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能織物:由生物活性油墨製成,可監測身體與環境狀況!

2021-01-15 環球創新智慧

導讀

據美國塔夫茨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人員開發出基於生物材料的新型油墨。這種油墨以複雜的圖案和高解析度的方式絲網印刷到衣服、鞋子、甚至是面罩等織物上,檢測與量化身體表面的各種生物條件、分子以及可能的病原體。

背景

可穿戴傳感設備在監測人類表現和健康方面引起了相當大的興趣。許多這樣的設備已經被發明出來,在可穿戴貼片、腕帶及其他配置中加入電子器件,監測局部或整體的生理信息,例如心率或血糖等。

下面舉三個例子,帶大家回顧一下:

1)韓國首爾基礎科學研究院領導的科研團隊採用石墨烯材料製成的柔性可穿戴設備,可以監測血糖並治療糖尿病。

(圖片來源:Hui Won Yun, 首爾大學)

2)美國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項稱為「電子織物合身套裝(E-TeCS)」的新技術,可以將電子傳感器集成到彈性織物中,創造出可用於監測溫度、呼吸、心率等生命體徵的T恤衫或其他服裝。

(圖片來源: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

3)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的一款柔性微流體設備,它可以很方便地貼在皮膚上,測量佩戴者的汗液成分,而監測身體對於運動的反應以及健康狀況。

(圖片來源:John A. Rogers / 西北大學)

創新

近日,美國塔夫茨大學工學院的研究採用了一種不同的互補性方法,使用可以覆蓋很大的區域(從一個貼片到整個身體甚至更大)的傳感服裝,對理論上非常大量的分析物進行非電子的比色檢測。

該校研究人員開發出了基於生物材料的新型油墨。這種油墨能通過改變顏色,對身體釋放的或者周圍環境中的化學物質(例如汗液以及其他體液)作出反應並量化。這種油墨能以複雜的圖案以及高解析度的方式絲網印刷到衣服、鞋子、甚至是面罩等紡織品上,為身體對化學物質的暴露和反應提供詳細的地圖。

下圖所示:一款通過pH敏感的生物活性油墨絲網印刷的T恤衫,可以提供穿著者身上的pH響應地圖。生物活性油墨的衍生物,可以檢測到身體釋放的或者周圍環境中的其他分子。

(圖片來源:塔夫茨大學)

在《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雜誌上報導的可穿戴感知領域的這一進展,可以利用傳統的衣服與制服,同時檢測與量化身體表面的各種生物條件、分子以及可能的病原體。

論文通訊作者、塔夫茨大學工學院教授 Fiorenzo Omenetto 表示:「使用新型生物活性油墨與非常普遍的絲網印刷技術,為大規模生產具有大量傳感器的可穿戴柔性織物開闢了非常有前景的機遇,這些傳感器可應用於檢測一系列的條件。這些織物最終會出現在工作場所的制服、運動服,或者甚至家具和建築結構上。」

技術

製造傳感衣服的成分是生物激活的絲基油墨。這些油墨配方中的可溶性絲基質可通過嵌入各種"報告"分子來進行修飾,例如pH敏感指標,或者像乳酸氧化酶這樣的酶,來指示汗液中的乳酸水平。前者可以是皮膚健康或者脫水的指標,而後者可以指示穿著者的疲勞程度。由於絲素蛋白的多樣性,可以用化學敏感的染料、酶、抗體等活性分子對其進行修飾,創造出許多其他的油墨衍生物。雖然報告分子本身可能是不穩定的,但是當它們嵌入到墨水配方中的絲素蛋白內時,會變得穩定。

該油墨是通過將增稠劑(海藻酸鈉)和增塑劑(甘油)結合起來,為絲網印刷應用而配製的。可絲網印刷的生物油墨能像任何為絲網印刷技術開發的油墨一樣使用,因此不僅可以應用到衣服上,還可以應用到各種表面,例如木材、塑料和紙張,以生成從數百微米到數十米的各種圖案。雖然油墨所呈現的顏色變化能為分析物的存在與否提供一條視覺線索,但是使用相機成像分析掃描服裝或其他材料卻能收集到更精確的數量以及高解析度亞毫米圖譜信息。

