷酮行業研究報告首先介紹了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背景情況,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定義、分類、應用、產業鏈結構、產業概述、聚乙烯吡咯烷酮行業國家政策及規劃分析、最新動態分析等。
  • 昆明植物所在二聚吡咯吲哚生物鹼合成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3a,3a'-二聚吡咯吲哚生物鹼是一類廣泛存在於植物、微生物中的次生代謝產物。二聚吡咯吲哚生物鹼獨特的化學結構和顯著的生物活性引起化學界的高度研究興趣,其合成的難點是立體選擇性地構建相鄰的季碳中心,因此高效構建 3a,3a'-二聚吡咯吲哚骨架一直是合成化學家研究熱點。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夏成峰課題組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吲哚類生物鹼的全合成和相關方法學的研究與開發。
  • 新型塗層織物可利用體熱發電
    新華社華盛頓1月22日電(記者周舟)美國研究人員最新開發出一種可利用身體熱量發電並為小型電子設備供能的織物,有望解決可穿戴設備供能難的問題。  研究人員22日在國際刊物《先進材料技術》雜誌網絡版上發表論文介紹,這種織物可藉助較高體溫與較低環境溫度的溫差來發電。
  • 密度最低、熱導率最低的二氧化矽氣凝膠在隔熱塗層織物製備中大顯...
    隔熱塗層織物是在織物表面塗覆一層具有隔熱效果的塗層,通過阻隔、反射或輻射太陽能,達到降低織物覆蓋物內部溫度、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在紡織行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 全球與中國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全球與中國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首先介紹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背景知識,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相關概念、分類、應用、產業鏈結構,國際市場動態分析,國內市場動態分析,宏觀經濟環境分析及經濟形勢對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行業的影響,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行業國家政策及規劃分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產品技術參數,生產工藝技術
  • 科學網—一步法合成自組裝銀/聚吡咯核殼結構
    Small 2008年4卷9期 一步法合成自組裝銀/聚吡咯核殼結構
  • PA塗層與PU塗層的區別
    近年國內有人對水性超微乳自交聯聚丙烯酸酯織物塗層劑的應用性能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其性能優異,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防水透溼整理劑經此類塗層劑整理過的織物同時具有防水和透溼兩種功能,其防水透溼機理是依靠成膜時形成大量的微孔。這些孔隙小於2微米,能阻止水滴(平均直徑100微米),卻允許水蒸氣分子(平均直徑0.0004微米)通過,從而獲得防水透氣性。
  • 科學家利用聚吡咯-銅金屬海綿製備能量轉換和存儲一體化器件
    目前研究的海綿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基於三維互聯結構的石墨烯和金屬泡沫海綿等;另一類是彈性聚合物,如聚二甲基矽氧烷(PDMS)和聚氨酯(PU)海綿。在上述海綿中,基於PDMS的海綿具有抗疲勞性好、壽命長、易於修飾、成本低廉等優點,在傳感器等柔性電子產品的製造方面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
  •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聚吡咯塗布紙——透氣、柔性及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
    近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求可靠的手段來收集這些不穩定的能源。實踐證明,電化學儲能裝置可以勝任這一使命。與傳統二次電池及傳統靜電電容器相比,超級電容器不僅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且具有較高的比能量和比功率,能夠滿足電動汽車、電子儲能設備、軌道交通及家用電器等高功率儲能器件的需求。因此,超級電容器一問世,便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
