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塗層織物可利用體熱發電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華盛頓1月22日電(記者周舟)美國研究人員最新開發出一種可利用身體熱量發電並為小型電子設備供能的織物,有望解決可穿戴設備供能難的問題。

  研究人員22日在國際刊物《先進材料技術》雜誌網絡版上發表論文介紹,這種織物可藉助較高體溫與較低環境溫度的溫差來發電。根據熱電效應,高導電性、低導熱性的材料可使電荷從高溫區流向低溫區。

  研究人員將一種名為「PEDOT-Cl」的柔性、輕質聚合物薄膜「噴霧列印」在棉質織物上,形成一個「熱電堆」。用這種織物製成手環,日常佩戴就可產生超過20毫伏的熱電壓。

  論文通訊作者、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研究人員特麗莎·安德魯介紹說,這種塗層織物熱電性能好,可產生足夠高的熱電壓為小型設備供能,而且有著效率高、造價低等優點。

  研究人員測試這種塗層織物的耐用性時發現,用熱水搓洗後,塗層不會破裂、分層或脫落,且織物的導電性幾乎不受影響。

相關焦點

  • 聚吡咯塗層織物的研究進展
    聚吡咯塗層織物的研究進展 發表時間:2018/3/7 文 | 劉 皓 陳婷婷 趙利端 楊天雨 李曉志
  • 密度最低、熱導率最低的二氧化矽氣凝膠在隔熱塗層織物製備中大顯...
    隔熱塗層織物是在織物表面塗覆一層具有隔熱效果的塗層,通過阻隔、反射或輻射太陽能,達到降低織物覆蓋物內部溫度、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在紡織行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 新型柔性導電織物:讓裁縫隨心所欲
    新型柔性導電織物:讓裁縫隨心所欲 發表時間:2014/9/9
  • 可充電微生物燃料電池織物,用汗發電
    研究人員陸續開發出各種發光布料、熱電能量採集織物以及鋅-銀氧化物可充電電池織物,最近又進一步將微生物燃料電池織物添加到這一連串的實驗室技術中,可望用於未來的可穿戴設備。
  • 加16歲少女發明新型手電 可通過人體熱量供電
    原標題:加16歲少女發明新型手電 可通過人體熱量供電   加拿大16歲少女發明新型手電,可通過人體熱量供電。   據美國Odditycentral網站8月27日報導,加拿大16歲少女安·馬科辛斯基(Ann Makosinski)發明出一種可通過人體熱量發電的手電。只需將這種手電握在掌心中,它就可以產生電量。   馬科辛斯基依據熱電技術,發明一種名為Peltier tiles(帕爾貼貼片)的裝置。她為其取名為「空心體熱手電」,因為從手電末端位置能夠看到手電筒內部呈空心狀態。
  • 新型柔性可穿戴熱電發電機:效率更高、性能更好!
    能量採集和供應,是可穿戴設備乃至整個電子產品的研究前沿和重點,之前筆者也介紹過幾種實現設備自供電的能量採集方案。《新型塗層將織物變電路:未來將讓衣服實現自供電》一文中介紹過美國麻薩諸塞大學安姆斯特分校的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透氣、柔韌、不含金屬的電極。當你穿上具有這種電極的衣服,通過人體運動就能產生電能,讓衣服閃閃發光。
  • 科學家發現MXene塗層可阻擋電磁波和其它輻射
    德雷克塞爾大學的工程師們開發出了一種叫做MXene的塗層和相關新型織物。新的MXene塗層是一種二維材料,具有導電性,已被證明在阻擋電磁波方面非常有效,並可能阻擋有害輻射,並且可以編織到服裝和其他配件中。
  • 科學家利用節肢動物幾丁質制防彈塗層 可應用於軍事/汽車等領域
    蓋世汽車訊 蝦、龍蝦和蘑菇看起來都不是適合戰場的工具,但是,據外媒報導,美國休斯頓大學(the University of Houston)的工程師採用殼多糖(亦稱幾丁質,在節肢動物和真菌細胞壁中發現的葡萄糖的衍生物)和3D列印技術,製造了高強度多層塗層,可以保護士兵免受子彈、雷射、有毒氣體和其他危險的傷害
  • 新型太陽能塗層光熱轉換率達90%
    原標題:新型太陽能塗層光熱轉換率達90%   科技日報訊 「我們想要創造一種材料,能夠讓陽光無處可逃,你可以稱為『陽光黑洞』。」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雅各布斯工程學院機械與航空工程系教授金松河(音譯)說。