這項技術建立在同樣的研究人員先前的工作基礎上,他們開發了為噴墨列印配製的生物活性絲基油墨,以創建培養皿、紙傳感器以及實驗室手套,可以通過改變顏色來指示細菌汙染。

價值

塔夫茨大學工院生物醫學工程系研究助理教授、論文第一作者 Giusy Matzeu 表示:「如果作為服裝穿戴,或者甚至是在大的表面上,例如房間內部,絲網印刷技術提供了相當於覆蓋身體廣泛區域的大型、多路傳感器排列。結合圖像分析,我們可以獲得大面積的高解析度顏色反應地圖,並更深入地了解整體生理或環境狀態。理論上,我們可以將這種方法擴展到跟蹤空氣品質,或者支持流行病學的環境監測。」

這種方法使用普通印刷技術的這一事實,也為創造性的應用開闢了道路。最近在塔夫茨大學畢業的博士生 Laia Mogas-Soldevila 在 Omenetto 的絲實驗室中進行了這方面的探索。Mogas-Soldevila 製造出了美麗的掛毯,將它們展示在美國和歐洲的博物館中。這些展示是互動式的,參觀者可以將不同的無毒化學物質噴灑到織物上,並觀看圖案的變化。

Mogas-Soldevila 表示:「這真是一個偉大的例子,展示了藝術和工程是如何相互學習與相互啟發的。這款人工設計的油墨在反應靈敏、互動性強的掛毯和表面中開闢了一個新的維度,而千年歷史的絲網印刷技術為現代化的高解析度、可穿戴感知表面奠定了一個合適的基礎。」

關鍵詞

絲網印刷、智能織物、油墨、可穿戴、汗液

參考資料

【1】Giusy Matzeu, Laia MogasSoldevila, Wenyi Li, Arin Naidu, Trent H. Turner, Roger Gu, Patricia R. Blumeris, Patrick Song, Daniel G. Pascal, Giulia Guidetti, Meng Li, Fiorenzo G. Omenetto. LargeScale Patterning of Reactive Surfaces for Wearable and Environmentally Deployable Sensors. Advanced Materials, 2020; 2001258 DOI: 10.1002/adma.202001258