  • 細菌纖維素@聚吡咯-單壁碳納米管導電膜的製備與表徵
    摘  要:為了獲得柔性高電導率導電材料,以細菌纖維素(BC)、吡咯(Py)和單壁碳納米管(SWCNTs)為原料,在不添加任何黏合劑的情況下,通過簡單的原位氧化聚合和真空過濾法製備了細菌纖維素@聚吡咯-單壁碳納米管(BC@PPy-SWCNTs)新型導電膜。
  • 國內外碳化硼塗層的研究進展
    慧聰表面處理網:碳化硼塗層具有低密度和高硬度,在1100℃時,其硬度甚至超過金剛石和立方氮化硼,而且碳化硼在常溫下化學性能穩定,幾乎不與酸、鹼發生反應。因此,碳化硼作為一種有希望廣泛應用於抗摩擦磨損領域的塗層材料,近年來受到國內外一些研究機構的關注。如美國通用汽車公司通過在齒輪表面塗覆碳化硼塗層,減少了齒面磨損、延長了齒輪壽命。A.A.Grossman
  • 博愛新開源製藥有限公司年產1萬噸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項目
    始建於1987年,是國內首家生產、研究、開發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高新技術企業,屬國家藥品監督局批准的藥品生產許可單位。企業現有員工256人,資產4500萬元,佔地面積6萬平方米,可生產工業級PVP、醫藥級PVP及PVP-Ⅰ、CAP樹酯等5大類、20餘種產品。主導產品工業級PVP、藥用級PVP已形成年產2500噸規模,該廠是規劃中的河南省精細化工生產基地和目前國內最大的PVP生產基地。
  • 用於液滴轉移的仿生吸盤研究取得進展
    該研究成果以Controlled Growth of Patterned Conducting Polymer Microsuckers on Superhydrophobic Micropillar-Structured Templates為題發表於《先進功能材料》。   導電聚合物的形貌對其在信號檢測、微型驅動器製備和液滴操縱等方面性能的提升有著重要影響。
  • 建築膜結構織物材料市場極具潛力
    近年來在中國建築結構中也有長足的進展。  大阪萬國博覽會中的美國館採用了氣承式空氣膜結構。這個擬橢圓形、軸線尺寸為 140m×83.5m的展覽館是世界上第一個大跨度的膜結構,而且是首次採用了聚氯乙烯(PVC)塗層的玻璃纖維織物。作為一種真正的現代工程結構,大阪萬國博覽會的展覽館標誌著膜結構時代的開始。自此以後,膜結構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迅猛的發展。
  • 新型納米吸波塗層材料的研究
    所以,實際使用的鐵氧體吸波塗層往往不是單一的鐵氧體塗層,而是通過複合組成複合鐵氧體吸波塗層。如鐵氧體與羰基鐵粉、鐵粉、鎳粉、炭黑、石墨、碳化矽、樹脂等複合形成複合鐵氧體納米微粉吸波材料。鐵氧體納米複合材料多層膜在7~17GHz頻率段的峰值吸收為-40dB,小於-10dB的頻寬為2GHz。複合氧化物納米吸收劑不僅吸波性能優異,而且還兼有抑制紅外輻射等多種功能。
  • 防水透溼織物的發展與現狀
    在二戰期間,Shirley學院的研究人員最先研製出防水透溼織物(WBF)[2],主要用於軍事、戶外活動、醫生手術服等。  在塗層法製備防水透汽織物方面,最先利用的塗層材料為丙烯酸和聚氨酯系列[3]。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期,很多學者對塗層織物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在80年代以前,一般是利用溶液或溶劑體系產生的聚合物來作為塗層體系[4]。
  • 含維甲酸殼聚糖納米顆粒聚己內酯/聚乙烯吡咯烷酮同軸電紡纖維
    B Biointerfaces:含維甲酸負載殼聚糖納米顆粒的聚己內酯/聚乙烯吡咯烷酮同軸電紡纖維用於骨再生DOI:10.1016/j.colsurfb.2020.111110藜蘆酸(3,4-二甲氧基苯甲酸)(VA)是一種具有治療潛力的疏水性酚類植物化合物,但迄今為止尚未報導其可促進骨骼再生。此外,疏水性化合物的遞送通常在體內受到阻礙,因此降低了它們的生物利用度。
  • 二維有序介孔材料應用於微型超級電容器研究獲進展
    二維有序介孔材料應用於微型超級電容器研究獲進展 2019-06-12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該研究團隊發展了一種普適的界面自組裝策略,製備出多種面內平行柱狀的有序介孔聚合物/石墨烯複合納米片,包括聚吡咯/石墨烯、聚苯胺/石墨烯、聚多巴胺/石墨烯,並將其應用於全固態平面微型超級電容器。這些納米片具有面內平行柱狀的有序介孔,大小為11-12nm,厚度為25-27nm,同時結合了高電化學活性的贗電容聚合物和高導電性的雙電層石墨烯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