  • 利用明暗的對比來發電 新型太陽能電池有多厲害?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一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太陽能電池,該電池利用明暗的對比來發電。新加坡國立大學校徽它通過在典型的太陽能電池材料矽上放置一層超薄的金塗層來工作。就像太陽能電池一樣,照在矽上的光會激發其電子。但是,通過添加金層,當設備的一部分處於陰影中時,陰影效應能量生成器會產生電流。
  • 防水透溼織物的發展與現狀
    以後隨著高分子科學的發展,多種合成材料出現,作為塗層材料,作用於織物上,製成防水織物。  早期的塗層防水織物,有一定的防水效果,但不透溼,防水不透溼織物對服用者產生不舒適甚至低溫寒冷的後果[2]。  防水不透溼織物存在的這些問題,使人們尋求一種可呼吸(breathable)織物。
  • 新型燃料電池直接利用生物質發電
    一種新型的太陽能誘導的直接生物質發電混合燃料電池可以使用像粉木一樣的燃料。 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新型的低溫燃料電池,該燃料電池藉助太陽能或熱能活化的催化劑將生物質直接轉化為電能。 儘管已經對由甲醇或氫氣驅動的低溫燃料電池進行了充分的研究,但是由於缺乏有效的聚合物材料催化劑體系,現有的低溫燃料電池技術無法直接使用生物質作為燃料。
  • 複合織物的加工技術與應用,全在這裡了!
    按照與織物複合的材料來劃分,複合織物可分為織物/織物複合、高聚物/織物複合、金屬/織物複合3大類。從工藝角度,織物的複合可以通過織物結構的設計、織物層壓技術、塗層技術,也可以通過化學鍍、真空鍍及濺鍍技術等方式來實現。
  • 新型智能織物:由生物活性油墨製成,可監測身體與環境狀況!
    導讀據美國塔夫茨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人員開發出基於生物材料的新型油墨。這種油墨以複雜的圖案和高解析度的方式絲網印刷到衣服、鞋子、甚至是面罩等織物上,檢測與量化身體表面的各種生物條件、分子以及可能的病原體。背景可穿戴傳感設備在監測人類表現和健康方面引起了相當大的興趣。
  • PA塗層與PU塗層的區別
    最初的聚丙烯酸酯類塗層膠屬於單純防水型產品,通過幾十年的發展,目前的品種不僅具有防水透溼,阻燃等多種功能,而且還有低溫節能的特色。聚丙烯酸酯類塗層膠一般均由硬組分(如聚丙烯酸甲酯等)和軟組分(如聚丙烯酸丁酯等)共聚而成。聚丙烯酸酯塗層的主要單體有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等,為了提高其防水性能,必要時可加入丙烯醯胺和丙烯腈,聚合引發劑一般用過氧化物(如過硫酸鉀等)。
  • 這種裝置可在夜晚利用溫差發電 以作為太陽能和儲能的補充
    目前很多無電地區開始利用太陽能發電,而儲能裝置也為夜晚的供電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但僅僅在白天發電還不夠,史丹福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一項技術,該技術可以幫助裝置在夜晚發電,他們認為這種夜晚發電的技術或許能在未來扮演重要的角色。
  • 未來的可穿戴電子服裝可能會通過我們自身的體溫來充電
    現在,研究人員正在研究如何最好地為這些設備供電,方法是轉向用戶自己的體熱,並與服裝,波爾卡圓點和紡織行業的專門知識一起工作。到2025年,可穿戴電子產品市場預計將增長到530億歐元,但它由一種產品-智能手錶主導。
  • 新型太陽能面板塗層:讓陽光無處躲藏
    為了提高太陽能電池板的效率,研究人員已經嘗試了很多的方法,盡力讓每一個光伏電池利用太陽能的數值增加。
  • 華人科學家推出織物手感評價解決方案- PhabrOmeter新型織物感官...
    華人科學家推出織物手感評價解決方案- PhabrOmeter新型織物感官測試系統獲推崇 發表時間:2015/3/11
  • 加拿大16歲少女發明新型手電 可通過人體熱量供電
    國際在線專稿:據美國Odditycentral網站8月27日報導,加拿大16歲少女安·馬科辛斯基(AnnMakosinski)發明出一種可通過人體熱量發電的手電她為其取名為「空心體熱手電」,因為從手電末端位置能夠看到手電筒內部呈空心狀態。手電筒外圍的一側配置了帕爾貼貼片,當人的手掌握住該材質時,就可以利用人體的溫度讓手電筒亮起來。同時,空氣流經空心鋁管,可以保持手電筒另一側涼爽。馬科辛斯基說,她在與一個沒有電的菲律賓朋友聊天時突發靈感。因沒有電,她的朋友無法完成家庭作業,在學校成績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