相關焦點

  • 具生物活性墨水的新型智能織物,通過顏色變化監測身體和環境狀況
    可穿戴設備通過對人體參數和生物體液(如唾液、眼淚、汗水和呼吸)進行適形監測,對人體生理和表現進行無創監測,前景廣闊,在個性化監測和醫療保健領域引起了極大的興趣。在這個應用領域中,電化學、微流體,特別是柔韌的表皮電子學的結合為各種應用提供了新的機會和複雜的界面展示。
  • 印在可穿戴紡織品上的生物活性油墨可以繪製出整個身體表面的狀況
    《Advanced Materials》雜誌報導的可穿戴傳感方面的進展,可以利用傳統的服裝和制服,同時檢測和量化身體表面的各種生物條件、分子和可能的病原體。"使用新型生物活性油墨與非常常見的絲網印刷方法為大規模生產具有大量傳感器的柔軟、可穿戴的織物提供了有希望的機會,這些傳感器可以應用於檢測一系列條件,"通訊作者、塔夫茨工程學院Fiorenzo Omenetto教授說。"
  • 可穿戴設備的新未來:一種神奇的「變色墨水」,可檢測健康狀況
    一種由蠶絲蛋白製成的變色墨水可以顯示pH值的變化一種新的變色墨水可以用於監測健康和環境——例如,當衣服接觸到汗水中時,衣服可以改變顏色,或者,當一氧化碳(CO)進入房間時,掛毯可以變換顏色。這種油墨可以印在從T恤到帳篷的任何東西上。我們熟知的是,智能手錶和傳感貼片等可穿戴傳感設備利用電子技術來監測心率、血糖等。現在,塔夫斯大學的蠶絲實驗室(Silk lab)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新型絲質墨水可以對身體上或周圍的化學物質的存在做出反應,並對其進行可視量化。
  • 科學家利用一種變色的墨水來檢測人身體健康和環境變化
    一種新型墨水被研發出來,它是一種能夠隨著環境變化而變色的墨水。科學家將它們應用在健康和環境檢測。例如,當印在衣服上的墨水暴露在汗水下,衣服可以改變顏色;或者當室內有一氧化碳的時候,掛毯可以變色等等。這種墨水的好處就是,它可以印在任何東西上,從t恤到帳篷都可以。
  • 由可捲曲雙曲線超材料製成的雷射增強光電智能織物
    為了成功地與可穿戴光子系統集成,柔性和可捲曲的光電設備必須具有幾個重要特徵,例如生物相容性,高靈敏度,低能量損失,長期耐用性等。無疑,仍然存在許多挑戰。實現上述功能,以實現實際應用。麻省理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科研人員提出了在紙質基材上整合由聚合物和金屬多層組成的柔性可捲曲HMM的嘗試。
  • 陳根:打造智能紡織物,可穿戴服裝新材料
    文/陳根隨著可穿戴設備的日漸成熟,可穿戴設備已經逐漸嵌入人們的生活,從可穿戴手環手錶到可穿戴眼鏡等,顯然,智能服飾也將成為可穿戴行業追逐的方向,而智能服飾的材料則成為其必然面臨的問題之一。「機器人織物」,可以根據需求或通過感知環境來改變其形狀和硬度。
  • 可穿戴技術新突破:形狀可定製的織物超級電容!
    然而,在可穿戴技術和智能織物領域,超級電容也扮演著重要角色。筆者曾介紹過,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開發出的一種固態柔性超級電容器件。科學家通過絲網印刷技術,採用導電石墨烯氧化物油墨,直接將它列印在紡織品例如棉織物上。
  • 大阪大學科學家開發出改善可印刷性的基於絲纖維的生物油墨
    日本大阪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基於絲纖維的生物墨水,該墨水可用於製造富含細胞的結構,並提高可印刷性。 通過從原始蠶絲中除去絲膠蛋白並將其研磨成納米纖維,科學家們能夠將這種材料整合到一系列細胞和聚合物注入的生物油墨中。發現該纖維可在3D列印過程中最大程度地減少施加在細胞上的內部應力,從而改善其生存能力並使其保持複雜的形狀。
  • 新型塗層織物可利用體熱發電
    新華社華盛頓1月22日電(記者周舟)美國研究人員最新開發出一種可利用身體熱量發電並為小型電子設備供能的織物,有望解決可穿戴設備供能難的問題。  研究人員22日在國際刊物《先進材料技術》雜誌網絡版上發表論文介紹,這種織物可藉助較高體溫與較低環境溫度的溫差來發電。
  • 汗液動力燃料電池未來可用於監測人體健康狀況
    2016年6月,英國巴斯大學、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及布里斯托生物能源中心的研究人員共同推出了一款微生物燃料電池,利用尿液充當燃料進行發電。這種電池每個成本只需1-2英鎊,同時這種燃料源非常可靠,是對廢物的再利用。 不過,科學家對新型生物燃料電池的探索從未停止。
  • 新型生物傳感器:可實時監測「器官晶片」中的含氧量!
    導讀近日,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採用一種新型生物傳感器,在「器官晶片」系統中實時監測含氧量,使該系統能更加近似地模仿真實器官的功能。晶片器官是一種更迅速、有效的方法,可用於替代動物實驗。它不僅能較為真實地反映出人體狀況,而且節約了藥物研發成本,縮短了測試時間,降低了風險。
  • 生態環境部:《塗料油墨工業汙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徵求意見稿)》
    本標準起草單位: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中國塗料工業協會、中國日用化工協會油墨分會。   本標準生態環境部20□□年□□月□□日批准。   本標準自20□□年□□月□□日起實施。   本標準由生態環境部解釋。
  • 新型柔性導電織物:讓裁縫隨心所欲
    新型柔性導電織物:讓裁縫隨心所欲 發表時間:2014/9/9
  • 科學家發明新型智能眼罩可更好監測睡眠,未來或將用於遊戲和VR
    一款舒適、可精準監測睡眠的新型智能眼罩,或許要來了!近日,來自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研究人員,通過將團隊首創的可清洗水凝膠電極與脈衝傳感器集成起來,研發了一款可追蹤眼球活動和心臟數據的智能眼罩——Chesma。
  • 科學家發明新型智能眼罩,可更好監測睡眠,未來或將用於遊戲和VR
    一款舒適、可精準監測睡眠的新型智能眼罩,或許要來了!
  • Nature:可穿戴式石墨烯傳感器使用環境光監測健康狀況
    然而,最常見的可佩戴裝置的有效性是由它們的組分的物理規格受阻:儘管該設備經常嵌入柔性軟外殼,主要部件,例如傳感器和電子,仍然剛性。《Science Advances 》期刊「石墨烯新應用!柔性和透明可穿戴監測身體健康和紫外線的神器了解下?(本公眾號之前推文)」,基於石墨烯的一類真正靈活,透明的可穿戴設備,該石墨烯覆蓋有一層被稱為量子點的半導體納米顆粒。
  • 新型超薄噴塗天線:可應用於5G、物聯網、可穿戴設備等!
    桌面上的天線陣列(圖片來源:西班牙IMDEA網絡研究所)然而,傳統的天線大多數都是由銅等金屬材料製成,這樣的天線通常佔據較大的空間,而且非常僵硬,不具備柔性,也無法變得很薄,從而應用到任何物體表面上。(圖片來源:Negar Reiskarimian/Columbia Engineering)如今,可穿戴技術、植入式電子產品、5G、智能織物、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蓬勃發展對於天線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新型超薄噴塗天線應用於5G、物聯網和可穿戴設備
    柔性碳納米管薄膜天線 據美國德雷塞爾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人員採用MXene材料開發出了可應用於5G的新型天線。然而,傳統的天線大多數都是由銅等金屬材料製成,這樣的天線通常佔據較大的空間,而且非常僵硬,不具備柔性,也無法變得很薄,從而應用到任何物體表面上。如今,可穿戴技術、植入式電子產品、5G、智能織物、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蓬勃發展對於天線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科學家們正在利用石墨烯、碳納米管、MXene等新型材料開發更輕、更薄、更具柔性、更低成本的新型天線。
  • 可實時監測糖尿病傷口狀態和葡萄糖的新型水凝膠敷料光學傳感器
    雖然科學家已經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糖尿病潰瘍仍然是一個挑戰,需要不斷監測和管理。 針對糖尿病傷口監測和癒合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雷教授課題組在糖尿病傷口監測和促癒合方面取得最新進展,開發了一個多功能的兩性離子凝膠創傷敷料作為一個光學傳感器同時監測糖尿病傷口治療的pH值和葡萄糖水平(圖1)。
  • 智能織物傳感器可幫助運動員和理療患者減少傷害並加速康復
    智能織物傳感器可幫助運動員和理療患者減少傷害並加速康復關鍵詞:智能織物,傳感器,可穿戴,理療康復監控達特茅斯報導,這種柔軟的織物可監測關節的旋轉,重量輕,可洗且舒適,非常適合各種運動的參與者或因傷休養的患者。準確監測關節運動對於進行性能指導和物理治療至關重要。對於手臂角度很重要的運動員-從棒球投手到網球運動員的任何人-長期感應都可以幫助教練分析運動並提供教練糾正。對於受傷的運動員或其他物理療法患者,這種監視可以幫助醫生評估藥物和物理療法的有效性。